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人物志》曹伟卷|“演员”老曹

文摘   文化   2025-01-19 05:07   安徽  


老曹心里定有个电影梦想。像他这样由当年的文艺青年锻造出,要么有过文学梦,要么就是舞台表演或电影梦,实在没头绪了才会去选择美术来文艺一番。


“千里驱车,只为赶赴姜导的一部电影邀约。”——老曹如此在朋友圈发布讯息。

抒情的调门之高,保持了他的一贯风格。

他这次返乡,有些神经兮兮。姜永波导演的电影里,原定给他的角色并非很显著,不足于惊得他要来回两三千公里开车的折腾。不过是戏中戏里的一个导演,也就是露脸说几句台词的跑龙套人物。

按影视的常规尺度,角色若在七八号之外,连称作配角都不够格。可老曹郑重其事得有些过头,已经作古的条纹鸭帽舌重新拾掇出来做标配,那件当年让他帅得一塌糊涂的皮衣又重见天日。

明显修整了大胡子,一付比姜导还有导演派的身段,在开机仪式上粉墨登场。


姜永波的电影导演作品《二嘎子的影视梦》,其中最为勾魂的一处,就是点穴了很多人曾经的目下的对投身影视的臆想。按捺不住热情的老曹,不过表达得更为直白罢了。


也不惟曹伟如此。

周明大姐退休之后杀进影视圈,折腾、折腾再折腾,演绎了一场圆梦的第二春。从《奇迹小子》,到《淮水情》,再到目下的《二嘎子的影视梦》,她是步步高升。

《二嘎子》剧组开机两天,姜导连熬两夜,副导周明也是鞍前马后。老骥伏枥,踏梦而行。



我是被周明大姐拽进屏幕的。

老曹临时变更角色为影视基地董事长,汕尾来的歌唱家老武也给他做群演。

已到现场的老武,答应相之韵艺术团的声乐讲座就要开始,赶不上正式拍摄便只好匆匆离开,周导硬逼着我上去顶了他的缺。

她还灵机一动给我设计了服装,老曹的导演皮衣套在了我身上。姜导说,马尔的这个行头很有镜头感。


原本的探班剧组,观摩拍摄,变成了体验拍电影。摄像镜头对着我的那一刻,我心里的那根蜡烛也被点亮了,火苗直窜。



更逗趣的要数堂主,一直在拒绝出演角色,发狠绝不“触电”。给曹伟搭戏,扮个首席群演,愣是在那里安安稳稳坐了四五个小时没动窝。

你说他心里可有影视猫腻?


潘富荣导演在古镇临涣拍《奇迹小子》,我曾探过班;但旁观与体验是两码事。原以为就一二分钟的剧情,董事长给部属开会,布置几件事情,机子拍几个景,扫一遍,过几条就齐了。

谁知灯光、场记十几口子做辅助,小小的会议室竟铺上轨道移动摄影机。



更让我意外的是,本色出镜的群演也要化妆,一板一眼的,也太煞有介事了吧。



化妆的事情只是颠覆我拍电影认知的开头。董事长进门,光是秘书开门的动作就前前后后反复了半个多小时。



你莫看老曹神气活现的,真要给我和堂主开会、安排工作,就是演戏也还嫩了点。布置工作的几点意见,总是出不来气势。姜导一遍一遍地耐心指导,连我都上了火,恨不能把他撤下我亲自说上几句。

电影对细节的精准要求是我想象不到的。老曹一个拿笔敲桌子的特写,竟反复了四五次。


我发现我对电影的想入非非,有点叶公好龙的意思;三千里跑过来,就为分把钟的出镜,老曹这才叫热爱。

不过一番群演对手戏也让我看到,老曹身上的艺术细胞,恰恰与电影演员不对路。


作者相关文章

《相山人物志》曹伟卷|曹老师

《相山人物志》曹伟卷|老曹诗歌审查报告


关注马尔的视觉

马尔的视觉
马尔的视觉,一个普通人的游历、在场见闻与非虚构类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