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长华|“两个结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构建

文摘   2024-07-16 09:07   云南  

作者简介

彭长华,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近年来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提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两个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两个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具体实际、文化之蕴。以“两个结合”的方法论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以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用“两个结合”价值内涵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以“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两个结合”的实践能动,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以“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培“根”铸“魂”中坚定文化自信,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结合”;践行理路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两个结合”进一步明确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来讲,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两个结合”则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实现对象与主体的科学关联。首先,“两个结合”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民性。以开放视野与民族情怀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有效把握时代之问、学生之问,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其次,“两个结合”的具体实际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从发展轨迹来看,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以“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以下简称“三重逻辑”)为着眼点,把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趋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两个结合”理论成果的融入上有侧重、有步骤,强化实践成效,突出理论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推陈出新提供价值导向。再次,“两个结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国家向心力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影响着一个民族发展的进程,在坚定文化自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际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立德树人,培育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两个结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两个结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价值导向,破解学生理论纵向不深,实践能力延展不强等现实问题。

二、以“两个结合”把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干扰,学生在理论的纵向上需要深入,实践的横向上需要延展,以“两个结合”开放性、实践性及人民性为指引,结合学校实际,彰显自身特色,强化在实践中理论提升。以问题为导向,把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和践行,在培“根”铸“魂”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价值指引。

  其一,以“两个结合”的开放性,强化理论体系构建审视各种错误思潮根源。开放性是对包容吸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认识的承继。“两个结合”在批判借鉴与创造转化中发展了中华文脉,拓展了文化根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又赓续了中华古老文明。面对全球化浪潮,多元价值观念冲击日益增强,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生态主义等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在加剧。新自由主义与我国经济体制及经济制度相对立,宪政民主则是动摇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普世价值及历史虚无主义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背离。目前,又有儒化思潮的兴起,过分强调古代文化,形成复古主义之风。针对各种思潮,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洞察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抓住学生的内心世界,彰显“两个结合”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指导,关切学生的问题,注重理论体系构建,审视各种错误思潮根源,有效应对各种不良思潮的干扰。

  其二,以“两个结合”的实践性,应对学生“五观”新变化。实践性是对实践第一性、理论指导实践认识的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毛泽东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这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逻辑有特殊的内在规定性,究其本质,并不是一个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文本到文本、概念到概念的单向性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把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同作为实践形态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复性思辨过程。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义利观、公私观、荣辱观、幸福观、价值观等方面”(以下简称“五观”)。“五观”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大学生实践认知的缺乏,表现为实践横向延展不强,主要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互动、资源共享、头脑风暴等实践能动性的缺乏。在校大学生已基本是“00后”,他们成长的物质环境优越,信息技术较为发达,具有阅读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然而面对碎片化信息,容易产生理论兴趣不浓,历史知识相对匮乏的弊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从而体会不深。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随着时代、具体环境的变化,坚持“两个结合”的实践性,强化实践能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做到与时俱进,立足本位,铸就敢为、善为、乐为的实践理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其三,以“两个结合”的人民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与发展。人民性是对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标准认识的坚守。“两个结合”人民性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表现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富民厚生、义利兼顾,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相契合,这为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夯实了根基。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下,学生认为新时代要有新思想,觉得经典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更加崇拜国外文明,崇尚洋文化,甚至不加思辨,无条件的继承,对自身文明则是一知半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否则,“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应对学生传统文化匮乏的现状,让古老智慧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社会和国家的认同,具有国家情怀,而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则是先决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实现历史跨越,使传统的成为现代的,加强对学生实施教育与引领,则是筑牢“根”与“魂”的有效衔接。人民性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有效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讲清楚、讲透彻、讲生动,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党的根本宗旨感知,滋养爱国情愫,培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同时,教师需要在层次性基础上讲清楚价值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避免学生陷入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悖论。

三、以“两个结合”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逻辑”



  “两个结合”的三个对象富有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引导人民寻根求源,并立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为滋养,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汲取深植中华文化基因之根、改革开放的现实实践之源。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如何纾解则成为“两个结合”彰显当代价值的意蕴诉求。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着眼“两个结合”的三个对象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三重逻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动力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中不断创新。“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就是注重实践,在理论指引下创新,进而推动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把握问题导向,强化实践能动,实施文化引路,彰显“三重逻辑”的价值导向。

  其一,“两个结合”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从何而来?又导向何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问题,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在问题破解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问题解决中培养经得起考验、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善于将“两个结合”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释力、凝聚力、吸引力来影响人、感召人。思想政治教育赢得学生的喜欢,就要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刻的哲理变为通俗的道理,增强话语体系的创新。毛泽东指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善于把深刻的道理转换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走向学生实际,语言通俗易懂,善于同时代对话,赢得学生认同,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推进理论在实践中创新。

  “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作为分析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武器,是思想政治教育之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其首要任务在于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新时代,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为着眼点,用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引领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尤其是大学期间,是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以“两个结合”的理论进行哺育,为学生提供思想信仰、精神力量,使优质的“钙”,融入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彻底信服。“两个结合”的基因序列,呈现了红色基因传承的信仰追求,是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忠诚,是广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所必须汲取的精神钙质。学校作为理论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善于培“根”铸“魂”,用党的革命文化强“钙”,让红色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灵魂底色,在学生心中播撒美德和智慧的种子,筑牢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其二,“两个结合”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证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革命行动。“两个结合”生动诠释了实践必须以理论为指导。把理论转变为实践,由实践检验理论,让灰色的理论在变动不居的实践中常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诉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证明,同样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脱离当时实际的实践能动,仅照搬本本,给革命带来巨大损失。深刻的教训,促使了“中国化时代化”的有序演进,为谋新篇开新局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前所未有,越是任务繁重,就是更要坚持守正创新。面对新挑战,勇于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校园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就应结合现实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彼此提升,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理论。毛泽东针对当时的教条主义,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又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两个结合”正是围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实践的“化中国”互动传承中推进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这一成果体现了实践能动性。作为理论成果物化的红色资源,我们既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更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翻转课堂、微视频等现代化工具,利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多种资源,多措并举,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理论贴近学生,影响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富有时代气息;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心灵与社会紧密对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理论的创新来源于实践,需要实践主体善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技术为手段,实践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推动理论的创新。通过学生的实践感悟形成同龄红色话语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理论体系,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动,在实践中提升认知能力和水平。

  其三,“两个结合”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明确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守正与创新中遵循“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坚定历史和文化自信,使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更具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四史”教育的重要性,“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不断伟大文明,从历史角度赋予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具有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就要结合学生实际有效推进。着眼历史,总结过去,才能把握现在,更好地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注当下问题,还要参照过去的经验教训,更要展望未来的具体走向,以实现教育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更加体现在方法策略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尤其是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体现为立德树人的成效,在历史主动中突出实践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践行理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坚守的根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排头兵、先行者,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铸中国革命文化之“魂”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民族振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支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在于“掌握文化建设领域的主动权,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的”,并通过实践下的结合与优化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鲜活教材。

四、以“两个结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理路



  “两个结合”作为我们党取得伟大成就的最大法宝,阐释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辩证统一,既要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又要根据现实让中华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形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守正是前提,创新是源头活水,只有创新才能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科基础理论。把握“两个结合”的时代特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新时代具体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教育,增强全体师生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正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善于把握“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针对“两个结合”的实践能动,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在落实“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中,培“根”铸“魂”,增强文化自信。“两个结合”的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上,突出“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把握马克思主义成果的“中国化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的“化中国”思维逻辑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实践的演进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践行见效。

  其一,“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两个结合”的主渠道,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践行“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就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开放性与时代性。尤其是,人民性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课程思政存在的学科差异,在解决问题的视角上有所不同。针对“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整体性氛围的营造,又要有侧重、有步骤,融入到相关课程,讲全、讲透、讲完整,尽可能地避免重复。这就需要在保证整体性融入的同时,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学理性分布,有重点地突出某一价值的讲授,统筹把握好课程的分布与讲授要点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践行“两个结合”的创新性,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汲取“两个结合”创新特质,充分体现校园文化蕴含深层次的价值体系,为师生提供行为参照,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丰富校园文化,用校园环境熏陶人,校园文化内涵凝聚人,校园文化精神引导人、鼓舞人。善于发挥群团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群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学校群团是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的先进组织,以学生社团、学生科技活动为抓手,使红色精神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推进。以挑战杯、高雅艺术进校园为依托,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引领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着力营造“党建引领、红色传承、立德树人、文化铸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精神塑造人。

  其次,践行“两个结合”的开放性与时代性,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教材、渗入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将“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有机融入教材,构建具有深远影响和触动心灵的培养体系。“进教材”就是要把“两个结合”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创新性地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适时引入红色资源的感人场景,通过生动案例讲清知识点,用打动学生心扉的语言“写好红色故事”,用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红色精神,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课程体系。“两个结合”理论成果进课堂,“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持“两个结合”的开放性与时代性内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坚持将知识的传授和信仰的传递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的鲜活实践联系起来,深情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创造出的一个个伟大奇迹,将凝结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象化为鲜活的事迹,真正讲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国故事。“进课堂”真正让学生清楚“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的道理。“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具有鲜明的红色,深入发掘红色精神,把红色资源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再由教材体现转化成教学体系,要始终贯穿学生的认知体系,从而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深刻分析各门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加深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产生共鸣。

  再次,践行“两个结合”的人民性,将认知体系转化为为民服务的信仰体系。人民性是“两个结合”理论特质的鲜明立场。通过理论体系构建,促使精神体系的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于“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入心入脑。讲好红色故事坚持以红色场景感染人、悲壮的情节打动人、内涵的精神激励人。通过情感交流,带动情绪、渲染情感,激发学生心灵震撼,让红色革命精神入心入脑,将认知体系转化为为民服务的信仰体系,筑牢学生的人民立场。针对学生家乡的红色文化,以技术为手段,实践为载体,通过“走进红色-感悟红色-共享红色”的系列环节,感知家乡的红色资源案例,并促进师生的交流分享,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展示,并将红色资源内涵价值及精神融入到红色数据库,为后续的学生分享学习提供数据资源,不断丰富优化同龄红色话语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在交互碰撞中达成共识,有效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推动认知体系转化,内化为担当自觉,外化为实际行动。

  其二,“两个结合”的实践能动,是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当前,学校改革任务之重,是前所未有,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两个结合”的实践思维,把握实践内涵,突出实践能动,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在校园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使“两个结合”在“化中国”的实践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之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指导实践引领实践。

  首先,“两个结合”的实践自觉性,能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以“两个结合”的实践自觉性,引领学生主动实践,敢于奋斗,在实践中获得价值启迪。“幸福是奋斗而来”“只有奋斗的人生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坚持在实践中提升认知水平、增强洞察能力,在奋斗中创造自身价值,成就出彩人生。依据“两个结合”的实践自觉性,学校是发挥的主渠道,在人才培养上处理好“知”“行”的关系,在“笃学”的基础上强调“尚行”,通过实践育人的理性推进,强化实践育人的优越性,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学识与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 理论来自实践,实践又检验理论,在实践中纠偏“五观”,其关键在于行为的自觉。新时代,我们要聚焦“三全育人”,推动以质量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改革,强化立德树人,注重学识与技能并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经世致用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孔子主张“学而知之”,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途径,而获得的知识应该运用到实践当中。为此孔子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故而,知识如何落地,快速转换为实践自觉与能力的提升,是学校育人的立足点。针对实践自觉、可经世致用的知识是推动能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终身学习是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不断融合、适配,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儒家主张的“博学”突破了知识传授层面,扩展到实践层面,强调实践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和作用,以培养实践人才为最终目标。新时代学校教育不仅是基础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知识框架的完整架构,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彼此呼应,更好的培育学生,指导学生善于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次,“两个结合”的实践历史性,能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的落脚点在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作为人生奋斗的最终归宿。“两个结合”生动诠释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满怀革命理想,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抛洒热血。建党百年之际,中央梳理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思想政治教育按照这个精神谱系来准确设计问题,使学生明晰党的百年实践历程就是一部英勇奋斗的光荣史,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突出“两个结合”的实践历史性。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善于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内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家国情怀的提升,设计好、利用好这些可歌可泣的典型案例,用其内涵理论价值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情怀,培育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在“两个结合”的实践中挖掘典型案例,用这些案例是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教科书,多重温这些伟大革命精神,心中就会增加正能量,坚定理想信念,养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再次,“两个结合”的实践能动性,能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升华。充分利用“两个结合”的百年沉淀物,结合场景“讲好红色故事”。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民族英雄的生平故事,挖掘英雄人物的“史料细节”,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实景遗物,实现上下延伸、左右拓展,真正领会其精神内涵,善于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能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促动,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进一步激发爱国情、强国志,从内心深处坚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使命担当。学校在丰富学生感性内容上,利用好、发挥好校史馆的作用,善于运用校史馆的红色场景感染人、悲壮的情节打动人、内涵的精神激励人,革命文化传承人,红色基因塑造人,促使认知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两个结合”的实践能动说明,从理性到实践仅一步之遥,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动性上,除用物化激发外,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实践,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衔接和互动,主动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实现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经世致用的能力。

  其三,“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性,能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培“根”铸“魂”中坚定文化自信。“两个结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码,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突出了革命精神之“魂”,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蕴”。“魂”没有根就不能落地,难以为继,“根”没有魂就会缺“钙”而枯萎,不能枝繁叶茂,蕴在根与魂的营养下变得固本强基枝繁叶茂。这三种文化具有相同的血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智慧成果。践行“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坚持以文引路,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互动提升,在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中取之精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培“根”铸“魂”中坚定文化自信。

  首先,践行“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以文引路化育人心。“两个结合”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成就,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立足世界文化根基,践行“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就要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突出革命精神之“魂”,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中国人民的“底气”所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淌在华夏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根基。《周易》谈及“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彖传》) “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效,培育不忘来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创建,用理性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构建一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处之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现代社会,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需要创新性的加以利用,不断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关乎人文,坚持以文引路,正确认识自身文明,对自身文明进行理性反思,辩证地看待和扬弃地继承,体现自身之美,更要和风细雨中滋养,方能化育人心。学校作为践行“文化自觉”的重要场所,因其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专心致志的科研专家团队,具有引领学科新风尚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并回答“文化自觉”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滋养师生的精神世界,实现以文引路,坚定文化自信。

  其次,践行“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在互动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洞察现实,推动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把握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互动中的提升。“两个结合”使我国各族人民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意义,五千年的精神文明和积累的知识智慧为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人的“底气”。思想政治教育应站在历史成就上再谋划,积聚智慧,有效把脉“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在良性互动中继续赢得未来。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及社会服务中坚持“四个相统一”,强化“四个服务”,落实“九个坚持”,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把教育重心落在立德树人上,在“六要八统一”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中将“两个结合”的历史成就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方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再次,践行“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在兼收并蓄中坚持培“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文化资源。” “两个结合”在于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学校是架接古今中外一切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桥梁,是知识与实践的中转站,善于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知新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华传统文化经过革命文化的洗礼,在“两个结合”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革命精神铸“魂”,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蕴”,是涵养现代学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是在兼收并蓄中取之精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构建贴合学生的通俗话语体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成为独特的精神标识,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引导学生构筑民族气节,树立国际视野。

五、结语与展望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总体要求,贯彻立德树人为主线,实现“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人才培养战略,结合学校学科实际厘清“新工科”建设思路,做好长远规划和近期谋划。以“两个结合”的三个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逻辑”为视点,深刻把握“两个结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革命文化之“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自信”。就要在“两个结合”的创造性、开放性及实践性上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策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洞察力、说服力、感染力上还需进一步探索,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为方便阅读,参考文献及注释从略,图片来源于网络和作者提供)

思想战线THINKING
《思想战线》是云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双月刊物。教育部首批“名刊工程”建设期刊;国家社科基金学术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