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守正创新:逻辑、内涵与路径

文摘   2024-10-05 08:50   云南  


作者简介


周芳,女,汉族,湖北监利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明清文学、近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与马列文论。


内容提要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逻辑上看,文艺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百年中国文艺发展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然选择。从内涵上看,文艺守正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向;文艺创新要求在创新精神下坚持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的创新,用新的文艺理论指导新的文艺实践。从实践路径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善于发掘新现象、新人物,正确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努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将守正创新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文艺的繁荣兴盛,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文艺;守正创新;生成逻辑;内涵意蕴;实践路径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情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在守正中进行创新,才能健康发展,并实现繁荣兴盛。

一、文艺守正创新的生成逻辑

  守正与创新融合并进是世界文艺发展的普遍规律。文艺要获得永续发展的动力,既要继承传统、守护传统,更要顺应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推陈出新。守正才能确保文艺发展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确保文艺跟得上时代,从而获得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文艺守正创新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百年中国文艺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新时代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如果变化发展,意识也会随之变化发展。另一方面,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反之则会产生阻碍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创新意识。时代是文艺的物质基础,时代在变化,文艺自然也会发展变化。

  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本质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而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曲折,但前途无限光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在扬弃中完成超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存在,事物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新事物的产生与出现,就是在吸收旧事物的合理部分、扬弃不合理的部分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守护传统,传承传统,在守护与传承中完成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改革和创新精神,守正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本质要求,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文艺领域的表达和应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带有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属性。我国文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的产物,无论是文艺理论还是文艺实践都带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因此,新时代中国文艺守正创新有其丰富、深厚而坚实的理论逻辑。
(二)历史逻辑:百年中国文艺发展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在守正中不断创新的实践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提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创作理念,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深刻阐释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等问题,强调“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延安文艺工作者创作了《白毛女》等众多著名革命文艺作品,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和人民解放贡献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走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的道路,文艺领域涌现出《林海雪原》《创业史》等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作品,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得到凸显和丰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文艺紧跟时代发展,先后涌现出“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大众文学”等文学思潮,文学创作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姿态和以民众的精神生活为切入点的创作导向。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并不断凸显文艺的作用和力量。习近平指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指南。此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艺精神展开创作,文艺的人民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以下认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百年中国文艺在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是社会主义文艺保持旺盛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和法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提供宝贵启示。
(三)现实逻辑:新时代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观察新时代,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反映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人民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就考验和挑战而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世界在变,时代在变,我们的发展机遇和发展要求也在变。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我们必须要有理论创新的勇气,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分析变和不变,与时俱进审视我们的理论,该坚持的坚持,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决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必然要聆听时代声音,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结合新时代中国实际、时代要求与人民需求,创新文艺理论,创新文艺实践,才能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就创造美好生活而言,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然而,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与任务。我们既不能封闭僵化,也不能改旗易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艺事业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艺走向繁荣,进而推进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滋养。

  总之,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文艺必须创新,而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又决定了文艺必须守正,因此,坚持文艺守正创新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

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封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二、文艺守正创新的内涵意蕴

  文艺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文艺守正与文艺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文艺守正才能保证文艺创新不迷失方向,文艺创新才能保证文艺跟得上时代,必须坚持在文艺守正中创新,在文艺创新中守正,文艺守正创新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下文将分述文艺守正和文艺创新二者的内涵。

(一)文艺守正的内涵

文艺的“正”,指向文艺的根本属性以及文艺在实践活动中呈现的发展规律。百年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灵魂和保证,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因此,坚持文艺守正,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之路。

  其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他进一步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已经证明了其科学性,在当今时代依然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最根本的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文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新时代文艺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在文艺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在文艺实践上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时代精品,建设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信仰和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文艺。

  其二,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习近平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决定着文艺工作者以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批评实践。社会主义文艺源于人民,“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人民的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鲜活而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最重要的源泉,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最根本的方法。只有扎根人民,走进社会实践深处,走出象牙塔,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问,文艺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人民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加丰富,对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等文艺作品的要求也更高。文艺创作只有把握人民需求,永远同人民在一起,“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艺术之树才能常青。社会主义文艺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看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的发展要依靠人民来推动,人民在文艺工作中居于主体地位,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鉴赏者和评判者,文艺的最终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总之,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这是百年来我国文艺在实践中呈现出的最显著特征。

  其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党,文艺创作也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因此党性和人民性在文艺领域是相融相通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在加速演进,文艺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在变局中保持发展定力。

其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向。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时代。新时代文艺要取得成就,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之路。
(二)文艺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持续创新才能予以解决。文艺的“新”,既指向创新精神,也指向具体的创新内容即文艺理论创新和文艺实践创新。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因此,我们坚持文艺创新,就必须坚持在文艺创新精神下的文艺理论创新和文艺实践创新,用新的文艺理论指导新的文艺实践。

 其一,坚持文艺创新精神。习近平强调:“我们搞的事业,我们是先行者、探索者,没有人给我们提供可以采用拿来主义态度的经验,必须通过理论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来指导实践,并用实践中摸索到的规律来升华我们的理论。”这种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文艺工作者要进行文艺创新,首先需要这种创新精神,然后“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其二,坚持文艺理论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文艺理论创新就是要根据文艺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不断根据新的文艺实践推出新的文艺理论。习近平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新时代文艺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这是文艺创新能够成功的根本保证。文艺理论创新,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如《文心雕龙》《诗品》《原诗》等著作中蕴含的文艺思想、文艺观念和文艺方法等,是新时代文艺理论创新的重要资源,是文艺理论创新的宝藏,需要我们批判性继承。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也需要我们批判性借鉴。只有做到古今交融,中西合璧,文艺理论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其三,坚持文艺实践创新。历史地看,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现实地看,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中华文明要走出去,也必然要通过优秀作品来实现。总而言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提升中华文明的海外影响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创作生产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创作优秀作品的过程,就是文艺实践的过程。文艺工作者必须努力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在实践中推动文艺创新。

  其四,用新的文艺理论指导新的文艺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相辅相成,文艺实践是文艺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而每一次文艺理论的飞跃,都能带来文艺实践的向前推进。我们必须求新、求变、求进,在新的文艺实践中推进文艺理论的修正、创新,再以新的文艺理论来推动、指导新的文艺实践,实现文艺实践与文艺理论的正向互动与良性循环。

三、文艺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

  文艺守正创新,既是价值理论,也是实践准则,不仅有其生成逻辑与内涵意蕴,而且包含基本的原则遵循。新时代奋进文艺新征程,必须将这些原则遵循落实为生动的实践。在实践中实现文艺守正创新,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人民的精神需要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与价值所在。新时代奋进文艺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展开想象和创作,为人民提供丰富、深厚的精神食粮。

 首先,文艺要热爱人民。“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文艺工作者只有热爱人民,才能做到心中有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中有人民,才能主动地自觉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与人民共担忧患,共享欢乐。

  其次,文艺作品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人民是文艺作品表现、描写的主体,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文艺作品就要围绕人民的需求展开创作,表现人民生活状态,反映人民真实心声。习近平强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 文艺作品要为人民放歌,要礼赞人民英雄,歌颂人民精神,塑造人民丰富、饱满的形象,“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

  再次,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艺的最高标准。要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家,围绕人民的审美眼光和审美理想展开文艺批评,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优秀的作品要有从人民中来、源于人民的生气,也要有到人民中去、接受人民评判的底气。文艺作品如果脱离人民,缺乏人民的认可,就会丧失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与生命力。

其二,坚持古为今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艺创作不仅要呼应当代生活,有当代生活的底蕴,也要守望文化传统,继承文化传统的血脉,故步自封或割断血脉都不是文艺守正创新的正确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新时代文艺坚持古为今用,就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强调:“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辩证取舍,融合创新,才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当代文艺创作者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当代文艺审美中,以中华审美、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破除文艺界广泛存在的“以洋为美”“以洋为尊”“唯西方论”等不良审美论调,“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其三,坚持洋为中用,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文艺只有在交流和学习借鉴中才会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现代以来,我国文艺与世界文艺的交流就一直进行着,并越来越广泛,这种交流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思维在碰撞中能产生新的火花,产生新的创造力。国外文艺中新出现的艺术形式,只要人民群众喜欢,我们就可以“拿来”,赋予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为我所用,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我们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当代中国文艺既要坚持古为今用,也要坚持洋为中用,加强中外文艺交流互鉴,才能保持文艺创新和创造活力。

  其四,发掘新现象新人物,塑造经典文艺形象。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经典,艺术经典必然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也必然含有非常鲜活又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文艺工作者要把握历史和时代大势,紧跟时代步伐,感受时代精神,用文学艺术创造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其五,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观念、新手段的涌现,极大地拓宽了文艺创作的空间,促成了文艺形式上的创新。文艺形式的创新不仅带来了文艺生产创作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了人民群众审美要求的变化,更带来了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不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一部作品如果只有绚烂的技巧和高超的手段,而缺乏丰厚的内容做支撑,最终也只会昙花一现。艺术源于生活,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以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正确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创作灵感,文艺创新才能再攀高峰。

  其六,文艺工作者要努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才是文艺创新的载体,也是文艺创新的第一资源,文艺创新最终必定要通过文艺工作者来实现。文艺工作者既要努力提高艺术修养,也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养德中修艺,先塑造好自己,进而通过作品塑造人心、引领时代。己立而立人,学识、襟怀、道德与人品在创作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艺经典,其创作者无不拥有丰厚的学识、宽广的襟怀与高尚的品行,体现了人品和艺品相统一的古训,正如《文心雕龙·程器》所指出的:“瞻彼前修,有懿文德。”文艺是引领人民向上向善的重要力量,文艺工作者必须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以德艺双馨作为终生追求,努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有“敬畏之心”和“赤诚之心”,如此才能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自觉抵制浮躁和功利的文风,自觉维护行业风气,为维护良好文艺生态乃至美好社会生活贡献力量。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文艺工作者只有自觉担当起坚持文艺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积极践行文艺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才能推动当代中国文艺和中华文化走向繁荣兴盛,才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为方便阅读,参考文献及注释从略,图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提供)

思想战线THINKING
《思想战线》是云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双月刊物。教育部首批“名刊工程”建设期刊;国家社科基金学术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