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感谢信:从深渊到光明,我和脑脑一起抗抑郁焦虑战斗史

健康   2024-12-12 07:00   北京  

导读

大家好,今天我们发布一篇读者来信。

故事的主人公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对抗抑郁焦虑的人生经历。主人公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外资驻华销售机构担任学术推广助理。她凭借自身全面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在入职一年后升职任大区销售助理。可是,由于生育后出现产后抑郁症状,她选择主动离职,到一个较为普通的岗位过渡了一段时间。期间积极接受治疗和康复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逐渐回归正轨。不幸的是,自2020年起,抑郁症病情第三次复发,影响了她本已稳定的生活。面对这一挑战,她依然表现出了坚韧的毅力……


读者来信

未名脑脑的工作团队:
您们好!我是2024年2月7日参与安定医院“无创神经调控和认知任务耦合的临床干预项目”的焦虑症患者。

很幸运,我测试后成功进入测试组参与项目,当时的测试成绩挺低的,可以说挺差的,我记得大概是位于总排名不到30%这样一个成绩。

2月20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我的大脑苏醒了》文章,接待我的赵医生次日私信反馈说:“真好啊,加油!”

3月5日,我返回医院重新测试,成绩获得大幅度提升,排名从不到30%变为接近85%,相当于从不及格提升至优秀。

这一个月的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自身的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耐力、听力、乃至体能都有大幅度恢复;同时我觉得我脑力重启,其中分析综合能力、学习积极性、语言表达意愿、情绪表达意愿、专注力也有非常大的提升和恢复。

我在系统训练时,接收到脑电波的刺激,并为了完成测试,倒逼自己去思考如何记忆声音和图像,不断总结经验、记录经验,尝试和不断去用脑。在坚持、高效训练方法的共同助力下,我逐渐扭转了记忆认知能力处于低谷的局面。

也许您们还不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病人,那么我来讲讲自己在抑郁焦虑症上的“进化”过程。

最初患病是16年前产后抑郁症,治疗康复后,因2013年家中变故第二次复发了,后又经过两年的治疗调养,康复保持了六年,直到新冠疫情爆发,2020年11月焦虑加重,又赶上交通意外膝关节受伤卧床一个月之久,睡眠极差,各方面问题全面爆发,感到出问题后我及时就医,重新开始了药物治疗。

随着治疗的进展,我膝盖接受手术治疗并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但是整体还不具备就业竞争力,虽然在2023年5月找到一份工作,但一个月培训后未能留岗继续工作;同年9、10月做了兼职工作;在有幸参加安定医院认知功能改善的训练后,我的自信心重新树立,于是2024年3月在家附近农贸市场租了个摊位做点小生意;同年9月搬家到北京南城在经济开发区找工作,主要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包括仓库配货打包、工厂新能源汽车配件制造等。

最近三个月体力为主的打工生活,让我在比较规律的工作规则中逐渐训练出了劳动技能和社交意愿,打开了原本封闭着的自我之门。接下来我准备做更偏向脑力劳动的工作,比如门店销售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和经济收入。

在此,我由衷感谢安定医院临床实验赵医生和她的团队、北京未名脑脑科技有限公司松子先生和他的团队!我已经感觉到大脑被唤醒、重建和焕发新的生机,期待与您们共创新进步。

—读者:未名君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文章初衷是为大众科普脑科学与人脑疾病相关知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内容均由脑脑查阅相关文献选取,内容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脑脑后台申请开通权限。
文章内容可能涉及医疗建议、方法等信息。这类内容只作为信息参考,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产品广告或意图,且包含信息不能用于医疗问题解决或疾病诊断。如需帮助应咨询有资格医疗专业人士。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未名脑脑谈抑郁焦虑
我们用科学数据说话,竭诚为大家提供关于抑郁焦虑和脑健康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也积极倡导脑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自律、向上。大脑的健康应该比身体其他器官健康更加重要,健康的大脑是智慧、幽默、充满魅力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