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是基层员工最迫切的需求。
——卡耐夫斯基。
01
前天晚上十点多,单位的一个同事给我打电话,听起来很着急。
原来是他在下班的路上,车和别人蹭着了,临时需要点钱,想找我周转一下。
在我的认知里,作为银行人,除非迫不得已,很少会向同事借钱。
毕竟都是干这个的,在这方面还是十分敏感。
而这个同事之所以会打电话给我,肯定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这个事对我的触动还是非常大的。
我仔细算了算这几年的收入,发现真的是一年比一年穷。
连一把青菜都从2块涨到3块了,工资却丝毫不见上涨,甚至比之前还低。
虽然每个月都在拼尽全力地工作,但到手的工资却始终难以覆盖家庭的支出。
甚至很多时候,仅仅只能支撑自己个人的日常花销,无法给家庭做任何贡献,更别说能有什么积蓄了。
有多少人,干了很多年,钱没挣着,债没少欠。两手空空,只落下一身病。
这也是很多基层员工感到无望的重要原因。
每天喊着口号、下着指标、强调着装、服务,说员工不努力、不加班,不知道感恩,没有长远眼光。
可每个月那么低的收入,你让员工怎么心甘情愿地拉磨呢?怎么全心全意地去服务客户呢?
你能期望每个月只拿着几千块钱工资的服务员,给客户提供五星级的服务体验吗?
显然不现实。
说到服务,很多人都会想到海X捞。
在前几年,还有不少行业兴起了一阵模仿潮。
很多人都惊叹于海X捞服务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以及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
可让员工这样付出的前提是,海X捞给了员工远超同行的薪资水平,给了员工无比畅通的晋升渠道。
人有希望,眼里才会有光。
记得前几天有位同行在交流群里说:我不怕加班,不怕营销,不怕好好提供服务,不怕各项指标压身,就怕挣不到钱。
虽然这话听着不好听,好像格局不够大,境界不够高,但这就是大部分基层员工的现状,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当所有的付出,换来的都是糊涂账;当所有的加班都变成了理所当然;当收入成为最紧迫的最现实的问题,但领导依旧在画饼和CPU时,又怎么能怪基层员工不体谅领导的难处呢?
03
很早之前听过一个故事,说小日子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位富翁去体验一位拾荒者的生活,看是不是所谓的思维、眼光或者努力影响了人的成功。
可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
富豪在体验之后说,在体验期间,每天一睁眼,想到的就是怎么挣下一顿的饭钱,根本没有什么时间考虑其他任何的事。
同时为了节约身体的能量消耗,他没事的时候,不得不窝在搭建的临时棚里睡觉。
虽然说很多员工还不至于到担心下一顿饭钱的地步,但生活所带来那种压迫感,却让人不得不做出类似于拾荒者的选择。
我知道有不少外行人该说,你们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每年到手几十万,还不知足。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并不清楚那几十万是怎么算出来的,也没见过那几十万,甚至连个零头都没见到。
而且不止我,大部分基层员工都没见过。
基层员工想要的其实并不多,甚至不需要达到年报中的那个平均数。
仅仅是一个能够解决自己后顾之忧,让自己不用操心养家糊口的事,可以放心地去工作的工资。
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银行的工作只会越来越难做。
这不仅仅是市场的原因,而是基层员工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工资,真该涨涨了。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Hey,我是卡卡,一个正在破圈的银行人。欢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