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榫卯联结: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传统文化根基

文摘   2024-06-17 09:47   云南  

作者简介


红梅,女,仫佬族,广西柳州人,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副编审。主要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博物馆研究。

内容提要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当前基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北京市古北口河西村、西城区牛街社区和云南郑家庄进行调研和观察,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自发形成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和心理认同上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榫卯结构的文化精髓有异曲同工的相似表达。“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和谐共存与互补共生”“中和思想与以柔克刚”“和而不同与守正创新”的理念成为各民族互嵌生活的认知和遵循。榫卯联结的传统文化思想,其核心在于各元素既独立存在,又相互支撑,形成稳定与和谐的整体。这一思想理念在河西村、牛街和郑家庄千百年的存续中得到了较为鲜明的体现,可以从经济生产互嵌、生活环境互嵌、乡村管理互嵌、文化交融互嵌、心理相依互嵌五个维度来梳理和实证。在新时代,民族互嵌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路径主要从文化内容维度、文化传播维度和文化创新维度展开,包括榫卯联结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建设和谐共生、充满活力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榫卯联结;传统文化思想;民族互嵌式社区;和谐共生;文化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工艺,在河姆渡遗址(公元前5000—前3300)发现了榫卯制作。历经几千年的时间沉淀和发展,以其实用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象表现。榫卯结构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也是中华文明哲学思想的具象延续,引领着中华儿女走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发展道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早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分布格局,在交通要道、重要关隘、商贸地区形成多民族散杂居共生模式。这种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散杂居模式是中华文化的共生体现,也是新时代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

  新时代,在信息化、城镇化的浪潮下,各民族不断跨区域流动,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在城市和乡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族互嵌式社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顺应这种形势,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2022年7月,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指出:“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民族互嵌式社区进行了多维度探讨:一是民族互嵌式社区理论内涵。杨鹍飞从以空间与精神两个关系变量划分民族互嵌社区中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交融型等结构。郝亚明认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一种新型、多向、平等的社会结构模式。学界从“多民族聚居区”“混居”“杂居”“多民族社区”等表述逐渐统一到“民族互嵌式(型)社区”话语上来。二是研究民族互嵌式社区演进。张会龙从历史流变中阐释中国民族互嵌格局从“聚族而居”向“诸族错居”不断演进。马忠才论述了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维互嵌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结构性要件。三是研究民族互嵌式社区实践路径、治理逻辑。张鹏、张为波总结当前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实践的三种治理模式,提出了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四个维度整体性框架。麻国庆认为“互嵌式社区”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资源。李修远认为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基础。这些成果推动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研究的不断深入,但是在互嵌、嵌入的理论上缺少从中华传统文化根源上的梳理和阐述。

  新时代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理论话语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族群政治、区域争端、民粹主义等现代性民族危机层出不穷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延续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基于我国发展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是包括“天下大同”“五方之民共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榫卯联结”等传统文化观念的历久弥新。各民族互嵌式发展不是西方式的零和博弈而是中国式的互嵌互助互惠,新时代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既符合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更有基于多元一体、互嵌共生框架的中国特色。各民族互嵌式话语紧紧抓住了“互嵌”特性,拒斥了西方“族群”话语的滥用,构建了本土化民族理论的话语新范式,避免了以西方话语“分”的基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解构性叙事,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互嵌性特征的生动表达,是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创新发展的逻辑表征。这种区别于西方的民族互嵌式话语构建与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实践,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内在契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融合。榫卯结构的传统文化思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支持和传统智慧资源。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一、榫卯结构的传统文化思想的蕴意与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础。榫卯结构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文化的代表方式之一。榫卯是木质器物之间起连接作用的一种结构,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通过木材的长与短、高与低、多与少之间的巧妙组合,对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实现有效地限制,起到联接和固定的作用。榫卯结构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一是榫卯结构极为精巧,榫卯的联结方式突出严丝合缝,不留痕迹,木制的柔性结构体在承受较大的荷载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变形来抵消来自横向和纵向的地震能量。2017年英国拍摄的《紫禁城的秘密》纪录片中,按照五分之一大小还原的寿康宫建筑,经受住最高101级的仿真地震强度测试,整体建筑完好无损,仅发生整体轻微偏移。二是榫卯结构通过改变受力方式,使受力点平均作用于纵向,最大限度地提高木质材料的牢固性。三是榫卯结构在同质同构的连接方式下,可以使整体建筑共同收缩或舒张,提高整体建筑的负荷能力。榫卯结构是中华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均衡与稳定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整体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倡导人们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主张天、地、人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榫卯结构中,工匠们根据木材的自然特性,制作出稳定、耐用的结构,这正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应用。通过木材的自然质感和独特的结构设计,来实现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道法自然”则体现在尊重每个民族的自然发展规律,鼓励各民族自然地发展和融合,而不是强加某种统一的模式。“天人合一”则体现在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保护自然环境,使社区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和谐共存与互补共生:共享社区资源推动文化交流融合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共存”主张不同元素、不同个体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和稳定。“互补共生”强调个体之间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弥补他者的不足,达到共同发展和进步。在榫卯结构中,不同形状、性质的木材通过巧妙设计,相互扣合,形成稳定的建筑结构,表现出了物质层面的“和谐共存”。木材的弹性和硬度、榫头和卯眼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通过榫卯的结合而“互补共生”,共同形成了一个既坚固又灵活的结构整体。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和谐共存”体现在各个民族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共享社区资源,一起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了社会层面的和谐共存。“互补共生”则体现在各民族通过共享知识和技能,互学互鉴,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中和思想与以柔克刚:寻求平衡和谐共同维护社区稳定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和思想”主张避免极端,寻求平衡和谐。“以柔克刚”则是强调以柔软的方式克制或化解刚硬的力量。在榫卯结构中,“中和思想”体现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榫头与榫眼之间既需要紧密配合,又要留有一定的缝隙,以应对气温湿度变化和外力作用带来的木材膨胀或收缩,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以柔克刚”表现在木材的弹性利用,木材的柔性使得建筑在遭受外力冲击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微小变形,分散并消耗冲击能量,从而保护整个建筑结构不被破坏。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中和思想”体现在各民族之间寻求和谐共处,尊重彼此的传统文化,避免矛盾冲突,共同维护社区稳定。“以柔克刚”体现在通过文化交流,理解和尊重,以柔性的方式解决和防止潜在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四)和而不同与守正创新:保持各自特性构建“四个与共”社区

  榫卯结构而言,榫头和卯眼在形状、大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榫卯结构可以连接各种形状、尺寸的木材,它们能够精密配合,共同构成稳定坚固的结构。既保持了各自的特性,又实现了整体的和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和谐。“守正创新”则是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引入新的元素,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榫卯结构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改良,使其在满足现代建筑需求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和而不同”表现为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性和生活习俗,鼓励各民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和谐共处、互学互鉴,构建“四个与共”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守正创新”则体现在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社区管理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榫卯结构这种独特的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不仅在实用性和工艺技巧上展示了华夏先民的智慧,更在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思想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关系的构建、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和谐的维护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推动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在最基层的社会日常生活中,维护基层社会的正常运行。

图:2022年8月21日北京长城文化节“古北口长城庙会”由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下属的古北口村、河西村等村民共同参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市电视台联合调研组一行12人参与调研。

二、民族互嵌式社区榫卯联结的实践理路


历史上的中国,和谐共处深深烙印在各民族群众的心中,在没有战争的时期,只要有几十年的和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都能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自发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如北京密云古北口河西村始建于西汉,云南大理的郑家庄源于元代。北京牛街以社区形式存在形成于明代,在清康熙年间形成现在城市多民族互嵌式格局。这三个社区的各民族在互嵌共生中,不断交流交融,形成了榫卯联结式互嵌。古北口河西村共有600多户,1 900多人口,全村共有135个姓氏,是全国唯一一个百家姓村。包括汉、满、回、蒙古、裕固、朝鲜、苗7个民族杂居。河西村是古代军事要塞,西汉初年汉文帝即调军队驻守,来自五湖四海的驻军在此繁衍生息,驻军、商贾、移民、婚嫁形成了河西村独有的百家姓氏文化。古北口河西村历史上都是军事要塞,虽朝代更替,但重要性从未改变,在一千多年的驻军和商贸往来中,河西村自然形成百家姓和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其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传统“和”文化是各民族共有价值观。

  牛街社区是北京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约5.4万,有汉、回、满、朝鲜、蒙古、维吾尔等28个民族交错杂居,是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代表。郑家庄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三营镇,虽然只有186户、618人,但郑家庄是茶马古道和滇藏线的中转站,汉族、藏族、白族、傣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7个民族在此和谐共生,共同构建了一个典型的乡村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本文试图对这三个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进行观察和梳理,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形成和存续中的作用和影响。

  榫卯联结的传统文化思想,其核心在于各元素独立存在,又相互支撑,形成稳定与和谐的整体。这一思想理念在河西村、牛街和郑家庄千百年的存续中得到了较为鲜明的体现,可以从经济生产互嵌、生活环境互嵌、乡村管理互嵌、文化交融互嵌、心理相依互嵌五个维度来梳理和实证。

(一)经济生产互嵌:民众生计互信互助

  河西村自古为南北往来的重要枢纽,被认为是“京师锁钥”。尤其是在清代御道开辟后,它成了南北物资集散的中心。这一地位不仅促进了河西村的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周边服务业的兴起,如餐饮、住宿和运输等。同时,河西村也孕育了一批老字号商号,如“聚源号”,它们生产的特色产品远销京城及天津等大城市。从经济生产互嵌的角度看,河西村的例子展示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和相互依赖。南方的丝绸、布匹、茶叶、瓷器等商品与北方的粮食、牲畜、皮毛、药材等商品的交换,不仅促进了地区间的物资流通,也加强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各地区之间的互信和互助。商贸活动不仅是单纯的物资交换,还包括了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不同地区的居民学会了相互信任和支持。例如,北方商人将产品送至河西村,需要信任当地商人会公平交易;南方商人也同样依赖北方的市场。此外,随着交易的频繁,河西村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中心,商人们在这里交换信息,寻找新的商机,从而促进了河西村经济的发展繁荣。河西村的经济发展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互信互助来实现更广泛的经济互嵌和互补。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增长,也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牛街的发展历程可以被视为一个生动的榫卯结构在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经济生产互嵌的实例。榫卯结构,强调的是各部分之间的紧密配合与互补,这种理念在牛街社区的经济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明朝时期,牛街的居民就已经开始集体从事牛羊肉业,并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达到繁荣。这一行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牛羊肉的生产,也需要各种与之相关的副产品行业的配合,就如同榫卯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配合一样,这种分工使得与之相关的数十种行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前,牛街社区的近一半居民主要依靠做小买卖为生,这种经济模式的成功得益于社区内的经济互信与互助,即进货交易可以通过“信用”赊销,只要有介绍人并负担保之责,即可进货,售出后还款,需要支付一定比例佣金。这种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上的榫卯结构,各个小商贩通过相互间的信任和帮助,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经济网络,使得没有文化、资金或工作的人也能找到生活的出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牛街的居民被分配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办企业中实现了领工资就业,这种模式的成功也体现了榫卯结构的原则,即各部分之间的互补与整体的和谐。

(二)生活环境互嵌:居住环境和谐共处

  河西村虽面积不大,民宅因地势而建,大部分民宅都是按照风水学而建,基本上是坐北朝南的正房或四合院、三合院的格局。河西村的居住环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村落布局有助于加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和文化传承。四合院和三合院的设计鼓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邻里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区文化和传统的共享。在郑家庄,不同民族村民的居住空间诉求都得到公平对待,且随机安排,相邻而居,保障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进入新时代,郑家庄建设了许多公共设施,包括民族团结广场、民族同心亭、客事中心、民族文化长廊等多民族特色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村民们在民族团结广场上举办文艺活动和节日庆典,村民们在团结广场上立有一根专门用于火把节的铁制火把杆,在广场东侧还立有一块民族团结碑。客事中心是村民们每年春节聚餐活动、九月九敬老节和中秋节全村过团圆夜的场所,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也可以使用客事中心。这些设施如同榫卯结构中的榫头和卯眼,将各个民族的居民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共同分享和使用这些公共资源,共同维护村庄的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这两个社区,榫卯结构的理念被运用到社区规划和管理中,使得各个民族的居民能够在生活方式、习俗和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中找到共同点,实现了生活环境的和谐共处。

(三)社区管理互嵌:民主管理基层事务

  2018年,牛街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为各族居民搭建了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学习培训和政策咨询四大平台。仅在牛街街道钢院社区,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716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25%,社区把志愿者服务与社区治理、文明实践、扶助贫困等相结合,每年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100次以上,构筑起以志愿者服务为基础的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在郑家庄,通过选举产生了由7个民族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村民议事小组和理财小组,在乡村基层社会创建了多民族当家理财、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群防群治、多民族约定村规等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大事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小事村民议事小组讨论决定的原则,定期对村务、财务进行核查的民主管理模式。郑家庄村民还自发组建起1支村级治安巡防队,开展了“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活动,形成了多民族群防群治新格局。自发组成1个调解小组,了解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为民排忧解难,各种矛盾纠纷都能在村里得到及时调处化解,邻里和睦友好,全村多年保持“零上访”纪录。这样的制度设计,既保证了各民族的参与和表达,又确保了决策的效率和实施的有效性。这一基层民主议事制度的运作,就如同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各个部分都独立承担自己的职责,又通过榫卯的连接,实现了整体的稳定和协调。各民族村民的自主参与乡村管理被高度尊重和鼓励,他们在社区的决策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道法自然”的治理方式,使得各民族在社区建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共同支撑起一个稳定而有活力的社区。

(四)文化融合互嵌:多元文化联结融合

  河西村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儒、释、道共存的历史文化名村。吕祖庙、清真寺是河西村众多寺庙建筑的精品代表。老百姓的信仰中,不仅有佛、道,还有更多大大小小的地方神,包括吕祖、药王、瘟神、土地爷、龙王等,大大小小的庙宇受百姓们的香火膜拜。这种多样性体现了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民族在此地的联结融合和共存。多民族互嵌杂居与文化交融形成了河西村独特的语言习惯——“露八分”,这一独特的语言习惯,是河西村文化多元性的又一体现。这种将成语最后一个字省略的说话方式,据考证源自清代不同社会群体(如文人、土匪、商人)的交流和互动,既可以在生活中使用,同时也是一种诙谐的文字游戏,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郑家庄的实例生动展现了榫卯结构如何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文化融合互嵌。榫卯结构以其独特的哲学理念,即保持各自特性的同时寻求和谐融合,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郑家庄以村中心建设的民族同心亭巧妙地融合了7个民族的文化元素,这座凉亭的主体结构采用了汉、藏、傣等多民族的建筑风格,色彩搭配融入了彝、白等民族的色彩,凉亭上还镌刻了纳西族、傈僳族的文字。这一设计理念无疑借鉴了榫卯结构的传统文化思想,尊重各自的独特性,同时寻求相互之间的连接和融合。纳西族开设的木瓜园农家乐是另一个例证,其建筑风格呈现纳西族特色,但经营的却是白族特色菜肴,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的情况,恰恰体现了榫卯结构的思想精髓。再如村民杨秀弟家的房屋,既有藏族风格,又有白族风格,这种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实现融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藏族和白族跨民族通婚后的文化融合。郑家庄村民间的跨族通婚比例达到60%以上,有的家庭甚至由3个不同民族组成。从郑家庄,我们可以看到,榫卯结构的传统文化理念在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文化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鼓励各民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寻求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共享。

(五)心理相依互嵌:共享命运共享未来

  榫卯联结是一种互插互锁的结构,需要各个部分的紧密配合才能形成稳定的整体,在社区治理中则表现为构建共同体心理所需要。在民族互嵌式社区中,各个民族不仅在生活方式、经济活动、乡村管理、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融合,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层面形成共识,承认并尊重彼此的差异,愿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共同努力。榫卯结构的理念中包含的互补共生、和而不同思想,为形成共同体心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而不同,既尊重各民族的独特性,又强调民族间的和谐共处;互补共生,则强调各民族应该在共同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在河西村、牛街和郑家庄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心理互嵌的体现。河西村多元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儒、释、道的共存,以及对吕祖、药王等地方神的崇拜,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信仰体系的融合。这种文化共同体在心理上给予村民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联系。“露八分”的语言现象不仅是河西村文化的一个独特标志,也是村民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方式。这种独特的沟通方式加深了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理解,强化了他们的社会凝聚力。不论是郑家庄村的民族通婚,还是牛街居民间的信用赊销,这些都是心理互嵌的体现。他们并没有因为民族、信仰、习俗的差异而产生隔阂,反而因为共同的生活需要和共享的生活环境,形成了深厚的联结,这种联结超越了民族和文化,推动居民成为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榫卯结构理念能够有效地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心理互嵌,帮助各民族建立起共享命运、共享未来的观念,为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社区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在多民族互嵌社区发展历程中,各种社会力量、文化、观念的相互作用,就像榫卯结构中的各部分,有时需要坚韧,有时需要柔和,既要有坚持原则的决心,也要有包容差异的开放性,通过这种柔克刚的方式,才能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这种民族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恰如榫卯结构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稳定的社区结构。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抵抗外部的压力,共同寻求发展,他们通过互助共享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的社区生态,体现了榫卯结构的传统文化思想。

图: 调研组一行12人在杨令公庙内合影

三、民族互嵌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路径


  民族互嵌式社区是中国特色的多民族社区形式,是调适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单元,是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探索。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尤其是将多民族社区打造为民族互嵌式社区,文化的互嵌是关键,民族互嵌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方面。

  民族共同体一定程度上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各民族共有共创共享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文化根基,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源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正是文化的独特价值,国家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基于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既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社区,特别是多民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社区成为传统文化融入生活的关键场所。因此,探讨民族互嵌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路径就十分必要。

(一)文化内容维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共同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发掘梳理并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所积淀为包括榫卯结构、利他文化、互助文化和重情重义等勤劳、果敢、智慧、创新、民本等传统文化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需要提炼各民族共乐、共知、共享的文化交融元素,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创造出多民族社区内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情境。二是抓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契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度贯通中焕发新的生机,全面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强。三是不断增加共同性。民族互嵌式社区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各民族在民族社区这一场域中的共在事实,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在理解差异,尊重他者,承认并重视不同民族的文化间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化对话及有效沟通,实现各民族优秀文化榫卯联结式的交融和共生,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多元文化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文化传播维度:活用传统与现代传播模式,形塑集体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传播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工作,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在民族互嵌式社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用活传统传播方式。民族社区教育是通过家庭祖传、师傅带徒等一对一方式或是民间习俗、礼仪、节日、宗教活动等一对多方式口耳相传、言传身教来实现文化传承的。具有自发性、全民性、代际性等传播优势,需要进一步用活。二是开展社区活动传播。可以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如诗词曲艺欣赏、朗诵比赛、棋类比赛、家庭活动等,让居民在快乐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不同民族成员享受异质文化,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还可以组织以兴趣为纽带的文化小团体,如合唱队、舞蹈团、刺绣社、刻印社等,彼此加强交流,形成榫卯式的有机连接和互相支撑,提高了社区文化品位。三是构建“互联网+”的传播模式。积极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信息,以“互联网+”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结合起来,打造社区教育专门的门户网站和微信订阅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三)文化创新维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共创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性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传统文化进社区,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改造与创新性发展,融入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一是创新传统文化话语表达时代化大众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再加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通透”、讲“通俗”,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将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流行因素相融合,旧曲新唱,故事新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文化形态,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文化精品,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明白清楚、生动形象地传达给社区居民。二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平台载体。运用好已有的居民学校、社区书院、活动中心等等,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打造带有本地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比如北京市各区县街道推出“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天津市河西区首创“512”社区教育品牌,至今吸引了超过300多万人次社区居民参与,推动社区居民对本地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导居民关注、重视、热爱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激发各类文化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各种力量,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人才队伍,增强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居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发现和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标兵等热心支持者,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居民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四是充分运用民族节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民族节日的传承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活态、可持续传承的有效途径。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社区各民族群众都一同欢度,在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增强对多民族社区的认同,进而增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此外,民族互嵌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路径还可以从文化机制建设、文化绩效评价等维度进一步探索。

图:调研组成员王卫华教授现场咨询河西村村民

四、结语


  包含榫卯联结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建设和谐共生、充满活力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文化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榫卯联结及其对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榫卯联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提示我们在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交融时,可以借鉴传统智慧,寻找最佳的连接与平衡方式。河西村、牛街社区、郑家庄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为榫卯联结提供了很好的实证材料,它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现代社会建设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深入挖掘和科学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资源,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方便阅读,参考文献及注释从略,图片来源于作者提供)

思想战线THINKING
《思想战线》是云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双月刊物。教育部首批“名刊工程”建设期刊;国家社科基金学术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