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尼克兄列入《相山人物志》是我一个闪念。既为破例,也有点搅局的意思。《人物志》序里我就表明了立场,《相山人物志》并非要为谁树碑立传,也就是写个好玩。
我希望拿尼克再来强调一下。
尼克比我年长几岁。博客为王的时代,一天我打理自己的博客突然发现了一则英文留言,非常意外。开始以为是哪个过去教的学生,臭我英文底子薄,故意搞怪。吭吭哧哧念下来,才知是尼克写下的。
To mydearfriendMrMa
TheMay2eventwasagreatsuccess!IcongratulateyouandMaiYingforyourefforts.Itwassuchanhonourtoattendonbehalfofyoursisterschoolin Australia.
Until we meet again... some day!
Nick Murphy.
他是如何寻到我的博客的呢?我对他的用心便有些小感动。这也是第一次有个老外给我留言。
中国人对老外的心思比较复杂。你像小红书一下涌入那么多美粉,很多人就很激动。我的博客被尼克关注,他一直延伸到追我的公号,我也有些小得意。
我和尼克夫妇合影的图片,也足以显示我和他早已超越了彬彬有礼的工作关系。
和尼克相识有二十六年了。
二十多年前,刘校长、市外办潘主任领着我们人生地不熟地跑去澳洲,与墨尔本诺斯克特高中谈合作的事情。当时有点尴尬。我们以为砀山人、旅澳博士刘路新基本敲定了合作意向,我们不过是来完善细节、签署协议。谁知他只是搭了个桥,能否对眼、情投意合,还得我们自己去争取。诺斯克特高中是墨尔本大都市里的科技先锋学校,为何要跟你名不见经传的内地小城市的高中合作?加上情感的间距,对方并没有表现出合作需求和热情。
我们就是国内不发达地区一个小城市的高中,还没有戴上能拿来震震外国人的“中国百强”的帽子。即便是在诺斯克特工作的华人,也是青岛、北京过去的,都有些瞧不起的样子。
人家的世界地图上也找不到中国安徽淮北,得翻中国地图。
打破关系僵局就是从尼克入手。我们听了他的一节历史课。
智慧课堂,自主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二十年前澳洲已初具雏形。那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澳洲参加越战的历史,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收集历史材料,给出自己的分析。
课后座谈,我们提了一些令老外同行印象极为深刻的意见和建议,令他们感觉到访者很专业。
澳方举办的晚宴上,我戏称尼克为“澳洲超人”。当时好莱坞的片子《超人》风靡全球,大放异彩。那时尼克年轻,眉眼也确实和电影“超人”的主角很相像。满桌子“super men”的笑谈,让大家亲近起来.
校长伊思瑞尔是个很有趣的老头。这帮中国同行的专业、认真、风趣,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可以促进师生的世界视野的合作想法给他印象很深。
合作协定顺利签署。
从那以后我和尼克副校长成了好朋友。他带队来淮北交流少说也有五六次了吧;我到天一以后他还专门带着他家闺女过来看我。丫头在澳洲做电视广告模特,做过大品牌广告,尼克很为她骄傲。
尼克虽然是哥,身体却比我结实;我俩跑个百米他都能甩我三四米。
我喜欢尼克既有谦谦君子之风,亦有幽默感。他坐我办公桌扮个焦虑神态,似在囊刺我到天一以后,举轻若重,再不是那个潇洒自如的副校长了。
那次尼克代表学校从澳洲过来祝贺一中校庆,校庆中兄弟学校群里出现了洋学校洋面孔确乎给我们长了脸。在他身上,我看到没有受过东方儒教熏染过的人性中的直率、热诚,心怀坦荡的性格特征。
他在庆典仪式上说:“我千里迢迢从另一个大洲来,不仅仅是为祝贺安徽省的一个优秀高中的50周年庆典,按中国说法、中国风俗,我们更是一个姊妹给另一个姊妹过生日。参加这么隆重的典礼,看到那么多朋友,感觉非常激动。”
说这些话,别人听来会感觉是老外惯有的客套;在我看来,只要是Nick说的,那就是真心话。
我觉得我和尼克处成了兄弟感情。以前酒场上不喝倒他心有不甘;关系加深后,再看到有人和他炸雷子,想撂倒他,就出来拦阻。
尼克不大饮酒,我们俩的兄弟情义绝不是喝出来的感情。
我开玩笑给他起的绰号“澳洲超人”,两个学校很多人都知道,已经成为他的一个标签。兄弟俩到了无拘无束、无话不谈的地步,每次重逢由衷地高兴、开心。
我曾拿个相机专用来抓拍尼克的帅气,有几个镜头已成为他个人肖像史的经典。
有次我们和澳洲客人一起到连云港考察VCE项目。尼克是后来飞过来的,他在学校里负责这个项目。
头天晚上他滴酒未沾,说明天他是主角,要保持高度清醒。他是那种做事一板一眼到刻板地步的男人。这也是我非常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我曾经对校长毛瑞斯夸过尼克,赞他专业精神很强,能够坚守原则性而又可亲可爱,是个非常出色的助手。我也暗自在心里为尼克长期在学校做副手而抱屈。
尼克十分热爱生活,看到什么都好奇。按理说墨尔本也是海边城市,可他对连云港海鲜小饭店的活鲜都表现出很新奇的样子,拿着相机拍来拍去。
有一晚走到街边,他突然停住,非要在一辆车跟前照相。我看那车也没什么不寻常。你猜怎么着,就因为那车跟他在澳洲开的一样。
现下中国“高富帅”的标准,尼克全部具备。他的帅不是装出来,甚至不是表现出来,那帅是骨子里的。
中国的男人一有钱就学坏,一帅就会被惯坏的坊间说法,确实是许多年以来的概率归结;但尼克似乎注定要与那样的中国男人井水不犯河水。和女同事相处他也很幽默、可亲,但对异性会刻意保持一种非常讲求礼貌的得体距离。
我就是想坏坏地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般的尼克兄弟开个玩笑,一直没找到机会。那晚在连云港一个小饭店吃饭,那小老板娘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帅的外国男人登门就餐,非常热情地招呼着。我提出给两人合影。小老板如我所料,很不见生地与我兄弟依偎在一起,很亲密很幸福地笑着。
这张照片就长期搁在我的相机里,成为拿捏、掌控我尼克兄弟的有力证据。
尼克很疼爱老婆,有点中国男人妻管严的意思。他与太太过来的那几天,我没事就翻出来照片跟他说:兄弟,要不要我给弟妹看看?
尼克尴尬地摇着头说NO、NO。
我看着他大笑。
作者相关文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