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健康的教育方式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自尊以及促进其人格发展,减低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
然而,消极的教育方式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会增加其患各类心理问题的风险。
![]()
严苛的家教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毋庸置疑,家长的教育方式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来自家庭的压力会使儿童/青少年增加患心理障碍的风险。ECNP会议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严苛的教育方式会增加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参与者均为12-16岁的青少年群体,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为2种:优秀(对于孩子的选择更加支持,给予其更加独立的空间)和严苛(对于孩子有体罚行为,孩子的自主权不足等)。研究发现,在自我报告中表示接受到严苛教育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亚临床抑郁症状。*亚临床:指的是个体已经表现出一些抑郁症状,但是还没有达到临床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strict-parenting-depression-21707/
表观遗传和抑郁症在上述的研究中,学者还对这些参与者DNA中的甲基化范围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在接受严苛教育的个体中,甲基化范围会明显增加。甲基化是一个正常的生物学过程,在一个小的化学分子被添加进DNA中时,便可能会发生甲基化,改变个体DNA指令被读取的方式。在大脑中,因为个体自身生理或是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刺激,也会调动神经元的活动以调节其DNA的甲基化模式。DNA甲基化的精确调控对人们的认知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当DNA甲基化由于发育突变或是环境风险因素而发生变化时,心理/精神障碍便是常见的副作用。比如上述的研究中,当儿童/青少年时常受到家长体罚,面临这类生理压力,便可能会诱导个体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
在近些年,有关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研究发展中,学者认为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许多心理/精神类疾病的关键。其中表观遗传修饰是基因-环境作用中关键的连接体,任何改变可能都会导致疾病中不同通路的基因表达改变,这是个体在应对外界环境刺激时的一种适应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在抑郁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学者发现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不同区域中,发现了DNA甲基转移酶水平的变化,而这种酶是DNA甲基化中的关键酶。这也说明了,外界压力并不仅仅只是造成抑郁症状的表现,也会引起个体的基因变化。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319-53889-1_10
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大脑的益处积极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个体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为个体进入校园阶段做好准备。同时,积极的教育方式对于个体的大脑发展有着明显益处。在一项研究中,学者发现高频率的积极亲子互动行为可以减弱右侧杏仁核的体积增长、增加前扣带皮层和眶额叶皮层皮层薄化(corticol thinning)的速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8929313000650与此同时,学者也发现消极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大脑的影响。比如,右侧额上皮层和外侧顶叶皮层厚度以及伏隔核体积的发育改变均和消极的教育方式有关。这些区域的改变可以能会引起个体攻击行为的增加,甚至是延缓大脑成熟的速率等。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47774
什么是积极的教育方式?人们往往很容易分辨消极的教育方式,比如体罚孩子、忽略孩子的需求等,但是对于积极的教育方式比较模糊。![]()
请记得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一段高质量和长时间的陪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建立孩子自信的基石。在陪伴中,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是不被忽略的,这能减少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时的恐慌感,降低来自外界环境压力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合理设定期望值。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中,设定期望值是最为核心的一环。比如,当孩子在学习中完成了一项复杂的任务时,适当给予孩子奖励,这样可以使孩子保持当前的行为,也减少了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可能出现的厌倦感。适当拒绝。在孩童时期,家长可能经常会通过奖励来使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这样可能会使孩子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奖励上,而不是活动本身。这意味着家长需要持续奖励,以保持相同的行为质量。因此,适当的拒绝或是间断性进行奖励,反而有助于孩子维持对外界事物的兴趣。Pishva et al (2017). DNA methyla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Whittle et al (2014). Positive parenting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brain structure: a longitudinal study.Whittle et al (2016). Observed measures of negative parenting predict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高质量和长时间的陪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建立孩子自信的基石。
本公众号发布文章初衷是为大众科普脑科学与人脑疾病相关知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内容均由脑脑查阅相关文献选取,内容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脑脑后台申请开通权限。
文章内容可能涉及医疗建议、方法等信息。这类内容只作为信息参考,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产品广告或意图,且包含信息不能用于医疗问题解决或疾病诊断。如需帮助应咨询有资格医疗专业人士。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