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特别而又普通的日子,想写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恍惚间想起了一个儿时的村子,看过它漫野的繁星,听过它初夏的蛙鸣,尝过它深秋的晚橘,念它袅袅的炊烟,它是我的童年,也是母亲的思念。
每当闻到燃烧稻草的味道,就会瞬间定位到那个儿时的乐园---鲒埼。家家户户都务农,烧火做饭都离不开稻草柴火,所以那种飘散在空气中的味道成为了无忧无虑的记忆片段。
随着代充煤气的崛起,土灶烟囱成了过年的标配,和姐姐抢着烧火棍玩乐。再后来村里大力整改土灶,土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只有少部分家里还有几口历史悠久的土灶。
在这里有无数的童年记忆,和大哥一起夏天扫荡村里所有的沟渠捕小鱼玩;春节时往村里的每个旱厕缸里丢鞭炮炸屎玩;去录像厅科普香港古惑仔、打台球等等,甚至第一次偷着去网吧玩游戏也是在村里的网吧。
鲒埼对我而言就是自由玩乐的代名词,什么作业打卡,什么电视电影、什么吃喝玩乐都比不过和哥姐在村里招摇。
时光易逝,当年无条件溺爱我们的人陆续离去,老宅变的摇摇欲坠。有一天老妈很兴奋的说:鲒埼评上了千年古村了。
我一脸诧异:鲒埼?千年古村?难道30多年来打开鲒埼的方式都错了?
本地文化专家裘国松先生《鲒埼:西汉古地出贡品》一文中介绍:《汉书·地理志》上卷,在“会稽郡”项下对古鄞县的全部记载只是:“鄞,有镇亭,有鲒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莽(王莽,即新朝)曰谨。”镇亭和鲒埼亭是奉化流传至今最为古老的一批地名。设亭那一年,为西汉之初的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已有足足2200多个春秋。
所以“鲒埼亭”是个地名,类似“鲒埼乡”这个意思。不是真“亭子”。但是我真跑来跑去找了好久“鲒埼亭”,没文化闹笑话啊。
“镇亭”1950年起就拆成了董李和畈里两个乡,而“鲒埼亭”自2200多年以来行政面积、名字就不曾变动。(说法来自奉化日报,该说法在下文中遭到挑战)
“亭”的行政级别在“乡”之下,换成现在话来说大概就是XX社区的概念。“鲒埼亭”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是古鄞州重要的邮站。
而鲒埼之所以为鲒埼,这个名字和一个已经灭绝了的小海鲜有关。对!没错已经灭绝了。说是一种一种寄生瓦螺——鲒。而埼就是弯曲的海岸的意思,说的就是现在的鲒埼古堤。
个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得多好吃,把人家吃灭绝了?!《汉书》颜师古注曰:“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汉书》还记载:“汉律,会稽献鲒酱二升。蚌蜃之属。”)。
然而把“鲒埼”二字推到文学、史学巅峰的却是300多年前一个老头,有“越魂史笔”之称的全祖望,我更愿意称呼他为“满清第一直男”,硬怼当时的大学士张廷玉,讽刺李光地: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张廷玉和李光地是谁?电视剧《康熙王朝》了解下?看的时候记得坐稳扶住,这挨骂的两个可都是电视剧里的男三、男四。
妥妥的钢铁大直男谁的面子也不给啊。然而正是这位钢铁直男却写下了:汉家选百物,玉食来海错。曲岸有孤亭,小鲒所依托。自诩为“鲒埼亭长”,把自己的文集取名为《鲒埼亭集》。用00后话说:舔出了高级感。
被吃到绝种,让钢铁直男舔出高级感,“鲒”简直神一般的存在过的生物。可惜,翻遍了百度也没有找到蛛丝马迹。宋代诗人梅尧臣对奉化这种物品有传神的描述:“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只能靠脑补了。
记忆中,鲒埼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钟灵毓秀,或者古色古香。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奉化海边农村。
记忆中,鲒埼到奉化大桥往来基本靠中巴,就是那种20几个座的那种,一个人3块,后来涨到了5块。
中巴是私人承包的,夫妻搭档的多,男人开车,女人收钱,超载、超速、车厢里人挤人的场面见怪不怪。不过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有宽敞的空调公交。
记忆中,鲒埼是灰砖黑瓦的,算不上破落,但也绝对算不上什么富裕新农村,就是一般海边农村该有的样子。
记忆中,老宅的墙头上长满了青苔和小女生趋之若鹜的“多肉”。大概对于“多肉”无感,大抵也是源自记忆深处如路边野草一般存在的东西。现在说要花重金购买,还要“精心养护”,只能说:算了吧。
记忆中,鲒埼的物产丰富的令人咋舌。村口就是大片大片的稻田,“一望无际”有点夸张,但春天绿油油,夏末金灿灿的稻穗从未在记忆中缺席。
记忆中,7月的夏天是属于水蜜桃的,汁水丰盈清新香甜。9月之后是桔子,舅舅家堆满整个房间的桔子可以放开了吃。外公更是把好吃的桔子挑出来藏在老屋里,等我过年回去吃。以至于20岁之前从来没花钱买过桃子和桔子。更认为桃子和桔子就是鲒埼的特产。
记忆中,临近春节,鲒埼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路边会多出很多塑料棚子。挑牡蛎的时间又到了!
村里男女老少基本都扑在了挑牡蛎的大业中,在外定居的大哥、大姐、叔伯、阿姨赶回乡里帮忙。小屁孩们在海边炜火烤牡蛎、烤年糕。
记忆中,鲒埼人是勤劳的代表,更是把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发挥到了极致,因为鲒埼有海、有山、有田。
记忆中,鲒埼人就没有农闲的时候,白天村里都是空的,上山下海,有干不完的事,有赚不完的钱。村头的山头里还有所五七高中。村里出了不少人才,遍布在全国。
近一年多网上出了几篇介绍鲒埼的文章,我师公邬宏尉老师两次去鲒埼取景探访。自认对村子还算熟悉的我,看着文章,突然间感觉陌生了。因此这次春节回来前就决定,说啥都要重新走一下这个村子。
以前去鲒埼,目标很明确,小的时候是找哥姐玩,直奔舅舅家。后来是年迈的外公,随着老人离去。去鲒埼的路一下就没有了方向感。儿时的那种可以住几天的兴奋感似乎再也找不回来了。
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想一个人,念一处地儿。而如今走丹东线转下湖线(从尚田-下陈去鲒埼)用不了20分钟,过了这个垭口就到了鲒埼的村西口。
村子已经和之前一样,又大不一样,在古村和美丽乡村的双重加持下,变的干净整洁。
放飞我的小飞机拍摄一张鲒埼的全景。明显的村子往外扩大了不少。原来路边养鸭的鸭棚搬到了山脚下,房屋新建起来,让村子看起来年轻了不少。
记得以前村口的山上有所“五七高中”很有名,虽然废弃很久,但不少后面从村里出去的“大咖”都曾经在这里就读、教书。
飞了一圈没有找到。有知道的老乡在评论区说说。
村西头竖立起了站牌,霸气的写着:浙东第一古村落 。
还有村里古迹的示意图,比网上那几张清楚多了,写的明明白白的。
村口的小庙叫真武殿,以前破破烂烂的也没有啥香火。重修之后干净整洁了不少,依然保存了遮风避雨的“候车”功能。小时候我哥经常拉着我跑步就是从家里跑到这里再折返回去。
说实话佛与道的边界在农村是不存在的,佛、道一堂算是基本操作。反正进去就是双手合十(佛教礼仪),跪下磕头。其实无所谓佛教还是道家或者是村里的什么大帝、世子、娘娘,求的无非就是平安、健康、顺遂。也是村民心中最朴质的向往。
路两旁为数不多的车位早已经停满了车,把车停到了文化礼堂,开始了这次的重游。
礼堂就是村里婚丧嫁娶摆席开宴的地方。村里这样的礼堂有两个。在这里迎来了笑声,送走哭声。
礼堂门口的路名字很美叫“星月古街”,一边往南,通向费家的海岸边。
一边往北,与下湖线交汇,深入村子。
星月古街的入口是原来的“吉奇公社信用社”,原本应该是民国风格的灰墙。不知道为啥刷了白墙,破坏了年代感。挺可惜的,但是看起来确实干净不少。
写作“吉奇”,我猜大概是历史原因,但打脸新闻报道,刚还在说2200年未改名,这实锤砸的有点猝不及防啊。有知道的朋友评论区可以出来说说。
相比刷白,个人还是喜欢有点历史的风格。
比如这个大门,那个时候成家立业不是难事但也不简单,看大门的玻璃装饰,一看就是出自手艺人。多少年风雨下来都不曾变色。虽然没有什么设计感,但是不难看出主人家在几十年前造房子时候是很下心思的。
星月古街上有不少的网红打卡墙,没啥违和感。画的其实也还不错。想做文旅的意图其实很明显,但做文旅真的不简单。
吃、住、行、走各方各面都要兼顾到。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规划、摸索、建设。一个好故事,还要很多的配套,目前是没有的,所以,鲒埼,加油!
相比网红墙,几十年前爷爷辈的红标语,生命力不可谓不坚强,这都多少年风吹日晒,少许失色,但是风采依旧。
星月古街是古村示意图上的名字,门牌上这条路叫乡费路东,也不知道这算是穿帮,还是穿越?
这个不确定是厂房,还是办公楼的地方现在已经废弃,不知有没有人知道这里以前是干嘛的不?三层的小楼,一眼便知道有点年头,但又和周围的建筑不同,当年必然也是个门庭若市的地方。
这个制衣厂好像还在继续经营,其实这个厂子的年头也不少了。小的时候路过它就在那了。
现在的莼湖街道敬老院,以前是鲒埼乡政府的所在地,很小时候路过看到,所以就记下了。
岁月沧桑如果没有精心打理,破败才是城市化浪潮中小乡村的基调。星月古街上很多废弃的楼和破败的墙体,无一不在述说曾经的美好。
整个星月古街上,甚至整个鲒埼乡最拉风的建筑那肯定是鲒埼耶稣堂,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小村庄里面,居然有那么拉风的建筑。老妈说我族舅参与了建设。
星月古街的尽头是费家的海堤,现在是一片海水养殖区。牡蛎、螃蟹、虾等等的海产均来自这片海湾。看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鲒埼真的好美。
旅游是发展鲒埼很不错的赛道,但是鲒埼的配套确实没办法在短时间、低成本的跟上,现在鲒埼就像是地里的白菜,海里的牡蛎。要变成一盘菜缺少一整个厨师团队来打理。
特别是去看了萧王庙青云村的灯会这个感受就更深了。青云村想的已经很周到,医疗、消防、武警、交警、志愿者都有,但还是没有处理好庞大游客和村民日常生活的矛盾,村民的车只是停在自己家门口,但确实堵住了桥口、路口导致人流汇聚体验不好。大量游客确实导致了村民的出行不便,有村民骑着电瓶车狂按喇叭,双方感受都很差。村外交通堵塞,停车场不够用等等问题,灯会动线设置不科学,在经营方面庞大的客流其实未给青云村的村民带来巨大的短暂或长期利益。这都是“年轻”要交的学费。经历过才知道淄博、哈尔滨、甘孜为了旅游事业付出了多少。
苦思很久,结合鲒埼的现状,房车营地可能是鲒埼比较好的发展方向之一。配套上的工作其实不多。在海岸边整理块地出来停车扎营,水电污物处理,结合赶海、上山、探村、内海游。房车自带住宿和餐饮功能可以避开鲒埼的大短板充分发挥鲒埼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特点。以点带面发展民宿经济什么的,奉化鼓浪屿指日可待。
下湖线从鲒埼穿过,鲒埼的商业、政务、民生等都围绕下湖线的周围展开。村民平时的吃穿用度基本都能得到解决,但是和景区配套那是半点搭不上关系的,甚至找不到一家旅社。
横穿过下湖线就是村子本村,今天打算从西头弄进去,走柴场弄到村北头,再逛菜场去村委到村东头,然后跑八面埼山到村子最南边,从仁应庙回礼堂上车回家。
美丽乡村计划好像把沿着下湖线这一圈的房子都给刷了白。颇有杭州为了G20、为了亚运会把老破小、临街房子外墙翻新刷了一遍的感觉,可能这就是中国特色。
西头弄可以说算是村里比较大的弄堂了,历史也不算悠久,都是1980年前后造的房子为主,房主大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长起来的第一代人。房子看起来都比较的新。
很有名的吴家阊门将西头弄和柴场弄连接起来。边上人家修房子顺便浇筑了水泥地,路是更好走了,但是始终感觉鹅卵石路才更对胃。
一个石头的井水口,一个石头水槽,在这里来来回回不下百次,突然间有个人告诉你这是古董,这是清代的,估计除了懵圈还是懵圈。
然后挂一个牌,起先大家还津津乐道几句,再后来就是回归平常,该洗衣服还是洗衣服,该打水还是打水。
村里有不少房子是用大石头堆积的墙基,个人感觉很带感,就不知道这个安全不?但是几十年了也没有出过啥事,村里老房子大多都是石头堆砌的墙基。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说说。
在城里这种连起来的房子叫联排别墅。很喜欢那个年代对于房子亮闪闪的装饰,每家都不同,但是都历经岁月不曾暗淡。不像城里的房子,不管涂漆还是外挂石材,没几年就暗淡无光、开始脱落。
这是一条在地图和古村示意图中都没有标注的巷子,连通着柴场弄,原来也是鹅卵石的地面,后面铺了水泥地,这边上的房子都是很有年代感的。反正我出生的时候它们就在那了。
每次走村巷子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窜出来一条狗对着你一顿输出,果然这次也没有让人失望,一条大狗对着我就是一顿拜年“旺~旺~旺~~”
走过巷子,如果西头弄住的是村二代,那么柴场弄就是鲒埼的Old Money,一条弄堂从下湖线一直通到村北头。石基屋、灰砖屋、黄沙墙。。几乎可以在这个弄堂里看到近百年的建筑变迁。
巷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池塘,以前是村民主要的水源地,我妈还在那洗过衣服,把我哥按在那里洗澡。池塘的配置一般是一个大一个小,小的洗污物比如痰盂什么的。
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是对于收集雨水、池塘洗衣这些村里的老人都乐此不疲。节俭几乎是刻在每一个鲒埼人DNA里面的东西。
再往上就是“上大队”其实我不理解什么是“上大队”、“下大队”。也就是听老妈说我们算是“下大队”的。作为村三代其实对于什么“一村”、“二村”、“上、下大队”的划分其实已经很模糊。
“上大队”以“X房墙弄”命名,著名的五房祠堂、四房祠堂就在五房墙弄和四房墙弄。长那么大还真没特意去溜达过。
这个小楼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我记得小时候里面有台球室还有街机游戏机,当时我哥带我去里面“鬼混”,感觉特别的“社会”。里面闹哄哄的,现在早已经回复了平静。
边上又是一个池塘,但是这个池塘,水面明显高出地面一大节。这是啥道理?相比于下面那个,上面这个水质要好些。当然也没有逃过我和我哥的霍霍,小时候就在这两个池塘里来回蹦跶游泳。
沿着柴场弄一路到头就是村子的北边,那还有个池塘。
村里最宽的几条路溜达完,就得钻弄堂了,内心是抗拒的。原因无他,就是怕被哪窜出来的狗热情“拜年”,如果冷不丁的再来上一口,那真的是无奈他妈给无奈开门,无奈到家了。可就是来探村溜达的,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面走。巷子深处的才是鲒埼的魅力。
以前不懂这种不打地基放个石头在下面是什么结构,虽然和故宫算是同款设计,但是依旧没有找到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骑在地面上的柱子叫啥结构或者叫啥设计,反正很抗造就是了。
鲒埼有很多这样的阊门,很气派,但是阊门后面往往就是破败的院子。
灰砖是鲒埼老房子的一个特色,不要小看了这灰砖,一屋传三代,人走屋还在的灰砖,在抗压、抗腐蚀等性能上比红砖要好的多。由于工艺更复杂,价格也更高。
芝兰阊门应该算是保留的比较好的阊门了。
这个房子就比较厉害了,石头墙基,砖石垒上去,下面几乎看不到水泥的痕迹,上面的灰砖才用上水泥。
当然木房子是鲒埼古宅的另外一种风格,不过年久失修,还能住人的木房子其实并不多,大多都已经是危房,或者已经倒塌。
木房子的残垣断壁,在村里比比皆是。感觉这几年木房子倒塌的特别的快,特别的多,老人家常说,房子有人住就不容易坏,没人住自然就倒了。
没有找到之前推文里雕塑很漂亮的老房子,只是简简单单还能在那的老房子就感觉很了不起,很漂亮。
五房阊门其实换个角度拍挺漂亮的,春季或者夏季来,爬山虎开花的时候估计能美翻一群人。
然后就是这次的重点:五房祠堂。后来重修过的,造的很不错,也很大气,但是总缺点啥。隔壁晒太阳的大爷说:大过年的少点人气吧。
继续提醒吊胆的在弄堂小路里穿梭,估计今天鲒埼超过一半的狗都给我拜了年,借它们吉言2024能“旺~旺~旺”。
路过,看到一条还是鹅卵石的路,现在就已经长出了青草,以前是不会有的,早就被路过鸡鸭羊给吃了,或者被人踩了。
鲒埼的破败和落寞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下一个时代鲒埼何去何从需要这个时代的人给出答案。
儿时和哥姐天天溜达的小路,现在觉得越来越窄。
不少人对老屋进行了修缮,然后出租,随着奉化工业园区的搬迁,来到鲒埼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住房需求一下就多起来。和朋友沟通发现,现在鲒埼的房子比奉化城区的房子好出租的多。
老妈从小取水的老水井现在也是有名字的老古董啦。
那个水槽其实一直想去泡泡,但是一直不好意思。我哥被我妈按在那洗过一次澡。已经忘记为啥要在那洗澡了。
卫生室的牌匾已经模糊不清,新的确实不知道在哪。
柴场弄最亮眼的就是口子上的吴家阊门说是清代的。小时候只对边上的小店有兴趣。
老宅看多了,难免有些压抑因为不舍,因为思念,更因为破败后的怜惜。溜达到菜场,原来的老电影院也重建刷白,虽然几十年都没有放过电影了。不过他们家的牛杂面挺好吃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美丽新农村的改造不得不说成果斐然,看起来鲒埼确实精神了很多。
我和我姐之间有个笑点包袱,那是有次我放假回村里,当时姐姐已经工作,在村里小学教书,找了一圈没找到我姐,然后就听后面教室传来训斥皮猴子的声音,声音太熟悉了,这不就是我姐么。
小学已经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拆了,现在是村党群服务中心,本来想去看看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还没有装修好,还需要等等。
小学搬到了之前的初中,初中则合到了别处。之前看新闻,还有志愿者过来帮扶,还有捐赠什么的。
这次过来里面空空荡荡的,留守的大爷说学校已经废弃2年了。想想真是可惜,之前鲒埼可是十里八乡教育的重地,现在人口流失,连学校都开不下去了?写过很多学校这次是最可惜的一次。
虽然以前经常吐槽在居敬小学的日子“开局一幢楼”条件艰苦。但是后面该有的全都有了。反观村里的学校纵然这个学校存在已经几十年,但不管是作为小学、还是初中。条件都是比较一般的。
八面埼山处在鲒埼村东南一公里的那个坦荡的半岛上,海拔仅73米之高,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座滨海孤丘。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一般山峦多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而此山从四面八方望之,均同一形状,故雅称“八面埼山”。
八面埼山不是鲒埼的最高点,但却是鲒埼故事绕不过去的巅峰。有无数的传说、历史、故事。蒋介石从八面埼山撤离大陆的故事没有找到文献来考证。但是抗击倭寇、下海经商的故事却有很多。
以八面埼山为代表的沿海乡镇没落始于清代。清代初期,清政府惟恐外国商人在与沿海民众交往中“滋扰生事”;东南沿海民众在郑成功、张苍水等领导下纷纷抗清,这一切促使政府在顺治年间施行举措严厉的“海禁”,从而使埼山一带的海上贸易和捕捞业几受灭顶之灾。与此同时,这个地区遭受了几场大海潮侵袭。人祸、天灾接踵而至,八面埼山从繁盛步步走向式微。
但是八面岐山只能远观,不能近看,近看才发现这是一座已经被挖了一半的小山丘。曾经的“八面一体”盛况,估计是没有办法再复现了。
关于挖山,想起了裘老在奉化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中说:光绪《奉化县志》记载:“埼山砚石,石质滑腻,采以为砚,不亚端、歙,产鲒埼埼山。”真料想不到,至迟在晚清,八面埼山仍出产砚台这种文人雅士之珍品。只可惜,埼山埼砚跟汉代贡品鲒酱一般:无人知埼砚,唾弃竟朝朝。今年初,我的文友、当代砚文化研究专家张翔先生在他的著述《寻找扑朔迷离的浙砚》之第八章,以“海疆产鲒古岸出砚——奉化埼砚”为题,介绍了埼山砚石的“前世”。倘若它有重新开采之“今生”,那当是一桩“小石头做出大产业”的美事。
飞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古海堤在哪,感觉都是后面造的。
从仁应庙折返回来取车,没想仁应庙也算是古迹了。当年在重修的时候我妈和阿姨还特意从杭州赶回来捐了几千块。其实那个时候不太懂,她们捐的意义。就听她们说:“这是自己的庙。”
回头看从抖音、视频号上满屏的福建、潮汕的游神,从福建人干啥只问妈祖的网络热梗,再来看拥有仁应庙、真武殿、尊胜禅寺的鲒埼人是幸福的。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心都是有所依靠。可能这就是村庄能给到每一个村民精神上的温度。
过往在鲒埼在慢慢消弭、倒塌、破败。那些可爱的人儿,离开再也不会回来。出去的孩子在慢慢变老,围绕着老婆孩子。午夜梦回时才有空想起那个远方的村子 。
鲒埼的变化很大,很多建筑都没有见过,也没想到会建在这里。鲒埼其实变化不大,还是那些地方,还是那些楼,还是那些人。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迎来送往中鲒埼还是那个鲒埼。
鲒埼在发展、在转型。这个变化是鲒埼2200年历史上都未发生过的挑战。过往已逝成云烟,而今已尽年少梦;重拾旧梦心依旧,暮色新月照伊人!在这巨变中如何定位鲒埼,是如奉化众多的村庄一样凋零消失、还是走出下一个不一样的2000年?
最后给鲒埼来个大合影作为结束吧。
整理了这次重游的小视频,真的很懒,对于照片都没有进行PS,有兴趣的同学私信我,我把原图发你们。
《探店 | 奉化不知名美食图鉴(三)》
关注我,转发我一起开启唠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