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一起开启唠嗑之路
他爹居然是奉化一代书法IP
在奉化最大的房产群里装X、唠嗑的时候,遇到我的“文二代”同学杨宇。他说他开了一家书法培训,就在我家楼下的力邦广场,就这样他成为我姑娘的书法启蒙老师。就像所有短剧演的一样,第一次知道他爹就是“阿炳”的时候,还是蛮震碎三观的。
作为一个来蹭流量的,当然要问一些不(拆)一(台)样的。和杨叔喝了一早上的茶,以我“功利”的角度去概括杨叔这一路走来:字写得好,真的可以事事顺遂!
“奉化发布”报道:杨炳通出身农村,年少时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买不起昂贵的笔墨纸砚。我挖出的情况是:62年生的杨叔出生富农家庭,家庭成分是“富农”,却家道中落。直到80年拨乱反正,才得以正式入伍参军。那个年代的“成分”问题,生活是怎样的境遇,看过电视剧的都知道。
一问:文人风骨
既然是探店博流量,肯定不能和杨叔就这样坐着喝茶,作为一个来蹭流量的“自媒体”。当然设计了几个刁钻的问题,和“奉化发布”一样温和,哪还有什么流量。
居敬教学点:居敬小学大门正对面
第一问:都说文人风骨不为三斗米折腰,但是杨叔您拿书法来赚钱,这个事你怎么看?
第一问就是“砸场子”,要不是知道杨叔脾气好。还真的不敢问。上一个被那么问的人是戴建业教授,他的回答透露的是满满的凄凉苦涩。
杨叔说了很多,整理了一下大致是两点,颇为的质朴。
首先“文人风骨”,杨叔认为“文人风骨”是不畏强权,是忠贞爱国,是道德坚守,是勇于担当。对于他一个退伍军人来说,这些要求是必须要做到的,属于“底线”。
其次,他说“文人也要吃饭”。不管是齐白石还是张大千,亦或者是沙孟海、吴昌硕。虽然都是大家,但都还是要吃饭的,还是有物质追求的。金钱是支撑这一切的必须,但是“文人风骨”确实让“生活必须”看起来很尴尬。他说:齐白石为了避免上门求画的人和他讨价还价,把画室变得像菜场,索性就在每个尺寸的画框上标上价格,这样求画的不尴尬,他也能保证收入。
探店三问
第二问:您是茗山书院的招牌,现在您想退休了,那您儿子(杨宇)接得上不?
如果说第一问是“砸场子”,那第二问属于“挖坑”。我自己都没发现原来我自己还有这天赋,果然自媒体人为了流量确实蛮“损”的。
和中国所有的老人家一样,说到传承,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杨叔表示现在只是计划逐步退出教学,不是马上就退出。因为杨叔升级了!现在是奉化锦溪书画院的院长有很多文化交流方面的事要去做。
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把在广州南方电网拿着高薪、过着舒服日子的儿子杨宇给叫了回来,让他子承父业。这一年“阿炳书法”正式改名“茗山书院”。我同学就这样走上了“文二代”创业之路。
三十而立,如今再看很支持杨叔的决定,在大企业要出人头地是何等的艰难,平淡半生,光荣退休后。还能为家人留下什么?
回来打拼,不论打下多少江山,对于自己,对于家人都是一份家业。当然,人各有志,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杨宇这样有基础的创业环境更是难得,但是也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如何服众?从“阿炳时代”向“茗山时代”跨步。
对于儿子杨宇是否有接班的能力,杨叔给了我三点答复:
首先,杨宇的基础是很扎实的,从小就被他管着写字,小学三、四年级就在奉化日报上发表过书法作品。大学之前从未中断过书法练习。大学出去了,也就管不到了。
其次是回来之后,杨叔也认为杨宇“资历浅薄”,有意去培养杨宇入圈。军人的思路和我这种凡人的思路果然不一样。换成是我可能就是投广告、讲故事、立人设等等的自媒体宣传手段。
杨叔则是“赶”着杨宇去参加各种比赛,从入选-入围-参展-评奖一点点的去“打江山”。杨叔认为打比赛打出来的成绩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大大小小的奖拿了很多,也获得了奉化区政府文艺奖银奖。
最后是行业的认可,打比赛证明的是实力,但是书法一道不是光有实力就行了的,如果行业不认可,也是融不进这个圈子的。细数一下杨宇头上的光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书法家协会会员、奉化区书法家协会理事、锦溪书画院常务委员(画师)也算是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不得不说,军人的思路是“人间正道”,但是确实是缺少了各种“小道”的宣传。
三问:书法教育理念
经历“砸场”、“挖坑”,终于到了“掀桌子”。提出了我的终极问题:茗山的书法教育理念是怎么样的?
茗山的书法培训很讲究“顿笔、笔锋”。我送孩子来学写字的目的是“字迹工整”不丢卷面分,不是成为“一代大师”。那么“顿笔、笔锋”有必要么?
涉及到专业性问题,杨叔也是渐入佳境。话匣子也逐步打开。杨叔说人群不同、目的不同,所以学习的方法也不一样。
对于启蒙孩子一定要学习楷书,一笔一划,要慢一些,要学“顿笔、笔锋”。让字“立”起来有精气神。杨叔说:一笔结束要停一下,回一下。和人生一样。不能冲的太快,要顿一下,回看一下。字如人生,人生如字。老祖宗的东西里蕴含的都是人生道理。
对于大龄、针对考试和书面工作的,建议学习行楷。行楷的书写方式比楷书更为自由,笔画更为简约,同时保持了一定的书写速度和观赏性。比较务实,适合短时间内想有一定提升的人。
对于高阶人士,比如杨宇,那就要向古人去学习,研习古帖。而且练字是有技巧的,专业人士教和自学是不一样的。杨叔说他自己的书法造诣提升就是在入伍后遇到老师指导,才突破了多年的桎梏。自学很难提升自己。
探店:茗山书法
他们有两个店,一个在居敬小学对面,一个在力邦广场。线上说的再天花乱坠最后都要归于“面基”。茗山书法门口每年更新的对联,给人一种:这地方好高端的印象,纯手写,如果我是开店、开公司,肯定每年找他们买一对这样的春联挂起来:真有排面!
店里主要还是他们一家人在:杨叔、樊姨、杨宇。但是,他们三个人在教学风格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杨叔是典型的大家长,很传统的教学风格。高阶、进阶、打比赛的人找杨叔学字可能更为合适。
樊姨的风格就是典型的家里长辈的风格,手把手,点对点的教,而且很耐心,一遍一遍的。
仔细观察了一下,杨宇的教学态度会比樊姨更“刚”一些,书写部分和樊姨很像,也是柔声细语的,手把手的教。对于比较皮的孩子他就会“刚”一些。说实话,这个场面和之前以为的还是蛮颠覆的。要知道这哥们之前可是唱周杰伦的,奉港中学的10佳歌手。
如果只看对外的宣传,看他们挂在公众号上的学生作品,那探店真就没啥意义了。所以特意凑过去,拍了几张小朋友练字的情况。正所谓“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那么多学生挑几个好的肯定是有的,那大多数呢?看下图。
确实,针对孩子,他们执行的教育标准就是杨叔说的那一套。一笔一画要有“笔锋”,所以低龄的小朋友写的字并没有。
23年杨宇把力邦的店面重新装修了一下,确实看起来“文化”了不少。分开了前面的等待区,后面的教室、洗手间什么的。不过受制于场地大小,说有多“豪华”肯定是算不上的,
等待区到处挂满了杨叔的书法作品,甚至进门的房梁上都有。喜欢的可以去看看,我是看不懂,就觉得厉害。
总结下个人探店感受,师资层面如果是去打什么省级以上的比赛需要找杨叔单聊,如果就是孩子练字,学习书法,那樊姨和杨宇绰绰有余。环境上就是一般书法培训的档次,当然价格也是大众培训的价格。教育理念上适合小朋友启蒙,暑假、周末长期的学习。
和杨叔喝着茶,看着杨宇在那教小朋友写字。忽然间觉得,原来传承可能就是那么顺其自然的事情。前人用过往验证了对错、快慢、真假。后人迅速地达到前人的进阶,然后继续探索,生生不息。文化人的创业远没有电视剧演的那么“刺激”,也没有那么多可以说的故事,但平凡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关注我,转发我一起开启叨吡唠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