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化,谈论起小学,首推的就是奉化实验小学、龙津实验、居敬小学和岳林小学这4所小学。原因无他,因为:优秀小长假,去了奉化实验小学。一顿操作猛如虎,拍照上传小红书。现在因为帖子“谁是奉化第一的小学”,网友就差线下约架了。
原本有朋友说联系老师给介绍一下,断然拒绝。因为对实验小学的“偏见”,赤裸裸的众所周知,不想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给朋友带来麻烦。也是带着这种“偏见”去拍的实验小学,结果自己却哭的像个傻子。看过校园系列的都知道,校园系列的开篇就是《你好,居敬》,胖子是一个实打实的“居敬粉”,“实验黑”。因为分校,96年居敬建校,在实验小学读书的也要分流一部分去居敬,说是“就近原则”,结果住庄山的胖子去了居敬,住居敬长岭路的朋友,还是在实验。那一刻的感受,用现在的话就是: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一群分流生,干出长岭的学区房,干出了当时奉化第一的小学,哪怕胖子居敬小学毕业的时候,学校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28年过去,当时很懵懂的事情,现在看起来格外的清晰。很多事也已经放下不再执拗,但偏见依旧。
波仔把我拉到了实验小学的校友群,微信还加上了当年实验小学104班的班主任卓老师。卓老师上来就是道歉和惋惜,让胖子有点不知所措。28年前的事她居然还记得,还能准确的喊出我和其他被分流同学的名字。此刻就像一个偏执的孩子,突然得到了家里人的关心,五味杂陈。
“不恨”,可能就是我对实验最好的态度,直到那天拍完照片从实验小学的停车场开出来,在地上看到了这个涂鸦。不知道为什么,在车里哭的像一个200斤的傻子。
现在,读实验小学的人对于这几只笔的涂鸦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这几只笔代表的是奉化最好的小学,最优的教育资源。很多人甚至为能在实验小学读书感到荣耀,丝毫不亚于考上一中。
朋友问我哭啥,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那是一种委屈,是对现在生活焦虑的宣泄,是小时候求而不得的盼望,是多年压抑之后的自我救赎。像极了当年《灌篮高手》中三井寿在打砸完篮球队,看到安西教练时跪地哭泣,说着:我想打球。大概就是那么一个场景。
奉化实验小学的历史该从哪一年开始计算?这是这次“考古”的核心。今年教师节的时候,奉化教育局官方公众号做了一个系列报道《【庆祝第40个教师节系列专题】回眸40年·学校变迁篇》,关于实验小学的历史,教育局的官方报道是:奉化区实验小学前身为创办于清乾隆年间的德义书塾。1933年,改为大桥进化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曾称大桥区中心小学、城关区第一中心小学,1981年改名为奉化师范附属小学,1985年改称奉化县实验小学。1992年7月,奉化市实验小学迁址大桥镇庄山小区春晖路1号(原校址复改奉化师范附属小学)并附上照片
争辩的核心就是这括号里的半句话:原校址复改奉化师范附属小学。啥意思?搬走的老校址改为了奉化师范附属小学,也就是后来的岳林小学。那么有着百年办校史的是岳林小学?还是实验小学?
奉化县实验小学教师合影(1985年6月)来源:奉化教育通如果是整体迁入,如原来的大桥中学整体迁入变成奉港中学,那么大桥中学的历史就应该是完全由奉港中学继承。详见:《你好,新奉港中学》。根据当年知情的老师回忆,当年实验小学和师范附小应该是拆分,一部分搬来了庄山,一部分留在本校,划江而治。(奉化市实验小学)初建于1991年5月,称大桥镇庄山小学,地址:大桥镇庄山。是年,10月市人民政府、城乡建委、 市教委和大桥镇政府投资250万元动工兴建。1992年7月第一期工程完工。以后学校又自筹资金230余万元,新建综合楼和运动场地,绿化校园5000平方米。1998年12月,综合楼竣工,全校占地面积18113平方米,建筑面积5929平方米,有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1992年7月,定名为市实验小学,属大桥镇管理。1994年 9月起,定为市教委直属学校。设18班,913人,教师23人。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电教设 备。根据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配备教学实验仪 器和体育器材,学生图书2万余册,教师用书 800余册。所以个人认为:奉化实验小学源自奉化师范附属小学,崛起在庄山的春晖路1号,复兴在法兴路66号,已有33年的办学历史。说道实验小学那就不得不提到庄山,关于庄山的过往、现在,写过一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蓝字查看《忆往昔,奉化第一社区》。既然是当年的第一社区,能配得上的自然只有奉化第一的小学---奉化实验小学。
不要低估“实验小学”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当年这可不是一个名字。实验小学带着“实验”二字,不免会让人以为,实验小学是不是就跟做实验的小白鼠一样,先让这样的学校尝试,如果好的话会继续推广等等,其实根据教育系统里面的人解释实验小学是按照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办学条件评估授予“实验”称号的学校。类似“优秀”,只是说的比较婉转。
当时的实验小学用一句:名师荟萃,并不过分。
实验小学校门口的铅笔造型是实验小学无可撼动的形象,当年刚交付的时候是用马赛克贴起来的,后面改了涂装。效果就没有原来那么惊艳了。
当年的校训是:勤奋、团结、务实、创新。实小人确实也是奔着这个方向去的。没用几年实小就已经是奉化小学界的第一,而且霸榜多年,是奉化小学界的王者,无可撼动。
后来改成了:正气、儒气、灵气,更符合小学灵动、乖巧的形象。
对于实验小学的印象是模糊的,只有片段的记忆。毕竟我读书的时候后面的食堂还是平房,操场还是煤渣。阿国生煎的后厨还没能通到学校,学校的护栏都是闪着银白光的水管。每天都有学生站在校门口检查校徽,围墙是实打实的围墙,根本翻不过去,如果被扣分,那就压力太大了。一年级时还有后来被誉为女神的同学尿裤子,有背不出拼音被老师留课堂,还有第二批在大礼堂挂上了红领巾的骄傲。。。实验的同学,你还记得你小学的故事么?打在评论区,说不定还能找到你的小学同学。
2019年实验小学搬迁,从拥挤、破败的庄山,迁到位于法兴路66的新校区。实验小学也是政府公布的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几个学校之一,早晨和下午是可以进到学校里面去的。
校园整体是橙红+浅黄的配色,很亮眼,但是不突兀。大门的设计很有特色一个倒梯形的结构,从天上看有点“埃菲尔铁塔”的感觉,视觉冲击感很强。内部的结构有点复杂,很漂亮,但确实是没有看懂那个设计的作用。
实小的教学楼是按照:春夏秋冬来命名,很有特色,校园设计也是很漂亮,色彩的搭配上大气,不缺灵动。虽然已经交付使用5年多了,但是整个学校看起来还是很新,很整洁。
如果单纯从建筑来说,与之前写的锦屏中学相比,实验小学更大,也更出片,虽然在设计的实创性上略有不如,但是在校园绿植、校园设计等方面是要好很多。
作为奉化教育质量评估数值最好的小学,一进到学校里面,看到他们的文化墙就能感知到奉化第一的实力,来自老师,更来自学生。那种一个学生都没有看到,却能给人带来那种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创新能力,连我自己都感到莫名的诧异:什么时候奉化的小学实力已经如此彪悍?
首先是这一幅幅的教师画像。这事大家在小学都没有少给老师画,结果一般都是老师黑着脸,挨一顿批,如果再加点文字,那基本就是请家长,然后混合双打的结局。在实小,所有老师的头像都是孩子们画的,说实话有的画的真不怎么样,但是人家就是那么挂出来了。可见实小的老师、领导层是很开放的,有一个好的管理层,对于整个学校校风的影响巨大。
学校里面有很多孩子画的东西,甚至学校地图都是孩子画的。孩子充分、深度的参与到学校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令人眼前一亮。
最出彩的是学校的文化墙,这里展示了学校出去的“名人”,学生的书画,还有签名、在学校取景的电影,氛围感拉满,能让人感觉这个学校的Level一下子提升不少。个人建议还可加一些别的,比如支援武汉抗疫的逆行者、奉化烈士陵园的烈士等等有几位都是实验小学的优秀校友。实小出去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如今正扛过父辈的旗帜,成为奉化,甚至影响整个宁波、浙江的核心人物。
实验小学的教室:空调、护眼灯、电扇、触屏电视等等的硬件和杭州的一流小学几乎没有差别。所以从硬件上说实小是很能打的,也是全省一流的存在。
但是对于实小,很多其他学校的老师是很不服气的。他们认为生源限制了学生的质量,导致他们的教学质量不如实验小学。实验小学的成功只是生源好罢了,生源是王道!
如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没有参加过锦绣育才集团的校运会,我会毫不犹豫的承认这个观点。但是,看到了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校运会,一个小学+初中的教育集团。展现了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刷新认知的创新、编排能力,还有设计、舞美等等,呈现了一场堪比亚运会的开幕式。翻开书包,是教育集团自研的教辅书籍。老师方阵确实有不少的高级、特级老师,但是更多的是年轻老师。他们的学生遍布整个杭州、丽水。大多都是我们口中的“外地生”。但是他们教出了30%以上的省一级重高录取率、70%以上的优高录取率。即便这样,锦绣育才还是杭州三大教育集团居末位的。
生源很重要,但是教育是双向的,过分的强调生源,本质是削弱了老师存在的意义,否定了老师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毕竟一年级的孩子懂什么呢?还不都是靠老师教的不是么?在学校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对家长讲家庭教育的重要。上学8小时创造不出的成绩,想靠回家的时间去补齐。给人一种本末倒置,甩锅定责的意思。推给生源、推给家庭教育,那么还剩下什么?培养一个孩子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是多方面的协作,协作就会有主次,围绕指挥棒,做好配合,打好辅助,这才是当下教育该有的样子。诚然,现在实验小学依旧是奉化小学的天花板,但是,其他小学与实小的差距正在迅速拉近,“生源”为王的时代,终将在城市复兴的变革中被削弱,被磨平,未来比拼的必然是学校的底蕴和教师团队的实力。 对于不曾离开的人,永远都不会感知到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那些曾经离开的人才会知道这一片市井之地的珍贵。无法复兴父辈们的荣光,但想尽力去留下这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长河中作为一个节点的事与物,哪怕是一张照片亦或者是一段文字。留住那一份充满市井气息的温暖。点亮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