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特征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且无明确诱因。
成人ITP的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2至10例,主要影响老年人。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如皮肤紫癜和严重内脏出血等。
IT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主要与大量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这些抗体导致血小板在肝脾中被巨噬细胞破坏,且这一过程受到Syk的调控。
此外,自身抗体还可能抑制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或通过其他途径破坏血小板。
被吞噬的血小板产生的抗体通过MHC II分子表达,激活T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T细胞的活化。
ITP中T细胞的变化(如Th1/Th17增高、Treg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增多)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能直接破坏血小板或抑制其生成。
ITP的治疗目标是个体化,旨在最小化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提高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减少出血事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紧急治疗(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激素、rhTPO、血小板输注等)和常规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昔单抗以及新药Fostamatinib)。
2025年1月4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例CAR-T治疗ITP的个案报告。
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2016年被诊断为ITP,抗血小板抗体为glycoprotein IIb/IIIa阳性。
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获得缓解。
2018年病情复发,接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romiplostim)治疗,虽有反应,但18个月后复发。
随后改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eltrombopag、avatrombopag、SYK抑制剂(fostamatinib)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5-1.0g/kg每天)、羟氯喹和霉酚酸酯,但均未成功。
2022年,患者接受脾脏切除,术后再用上述药物可获得短暂疗效。
2024年1月,患者血小板降至10e9/L并伴有出血等临床症状,给予大剂量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2024年4月,患者计划接受自体CD19-CAR-T治疗,并经过伦理审查同意。
2024年7月,患者正式接受KYV-101治疗,固定剂量为1e8个细胞(75%为CD4+,25%为CD8+),并接受常规的清淋预处理(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
回输后第8天,患者出现发热,诊断为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第14天,患者体内CAR-T细胞扩增,外周血流式检测结果为457个cell/uL,随后出现下降,大约30天出现不再能检测到。
说明不具备自我扩增能力的ITP的B细胞,无法持续刺激CAR-T的体内扩增。
治疗后第42天,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200e9/L,且在完全没有背景治疗的情况下。
第63天进行骨髓检测,未发现CD19+的B细胞,表明CAR-T细胞能够进入骨髓和淋巴组织并发挥作用。
在给药后4个月,患者达到完全的无药缓解状态(自第34天开始),没有任何症状,血小板最高达到600e9/L。
血小板与CAR-T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病理性自身抗体IIb/IIIa在第42天后无法检测到。
患者的慢性乏力在第3个月显著改善,计划于2024年底重返工作岗位。
安全性方面,除了轻度CRS以外,主要需要关注感染。
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保护性抗体水平,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患者也未发生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