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预约&观看】按钮抢占学习名额
【详案+简案+百字作文创意主题】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课文《鸟的天堂》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核心教学目标包括:
1. 理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类的理想栖息地这一含义。
2. 感受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及动静结合的表达技巧。
3. 在动静描写中欣赏"天堂"的意境。
1. 静态与动态的界定
- 静态描写:呈现不动或相对稳定的景象。
- 动态描写:展现运动或变化的场景。
- 重要认识:现实中并无绝对的静态或动态,关键在于作者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
2. 描写技巧的探究
- 引导学生思考:作家如何通过文字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静态与动态?
- 分析作者的具体写作手法,如词语选择、句式运用等。
3. 阅读方法指导
- 强调多次阅读的重要性。
- 培养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注意捕捉文本中的细节描写。
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识别并对比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片段。
2. 深入探讨: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技巧营造动静结合的效果。
3. 情境体验:鼓励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鸟的天堂",感受环境的静谧与活力。
4. 创造性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场景在不同心境下可能呈现出的静态或动态特征。
重点:
- 识别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 理解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
难点:
-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文字运用,将静态与动态融合,创造生动的画面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奇的地方——"鸟的天堂"。请大家先自由阅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天堂在哪里。
(学生阅读后)
师:好,谁能告诉我,你发现"鸟的天堂"了吗?
生:发现了,老师。
师:太好了!那么,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课文中是怎么描述"鸟的天堂"的呢?
生:我找到了,但不知道从哪里读起。
师:没关系,我来帮你们找一下。大家看看第9段、第12段和第13段,这几段都提到了"鸟的天堂"。谁来读一读第9段?
生:(读第9段)
师:很好!再请一位同学读第12段。
生:(读第12段)
师:棒极了!最后,谁来读第13段?
生:(读第13段)
师:听了这几段描述,你们觉得"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呢?
生:是一株大榕树!
师:没错!有谁还想补充吗?
生:老师,我觉得它不仅是一株大榕树,还是鸟儿的家园和乐园。
师:说得太好了!确实,这株大榕树就是鸟儿的家园、乐园,也就是它们的天堂。
师:既然找到了"鸟的天堂",我们就来仔细欣赏一下这棵大榕树吧。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从哪一段开始正式描写这棵大榕树?
生:第七段!
师:很好!不过有同学可能会说,第五、第六段也提到了大榕树,对吗?
生:是的,老师。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不过那两段只是远远地看到一些树的影子,算是铺垫。真正开始描写大榕树是从第七段开始的。大家注意,作者用了一个很好的词:"逼近"。这说明前面都是在为描写大榕树做准备。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棵树有什么特点。谁能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大、绿、生命力旺盛。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见见这棵大榕树呢?
生们:想!
师:那我们先来看课本的插图。(展示插图)你们能看清这是一株树还是两株树吗?它是站着还是躺着的?
生:看不太清楚。
没错,为什么看不清呢?
因为太远了!
聪明!既然太远了,我们就来"逼近"这棵大榕树,近距离看看吧!
(播放榕树视频或展示清晰图片)
师:现在看清楚了吗?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作者是如何"逼近"这棵树的。从第一段到第八段,作者的视角是怎么变化的?
生:先是看到许多树,然后是两株树,最后发现是一株大树。
师:很好!接下来呢?
生:看到树"卧"在水面上。
师:对,那树真的倒了吗?
生:没有,是因为树枝太茂盛了,看起来像是躺在水面上。
师:说得太好了!然后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簇簇绿叶,还有树枝,最后还看到了光斑。
师:棒极了!你们发现了吗,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
生们:由远及近!
师:没错!那么,树本身是不是在动呢?
生:不是,树是静止的。
师:对,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树在变化呢?
生:因为人在动,所以看到的树也在变化。
师:太棒了!这就是作者高明的地方。他在描写静态的树时,却给我们一种动态的感觉。谁能在课文中找到一个词,体现了这种"静中有动"?
生:我找到了,是"颤动"!
师:真厉害!作者说"每一片绿叶上似乎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生:可能是因为阳光照在叶子上,显得很明亮。
师:说得太好了!看来,描写静态并不是纯粹的不动,而是在静中暗藏动态,这样反而让静更加静谧、优雅。这就是高明的写作技巧——动静结合。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找到了"鸟的天堂",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一下。请大家看看第九段,作者说了什么有趣的话?
生:老师,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师:很好!这句话很有意思,对吧?为什么"鸟的天堂"里会没有鸟呢?谁来猜一猜?
生: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对?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也许是因为作者离得太远了?
师:聪明!我们再仔细看看第九段,有什么发现?
生:(翻阅课本后)这里说"我们没有上去"。
师:没错!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们距离很远,可能看不清楚。
师:太棒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可能导致看不到鸟呢?
(学生思考片刻)
师:大家想想,如果树木很茂盛,会不会影响我们看到鸟儿?
生:会的!树叶太多了,鸟儿可能藏在里面。
师:说得太好了!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有点难理解。有没有同学猜到?
师:没关系,我来提示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态度,会不会影响他看到鸟儿呢?
生:老师,您是说作者可能不够专注吗?
师:非常接近了!我们可以说,作者当时的心可能不够"虔诚"。就像我们去看风景一样,如果心不在焉,可能就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再想想,为什么这里被称为"鸟的天堂"呢?
生:因为这里有水!
师:很好的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一到第五段说作者在坐船。
太棒了!水源充足确实是个好条件。还有什么原因吗?
第九段说人们保护这里。
师:没错!人类的保护很重要。还有呢?
生:第七、八段说树木很茂盛,可以给鸟儿提供住处。
师:说得太好了!总结一下,"鸟的天堂"有哪些特点呢?
生们:有水、有人保护、有大树!
师:完全正确!现在,谁能试着给"天堂"下个定义?想象一下,对鸟儿来说,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为"天堂"?
生:有适合生存的条件。
生:很安全。
生: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师:太棒了!你们的回答都很精彩。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说,"鸟的天堂"是一个有适宜生存条件、安全、自由的地方。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先是粗浅地认识到"鸟的天堂"就是那株大榕树。然后,我们深入探讨了为什么第一次去看时没有看到鸟。最后,我们理解了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为"鸟的天堂"。
有趣的是,作者第二次去看"鸟的天堂"时,态度发生了变化。谁能找到相关的描述?
生:(翻阅课本)在这里!"从学校出发,我们又要经过那'鸟的天堂'。这一次是在早晨,我们又把船泊了片刻。"
师:很好!这次作者是怎么做的?
生:他们停了船,还特意拍了拍手。
师:没错!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这次他们是专门去看鸟的,很认真。
师: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诚心诚意"。看来,用心去观察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发现美好的事物。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探讨了作者第一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况。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有什么新发现。请大家朗读第10到14段。
(学生朗读)
师:读完这几段,你们对"鸟的天堂"有什么新的印象?
生:鸟很多!
生:感觉很热闹。
生:鸟儿们好像很自由。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我觉得那里充满了生机。
师:太棒了!你们的观察都很仔细。现在,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小游戏,我问,你们快速回答,好吗?
生们:好!
师:第一个问题,这里有多少只鸟,你数得清吗?
生们:数不清!
师:没错!(在黑板上写"数量多")第二个问题,这里有多少种类的鸟?
生:也数不清,种类太多了。
师:很好!(写"种类多")第三个问题,你能说清这里的鸟有多少种颜色吗?
生:(思考片刻)说不清楚,颜色太丰富了。
师:没错!(写"颜色多")最后一个问题,你能看得清这里的鸟有多少种姿态吗?
生:看不清,它们的动作太多样了。
师:太棒了!(写"姿态多")看,我们总结出了"鸟的天堂"的四个特点:数量多、种类多、颜色多、姿态多。这样的地方,你们觉得对鸟儿来说是什么?
生:是乐园!
生:是家园!
师:说得好!还有吗?
生:是它们的游乐场!
生:是安乐窝!
你们真厉害!看来,"鸟的天堂"对鸟儿来说,既是家,又是乐园,还是它们自由自在的天地。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鸟儿在这里生活得多么快乐和自在。
现在,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们:这个"鸟的天堂"是作者眼中的天堂,还是心中的天堂?
(学生思考)
生:(犹豫地)我觉得...可能两者都是?
师:很好的想法!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
生:因为作者亲眼看到了鸟儿,但也在心里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
师:说得太好了!确实,作者是先看在眼里,然后记在心里。满眼都是鸟儿,满心都是欢喜。
那么,大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发现这个"心中的天堂"的呢?
生:他特意停了船!
师:没错!还有吗?
生:他选了个早晨的时间。
生:他还拍了拍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作者是故意去看的。
师:完全正确!从第一次看到"鸟的天堂"之后,作者的心里一直在想些什么呢?
生:可能在想有没有鸟。
生:在想为什么叫"鸟的天堂"。
师:太棒了!作者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所以第二次才会特意去观察。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第一次描写大榕树时,作者用的是静态还是动态?
生:静态。
师:对!那第二次描写鸟儿时呢?
生:动态!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学生思考)
师:其实,这和作者的心情有关。当作者心平如水时,看到的就是静态;当作者心中充满期待时,看到的就是动态。这就是写作的奥秘:心静则物静,心动则物动。
下课后,不妨去学校的小花园里观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动态和静态的美,然后试着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来描述它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1. 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2. 感受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及动静结合的技巧
3. 欣赏"天堂"的意境
【教学重点】
识别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理解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观察和巧妙文字,融合静态与动态
一、寻找"鸟的天堂"
1. 学生自由阅读,找出描述"鸟的天堂"的段落
2. 朗读第9、12、13段,理解"鸟的天堂"是大榕树
二、欣赏大榕树
1. 定位描写大榕树的段落(第七段开始)
2. 分析作者"逼近"大榕树的视角变化
3. 探讨"静中有动"的描写技巧,如"颤动"一词的运用
三、深入探究"鸟的天堂"
1. 分析为什么第一次没看到鸟(时间、距离、树木茂盛、心态)
2. 讨论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水源、人类保护、树木茂盛)
3. 总结"鸟的天堂"的特点:适宜生存、安全、自由
四、第二次探访"鸟的天堂"
1. 朗读第10-14段,感受新的印象
2. 快问快答,总结四个特点:数量多、种类多、颜色多、姿态多
3. 讨论"鸟的天堂"对鸟儿的意义:乐园、家园、游乐场等
4. 分析作者如何发现"心中的天堂"(特意停船、选择时间、拍手)
5. 对比两次描写的静态与动态,引出"心静则物静,心动则物动"的写作奥秘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静态描写:大榕树
静中有动 动态描写:鸟儿
数量多
种类多
颜色多
姿态多
【课后延伸】
动静结合描写
1.榕树下的静谧:生动描绘大榕树的静态之美。
2.鸟儿的乐章:用动态描写展现鸟儿在枝叶间的欢腾。
3.水中倒影: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中榕树的倒影。
自然与思考
1.大榕树的耳语:想象大榕树会说话,它会分享些什么秘密?
2.飞鸟的旅行:描绘一只鸟儿从“鸟的天堂”飞往其他乐园。
点击上方【预约&观看】按钮抢占学习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