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什么措施,银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员工创造的价值。‘星空夜校’自然也不例外。”
01
有小伙伴让写写某银行“星空夜校”的事。
事情的起因是网上流传出某银行关于普惠产品旺季营销的方案。
方案中规定,每周会分三次对员工的授信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处于倒数20名的需要参加当周的“星空夜校”。
目的是想通过连续的学习与实践,强化员工的业务能力,加速追赶进度。
而方案也很贴心地对“星空夜校”进行了详细介绍。
大致是说在周一到周五下班后,需要进行外呼20通或者外拓2小时,并且要求员工进行打卡自证。
相信不少员工看到这个方案时,应该都觉得十分熟悉。
这不就是自己银行的翻版嘛。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却都大差不差:下个任务,给个排名,定个约束。
完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完成不了,那就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技能,提升业绩。
真的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这个“星空夜校”的叫法。
但不管名字怎么改,目的都是一样。那就是要让这群员工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业绩。
02
银行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疑惑。
正常来说,银行约束员工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罚款、扣减绩效、强制加班、调岗等等。
为什么现在却喜欢上了这种方式呢?这中间难道有什么讲究吗?
你别说,还真有。
现在的银行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维权意识很强。
虽然平日里都默不作声,像头温顺的小毛驴,但只要让他们感到不爽,就可能会有人在“暗中”搞事情。
就像前一段时间“银行员工到单位上吊”那个事。
事情可能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可一旦出现,引发了社会关注,就会不受控制地传播。相应的,有些人就会因此而受到惩罚。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采取“星空夜校”这种软约束措施,是最佳的方式之一。
因为单位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目的是“通过连续的学习与实践,强化业务能力,加速追赶进度。”
这从某种角度说,是属于单位的内部培训,是应当归属到员工福利的范畴,既不违规,也不违法。
所以哪怕拿到桌面上,单位也有足够的退路,根本不怕。
你总不能说单位给员工送福利,培训技能的权利都没有吧?
03
那“星空夜校”这种模式,真的能强化员工的业务能力,加速追赶进度吗?
不用多说,大家心里也明白。强化员工业务能力是假,加速追赶进度是真。
因为很多时候,员工之所以无法完成指标,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受很多外界的因素影响。
比如市场的变化、同业的竞争、产品的特点、客户的偏好等等。
但这些单位并没办法改变,所以只能通过“星空夜校”这种方式,把困难和压力抛给员工。
我不管其他的因素,只要结果。
你不想天天下班之后参加培训,去外拓,那就去想办法完成任务。
没有资源就去积累,没有客户就去找客户,没有渠道那就挖掘身边的亲朋好友。把能用的资源尽快用上,该贡献的力量抓紧贡献,不要有所保留。
总之,只要你想尽办法,完成任务就不是问题。
就是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银行成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
所以说,在未来,“星空夜校”不仅不会消失,甚至还会普及,并且会长期作为“员工福利”存在下去。
想想还真是恐怖。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Hey,我是卡卡,一个正在破圈的前银行人。欢迎你的加入。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与我交流。(备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