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在中国逐渐被接受和推广。目前,乳腺癌手术在欧美国家保乳率可达60%或更高,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在国内医院,据统计,保乳手术的比例平均为20%-30%左右。
保腋手术,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联合靶向淋巴结切除(TAD),通过染料或核素显像联合乳腺标记夹等方法准确找到前哨淋巴结,进行有选择性的切除,以评估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或新辅助治疗后转移淋巴结有无肿瘤残留,由此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保腋窝。保乳手术结合保腋手术,可以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对患者乳房外观和功能的影响,成为乳腺癌功能外科学的重要内涵。
2024年7月,肿瘤免疫杭州会夏季论坛(乳腺癌专场)暨浙江省乳腺癌筛查培训会议于杭州盛大召开。千余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乳腺癌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在这场思想与交流的盛宴中,【肿瘤资讯】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建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余之刚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围绕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保乳和保腋窝手术技术创新与新进展、保乳手术现状分析与理念更新,以及人工智能(AI)及多组学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精准临床应用与展望等展开深入交流与分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常务副院长
二级教授,肿瘤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大求是特聘医师
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专家组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和CSCO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第七届主委
浙江乳腺癌筛查培训指导与质控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常委兼浙江省主委
中国免疫学会委员会理事
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兼临床免疫专委会主委
浙江省肿瘤免疫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创新基地主任
山东大学乳腺疾病防治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山东省医学会乳腺疾病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乳腺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
山东省癌症数字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山东省乳腺疾病防治转化工程实验室主任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助理
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乳腺肿瘤三科科主任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委员
第四届“国之名医”荣誉称号获得者
ESMO 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卫健委外科质控中心副主任
宋庆龄基金会肿瘤医疗及产学研联盟 副理事长
国家卫健委肿瘤诊治规范和临床路径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肿瘤质控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肿瘤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抗肿瘤药物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乳腺癌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Q1:近年来,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保乳和保腋窝手术有哪些进展,您团队在这一领域有哪些规范制定和技术创新?
黄建教授: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通过新辅助治疗来提高保乳和保腋窝,这是这几年来大家共同的认知,但面临理念上、技术上等诸多挑战。何况,我国乳腺癌目前总体保乳、保腋率低的现况下,对新辅助治疗后患者如何保乳、保腋,则尤显困难。针对这一临床难题,我们团队更新理念,创建了一套组合技术体系。由于新辅助治疗后,乳房的肿块和/或腋窝转移淋巴结缩小或临床完全缓解(cCR),手术时常难以确认乳腺肿瘤手术切缘或转移的淋巴结,我们通过一个标记夹的技术加上体表标记的双标记技术,以及双成像技术如功能成像和结构成像,乳腺专用的分子功能成像技术联合磁共振技术可对肿瘤进行代谢功能和结构/形态改变的评估。术中通过的染料示踪,判定前哨淋巴结。把marker标记的、兰染的转移淋巴结进行TAD切除,通过术中B超检测定位和切除标本X线摄片,来保证乳腺肿瘤手术切缘阴性以及标记的转移淋巴结被完整切除。术中非常重要的是与病理科医师充分沟通,结合病理检查进一步判断腋窝转移淋巴结是否被化疗消灭了,淋巴结内没有癌细胞。同时,应用oncoplastic肿瘤整形技术,进行保乳治疗。由此,我们通过创新的组合技术,明显提高了保乳率达60% ,同时也提高了50%患者的保腋率。此外,如何提高新辅助治疗pCR率,也是要解决的难题。今天上午美国麻省总医院的Beverly Moy教授也提到,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免疫治疗、PARP抑制剂、ADC药物和放疗,可明显提高肿瘤的pCR,我们团队也在开展临床试验,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或组合,进一步提高保腋和保乳率,结合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康复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信心,真正实现乳腺癌功能外科。
Q2:目前我国保乳保腋窝手术应用现状如何?中国保乳手术率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哪些差距?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这类手术的普及率?
余之刚教授:
从90年代初期,保乳手术技术在国内开展之后,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我们国家的保乳手术的比例和欧美国家相比较,依然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从整体来说,目前我们国家的保乳手术的比例有所提升,但仍在20%-30%左右,和欧美国家的60%-70%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里面的原因:第一,我们国家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就比欧美国家要低,女性乳房体积比较小,使得保乳手术的开展较难。第二,虽然说保乳手术已经被临床医生和病人所接受,但是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些包括人文和理念的问题,无论媒体还是我们的医疗专家,大家要共同去推动。未来随着我们国家乳腺癌筛查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大众的卫生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早期乳腺癌的检出比例正处于上升阶段,这为未来的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的提高,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第三,保乳手术到目前为止从国外的长期随访的结果来说,保乳手术患者比乳房切除的生存时间要长。相信随着各种理念和技术的完善,估计我们国家保乳手术的比例在50%左右是一个正常的范围。但是我们还同时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或者是大型的专科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的诊疗水平的同质化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尤其是最近几年,一直在致力于推动的问题,但可能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怎么说,我们对于乳腺癌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的这部分病人,应该做到应保尽保,这样才能使我国保乳手术比例达到一个理想状态。
Q3:在乳腺癌治疗日益追求精准化、个性化和规范化的今天,基因组、蛋白组、影像组及AI辅助诊断等先进技术在临床治疗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你认为这项技术将如何影响保乳保腋窝手术的未来发展?
张瑾教授:
这个问题直击乳腺肿瘤界整体诊疗的前沿,事实上这四项技术已经渗透到乳腺癌全周期管理中。不管是应用于原发肿瘤的局部诊断,还是肿瘤TNM不同期别、不同分子分型下的全流程精准治疗,目前来讲都已经进入到乳腺癌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中。围绕着局部治疗,我们能够从先进的AI技术结合多组学技术,可视化判断肿瘤临床生物学特性,确立精准外科边界,以进行最大程度的保乳和保腋。再有就是如何使不同分期、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得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如局部晚期乳腺癌整体诊疗方案,涉及在局部治疗前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后的系统强化治疗以及与局部治疗的完整结合。目前我们的任务,是在乳腺癌的不同阶段,如何使这些多组学大数据分析结合AI技术更精准的应用到每一个时间节点、空间节点上,找出最终获得更大比例的治愈人群,同时预测有效治疗或高风险人群或标志物,这样使所有针对乳腺癌诊疗的手段进一步精准临床应用,最大程度的提高保乳和保腋率,以改善患者无病生存到总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彻底的实现乳腺癌功能性精准诊疗。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