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气道处理技术

文摘   2024-12-23 09:10   浙江  
知识点1:困难气道的定义
困难气道是指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一般是指具有5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内插管时遇到的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一般包括困难面罩通气困难气管内插管两种情况。
知识点2:困难气道的评估
(1)病史:了解患者病史,尤其是气道附近有无外伤、炎症、畸形和肿瘤及其治疗或手术史,麻醉史以及困难气道病史,有无打鼾、喉鸣或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鼻出血史等。
(2)一般体检: 检查有无肥胖、中切牙前突或松动、颈短粗、小下颌、颞颌关节强直;有无舌、颌面、口腔、颈部病变及气管移位。拟经鼻插管者,还需要检查鼻道通气情况及有无鼻部病变。
(3)特殊检查:
①张口度:张口度指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之间的距离;
②甲颏间距:甲颏间距指患者头部后仰至最大的限度时,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颌骨颏突间的距离;
③颈部活动度。颈部屈伸度是指患者最大限度地屈颈到伸颈的活动范围;
④舌咽的相对大小。舌体太大或咽腔太小均会影响直接喉镜显露声门。
(4)放射影像学检查:颈部及胸部正侧位影像(X线、CT及MRI等检查)有助于鉴别困难气道及其可能原因。
知识点3: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1)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困难气道的风险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由对困难气道处理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主持气道管理,并配有助手参与。
(3)麻醉前,应当确定气管内插管的首选方案和备选方案,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尽可能选用麻醉科医师本人最熟悉的方法和器具。
(4)气道处理前以面罩吸氧去氮,以延长患者对无通气的耐受时间。
(5)首选清醒气管内插管方法,以防止可预料的闲难气道变成急症气道。
(6)在轻度镇静、镇痛和充分表面麻醉(包括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后,尝试用喉镜显露声门。如果能显露声门,则可以直接进行气管内插管;如果声门显露不佳,可以采用常规喉镜结合插管探条(喉镜下至少能看见会厌时)、光棒、纤维支气管镜或经鼻盲探等技术,进行插管;也可以采用可视喉镜或用插管型喉罩插管。
(7)在困难气道处理过程中要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密切监测SpO2,确保患者的通气和氧合。
(8)反复3次以上仍未能成功插管时,应当放弃麻醉和推迟手术,待总结经验后再次进行气道处理。
知识点4: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1)提倡在进行快速麻醉诱导时分两步给药。首先是使用试验量的全麻药,使患者意识消失即可。对于借助面罩难以进行控制通气者,应当放弃使用肌松药和后续的全麻药,以防止出现急症气道。
(2)对于借助面罩能进行有效通气,但声门暴露或插管困难者,应当按照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来处理。
(3)对于全麻诱导后出现的面罩通气困难,应当立即寻求帮助;同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通气问题,如面罩正压通气(使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喉罩通气等。如果能改善通气,可以考虑唤醒患者。
(4)如果通气困难仍难以纠正,应当考虑立即采用急症气道处理措施,如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喉罩通气、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内插管、逆行引导气管内插管、环甲膜穿刺高频喷射通气和环甲膜切开置管等。
(5)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可以考虑及时终止麻醉,并取消手术。
知识点5:意外困难插管的处理
第一次插管失败后:
  • 在重新评估气道和做相关准备时,如果能通过面罩维持通气,则在注意减少损伤的同时迅速进行以下调整: 摆好“嗅物位”,喉外按压手法,更换其他型号喉镜片,更换其他气管插管技术,请更多插管经验丰富的医生会诊。
  • 如有经验的操作者反复插管不能成功,如仍能进行面罩通气,应当谨慎地停止气管插管操作并考虑以下措施: 唤醒患者
  • 如果使用短效药物(丙泊酚、吸入麻醉药和氯琥珀胆碱),则可以等待患者清醒,在表面麻醉下行清醒气管插管;
  • 如果使用长效药物(如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肉阻滞药),则需在药物消退之前一直进行面罩通气。
  • 在面罩或喉罩通气下进行麻醉; 尚能进行面罩通气时,进行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建立外科气道。
插管困难,但能够通过面罩维持通气的情况下,可在麻醉状态下采取下列插管技术进行气管插管:

(1)在普通喉镜暴露下,如会厌和勺状软骨可见,可用管芯或橡胶弹性探条帮助插管。

(2)使用特殊喉镜提高喉镜的暴露分级,

(3)使用纤维内镜和带自封闭隔膜的纤维内镜专用面罩,可在持续给予正压通气的同时,行纤维内镜辅助气管插管。

(4)使用光条插管。

(5)使用可视光导芯插管。

(6)使用插管喉罩进行捕管。

无法进行面罩通气和插管困难时:
  • 如果使用的是短效的药物(如氯琥珀胆碱、丙泊酚),而患者有充足的预充氧,在采取进一步治疗以前患者应当可以恢复足够的自主呼吸。
  • 如果使用的是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应当首先置入喉罩,维持通气。
  • 果能够用喉罩维持通气,可考虑以下措施:在喉罩通气下进行麻醉;通过喉罩行气管插管;唤醒患者;在尚能进行面罩通气时,进行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建立外科气道。
  • 当患者既无法通过面罩和喉罩通气,又插管困难时,可考虑以下措施:可视光导芯插管;插入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经皮穿刺经气管喷射通气。
知识点6:困难插管患者的拔管
困难气道患者拔管时要仔细进行评估和操作,麻醉医师应该制定一套策略来保证拔管时的安全,困难插管患者的拔管策略应当是插管策略在逻辑上的一种延伸。
预先制定的拔管策略应该包括考虑清醒拔管与在意识恢复前拔管相比的优点; 评估所有可能对患者拔管后的通气产生不利影响的临床因素。
  • 如果患者在拔管后无法维持足够的通气,则应当实施已制定的气道管理计划; 需要考虑短期使用某种装置作为迅速重新气管插管的引导,通常在拔管前通过气管捕管将此装置插入到气管内,此装置可能是便于插管的硬质设备,或者是辅助通气的中空,或两种功能都具备。

  • 在实际工作中,最佳拔管方法依患者情况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而定。

  • 在困难气道患者拔管前应该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装置,这些装置与应对困难插管时的装置相同。


我们是麻醉小青年
麻醉每天学一点,坚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