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
根据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结合所需的温度,AIHA可分为温抗体型(wAIHA)、冷抗体型(cAIHA)和温冷抗体混合型(mAIHA)。
AIHA的诊断标准包括:
1)血红蛋白达到贫血标准;
2)由于血红蛋白大量释放导致结合珠蛋白降低(<250mg/L),以及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增高、LDH增高且网织红细胞>4%或>120*10^9/L;
3)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到红细胞自身抗体。
在致病过程中,导致wAIHA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G型,结合红细胞后在患者脾脏内被巨噬细胞吞噬。
补体系统也参与其中,C3b结合到红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导致血管内溶血。
冷抗体型AIHA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型,通过激活补体通路,C3b结合到红细胞上,在肝脏被巨噬细胞等破坏,导致血管外溶血。
尽管有研究指出NK细胞参与ADCC效应,但它们可能并不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AIHA是一种中老年疾病,常被忽视,但实际上影响的患者人数较多。
AIHA约占所有溶血性贫血的50%,仅wAIHA的患病率就达到17/10万人,我国大约有20-25万患者。
AIHA对多种治疗方法有反应,但难以治愈,复发在所难免,且没有根治性治疗。
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包括肺炎、脓毒血症、心肌梗死、动静脉血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AIHA在出现贫血时开始治疗,但应减少输血,通常的输血标准为血红蛋白50g/L;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以促进造血,特别是在Ret正常或减少、血EPO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情况下。
雄激素可以促进内源性EPO的产生和释放,具有治疗作用。常规预防感染。AIHA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较高(11-20%),例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等。
wAIHA的一线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传统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为36%,二线为79%,实际患者约为10-20%。
一线激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应进行二线治疗,首选利妥昔单抗,有效率约为79%。
如果一线联合治疗失败,则进入三线治疗。
三线治疗包括脾切除、免疫抑制(环孢素A、硫唑嘌呤、霉酚酸酯),有效率约为50%,通常需要联合激素。
cAIHA的治疗包括一线利妥昔单抗375mg/m2,每周一次,共四次。有效率为50%(有效时血红蛋白升高40g/L),无效或复发后可联合苯达莫司汀。
其他治疗方案还包括伊布替尼(有效率100%),血红蛋白中位数升高56g/L,大多数患者在1个月内起效,3个月内脱离输血,贫血和溶血减轻。
2020年,首个国际AIHA评估共识发布,进行临床研究时应该参考。
•CR: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且没有溶血的证据。CAD:没有克隆性B细胞和IgM的证据,且没有手足发绀现象。
•缓解:血红蛋白增加超过2g/dL,或血红蛋白没有溶血的生化依据,连续7天未输血。
•无反应:未达到上述标准。
•难治性疾病:在接受三线治疗后仍无效的wAIHA患者,包括切脾和/或至少接受1种免疫抑制治疗。
在创新药物方面,探索最多的包括BTK抑制剂、补体抑制剂、Fc受体抑制剂、CD38单抗、Syk抑制剂、BAFF抑制剂、PI3K抑制剂,以及最具突破性的CD19-CAR-T治疗。
期待即将公布的重磅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