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梗说:不要看不起实习医生,你挂实习医生的号,他可能搞不定很多事,但是他会摇人,能摇来你排不到号的人。
对于写卫生院还是有想法的,之前写过一篇《终于回归家门口的医院》,因为是在奉化中医院的原址上建的,莫名的有种“历史的信任感”。去那看病不会有啥“异样感”。今天体验的真的是一个村里的卫生院:奉化区萧王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俗称:萧镇卫生院。
事情是这样的,我姐让我去监测一下娃的骨龄,如有必要就提前介入,否则会影响孩子身高。推荐了一个奉化人民医院的陈医生,说是这方面的专家。一挂号发现,这医生很热门啊,要提前半个月才能挂到他的号。侧面也了解了一下,对于测骨龄,人家还有一套有专利的算法,某些方面比杭州大医院的医生还要略胜一筹。
挂,必须挂这个医生!等半个月?去人民医院排队排X光?按我姐介绍,人太多了检查完,加一下陈医生的微信,要等一周才能出监测报告。这一来一去一个月啊!
事情就是这样,你不知道,不想做的时候真无所谓。一旦你知道了,你想做了,你就想立刻马上实现!问了在奉化医疗体系发光发热的发小,有没有办法?发小淡淡的来了句:哦,陈医生在我们医院坐诊的,周六下午你来吧。
村•卫生院的初体验
导航带着我从奉化的最东面,开到了西边。跨越整个奉化城区。萧镇卫生院真的在村里!导航到他们医院的大门口,赫然立着:醉美,青云村
不过这个卫生院从外观上来说真的不“村”。从外观上看起来,还不错哦。停车的地方也很空。相比市区三个医院的拥挤,莫名的居然有种“舒适感”。那种到医院焦虑有没有地方车,看到人多就会担心挂不上号,排不完的队,还有重症、急诊病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这里全部都没有!
走进大厅,正面就是挂号的窗口,左边是西药房,里面是放射科。右边是导诊台,几乎你会打交道的窗口一眼就全部能看到。
这里也有自动挂号的自助操作的机器,但是看起来很多余,堆在大厅的一角。
很理解那些老外来中国看到那些自助机器的时候,无助的呐喊:我生病了!如果医院都和这里一样,不用排队,对着挂号窗口说:我XXX了。然后分诊+挂号一起,谁还会用自助机器?可惜,以目前中国的医疗资源比例“如果”只能是“如果”。
挂了号,转了2圈也没找诊室。最后问了挂号的妹子,在中医诊室区找到了陈医生的诊室。几乎没有等待,推门进去就行。先测量升高体重,问询年龄及父母情况,开单拍片。
拍片就是楼下的放射科,这里和大医院不一样,结算要先去挂号那付下钱,这样系统单子才会流转,没有像大医院那种,直接在医生那就结算完了。
大医院的放射科懂的都懂,那叫号,那排队。在这里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过去就拍,拍完直接上楼找医生,你走到楼上,拍片的结果信息也都已经传到了医生电脑里。那个效率,真的VIP了。
来到陈医生的诊室,按照我姐和我说的流程。这个时候陈医生应该是要我加一个微信,然后一个礼拜后给我监测结果。
但是,实际情况是病人比较少,陈医生一边给我介绍我家娃现在的情况,一边对照墙上的身高表,给我介绍影响升高的因素,打开刚拍的片,和他的专利模型给我介绍我家娃的检测结果。对着报告一项项和我解读每个数据的意思。指导后续的运动和监测频率。陈医生很细致的解说完,基本我也了解了后续应该怎么做和注意事项。
走出诊室,上车。前后也就30分钟左右,挂号、拍片,做完了检查,监测报告都传到了我手里,医生还和我解说了半天!这效率你在哪家大医院体验过?从挂到号到踏进医生的诊室的门估计都不止半小时了吧。
更别说像陈医生这样的“当红”医生,和你一项项的解释报告,分析情况。陈医生甚至告诉我,在萧镇卫生院,还有个方艳丽医生。如果后续需要介入,他负责西医,你们家长有顾虑也可以找方医生,她负责中医,在这里坐诊很多年了。
平生第一次,在医院,医生和我说话的时间,比等待排队的时间长。而且是长很多那种。在村里的卫生院,居然享受到了VIP一样的待遇。这你能信?!
问了在这里发光发热的发小,说他们这样的卫生院里还是有蛮多专家会来坐诊的。我问:怎么来的?答:邀请来的呗,毕竟都是一个体系,一般都能邀请得到,好歹我们这里也是一级乙等好不好。
所以网络梗只能是梗,但是卫生院才是真能把大医生邀请过来。
萧镇卫生院的二刷
都说发小之间的感情是最牢靠,比如我家妹子。看着我的头像“不瘦20斤绝不换头像”已经挂了快10年,也想着出把力。把奉化中医院关于埋线减肥的视频文章推给了我,问我要不要试试。本着“礼貌拒绝”我说:让我思考一个月。一个月后,我家妹子说安排好了一切。找了她们医院的大师给我埋线。让我周天下午过去。我(主要是怂)。。。
大师?大师会在村里的卫生院?这是一般人的思路。但是北上务工10来年,多少对于人性有些感悟。不是每个人都是“向上”的,也不是每个医生的梦想都在三甲医院。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看起来更像是PUA的道德绑架。
三甲医院的卷是肉眼可见的。起步就是博士,无数的论文、研究、病案等这是三甲医生的日常,也是三甲医院超然实力的保证。但是武侠小说中总有那么几个扫地僧,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比如社区卫生院。
同样是悬壶济世,这里的环境更宽松。比如给我埋线的金医生,就是这样的扫地僧,金医生的“锦旗”只挂最近的,老的都收起来了。发小说因为太多了挂不下。
这里需要声明一下,金医生主业叫:关节疼痛科,人家的主业是通过针灸、埋线等方式,治疗关节疼痛啥的。不是给人减肥的!埋线减肥属于美容项目无法进到医保,需要自费!
认识我的都知道,本人属于“顽固性”肥胖,运动的不少,吃的不能算少但是也不能说多。但是体重就是往上发展,数次突破“200”大关。然后每次都死去活来的用节食+运动把体重打下来,但是每次都以运动过度,节食过度太虚弱,导致XXX疾病,去医院挂点滴收场。
在埋线之前金医生把原理和注意事项和我说了一下,埋线其实就是通过刺激穴位,提高代谢,降低食欲。活络经脉的方式减肥,必须配合饮食和运动。否则你这边埋线,那边吃的,达不到减肥的效果的。
然后金医生就开始,一顿输出。为了面子,强装镇定。还被金医生夸了一句:小伙,不错哟。
埋线其实就是把一厘米左右的蛋白质线,刺到穴位上去,然后持续刺激穴位,蛋白质线会被人体吸收,不需要取出。
实话说,埋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疼,类似挂点滴的时候扎一针。比那个要轻一些。但是心理恐惧远大过生理疼痛,看着金医生手起针落。想喊疼,但是感觉好像没那么疼,但是憋着不喊吧,多少有点憋的慌。
这样埋一次能管2周,第一次瘦了4斤不到的样子。没有刻意节食或者增加其他的运动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迅速,但是至少是在持续掉的,而且相比各种药和打针啥的,老祖宗的手艺更能让人放心。
每次扎针埋线大概要20分钟左右,每次出来外面总有几个排队等金大师的病患,好多都是互相推荐来的,而且也是从市区过来的。看来金大师的名气不单单是在萧王庙。
这篇文章写完1个多月了一直没有发就是在等减肥的效果出来。掉了10斤多的样子,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中间和金大师一直在沟通感受,比如之前减肥出现的:吃少了人虚了,过几天病了。吃少了胃疼又犯了。还有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啥的。大师在埋线的时候都有给我调理和处理。
如何正确地看待社区卫生院
看我上面说了那么多,是不是感觉卫生院也挺不错的?是不是感觉社区医院很强大?不,请正确看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万不能缺少的一环。咨询了奉化ICU的医生,对于社区医院,它的存在有好几个意义,文绉绉的我“翻译”了一下,简言之:小病卫生院,大病上医院。
首先是优化医疗资源。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杭州虽然遍地是三甲医院,但是看病是真的难。老医院不好停车,新医院离家太远。儿童医院的号,一天能排到1000开外去。去三甲医院看病,至少提前一周抢号。然后早去领号排队。看医生花一天时间是“常规操作”。陪诊师都能月入过万,赚的就是这个辛苦钱。
对于小毛病真的再次呼吁,不要去什么菜场边、家楼下的小诊所,去正规的卫生院吧!浙江省一年6.2个亿扶持,都是真金白银砸的,小毛病,小检查都能在卫生院搞定。国家甄选的医生,还能进医保。还有什么顾虑呢?
其次是:早期识别,早点转院。
卫生院没有能力像大医院一样去做急救,做手术,针对胸痛,头晕的病人卫生院的医生能做到“早期识别”。医疗是一环套一环的。ICU的医生说:心梗及主动脉夹层之类都是很凶险的,时间很宝贵,要优先就诊排查。心梗致死,脑梗致残。早起识别最重要,因为很多人症状不典型。而卫生院的胸痛单元是胸痛中心的组成部分。接受过胸痛中心的培训,有能力处理一些情况。
但愿大家平安,一辈子都不要碰到。但是万一遇到了,别犹豫,你能完全相信的只有国家培养的医生。不管是卫生院,还是大医院的医生。
最后是公共卫生那块,什么小孩子打疫苗,孕妇建小卡等等,特别是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需要长期吃药的。定期来卫生院复查,调整用药。卫生院比大医院方便的多,也空地多。
好多长辈得了高血压、糖尿病之后一年甚至几年都不去医院复查一次,就那么配着药服用。看着就吓人,但是就是不愿意去医院一次。很多就是一种对大医院的抗拒感,以及讳疾忌医的心理作祟。而卫生院轻松的氛围可以打消长辈的抗拒感。
最后的最后,我认为的卫生院就是“家庭医生”。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牙疼啥的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不用去大医院人挤人。偶尔卫生院还能整几个专家过来坐诊一下,解决重要不紧急的事。再加上几个像金医生这样的宝贝扫地僧。很多问题变地不再复杂。
社区医院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连接居民与医疗服务之间的一座温暖桥梁。相较于大医院的繁忙和紧张氛围,社区医院显得更为随和、空闲而充满人情味。在这里,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然和亲切,医疗服务不再是冷冰冰的诊疗过程,而是充满关怀和支持的过程。这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不仅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也让医护人员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实现医院的分流,释放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缓解医患矛盾,愿李晟医生的悲剧不再重演,愿人间多一些人情,少一些黑暗。
关注我,转发我一起开启唠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