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 课堂仍然只有单调的学习方式?到底怎样才算是好课?(教师必读篇目)

文摘   2024-11-20 17:21   福建  



点击上方【预约&观看】按钮抢占学习名额




和青年教师备课,内容为统编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西门豹治邺》。青年教师试教中遇到了困难。本案的学习目标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试教了多次,课堂出奇地一致——均将复述简化为背诵记忆。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反复多次默读、自由读、朗读课文。之后,根据临时产生的记忆,进行强行复述。这样做无可厚非,因为课堂上出现书声朗朗的美好场景,最后学生也完成了“复述”的学习目标。



肉眼可见的问题是两个:

执教方法单一;

学生缺乏兴趣



几次试教,师生都在煎熬中度过课堂学习时光。参与的热情不高,同时复述的语言如果转化成文字的话,大大超过了课文内容,没有真正实现“简要”。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复述的语言不够凝练,在原有课文背诵记忆的基础上,添加了不少琐碎的承接语,例如“然后”“后来”“还有”等,使得复述后的故事冗长拖沓。




课后反思中,大家一直在研讨:到底怎么上,才会让学生喜欢?课堂只有单调的学习方式,如:读读、记记、背背等,能算是好课吗?当下课堂中,让学生不断朗读几乎能“包打天下”,遮掩其他学习活动。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寻找答案。可以发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核心服务素养又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个重要的元素。可见,语文课堂学习,并不是“读+背”一条路可以抵达。


听说读写,的确是最为传统的语文学习基本能力,涵盖着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倾听、表达,以各种方式阅读文本、学习写作等。但除此之外,语文课堂学习还应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涵盖着面对真实的生活问题,能够分析、理解,予以应对。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较高层级的认知能力。例如,面对事件能够分析、综合评价、判断创新等。


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个人的个性特征与能力特长,显示出与他人的差异。这些语文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读+背”的模式,在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学习,应主动发展,多向丰富,而不应该固步自封。



祝新华教授在《促进学习的语文评估:基本理念与策略》一书中,将“语文能力评估项目”列表陈述[祝新华.促进学习的语文评估:基本理念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5.]。







查看此表,能一目了然,知道语文课堂学习,究竟应该做什么?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是什么。

读表即可知


要在语文课堂上提升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光靠记忆背诵,让课堂书声朗朗仅是基础。光“起步”是不够的。


以《西门豹治邺》为例,此课隶属语文阅读课程学习系列之中,至少涵盖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6类学习活动。既要让学生摘录词语、记忆背诵,还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探索文章的写作技巧,理解文字的引申含义,拓展相关的内容,进行系统性学习。


同时,还可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评说与鉴赏,面对问题时还能够找到新方法,这一切都将朝着“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而努力。将此列出为表格,可以清晰看见阅读认知层能力层级的6层次框架[祝新华.促进学习的语文评估:基本理念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9-110]:



由此可见,《西门豹治邺》一课的复述,既属于阅读学习的具体任务,更涉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不能仅用反复多次朗读、记忆、背诵的方式完成。教学设计需进行修订。经过集体备课设计,修订后的《西门豹治邺》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特点1:把握学习目标中的“情节”作为简要复述的突破口



教师引导学生对《西门豹治邺》整个故事进行情节的区分与认定,将原先线性阅读的思路进行结构化转变。这是执教的关键。结构化思维正是破除线性思维,防止机械记忆的命门。


在新设计的课堂学习之初,教师让学生初步阅读后,进行总体概括,阐明这是一个关于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故事。学生初读后发现,在这个故事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西门豹惩治巫婆与官绅的环节。除此之外,故事还有西门豹找老大爷打听情况和西门豹治理漳河的两个情节。



梳理故事,提炼出三个情节,随即将课文分为三大版块。这为之后区分版块,逐一完成复述打下基础。对情节的认定以及借助情节对文章进行版块划分,化整为零,降低了复述的难度,也是指向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



特点2:抓大放小,借助故事要素巧妙记



在具体指导复述时,借助故事要素,鼓励学生巧妙复述。

例如,针对西门豹找老大爷询问情况这一情节的复述指导中,直接将这一情节暂定为一个“小故事”。之后,从故事的六要素入手,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整体把握。


如,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战国时期;故事发生的地点为:漳河边上的邺县;故事中的人物有:西门豹和老大爷;故事中的主要事件是:西门豹向老大爷打听情况。而打听情况中,仅需让学生记住西门豹提出的4个问题:这是怎么回事?这话是谁说的?新娘子从哪来?漳河到底有没有发过大水?至于老大爷的回答,通过朗读后学生已经形成记忆,关联着问题可以自由回答。如此可以完成第一版块的简要复述。


第一版块的学习方法可以迁移在第二、第三版块的学习中进行。即将每个情节都视为一个小故事,从故事的要素入手,快速记住故事结构。借助关键的语言内容,提取关键信息予以简要复述。串联三个版块,得到全文简要复述。



特点3:借助思辨性问题,注重创意能力的培养



在本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还设计两个极具思辨色彩的讨论话题。


话题一:如果西门豹先惩罚官绅头子好不好?


联系上下文,学生会发现“擒贼先擒王”,主意是巫婆出的,迷信活动是巫婆策划的,巫婆最坏,是主谋,应该先把她投入到漳河。再说,当地百姓、官员部分也信奉巫婆,先惩罚她,可以敲山震虎。


话题二:巫婆为什么一定要死?


学生综合思考后能回答出巫婆是罪魁祸首,是谎言制造者,也是利益即得者,是坏事的执行者,谋财又害命,祸害百姓,所以她必须要受到惩处。开放性的问题,牵动着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思考,走进的西门豹的内心世界。


经过修订后的教学设计,青年教师试上后发现:执教过程流畅,学生思路活泼,简要复述的学习效果也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学生皱着眉头强硬记忆,表述时结结巴巴,拼凑语言的现象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三言两语轻松传达了信息。


第三学段的复述为“创造性复述”。在第二学段简要复述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增加对故事情节的拓展,对细节的想象,能够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进行课本剧的排演、展示,创造性复述的教学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可见,科学、优质的设计,将带来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学习的新样态。新时代的语文学习的内涵、内容,学生在学习中认知的发展,都成为新课题,必将引起语文教师的新思考。


END




点击上方【预约&观看】按钮抢占学习名额

何捷老师
倡导1亿中国儿童无压力喜乐读写。分享育儿干货,绘本阅读,好书好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