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朝九晚五”这个事,是个很难澄清的误会。
在外人看来,银行员工就是典型的“朝九晚五”。
每天九点开门,下午五点就早早关门了。一天干不几个小时就下班了,轻轻松松拿到高工资。
这样的观点虽然被大部分银行员工所否认,但也同样被一些员工所证实。
极少数银行员工的确活得很自在。
他们每天踩着点到单位,下班之后很快就能下班回家。不用加班,不用参加培训,日子过得甚是逍遥。
这也给外人造成了一种假象。那就是银行的这份工作,根本没有员工所说的那么忙。
但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那些所谓的“朝九晚五”是多么“荒谬”,最起码在银行这个行业,基本上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
银行不是事业单位,也不是公益组织,而是普通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
既然是以盈利为目的,就肯定会想方设法地用更少的资源,带来更多的效益。
可如果真的实行“朝九晚五”,员工每天只需要做好服务,完成一些零散的工作就下班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工作,根本带不来什么价值。
而银行花那么高的成为顾那么多的人,显然也不是为了做简单的服务。
所以说,银行员工在忙完白天的工作之后,继续加班是必然的事。
一方面是处理一些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比如整理一些票据、开会、参加培训、报一些材料。
另外一方面,是开展一些营销活动,创造更大的价值。
比如很多银行在关门之后,都会要求员工开展电话外呼或者外出扫街。
而除了前端的营销人员需要加班之外,中后台的员工也很难逃脱加班的命运。
这倒不是说他们有很多工作必须要今天做完,所以才需要加班。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营销一种“十分努力”,“十分忙碌”的气氛。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中后台员工的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到底做得怎么样,能带来多少价值,都没办法准确衡量。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用工作的时间来证明他们的价值。
每天下班之后,多加会班。就算工作效率再低,只要加班时间足够长,单位就不会亏本。
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加班就成了银行的惯例。
哪怕工作做完,很多员工也不敢轻易下班,生怕被别人发现。
如果工作做得好,领导会认为你工作不饱和,还有潜力可以挖,会给你安排更多的工作。
如果工作做得不好,别人会觉得你不努力,不认真。工作都没做好,怎么好意思那么早下班。
看到没,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员工是不得不加班。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疑惑,单位这样折腾员工,压榨员工,难道不怕员工反抗吗?
你还别说,还真不怕。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社会,大部分行业都是实行的“买断制”。
也就是说只要支付给员工工资,就相当于买断了员工的时间。
而这个时间不仅仅是工作时间内的八小时,而是24小时,而是“随叫随到”。
就像现在的很多银行,动不动就是周末外拓、开会、培训,却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以此为荣。
再加上与其他的行业相比,银行的光环仍然存在,也从来不缺想要进银行的员工。
这样一来,银行更加有恃无恐。
对银行来说,你不愿意做有的是人做;你不愿意加班,有的是人加班。
你走了,可以花更少的钱,雇一个比你更能干的人,就是这么直接。
就是在这种内外夹击之下,银行员工只得每天加班,甚至连周末休息的时间都要贡献出来。
而所谓的“朝九晚五”,自然也就离得越来越远。
总之,在银行上班,如果没有特殊的资源或者渠道,就不要想着能过上安逸的日子。
这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养老岗位,也不是别人口中的铁饭碗。
而是一份工作,一份需要努力才能不被淘汰,才能证明自己的工作。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Hey,我是卡卡,一个正在破圈的前银行人。欢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