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男,湖北应城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武汉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湖北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公共文化与文化空间、文化场景理论等;
邓时,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产生,成为囊括公共图书馆、书店、阅报栏、城市书房、社区书屋等在内的总体性称谓。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由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等前台要素和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的空间等后台要素构成,二者经由读者在空间中的行动产生关联,促成场域内权力、知识、符号、情感、风格、趣味等的再生产。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功能以再生产价值为目标,通过物理空间的规制与抵抗、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社会空间的区隔与联结,在行动者和社会世界中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四个维度上实现,从而支持人的全面发展并建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关键词: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表达
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致贺电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全民阅读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工程和国家发展战略,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阅读空间是全民阅读推广的主阵地,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构成,更是社会公众接触阅读的第一渠道。公众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知识并形成有关自身合法性的认识,城市阅读空间得以在身份认同、情感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建构作用。与此同时,城市阅读空间的功能实现过于依赖其文化产品物质载体属性,各空间构成要素未能紧密联结,空间内在价值往往没有完整地展现和沉淀,读者的空间感知因此是即时的、零碎的、浅显的,这将为城市阅读空间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本文以空间生产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尝试厘清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概念、结构和运行机制,划分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价值维度,并搭建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社会世界与读者之间的价值表达框架,以期为城市阅读空间理论研究和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尽管空间生产理论是空间本体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而文化再生产理论是以实践为基本立场切入空间议题,“场域”和“空间”概念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二者均揭示了空间的价值产生功能: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赋予了空间以意义,空间因此不再等同于方位、距离、坐标等地理学或几何学概念;其次,空间具有指示边界的作用,在框定和塑造空间特质的同时也是在完成社会区分。这为我们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视角结合起来观察城市阅读空间提供了可能。因为,城市阅读空间既是政府实现柔性治理的公共文化空间,也是阅读行为发生的文化生产场。后者内含的惯习、趣味、文化资本以及诗意、情感、想象等因素往往为现有研究所忽视,有关阅读空间转型的讨论隐晦地局限在“(物质)生产的空间—(物质)空间的生产—多维(物质)空间的生产”思维模式中。
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结构与机制
在空间生产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视域下其实暗含着:第一,空间是不断生成的;第二,这种生成过程趋向于使内外部力量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城市阅读空间既非单纯的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也非简单存在于规划和设计图纸上的预设之物。以此为前提,本文对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内涵、结构和运行机制作进一步阐释。
本文选用整体视角把握城市阅读空间概念,认为城市阅读空间是在社会世界和读者共同作用下生成的阅读场域,对内形成特定实体空间的阅读文化形态,对外参与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它具有如下特点:(1)位于城市中;(2)提供文本及其载体;(3)鼓励读者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智力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4)促进知识交流、传播与创新;(5)使人感觉愉悦的;(6)为开放性实体空间。当阅读场域能够抵抗外部社会性力量的干扰,且场域内规则与秩序的运行可以满足各方空间主体的需求时,现有文化形态得以保持;反之,则会产生演化或变革。阅读场域内文化形态实现自我维持或自我更新的过程,就是城市阅读空间的文化再生产。
三元辩证法意味着空间生产的每一要素均会影响其他两个要素,并以它们为前提。为便于观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选用“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作为空间的“前台”构成,“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的空间”作为空间的“后台”构成。二者经由读者的行为产生关联。这些行为过程包括阅读参与、阅读认知、阅读体验,既对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动、认知、情感的发生,也指涉其他空间主体为影响读者阅读行为过程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空间实践以实践活动的形式,通过阅读参与作用于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完成城市阅读空间内知识、情感的再生产;空间表征以逻辑和秩序的形式,通过阅读认知作用于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完成城市阅读空间内权力、符号的再生产;表征的空间以关系和象征物的形式,通过阅读体验作用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完成城市阅读空间内风格、趣味的再生产。知识、情感,权力、符号,风格、趣味经再生产后会彼此竞争、对抗和协调,其中,能够巩固该阅读空间核心价值表达的种类或在阅读场域中占据支配力量的种类,凝结成为阅读文化形态。拥有相对稳定结构和一定文化维系力的阅读文化形态是阅读场域自主性的根基,即存在于更大场域内的独立性与必要性。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运行有赖于人的能动性。一方面,读者在阅读参与、阅读认知和阅读体验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活动以及相关心理反应形塑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形态;另一方面,由特定阅读文化形态生发出的“前台”限定了读者当时当地所处的空间情境,这将指导、支持、建构个体的认知世界并影响其随后的认知过程。通过物理空间的规制与抵抗、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社会空间的区隔与联结,可以探知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双向机制的运行过程。
重庆图书馆启用的“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体现了上述过程。该系统采用置顶式RFID超高频芯片感知设备、AI摄像头感知设备,可以利用智能数据算法主动收集、关联读者及图书信息,读者除选择借阅图书外,无需寻找借阅设备、了解借阅操作步骤或通过专门的通道或闸机,真正实现“零感知”“零操作”“零停留”的图书自动借阅。其中,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为背书的空间表征对物理空间产生规制,大数据分析、无线射频、集成声光控制、虚拟现实等现代先进技术陆续被组合进各类智慧服务场景中;同时,读者的亲历经验可能对物理空间产生抵抗,如在采访中,部分受访者表示“无感智慧借阅系统”相较于预期并无出奇之处。与卡片目录借阅、人工扫码借阅或快递送书上门等借阅方式不同,无感式借阅从集中读者注意力和节约时间成本着手,其目的是通过调控读者在阅读空间中的身体使用来尽可能高效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这或许还将改变他们的空间使用习惯和阅读参与方式。
上海图书馆东馆展示了精神空间阐发与重构的过程。该阅读空间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整合有图书文献信息、科技创新研发、社科智库研究和上海地情研究资源,配备22个主题阅读服务空间、智慧文创区、团队研讨室、终身学习室、阅读静音舱和报告厅、放映厅、音乐厅等,知识在其中以不同的形式被传授与分享。在布局方面,建筑中庭以“林上太湖石”为灵感,采用了挑高设计,营造出重峦叠嶂的立体感和“瘦、漏、透”的中式美感,墙体则选用竹子贴面,喻义淡泊、坚毅、虚怀若谷的文人气节;同时,场馆内外展陈有徐冰、申凡、Emily Floyd等10位中外著名艺术家定制创作的公共艺术装置,它们以“中国文化发展中不断演变的文字载体”为主线,构成联通整个阅读场域的空间标识。通过以上这些空间实践,上海图书馆东馆演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织的美学符号,充分诠释了“阅人、阅城、阅科技”“读文、读艺、读科技”的阅读精神。此外,2022年既是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开馆之年,也是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由本馆到分馆,反映出建设理念上从专业图情服务向兼顾公共阅读推广的转向,而这一重构过程是被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需求群体的阅读体验所推动的。总的来看,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得到了较好的展现,到访这里的市民将会对“智慧图书馆”“可阅读的建筑”“‘阅读+’公共空间”“城市会客厅”乃至“公共文化服务”等概念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
二、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分析
空间价值构成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形态的核心,是其维系力的来源,也是其实现自我更新的动力来源。下面将从内容、维度和表达机理三个视角,对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价值进行分析。
其次,这种判断由城市公共空间所处的社会情境决定。城市是位于一定地域空间内由于要素集聚而形成的、具有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辐射中心,它提供给阅读空间生产所需的物质资料和资本关系,并承载着阅读空间生产的社会性。不同于“弱连接”的线上阅读社区,人们是以真实的“社会人”身份在阅读空间中相遇的,阅读空间映射并构成着城市社会事实;也不同于乡村,城市为公共生活和意义丰富的集体戏剧创造出了各不相同的良机,阅读空间因此成为多样且多面城市生活的一个展演舞台。通过物与人,社会情境得以嵌入城市阅读空间,并引导着他们对于什么是快乐的、厌恶的、美丽的、丑陋的等意义的追求。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维度主要包括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
政治价值是指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城市乃至国家共同体塑造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阅读内容向度和阅读活动尺度是为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所主导的,同时,国民享有获取知识和谋求信息对称的文化权利,二者共同影响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政治效用,囊括公共性、取用性和正式性三个次级维度。公共性,代表文本开放性、空间形式开放性等公众自由出入及平等享受文化服务的权利。阿伦特曾具体定义过公共性的两方面涵义:其一,公共性意味着“透明”,即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为在场的人所见所闻;其二,公共性还意味着公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强调参与者的主体性。取用性(appropriated)是与支配性(dominated)相对应的概念,代表公众差异化使用阅读空间的权利。列斐伏尔曾使用“取用性空间”——一种反霸权空间,强调人与空间的关系是一种身体化的具体“使用”关系,人对空间的改造是为了满足社会群体的差异化需要以及可能的创造性活动。正式性(formality)代表空间传达的引导和制约规范。受城市公共空间属性的影响,阅读空间是被高度仪式化的,物品的摆放,人们的着装、仪态、交流方式和对话内容等需要符合既定的“常识”与标准。
社会价值是指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组织和调节社会关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阅读是人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阅读空间作为建设书香社会、提升整体社会阅读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阵地理应发挥相应的社会效用,提炼为互动性、包容度、传承性三个次级维度。互动性,代表阅读空间能否回应公共议题、建构社群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研究表明,通过阅读,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可能达成协商整合,他们实时接触相同的读物信息,共同探讨同一的话题,逐渐形成基于文本交流的社群,将个人阅读经验同社会活动关联起来。这种社会自为组织通常在政府管理空白领域起到社会凝聚的作用。包容度,表示阅读空间提供的读物内容和读物形式宽广度能否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阅读需求。这些不同群体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也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学习困难者等阅读弱势群体。多样化阅读需求,依照马斯洛“生理、安全、社交、被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层次,宽泛来说可以分为基础读写需求、娱乐消遣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应试学习需求和学术研究需求。传承性,表示空间内所开展的阅读活动是否有利于鼓励社会学习并将那些有效指导行为的文化特质进行良好传递。社会历史文化的积累与传递是社会生存、运转和变迁的根本条件之一。
经济价值是指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提升生产力、生产效率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加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城市阅读空间愈发显现准公共物品性质,其文化再生产的经济效用可以归纳为公益性、拥挤度和外部性三个次级维度。公益性,表示阅读空间内信息能否免费、公平、自由地获取。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的社会性和私人性在任何时期都是并存的。但在“全民阅读”推广背景下,阅读以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方式开展更容易扩大和影响受众。公益性应与经营性相统一。从我国目前的建设运营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城市文化综合体和城市特色阅读空间等正日益构成一种合作竞争关系。拥挤性,即空间品质与个性的强调程度。从经济意义上,同质性阅读空间的集聚将会产生拥挤,导致产出效益降低以及资源过剩;同时,拥挤也是与“宽敞”相对应的个体主观感受,因此在心理意义上,个体在阅读空间中文化消费的重复性将产生拥挤感,导致人们的探索欲及空间体验下降。较低的拥挤性是阅读空间可以通过吸引人流、提升访客停留时间和重复到访率实现商业价值的关键。外部性,是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促进地区局部和整体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溢出效应。首先,个体在进行阅读时除了获取知识信息用于认识世界和自我外,生产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物质财富;其次,文本及其载体即读物具有商品属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直观消费;再次,多数城市阅读空间构成阅读产业链的展示和销售终端,而阅读产业同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息息相关,它们对于人才也都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客观上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影响着社会劳动力市场。
三、结论与展望
(为方便阅读,参考文献及注释从略,图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