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的指标,凭啥必须年年增长?

职场   财经   2025-01-23 12:20   河南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可银行的指标似乎是不受这些自然规律限制,必须一个劲地往上涨。
01
前两天,一位在县城某银行当客户经理的小伙伴向我吐槽,说他们网点的旺季营销任务下来了,个人日均存款新增4000万。
当任务下发之后,他们网点所有人都以为任务分错了。
去年一季度的两千万已经让网点的每个人都筋疲力尽,就差跪在客户门口拉存款了。今年的4000万,实在不知道怎么完成。
毕竟这只是一个总人口只有十多万的小县城,网点的个人存款也还不到2亿。
而县城里不止是他们一家银行,更不止他们一家网点。
他不知道,在礼品没其他银行多,利率没别人高的情况下,拿什么去新增这么高的日均存款。
别说没有优势,就算是有优势,想要完成这个任务也够呛。
毕竟县城只有这么大,人口也只有这么多,又不是什么发达地区,能拉多少存款,心里还是有数的。
可就算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工作该干还是得干,因为与任务同时下发的,还有约束政策。
如果完成率低于70%,网点全部人员一季度绩效全部打折;如果低于50%,扣减全员绩效。
他说,自从任务下发之后,全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之中。而他作为客户经理,自然承担着更大的压力。
02
这样的情况,在每一家银行,每一个网点应该都出现过。
不管去年干得怎么样,今年都必须像“大跃进”似的,实现各项指标跨越式发展。
而理由也很简单,去年干得不好的,今年你还不得补上?去年干得好的,今年你不应该干得更好吗?
于是各项任务像瀑布一样扑面而来。
不管大环境怎么样,不管市场怎么样,不管竞争怎么样,不管产品怎么样,就是要增长,一切都要以增长为目的。
在这样的考核之下,所有的员工都背负着远超能力的任务。
有关系有资源的,赶紧去沟通,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别人抢先一步。
没有关系和资源的普通人,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扒拉着手里的那几个客户,一个接一个的打电话发短信,希望客户能帮帮忙。
可就算所有的客户都愿意帮忙又能怎么样,离完成任务仍然会有不小的差距。
那该怎么办呢?既然靠自己没办法完成,那就听行里安排吧!
“周末就先别休息了,加班外呼营销”、“晚上下班先别走,加会班,组团去市场跑客户或者扫街”。
于是日复一日的加班就开始了。
每天制定计划、汇报进展、反思短板、复盘营销,搞得人人身心俱疲。
03
 而员工面对这样的要求和压力,也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这些指标必须年年增长呢?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
业务发展也应当遵循最基础的发展规律。凭什么就得一直蹭蹭蹭地往上涨,而不能平缓一些或者回落一些呢?
有些指标受大环境或者市场影响比较大,前几年发展的好,并不代表今年发展的就好,这太正常了。
为什么非得要求今年一定要比去年强呢?
可某些人不管什么科学不科学,规律不规律。只要这项业务是他们负责,就必须往上涨。
原因也很简单。
别人负责的业务都是红红火火,只有自己负责的业务不温不火,甚至还有所回落,这怎么能行呢?
不摆明告诉领导自己没有能力吗?
反之,如果在这样的市场下都能做出比往年还好的业绩,那不正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吗?
升职加薪更是指日可待。
当然,原因肯定也不止于此。还有来自于股东或者资本市场以及同业之间的竞争等等。
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之下,每年的任务自然只能是水涨船高。而这些任务经过了层层加码和分解,最终又落到了基层员工的头上。
员工也搞不清楚指标为什么会越来越多,任务会越来越重。
只知道拼命拉磨,希望有一天能把活干完。
也像别人那样,裹着大衣,抓把瓜子,蹲在墙角,晒着太阳,享受一把休闲的时光。
而这样的日子,似乎和完成任务一样,只会越来越遥远。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Hey,我是卡卡,一个正在破圈的前银行人。欢迎你的加入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与我交流。(备注:交流

卡卡很行
一个正在破圈的前银行人,用文字替百万基层银行员工发声。不止是吐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