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文摘   2024-10-31 21:28   湖北  

《宗义略讲》006·052

又,诸菩萨众以所知障作为(修道)所断的主体,而不以烦恼障作为所断的主体。诸小乘有学众以烦恼障作为(修道)所断的主体,而不以所知障作为所断的主体。

这里说的菩萨以所知障作为修道的主体,小乘有学众以烦恼障作为所断的主体,实际是想说,所知障是菩萨众特别的、殊胜的所断。在唯识宗而言,地上菩萨在每一地都要断一品烦恼障和一品所知障的。对声闻人而言,基本只需要断烦恼障,假如非染污无明至少算一份所知障的话,那他们也顺带着断一些,但不是非常刻意地有那个普遍的希求,因为站在他们无余涅槃“灰身泯智”的理论之下,所知障或者非染污无知实际没有太多刻意对治的必要。

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唯识宗大部分是认可无余涅槃下“灰身泯智”这个理论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佛教各个宗派的叛教里,普遍对唯识宗判得比较低,因为觉得它太靠近有部了,所以判他为“大乘始教”“通教”……不过好像对汉地的这些“判教”系统中观的判教也差不多,只是比唯识高半点,都算在“大乘始教”“通教”这里面。(哈哈,没事,我们判他们也不高。哈哈,彼此彼此。)

道之性质:

唯识宗主张:三乘中的每一乘都有资粮、加行两道,见、修两道以及无学道等五道的建立,而大乘在五道之上更有十地的建立。

三乘各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五道,一共就是十五道,大乘再在见道以上分十地,大乘的无学道就是佛了。

汉地在此通常还会依《华严经》,自凡夫而圣者,分出五十二位菩萨,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最后就是佛地。不过印度佛教似乎只关注了“十地”部分,其余都没有怎么做展开。

《华严经》“十地”部分,最初有单行本,叫《十地经》,龙树大师有《十住毗婆沙论》(“十住”在这里就是“十地”的旧译),可惜只有汉地的不全的版本;世亲论师则有《十地经论》,这两部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重要著作都被华严宗的澄观法师参考了,成为《华严疏钞》在《十地品》部分的主要参考资料。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月称大师的《入中论》也可以看作是在《华严经·十地品》的基础上展开的……

澄观大师的《<华严>疏·钞》原来别行,篇幅极大,明代时被辑在一起,前些年佛陀教育基金会用“圣经纸”(字典纸)印过,质量极好。我这里有几套……


嘉祥观清
三论后学,嘉祥纯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