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银行员工,始终搞不懂自己的工资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而收入与付出的割裂,也让越来越多的员工不满。”
01
如果问一个银行员工工资是由哪几块构成,大部分人都能回答得上来。
无非就是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
如果是待遇比较好的银行,可能还会有一些额外的补贴。比如餐补、话费补贴、房补,甚至还有少量的过节费等等。
可如果再问他,上个月的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应该就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关心自己的收入,也不是他们不想去了解。而是说无论如何关心,这个工资都很难算明白。
正常来说,作为一家正规企业,工资的计算和发放应该十分清楚明了才对。
每个月员工干了多少活,做了多少工作,带来了多少效益,应该算得清清楚楚。
因为只有把这个账算清楚了,员工才知道干什么能挣钱,工作重心该往哪个方向偏移。
这也是“工资”应该起到的作用,用这个“胡萝卜”引导员工去做一些重点工作。
可在银行,这个事却很难落实下去。
虽然在每月、每季、每年,银行都会制定相应的工资分配方案,告诉员工考核的重点以及产品计价的标准。
但考核方案和真正的工资发放之间,却隔着不止十万八千里。
其中的门门道道,根本没有几个员工能摸清。
02
就比如说考核方案的制定。
这方面应该很多人都经历过,而且不止一次。
每到一些关键时刻,为了推动某项业务的发展,或者做一些业务冲刺,行里都会出台一些临时性的考核政策。
而这些政策最大的特点便是约束,而且是挂钩之前营销业绩的约束。
“月底之前完不成任务,本月绩效打五折”、“完成率低于80%的,扣减X万绩效工资”......
如果按照原有的考核政策,还能挣到一些工资。可这个方案一出,直接把所有人的绩效打了个骨折价。
换句话说,前面干得再好,只要完不成最后的这个任务,最终也落不了几个子。
可就算想尽办法,费劲力气完成了任务,就能拿到工资了吗?
也未必。
因为这中间还隔着递延支付和二次分配等环节,以及很长的清算周期。
“递延支付”这个政策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很多员工都深有体会。
行里害怕你办的业务出问题,所以你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扣下来一部分,分几个月或者几年发放。
这就那些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员工日子更加难过。
03
至于二次分配,就更不用多说了。
大致的意思是说,你每天勤勤恳恳挣的钱,并不是直接发到你手里,而是先放到了单位的大池子里,等着负责人进行第二次的重新分配。
至于负责人到底怎么分配,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你业绩全行第一,行里的大部分绩效工资都是你挣来的,负责人说不给你发,就可以不给你发。
就是这么“神奇”。
总之,这样一通操作下来,到手的工资就完全成了一笔糊涂账。
每个月辛辛苦苦完成的业绩,到底兑现了没有,什么时候兑现,不知道。
就算兑现了,有多少被扣在了递延支付的池子里,也搞不太明白。
剩下的就算发给了网点,负责人有没有按照考核标准发给你,不清楚。
哪怕是有一些人很较真,想去刨根问底地去看看这个工资到底怎么算的,那也很难找不到源头。
因为得到的答案永远都是,已经发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银行明明出台了一些很诱人的激励政策,但员工积极性仍然调动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到底能不能拿到钱,又能拿到多少。
员工再傻,被“骗”的次数多了,也会变聪明。
而员工的工资,就像个谜一样,永远解不开。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Hey,我是卡卡,一个正在破圈的前银行人。欢迎你的加入。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与我交流。(备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