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银行员工身体里都住着另外一个‘自己’,随时准备说服不想干的自己坚持下去。”
01
最近,各家银行应该都在忙着养老金账户的事。
要么是开会,要么是动员,要么是外拓,总之一片红红火火。
但对员工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因为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又会有一场“恶战”。
关于养老金账户,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前两年就在一些城市试点,现在算是全面铺开。
但自从试点开始,关于账户营销的新闻就层出不穷。
其中非常出人意料,但又好像在情理之中的,便是银行员工“网购”指标。
甚至还有官媒专门报道这种现象,并指出其中的风险。
![]()
从之前的存款到后面的各类账户,再到后面各种稀奇古怪的指标,一个接着一个。一定有人还记得2019年夏天,那个令人深刻的ETC营销大战吧。有人冒着酷暑,堵在高速口,一辆一辆的拦着车;有人拿着大喇叭,在各个村来回转悠;有人去扒通讯录,筛了一遍又一遍。而因为任务量太大,常规的营销手段太慢,于是便出现了各种批量办理的渠道。一时间,各家银行的ETC安装量如火箭般直线蹿升,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没有人关心这些安装ETC的车是不是“僵尸车”,会不会上高速。也没有人关心这些设备是不是被成堆地扔在了某个仓库,会不会使用。更不会有人关心,银行为了买这些设备花了多少钱,而这些钱最终又有多少需要员工承担。而为了说服员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努力干活,很多银行还喜欢搬出一套又一套理论。营销ETC的时候说,中国有几亿的车主客户,这可都是优质客户,如果把这些客户都抢过来,我们的业绩不就蹭蹭蹭往上涨了么?营销数字人民币的时候说,这是以后的趋势,每个人的习惯很难改变,如果这个时候不去拼抢,以后客户还会理我们吗?在营销社保卡和养老金账户的时候又说,这个账户具有唯一性,现在正是跑马圈地的最佳时机。客户开通了以后,以后就很难离开我们银行,我们就会有很多的机会去挖掘客户......那些无效的ETC早已被扔进了沟里;那些“肉鸡”账户在开通各类账户之后永远地进入了睡眠。今年的任务将至,作为基层员工,虽有千般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真的想要顺利完成任务,想要过个好年,除了“网购”之外,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拿着单位发的工资,去“网购”单位分下来的指标,再通过完成指标获得单位发的工资,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任务什么时候是个头,而这样做出来的业绩到底有什么意义。最后澄清一下,养老金账户是个好产品,能惠及很多普通人,本人举双手赞成。只是对银行通过“网购”来完成任务的方式不太赞同,请勿过度理解。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Hey,我是卡卡,一个正在破圈的前银行人。欢迎你的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