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韵:假日City之选---奉化城市文化中心

文摘   2025-01-23 18:08   浙江  
奉化城市文化中心,2015年动工,2019年建成,2020年6月正式对外营业,至今已经4个年头。
一直来很想写一写这个腔调拉满,逼格十足的奉化城市文化中心,这里是奉化文艺青年的打卡、聚集地。
但是哪怕它耗资8亿,哪怕它是中国美院的王澍团队的作品,哪怕它被认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哪怕它获奖无数。依然不敢放肆吹捧,所有的一切只有时间可以证明,是对,是错,向左,还是向右。而不是下一个岳林广场或者某某某。
想通过时间,看到建筑下的城市发展的思路和这个城市未来的样子。


点击关注,一起开启唠嗑之路
历史?能有什么历史
习惯性的去翻找奉化城市文化中心的前身---奉化热电厂的历史,但是细细一查,似乎没有什么历史。
相比食品厂、酿造厂、冷冻厂,这是一个很“晚来”的国企。1986年才开始筹建,1990年的6月正式投产。
热电厂最初使用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发电煤耗率达到998克/千瓦时,设计年发电量达到10800万千瓦时,供汽24万吨。
奉化当地文史专家竺家惠介绍,奉化热电厂占地四五十亩,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当时也是盛极一时,很多人争相要去热电厂上班。
“当时的国有企业福利好啊,单位包揽了职工的衣食住行。”
来源:奉化博物馆
对于热电厂,作为80后末班车的我,并没有太多的印象。
小学时,有游泳培训班来学校招生,打出了冬天也能游的口号,说热水都来自发电剩下的,这才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
以前春晖公园边上有家卖生煎包子的老板是热电厂的员工。当时就觉得老板真辛苦,卖完包子还要去上班。
还有就是传说中边上的夜宵城,但是真的没有去过。
第一次真的见到热电厂是在大学后,去奉化家具行业大佬家玩耍。他家就在那个大烟囱后面的小别墅。
来源:奉化博物馆
2008年奉化热电厂基本就处于被废弃的状态。
18年间,奉化的耗电量突飞到了17.93万千瓦时,将近18倍的增幅,不是一个奉化热电厂能够HOLD住的。
淘汰,是必然的结局。
“在电力紧缺的年代,热电厂的出现,开始让奉化的家庭亮起来。”在很多奉化人心目中,热电厂有独特的意义。热电厂的淘汰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是不舍的,但是对于奉化来说却是件好事。
不仅仅侧面印证着奉化经济的发展,对于环保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来源:奉化融媒、华山老道
地标!国家级!
第一次见到奉化城市文化中心,说实话,惊讶到难以置信!这里是奉化?奉化也能有这样的地方?太漂亮了!太文艺了!不愧是拿了国家级奖项的。
作为一个80后的老文青,简直爱的难以言表。
当然,整个奉化城市文化中心也是各方碰撞后“最美”的结果。
设计团队来自杭州,中国美院的王澍团队,主要设计者是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邵健(王澍是院长)。专业性不言而喻。
奉化派出的是“最美浙江人”王玮,就是那个说“看管一辈子文物”的巾帼大姐。从事奉化文物保护38年,她行走乡间,用双脚丈量土地,把一件件野外文物收入馆藏,让文物有了安全归属。她也是我国第一位水下考古女队员。
按照邵健的设计思路,奉化城市文化中心由热电厂改造而来,要体现出一种工业与文化交融的味道,框架结构不变,回应工业时代的力量,尊重当地的历史。建成后的城市文化中心,集聚广场、城市客厅、公园的功能,是有影响力的工业遗存,成为奉化人独特的景观记忆地标。
其次,奉化人文鼎盛,特别是民国历史尤为突出。设计里,植入了民国元素,“建筑材料采用青红砖,建筑内部的拱廊设计,都是源自于奉化当地的民国建筑,使整个文化中心对历史有一个相应的回应,更有厚重感。”
王玮馆长更多的则是处于对于文物的安全考虑去设计整个中心。
公开的报道中只是简单的阐述设计理念的碰撞和设计上的取舍与妥协,但是只要做过项目的人都能想象到,这个数量级的项目,这其中的冲突、矛盾、争吵绝对不会少,甚至堪比“火星撞地球”。最终才是我们看到的如此惊艳的奉化城市文化中心。
来源:爱航拍的小乐
有产业,才能活的好!
开头就说了,园区开放4年多了,现在才开始提笔去写,是不是有点OUT?
不!恰恰相反,是太多这样的“案例”导致老文青不敢提笔。比如岳林广场、比如梅里达。虽然行业不分贵贱,但是对于文青而言,预期与现实巨大的反差还是很难接受的。
奉化城市文化中心最后的归宿是什么?KTV?酒吧?奉化冷饮?就像之前写《奉化文化人创业》中我问杨叔:文化人,怎样才能站着把钱赚了?
文化的变现难度之高难以想象,我这公众号,每篇都是3、4千的阅读,每月还有上万阅读的小爆款,但是,不愿意接纯商业代发,所以至今没能盈利。单纯的做本地文化,又是一个窄面的东西,要盈利,太难了!
从奉化的整体消费、群众的认知等等实际情况来看,文化变现在奉化难于登天,如果规划那么大一个园区的产业,如何运营园区,如何通过文化赚钱,这是摆在园区运营团队面前最大的问题。
一个连厕所门口洗手池用的都是戴森的园区,想必运营的成本是不低的。但是相比对面体育馆的每晚人流,文化中心的人流似乎要少的多。园区的运营建设是个很务实的问题,政府的拨款扶持是一个“保底”的功能。要让一个园区“好好”。就离不开这些业主和园区运营方的努力营造。保持热度,保持人流,提升物业的价值。
毕竟,只有赚钱才能活下去,所以赚钱,不寒碜。
在园区建立之初,博物馆、新华书店、图书馆是最早开门的,博物馆免费、图书馆公益性质,只有新华书店是有盈利的。
硕大的门头,给人一种恍惚感。
在电子书还不风靡的时候,杭州博库书城,号称浙江省最大的书店的门头也没有那么大气,进去一看,你说是网红打卡点都行,楼梯、书架、阶梯哪哪都具备顶流“网红”的气质。
在纸质书没落的时代,能有这样的装修和场地,真的令人心潮澎湃。
部分图片来源:今日奉化
图书馆从外立面看是最“洋气”的,内部相对还是以功能性为主,但是你说这是18线小地方的图书馆?谁信?
每天看着排队入馆学习的孩子,总有种不太真实的错觉感,奉化的文脉可能就是这样,被接上了。
部分图片来源:奉化图书馆
毕竟都是国企,似乎看不出什么产业,靠近大成路的这一圈都已经出租了。主要拿来做培训,什么鹏图、文津学校,也算是沾了文化的边,至于园区里的几家咖啡馆那更是文化人的标配,腔调这一块肯定是要拿捏的。
除了物业,还有园区的活动一直来也是不停的,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街舞大赛,连着好几年都在这里办的。
来源:G.S.King街舞
可以感受到园区运营方的努力,成果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园区的运营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还需要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来保证其活力与可持续性。每次的尝试,都是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
博物馆,真的很用心在做
印象中奉化的博物馆是中山公园中正图书馆那种。5岁时去看什么样,35岁去看还是那些东西。还经常关门,一看开放时间,我上学他开门,我放假他也放假,所以30几年也没看到过几眼。
奉化博物馆原本以为也是这样子的,来一次就够了。没想到,每一次来都不一样。
变化主要在B区和A区的一楼,踩点看到B区看到的是一个历史展,结果隔一个月不到过去看,变成了一个画展。说明奉化博物馆是很认真的在做展,而不是一尘不变的“开门”、“关门”。
A区的一楼,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互动,之前有过游园会,有小活动(踢毽子啥的),这次去时还有打卡印章。
布置和主题也会完全不同,对了,需要强调一点,这里:
免费!免费!免费!
之前在一楼看到过奉化老物件展览、奉化婚礼习俗展览,建党的时候还有党史宣传什么的,每一次的布展,撤展那都是精心布置的,每一次给人的感觉都很不一样,很值得看看。
来源:奉化博物馆
一楼到二楼的竹节装饰,也是一大特色,上来的铁楼梯充满了“工业”的气息。
二楼和三楼之间有个活动的小厅每次展示的东西也会不一样。之前这里有过一次奉化老照片展。没赶上,很可惜。
这次来看到的是广告的历史展览
其实和奉化的关系不大,不过还是找到了奉化水蜜桃最早的广告,很有心了。
二楼是奉化历史文明展,是奉化博物馆的主题,展示了从茹毛饮血到民国的奉化全历史。包含了你能想到的所有时期、人物、事件、故事。
展品的丰富和细致额程度,一个上午全部在这里都看不完。还有很多一级国宝级文物。说实话,让小朋友来这里没有多大意义,趣味性确实少了点。整个布展是那种大博物馆的风格上走的。杭州虽然号称全国第二多博物馆,但是没有几个,可以和这里相比较的。
当然,布袋和尚、雪窦山等等的历史在这里也有很重的篇幅。
近代的红帮服饰,自然也是有介绍的。布展很精致,照片很出片,但是趣味性真的一般。需要一个了解奉化历史的人带着你边说边看,那才有意思。
出口处的鼓船,百看不厌,这是什么样的工匠才能雕刻出这样的作品。
3楼是蒋介石的专题,这次去的时候没有开,说在重新布展,找了几张以前的照片。
四楼是很少有人去的,介绍了许多奉化图书,比如我常用的教育志、县志什么的,里面还有一个图书修复的工作室。
博物馆就不多做剧透了,免费的,非常值得去看看走走.
年纪比较小的小朋友就算了。一个是看不懂,还有就是捷达保安有点凶,小朋友喜欢趴在玻璃上看,就会被呵斥,个人理解保安的工作,同时引导小朋友文明参观,但是感受确实比较差。
在结束这次对奉化城市文化中心的参观后,不禁为其从旧热电厂转型为现代文化地标的故事所吸引。这不仅是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也是文化遗产活化的典范。该中心不仅保留了工业时代的记忆,还赋予了这片土地新的生命与活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尽管硬件设施令人印象深刻,但正如大众所认识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来培育创意土壤,激发创新思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挑战。因此,对于奉化城市文化中心而言,未来的发展道路虽然充满了可能性,但也伴随着不确定性。
来源:奉化融媒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奉化城市文化中心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举办更多元化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群,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我们也期待它能够成为一个孵化器,支持本土艺术家和文化企业的成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里将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
总之,奉化城市文化中心作为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更加繁荣的文化高地,为推动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拍了个小片子,建筑群的设计确实很NICE
胖子春节专属:孔圣殿求学运红包点下方领取

拓展阅读:
一、小城故事
胖子的2024年总结汇报
大片!首发!奉化布龙传奇
卧底,奉化经促会年会报告!
二、美食探店
21家大饼油条店,奉化人的日常与记忆
17家生煎包子店,大乱斗!
奉化、舟山、杭州、厦门、昌南  5城大排档探店

三、校园岁月
时光的教诲:奉化师范学校回忆录
让人泪目的奉化实验小学

文脉没落?奉化教育的起点:锦屏小学、中学

↑ 点击蓝色字体,直接打开回忆片段

引用图片已经全部备注来源,自摄制图片不备注
引用图片来源自互联网、报社、官方刊物等公开渠道;

写在最后:
对于不曾离开的人,永远都不会感知到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那些曾经离开的人才会知道这一片市井之地的珍贵。
胖子不是一个有文笔的人,更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无法复兴父辈们的荣光,但想尽力去留下这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长河中作为一个节点的事与物,哪怕是一张照片亦或者是一段文字。留住那一份充满市井气息的温暖。

关注我,转发我一起开启唠嗑之路




此处按一下又不会怀孕


奉化之美,需要慢下来,去走走看看!
点亮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死胖子唠奉化
如果能有一个地方,可以在你的记忆中闪闪发光,那么你的人生就有归途。那个地方叫家乡,那里有你的根,有你记忆中闪闪发光的东西。我的家乡叫:奉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