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蕙匡发言实录 | “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共建电商行业良性生态”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文摘   2024-11-10 17:53   北京  

蒋蕙匡,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本文根据嘉宾于“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共建电商行业良性生态”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的演讲整理而成,本文较演讲内容略有增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及本机构立场。
感谢薛老师的邀请。今天下午,我聆听了许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以及平台内经营者的一线经验,收获颇丰。
其实,内卷现象不仅局限于电商行业,法律服务行业同样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这是当前经济下行大环境下各行各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作为反垄断与竞争法领域的从业者,我们律所为多家平台及其内经营者提供服务,对平台内卷问题有以下看法。
首先,当前大环境下的平台内卷有其必然性,关键在于如何优化和改善。我们需探讨在不依赖价格战的情况下,平台和商家应如何竞争,是否应同时考虑价格、质量和服务等多种因素。从反垄断法的视角来看,如果所有平台和商家都不打价格战,是否可能形成默契的价格协议,这需要监管层面的明确界定。我们希望市场充分竞争,但也需要明确何时构成恶意的不正当竞争,何时又变成价格同盟或默契。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行业自律的边界在哪里。目前我没有特别好的答案,但可能不同的监管视角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其次,关于“仅退款”政策,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实践,有的平台实行后决定不再继续,甚至出现了反对仅退款的联盟。这种联合抵制行为可能触及反垄断合规性问题,企业和当事人应如何界定这种边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三,在当前经济复苏背景下,消费者对旅游和娱乐服务的需求激增,导致平台及其经营者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近期,部分平台及其经营者遭遇了恶性竞争或不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平台的正常运营,也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损害。例如,一些消费者在发现平台上商家展示的瑕疵或不规范后,依据“假一赔三”的规则提出投诉。这一现象已从个别案例演变为普遍现象,部分消费者甚至组织了大规模的维权群组,如500人的群组,并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进行信息放大,形成了一种集体维权的态势。在此基础上,一些在社交平台上有影响力的网红或博主可能会推波助澜,主动组织这样的群并收取费用,如89元或98元,声称维权成功后会分一部分收益,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产业。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虽然掌握了一些证据,但在向监管机构反映问题时,监管机构可能出于对经济下行时期人们谋生手段的宽容,或因涉及人数众多而感到处理困难,倾向于采取和解的态度,建议企业进行赔偿。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个案迅速扩散至数十甚至数百起案件,使得监管机构和企业都感到棘手。企业在赔偿与不赔偿之间陷入两难:赔偿可能会吸引更多人参与此类行为,而不赔偿则可能引发其他问题。近些年,线上平台面临的此类情况尤为突出,因为许多KOL可以通过流量、舆情、制作视频等方式,形成产业链。线下情况则更为复杂,部分消费者在部分消费后,通过极端手段如携带危险物品、故意制造事端,甚至通知信访部门来满足其诉求,使得问题处理更加困难。这些现象不仅对平台的正常运营构成挑战,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秩序维护提出了严峻考验。
此外,虚假宣传问题也日益严重,有职业人员专门从事此类活动,针对包括外企在内的各种企业。他们在公共微信平台上一次性发布大量虚假信息,对电商企业造成损害。甚至,我们律所自身最近就遭遇了被冒名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的情况,声称某家企业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并留下虚假的联系信息。这导致客户对我们律所产生误解,迫使我们发表声明澄清事实。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法律风险。

敬请持续关注

会议成果发布

为活跃电子商务法领域的讨论,使更多业界同仁享受到本次会议的讨论成果,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电子商务法研究”微信公众号将在未来几天持续发布本次会议的嘉宾发言内容,敬请关注。


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

电子商务法研究
由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组织管理的公众号,致力于成为电子商务法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