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蒙索的《装死:动物对死亡的理解》通过对动物的可能内心状态的解析来揭示这一主题,但贯穿全书的却是我们自己在智力和情感上的困境。根据探险家约翰·史密斯的描述,弗吉尼亚负鼠“长着像猪的头,像老鼠的尾巴,体型如猫”。如果史密斯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负鼠拥有一对指拇(可对握的拇指)、五十颗牙齿(除了同样奇异的巨型犰狳之外,这是陆地哺乳动物中最多的),如果是雌性,则有十三个乳头,按钟面形排列——十二个围成一圈,中心一个。这些乳头藏在腹部的育儿袋里,因为弗吉尼亚负鼠是一种有袋动物,是北美唯一的有袋类。这些特征虽然奇特,却远不如它最出名的行为奇特:装死。与我们的想象不同,“装死”并不是简单地蜷缩一团、一动不动。装死的负鼠会翻倒在一边,舌头伸出,眼睛睁开却一动不动。口中流出唾液,另一端泄出尿液和粪便,还混杂着一种腐臭的绿色黏液。它的体温和心率下降,呼吸几乎无法察觉,舌头也变蓝了。即使在这种状态下,若有人出于残忍或科学实验的目的割掉它的尾巴,它也不会有丝毫反应。从语言上讲,“装死”意味着“假装死亡”,但对负鼠来说,装死究竟意味着什么就难说了。负鼠是否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更别提“假装”意味着什么了)?当它开始表演其堪称奥斯卡级的装死时,它是否意识到自己身处生死攸关的险境?死亡的不可逆性是否在它的心中引起了丝毫波动?如果没有——这很可能,因为它的大脑相对较小——那么其他那些装死的生物又如何呢:青蛙、蛇、蜘蛛、鲨鱼、雨燕?所有的动物中,有谁能像我们一样,对死亡有些许的认识呢?这正是西班牙作家苏珊娜·蒙索在新书《装死:动物对死亡的理解》(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所探讨的问题。蒙索不是生物学家,也不是动物学家;她是一位哲学家,专注于研究动物心智的本质。然而,尽管《装死》一书以极其细致的逻辑剖析了各种动物可能的内在状态,但贯穿全书的依旧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智力和情感困境。书中隐含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究竟有谁能真正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蒙索在《装死》中涉足的领域被称为“比较死亡学”——研究不同物种如何对待死亡的学科。这个问题并不新鲜:“谁能说得清,当奶牛围在垂死或已死去的同伴身边时,它们到底在想什么?”查尔斯·达尔文在《人类的进化》中如是写道。然而,这一学科本身却相当新。蒙索将其起源追溯到2008年,当时喀麦隆的一处救助中心中,十六只黑猩猩聚集在一起,以异乎寻常的沉默注视着一位已故同伴的尸体被推走。2009年《国家地理》发表了这一场景的照片,引发了大众与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的巨大兴趣,他们试图弄清这些看似悲伤的猩猩到底在感受什么。这张照片也意外地揭示了研究动物对死亡理解的根本困难之一:必须亲眼目睹它们的反应。理论上,你可以设计各种实验来测量动物对死亡的理解,但这需要你的好奇心强过你的道德感。例如,你可以让不同的动物观看被去头、填充过且被装置操控的尸体;或者用隐藏的扬声器播放已死去幼崽的叫声给母亲听。这些实验都曾被提议过,不过谢天谢地它们从未被付诸实施——学术界对残忍实验的兴趣已大为减少。于是,比较死亡学主要依赖于偶然目击的事件,如喀麦隆的黑猩猩事件,并记录下这些事件,记录的准确性和细致程度各不相同。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实验,部分原因是因为死亡本身带来的强烈情感,这一领域非常容易引发不当的拟人化解读。蒙索的目标是通过哲学中最基本的工具——逻辑严谨性,来清除这些主观迷雾。要确定动物是否具有死亡概念,我们首先要明确“死亡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举例来说,看看普通蚂蚁的行为。如果一只蚂蚁被困在沙子里,同伴会试图拯救它,拉拽它的肢体,或是刨开沙子试图解救。如果一只蚂蚁死在蚁群中,其他蚂蚁会迅速将尸体移出巢穴,通常将其带到巢外的特定位置。乍一看,这些行为似乎表明蚂蚁对死亡有所理解,因为它们对濒死和死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适当反应。但事实上,蚂蚁只是对某些化学信号作出反应——在前一种情况中,释放的化学物质起到求救信号的作用,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则是尸体释放的化学信号。假如将这些尸体释放的化学物质涂抹在一只活蚂蚁身上,就如E.O.威尔逊在1950年代所做的那样,其他蚂蚁会把这只活生生的蚂蚁当成尸体搬出巢穴,即使它奋力挣扎,挥动触角,显示出一切生命迹象。换言之,蚂蚁没有死亡概念;它们的反应完全是由本能驱动的。蒙索解释道,我们可以识别出这种反应,因为它是自动的、由特定刺激引发的,且完全可预测:每只蚂蚁在面对死亡时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反应,所有蚂蚁的行为也一致。而有死亡概念的动物对死亡的反应则是习得的,而非本能的,不会僵化地回应某种特定刺激,并且表现出高度的个体差异:同一只动物在面对不同的死亡时会反应不同,不同的动物对同一死亡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在这些描述中看到自己。成年的人类——即便是那些冷漠、不懂分寸、情感幼稚的人——对死亡的理解依旧相当复杂。这种理解包含了因果关系(每次死亡都是由某些原因引发的)、普遍性(所有生物终将死亡)、个人的死亡意识(我们自己也包括在内)以及不确定性(尽管我们知道会死,但无法确定何时死去)。更不用提关于死后世界的信仰,或是悲痛和悼念的表现了:穿黑纱、诵念卡迪什祈祷文、写作《哈姆雷特》。我们对死亡概念的高度复杂性,有时被用来主张其他动物不可能拥有类似的概念,因为这需要诸如理解“消失”的能力。但蒙索坚持认为,这种说法毫无道理。问题不在于动物是否拥有类似人类的死亡概念,而在于它们是否具备任何形式的死亡概念。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抱着寻找感人故事的心态来阅读《装死》,期待能看到动物之间超越生死的情感纽带,你可能会失望。如果这是你想要的书,早在2013年就有一本类似的书《动物如何悲伤》,由人类学家芭芭拉·J·金所著。金没有断言动物理解死亡,但她确实主张它们会感到悲伤——因为它们彼此关心和建立联系,“因为心中确信另一个存在如空气般不可或缺。”为了支持这一假设,她提供了动物王国中各个角落对死亡的感人反应,从大脑较大的大型哺乳动物(灵长类、大象、鲸鱼)到驯养类动物(猫、狗、马),甚至是让人意外的家禽(鸡)。蒙索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但远不如金的书中那样频繁,且她的每个故事都经受了更多的严苛审视,而越是深入审视,这些故事似乎就越发复杂。2017年,有一只名为艾芙琳的雌性通基猕猴生下了第一个宝宝,五天后,宝宝死亡了。宝宝死去的那天早晨,艾芙琳拒绝进食,留在她的笼子里尖叫;之后,她开始随身携带婴儿尸体,给它梳理毛发、舔舐它,甚至一度把手指放进婴儿的嘴里,似乎在试图激起吸吮反应。她持续携带这个死去的婴儿长达十七天,几乎从未将其放下。艾芙琳的行为在动物界中并非绝无仅有。许多灵长类动物,包括雄性在内,都被观察到会携带死去的幼崽,尽管通常只持续数小时或几天。同样行为在某些海洋哺乳动物中也出现过,最著名的是逆戟鲸塔里夸,她没有灵长类的双手优势,却连续几周驮着自己死去的幼崽,横跨萨利希海上千英里。有时,其他物种也被观察到类似行为;例如2008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只野狗被观察到将死去的小狗四处搬运,持续了四天,同时照顾着尚存活的幼崽。几乎没有人能在读到这些描述后不认为这些动物理解了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并且处在深深的哀伤中。但蒙索提醒我们要保持谨慎。当灵长类携带死去的幼崽时,她指出,往往不是温柔地对待,而是随意地含在嘴里或用一只手拎着,让尸体撞到石头和树木,同时进行日常活动,甚至包括交配。至于艾芙琳,在幼崽死后第十九天,她开始吃它。当尸体开始分解时,她会咬下一块,吃一会儿,然后换成另一块。这并不是蒙索书中唯一一个发生在爱、死亡和进食交织点上的故事。书中还提到了一只狗,在主人自杀后不久,开始啃食死者的面部,尽管死亡发生不到一小时,且狗的食物碗中还有足够的食物。也许你会认为这对我们所设想的基于爱和信任的关系是一种令人震惊的背叛,但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尽管相关数据有限,但估计有近四分之一的独居宠物主人在死后会被他们原先的动物伙伴部分啃食。这些轶事共同揭示了我们所谓“直观死亡学”的局限性。当听说一只灵长类动物不肯放开死去的幼崽时,我们认为这是母性的温柔和深切的悲痛;而当听说一只狗啃食已故主人时,我们则认为这是盲目的食欲和冷漠的本能。然而,这些推论未必正确。灵长类的行为可能表明它并未意识到幼崽已经死亡;它可能并非悲痛欲绝,而只是无知。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灵长类可能是在“怀有希望”,因为携带死婴的行为似乎仅限于那些所谓的“K型策略”物种——这些物种如灵长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会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在少数后代上。对于这些动物而言,无论幼崽看上去多么没有生命迹象,保持一丝复活的希望也许是合理的。至于那只狗:在你决定弃养之前,不妨考虑一下。野生犬科动物遇到尸体时通常会先从营养丰富的腹部开始进食,然后再咬四肢;然而宠物狗却几乎有四分之三的几率会选择先咬面部,而很少去咬腹部。蒙索由此推测,宠物狗并非出于进食而啃食死去的主人,而是试图引起其反应,并且它们之所以选择面部,是因为平时观察主人的情绪和意图时,它们已经习惯注视面部。蒙索认为,这个现象的启示是,单凭观察动物对死亡的反应,无法直接了解它们在想什么或感受什么。黑猩猩可能是无知而平静的;狗则可能因悲痛而狂乱。但如果这些故事本身并不能说明这一点,那么我们如何判断某种动物是否理解死亡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蒙索提出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最简定义——即动物要理解死亡,必须具备的最低认知条件。在这一简化版本中,死亡意味着生命相关功能的永久性终止。包含在这个定义中的两个概念是她认为动物必须理解的,分别是:不可逆性和无功能性。这个定义为通常被故事化和情绪化的主题赋予了一定的逻辑严谨性,并引发了一些有趣的讨论。例如在无功能性这一点上,蒙索指出,动物不需要理解死亡带来的所有功能丧失,只需要理解其中一些关键特征即可。毕竟,即便是人类,对于死亡究竟中止了哪些功能也存在分歧。也许你认为去世的祖母在天堂注视着你,而你的兄弟则认为她正在墓中腐朽——但他不会因此认为你没有对死亡的概念,仅仅因为你认为她失去了较少的功能。同样地,动物要理解无功能性,也不必理解所有生命功能的终止,而只需理解它认为是生物特征的某些功能。我们的蚂蚁朋友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因为它们会把一个“发臭但完全有生命”的同类当成尸体。而老鼠在某种有趣的方式上表现得更好一些:它们同样会搬走一只涂上尸体气味的活老鼠——但前提是这只老鼠还被麻醉了。这表明老鼠理解了蚂蚁所不理解的一点:正常的运动与死亡是不相容的。老鼠是否也理解不可逆性呢?传统观念认为不然,因为理解不可逆性需要复杂的未来推理,而这可能超出许多非人类动物的能力。然而,乌鸦是否真的需要理解“永不复生”才能理解死亡呢?蒙索并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要知道一个死去的生物不会复活,动物只需具备将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重新归类为无生命的能力——这一分类在许多动物中都是存在的。即便蒙索关于某些动物通过分类转换来理解不可逆性的假设不完全正确,但有证据支持她的观点,认为有些动物确实理解不可逆性。在2018年,一只乌干达的黑猩猩生下了一只罕见的白化幼崽。尽管黑猩猩通常会对新生的幼崽表现出热情的关爱,但这只白化猩猩却引发了极度的恐惧——其他黑猩猩像遇到致命危险一样尖叫,直到群体中的首领将幼崽从母亲怀中抢走,在其他黑猩猩的帮助下将其杀死。幼崽死亡的瞬间,黑猩猩们的态度立刻转变,从恐惧变为好奇。它们嗅闻尸体,检查它,并抚摸它的皮毛,表现出一种绝对的信心,确信这恐怖的对象不会再复活。蒙索对死亡概念的定义,帮助我们不仅是把这样的故事当作有趣的轶事,更是当作有意义的案例,通过澄清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在这个例子中,即黑猩猩理解不可逆性。然而,尽管她的这种方法往往能带来富有成效的讨论,有时也会让人感到挫折。蒙索在试图“不做任何假设,质疑每一个前提”的过程中,常让人觉得她似乎一直在绕开核心问题,而非深入探讨;她也并未总是将不严肃的观点(例如认为动物没有心智,这在当今学界几乎没有支持者)与严肃的学术争议区分开来(例如死亡概念是否依赖于对生命概念的理解)。尽管如此,《装死》一书在比较死亡学领域仍然是重要的贡献。该领域自诞生以来,主要聚焦于不同物种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的关怀、照料和悲伤情绪。蒙索打破了这一传统,她更关注暴力和捕食行为,不论是种内还是种间的关系。她提醒我们,自然界中死亡无处不在,从极高的种内婴儿杀戮率——在一些物种中,例如鬣狗和黑猩猩,分别导致约20%和高达60%的死亡——到每一次肉食动物捕猎的“血腥与利齿”。对于捕食者来说,为了生存,它们必须不断地扮演死亡的执行者,每一次捕猎都是它们理解死亡的机会——每一次捕猎失败同样如此。蒙索的书带给我们的一个明确且额外的结论是,捕食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如果你有机会赌一场红尾鹰和灰松鼠的追逐战,最好押松鼠一方;数据显示,它在十次中有九次能成功逃脱。同样,尽管我们内心可能会偏袒羚羊,但在这场与狮子的较量中,狮子实际上是处于劣势的,狩猎大多以失败告终。由于捕食者面临的成功率如此之低,它们会高度关注猎物可能表现出的任何脆弱迹象。一项关于阿拉斯加狼的研究发现,它们很难捕捉到健康的驯鹿,即使是年轻的驯鹿也很难被捕获;因此,它们往往选择那些显示出病态或受伤迹象的动物——或者如蒙索所言,表现出“功能受损”迹象的动物,这些迹象最终会被狼转变成它们所需要的不可逆的“无功能性”,从而能够获得食物。换句话说,捕食者所面临的压力,使它们成为理解死亡概念的绝佳候选者。再考虑一下那只“装死”的负鼠。蒙索指出,这种状态与另一种常被混淆的状态——“僵直不动”有所不同,后者是一种面对无可避免的威胁时的冻结反应。僵直不动对许多动物极有用,因为静止比运动更不易被察觉,并且一些捕食者对没有反应的猎物失去兴趣。然而,蒙索提出,如果简单的僵直反应就足够了,那么负鼠为何要进行如此复杂的展示?传统的解释是,装死行为可能让捕食者感到厌恶。但是大自然提供了许多更简单的方式来达到这一效果,比如臭鼬的气味;事实上,负鼠有时也会放弃整个“死亡剧”,直接分泌那种恶臭的绿色黏液来驱赶不速之客。那么,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降低心率、降低体温、让舌头变蓝呢?蒙索认为,负鼠并非“试图显得令人厌恶,而是试图显得已经死去”:明显地、确凿地、不可逆地死去。她认为,负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的某些捕食者理解死亡。这意味着,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对死亡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还塑造了其他物种的行为模式:因为某些动物能够识别死亡,其他动物便进化出模仿死亡的行为,即所谓“装死”。这是一个优雅而有趣的论点,且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装死现象在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中普遍存在,蒙索得出结论:死亡概念在动物王国中应是广泛存在的。我们传统上不愿承认这种可能性,反映了人类长久以来但日益站不住脚的“人类特殊论”:即我们拥有其他物种无法拥有的无数特质。语言、工具使用、利他主义和数学能力,曾经都被视为人类独有的“特权”,而对死亡的理解也被长期认为是人类脱离“动物状态”时首批获得的能力之一。卢梭写道:“动物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是死亡,而对死亡及其恐惧的理解是人类在摆脱动物状态时获得的最初知识之一。”这种说法在两个方面都是错误的,不仅限制了我们对其他动物的理解,也限制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例如,我们对死亡的某些反应是源于意识到尸体对生存的威胁,它们既可能意味着危险仍在附近,也可能成为病原体的来源。因此,与蚂蚁和老鼠一样,我们也对尸体释放的尸体信息素非常敏感,这些化学物质会激活我们的“战斗或逃跑”机制。这只是我们对死亡反应可能与其他生物连续性的一种表现。任何曾面临生死之危或深切哀痛的人都会意识到,卢梭所谓的“死亡知识”让我们摆脱了动物状态这一说法,实属谬误。至于我们对其他动物的理解限制,理解另一个生物有时恰恰需要我们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尽管蒙索对拟人化持批判态度,但她同样对相反的倾向持谨慎态度。她写道,过度拟人化当然会使我们对其他动物的理解变得贫乏,但拒绝承认它们具备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某些品质,或者更确切地说,具备某些本就不应冠以“人类”之名的品质,也同样让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受限。她认为,对许多物种而言,理解死亡的能力就是这样一种不应冠以“人类”之名的特质。同样,悲伤的能力可能也是如此,尽管蒙索出于谨慎的直觉在这一点上持更保留的态度。她对将理解死亡和悲伤的能力混为一谈持谨慎态度,因为完全可以理解死亡而不感到悲伤(比如我们人类在阅读讣告版块时),也完全可能在没有死亡的情况下感到悲伤(比如当你心爱的狗丢失了,或你挚爱的人宣告离开你)。蒙索还指出,比较死亡学长期以来因只专注于寻找悲伤这种典型的“人类反应”而偏离了方向,忽视了动物对死亡的其他理解方式(例如忽视了捕食者对死亡的理解)。然而,很难在阅读《装死》时不反复回到悲伤与悼念的问题。在书中,我们读到一头大象反复回到它至亲去世的地点,仿佛一位寡妇每周前往亡夫的坟墓;一只垂死的海豚被其同伴支撑,形成一个“木筏”来帮助它呼吸;两只并不特别亲密的黑猩猩在它们的幼崽相继死亡后变得亲密;一只健康的年轻黑猩猩在母亲去世后丧失了生存的意志,拒绝进食,最终拖着自己回到母亲最后被见到的地方,最后在那里死去。在某个时刻,对这些行为寻找其他解释的努力似乎不再是科学严谨,而变成了一种牵强附会。已故的灵长类学家弗朗斯·德瓦尔曾批评那种科学上的“拘谨语言”,它坚持说动物“有偏好的陪伴伙伴”而非朋友,说黑猩猩“口对口接触”而非亲吻。或许动物之间只是相互喜欢,或许它们确实感到悲伤。也许,专注于行为反应的研究忽略了那些赋予行为意义的情感底流,就像我们自己的情感为我们的行为赋予了意义一样。我们犹豫着是否承认动物也会体验如此强烈的情感,背后或许有一些实际的原因。首先,如果我们承认动物能够感受到悲伤,那我们就必须正视人类常常无情地将它们置于危险或屠杀的环境中,包括道路的修建、栖息地的丧失,更不必说工业化的肉类生产。然而,在此之外,还隐藏着其他、更隐晦的动机。对许多人而言,他们对死亡的最初接触涉及的是动物:玻璃罐中的萤火虫、窗外的死鸟、公路旁的鹿,或是那只因年迈而瘦骨嶙峋、蜷缩在地下室楼梯下已然僵硬的宠物猫。我们通过想象动物对死亡的感受与我们不同,来缓解我们对这些死亡的悲伤,乃至对所有死亡的悲伤:动物的死亡方式似乎更平静、更睿智;如果我们能回归本真,或许就不会对生命的终结感到恐惧或悲痛。因此,我们对动物和死亡的关系产生了矛盾心理——我们不确定它们是否理解死亡,若它们不理解,我们也不确定这让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比我们“低等”还是更“幸运”。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伊甸园的时代:我们渴望与自然界其他生物有所区别,但同时也渴望更深地融入其中。当然,在理解死亡方面,我们确实与众不同。没有海豚会去进行尸体解剖,没有野狗会阅读海德格尔,也没有猕猴会为小提琴和钢琴创作安魂曲。但是,谁能断言它们对死亡的理解就不比我们更深入呢?毕竟,无论我们对死亡的概念多么复杂,它仍然是不可避免且不言而喻的不完整的。如果你是虔诚的信徒,死亡是神的计划的一部分,但还有什么比这更神秘的呢?如果你认为死亡意味着意识的彻底消失,还有什么比我们的大脑试图理解自身的虚无更令人费解的呢?对于我们而言,就像对其他所有物种一样,死亡的某些部分永远会是难以想象的。♦本文发表于2024年11月4日的印刷版,标题为《每一个将死之物》。 点击阅读原文
原文标题:What Do Animals Understand About Death?
刊载于 The New Yorker
作者:Kathryn Schu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