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渺渺,巨大的寂静笼罩下来。
人类在森林里生活了很长时间,风餐露宿,茹毛饮血。丛林里的野兽,从未停止过环伺,危险随时降临。或许是狩猎的途中,或许在午夜的酣梦里,倒下的人,如同倒下的芦苇一样轻易。
后来,来了两个神仙。一个教会他们营室筑巢,一个教会他们钻木取火。人类拥有了居所,掌握了工具,这才在丛林法则中取得了暂时的优势。
神仙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向何处。大地上的生民,为了纪念他们,将这两个时期称为:有巢氏时与燧人氏时。
他们的来去就像一阵风,人间重新回到混乱无序的状态。战胜了外部的敌人后,硝烟又在同类之中泛起。他们有了居所,又想抢占更好的居所;有了食物,还想要更多的食物。仙人们带来的工具,给于了他们生活方便,也给予了同类相残的资本。倒下的人类,躺在大地上,像是一具具野兽般的狰狞。
伏羲,就是在这个时候到来的。
他没有带来任何的技术革新或工具进步。却叫人类和野兽界限分明起来。
因为,他带来的是文明。是婚姻的制度与大地上的劳作。
婚姻,为人伦定下秩序。劳作,重燃了勃勃的生机。先成家&先立业,人类数千年后依然在纠结的命题。神仙早在人类肇始之际,就给出了解法——
它是不可选的啊。
因为不可选,发自本心的,才是文明。文明是自律而非他律。燧人氏教会人们取火,有巢氏教会人们筑屋。但火种与屋宇从来不在外面,而是来自于人们内心的渴望。一切,皆是世道人心的映照。
人是因为有人心,而区别于野兽豺狼的。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人和万类一起降临到世间。春草年年绿,人也跟着季节长出新的肌理;当秋风吹落了最后一片叶子,万物深眠,人也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体力或技能。若以武力论,有太多动物是强于人类。而人成为世界的中心,依凭的从来不是拳脚,而是生而为人的自觉。
文明的意义,正在于唤醒人人本有的那颗的人心。当它蒙于物欲,就难见天真。
伏羲氏,也被称作羲皇上人。伏是隐,羲是显,显隐之间,伏羲已然是人文的开端。
他是上古的神仙,也是最早的人类。那时候天人的界限还不十分分明,神人有自己的国度,但随时可以乘坐云梯来到人间。伏羲原是华胥国的后裔,他的母亲在雷泽踩中了巨人的脚印,感而有孕,于十二年后生下他。
他一出生就有蛇的身体,人的头脑。他小手一伸,以“一”画破鸿蒙,于是鸢飞鱼跃,万物群生。
他还有一个妹妹,是女娲娘娘。女娲抟土造人,分男别女,人类自主繁衍。他们生活在森林里,朝霞像一条彩带般从头顶经过,夜晚的虫鸣伴随着人们的呼吸声一仰一合。伏羲与女娲,有时自天而降,就生活在众人之中。
他们见到人类的快乐、自由、生机勃勃。当然也亲身体会到种种问题,首当其冲的一件,就是:人们杂居在一起,相爱也争吵。好的时候十分亲密,一转身又谁都不理。女人很容易就怀孕了,但是生下的时候却不知亲父是谁。模糊的血缘,混淆的身世,等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是混乱与混乱叠了buff.
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他们降临人间,带来了春风,也带来了新的秩序。
“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伏羲为人类定下婚姻制度,想要结婚的男子送给有女儿的人家一件上好的鹿皮。人家若肯收下,这桩婚姻就成了。
一女不许二户人家,一男不娶二氏之女。在确定婚姻制度之后,伏羲为人间制礼作乐,五根弦的琴与二十五根弦的瑟,奏响新人婚后的生活。
嫁娶自愿,唯一的准则是:同姓者,不通婚。
但姓氏是如何确认的呢?依据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伏羲教会人们织网捕鱼,驯养野兽,那水里欢快的鱼儿,变成桌上的一餐;那森林里的野兽,成为后院的家禽。人是依据职业,确定了自己的所在。陶工为自己取名叫陶正,琴师为自己取名叫琴高……在姓氏的起源,不同氏族,不会重姓。
男子提亲时,单单是问女方姓名,便能确定是不是同宗;女子应允时,单单是回问男方姓名,便能确定从事何业。人间的秩序,在婚姻和劳作之间。
但还是有一个流言,传了出来。流言无稽,但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他最早是一小撮人在传,后来就像是扬起的柳絮,飞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那个流言,说:伏羲娶了自己亲妹妹。他的亲妹妹是谁?女娲!
女娲抟土造人,伏羲定下婚姻,造化的神本身也在大化的流转之中。人以俗情见圣,神仙坠入凡尘,泯然众生。自从这个流言在人间散播,正常的婚姻嫁娶之外,人群中总有零星的乱伦、背德者出现。
神仙,甚至来不及为自己辩解一句。而凡人,只需要一个堕落的理由,便杜撰出神仙的故事垫背。
这个说法是唐代人李亢提出的,他在《独异志》里说道“昔,宇宙初开,仅羲皇女娲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但其实,以扇遮面也是唐代首创。
李亢也许只是个段子手,借用了伏羲女娲的名字编了个故事。但神仙的故事,代代相传,也被当作了神话的一部分。
从此,女娲与伏羲相伴出场,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偶神。”但伏羲女娲成为对偶神,不是神人最初的意旨,而是人们的需要。
人类根据自己的意志,重塑了神。世风清旷,神人便清旷,高居瑶台瀛洲;世风污浊,神人便污浊,下凡碾成泥沙。
天地是个回环,一气周流,以乾称父,以坤成母,乾坤、阴阳、天地,都只是一个假借,说是两个,其实一个。清浊从来不能如如分明。神人,也遵从了人间的秩序。
在伏羲垂老之际,还做了一件事情。
天地间,风雨雷霆变化,人间祸福无常。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推演出了八卦。八卦之中,天道存焉。
“乾天坤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幽赞神明,观于变化,分阴分阳,迭用刚柔。
八卦者,圣人定吉凶。但吉凶不是一个固化的点,宇宙以其生生不息的变化,给了每个人均等的机会。人能自反,则否极泰来;人若猖狂,故乐极生悲。
八卦,不是给人类的祝福,更不是诅咒。
它只是一个提醒。做完这个提醒,伏羲就平静地走了。
伏羲走后,做了东方的青帝。以句芒为臣,以草木为御,主长养的力量。每年立春前三日,天子率百官开始斋戒。到了立春这天,命一幼童戴青帽,着青衣,率先立于东郭的旷野中。人间的天子,在吉时祭祀天上的青帝。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礼仪的形式来自省与讨教——
伏羲伏羲,我做的不好,但百姓是无辜的。您看有什么办法补救吗?
人一念转,卦象也就变了。
春风和煦,树木拔节,天地之间都是生机。
一些小小的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