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世界|“白鹤梁”的前世今生重庆旅行记——参观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

文摘   2024-09-02 17:24   江苏  

“白鹤梁”的前世今生

重庆旅行记——参观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


张磊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









暑假是教师充电的好时期。今年暑假于我来说,十分充实,也收获满满。

整个7月份对于我来说是充实的。按时间排序:7月上旬和中旬是学习阶段;7月中下旬是亲情陪伴;7月下旬是旅游长见识。所以可以讲,整个7月,我不仅从参加的各类培训活动中提升着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在陪伴家人中感受亲情带来的愉悦。当然感触最深的还是去重庆旅游的时光。重庆有“山城步道”之称,依山傍山的建筑,让我体会到那句“我在的一楼是他人的22楼”的现实含义。在重庆我去了很多地方,有现代的网红打卡点,也有历史人文景观,其中参观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之行最让我难忘。

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梁上镌刻有自唐广德年间历代题刻165段,其中具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

走进白鹤水下梁博物馆,跟随导游聆听它的渊源,敬佩古人的智慧,为记录水位,能就地取材,运用水中的这一段凸显出的堤坝的独特地理位置,以鱼眼的位置变化记录水位变化。而鱼眼的水位在历代不断地记录了,确定了水位上升与下降,知晓当年该地域的丰收与灾年。古人以石鱼为水标,这与现代水文站设立的“水尺零点”原理相同。1988年,白鹤梁题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图1 白鹤梁

图2 石鱼图(也称为“长江标准眼”)

图3 石鱼图(也称为“长江标准眼”)









想想,在当代都不能准确播报的水文信息,我们的古人居然想到了这样的方式。也难怪,引得文人墨客游览于此,留下类似到此一游的各类题刻,而且文字种类还多,居然有蒙古文,书法,诗词,绘画都有体现,可以透过留在这里的文字,透过时空与历代文人,守护此方的州牧,生活于此的人们进行对话,聊聊那个时代的故事。

图4、图5是北宋黄庭坚的题刻










当然更震撼的是当代的中国人,为保护这一遗迹,更为三峡工程实施寻找一个更好的实施方案。在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水下原址保护工程是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多的项目。为此先后论证十年,提出七个保护方案,最终采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教授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修建水下博物馆。

工程于2003年动工,历时7年。2009年5月18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能看到科学家的严谨求实的精神。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密封技术,纯净长江水,在深入地下175米处,给这一古迹找到最合适的保护方式;让我们可以乘坐高91米的电梯,潜入形如潜水舱一般的展馆,透过一个一个圆形舷窗,去真实地目睹白鹤梁上的各类题刻。

观看中,除了欣喜,更多是震撼。虽然对于它已经通过央视《国宝大会》了解过,但是实地所见,还是觉得了不起。如果说白鹤梁水文观测的记录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敢为人先精神的体现,那这座博物馆的建造则实现了白鹤梁题刻的原址原貌保护和观赏,成为国内外同类文化遗产成功保护的范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成的水下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图6  水下题刻 蒙语

图7 中流砥柱

重回地面,再看涪陵这座城,也是利用一切地形在发展着,看那座座高楼大厦之间相连的路,再次体会导航播报:右转再右转的斜坡环形路的奇妙,这是现代涪陵人智慧的彰显,着实让人敬佩的。中华文明的传承也不觉蕴含其间。








编辑:胡康

审核:王蔚  徐清

王蔚名师工作室

欢迎扫码关注




王蔚工作室
教育教学研究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