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文,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哲社学科组成员;
谭竹希,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边界、学段分工、教育重点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依法完善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高度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立法价值,贯彻落实国家意志,规范中国特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选择,处理好本质内容、主要内容、延展内容的关系;要明确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侧重,在小学阶段培养道德情感,在初中阶段打牢思想基础,在高中阶段提升政治素养,在大学阶段增强使命担当,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一体化;要优化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整合,从内容衔接、内容互补、内容协同等方面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下称《爱国主义教育法》)科学整合了既有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有力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法治化发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专门性法律。《爱国主义教育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廓清了爱国主义教育与相关教育的内容边界,规范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选择,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并加强改进新时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依法完善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既要整体把握又要灵活处理,进而规范内容选择、明确内容侧重、优化内容整合,以科学的内容体系助力爱国主义教育提质增效,确保教育实践能够行稳致远。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各学段,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其主体和内容均具有广泛性。规范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选择是防止内容泛化,以整体育人理念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共性与个性的平衡点,集中力量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任务,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 事物的本质是其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存在着的不是质,而只是具有质并且具有无限多的质的物。”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正确认识事物本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实践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多数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具有普遍性、世界性,也具有民族性、国家性。一个国家实施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必然受到其国情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区别在于本质内容的不同。换言之,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容就是它的质的规定性。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既具有文明国家的共性,更有其独特意蕴和价值规定。习近平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明文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容,也是评判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标准,是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和持续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要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容,就要高度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性,明确其本质内容的具体性、现实性。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强调,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对国家的国体、政体、文化等的认同和拥护,“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特征。一方面,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开创和发展的,是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背离这种统一的空洞的爱国是肤浅的、脱离本质的、发生质变的爱国,也不能彰显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价值和社会功能。“从本质内容和根本功能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旨在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这一系统性就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正如邓小平所言:“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在教育实践中,要以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容为基本遵循,以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作为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将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等作为重要内容,深刻领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全域性,讲好“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道理、学理及哲理。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依法完善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其具体内容。毛泽东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爱国主义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界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范围,其总则第6条列举了8项主要内容,涵盖理论、实践、文化、制度、历史等多方面。深化中国特色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一本质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一要把指导思想教育摆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正如列宁所言:“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科学化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被载入党章和宪法,表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不仅是高度一致的,而且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爱国主义教育法》第3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指导地位,并将其作为了《爱国主义教育法》第6条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的首要款项。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把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置于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的首位是本质内容的具体体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把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讲清楚、讲透彻、讲深刻。二要将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下称“五史”)教育贯穿全学段。“五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以唯物史观分析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要载体。各学段都可以从“五史”中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史料素材,用史实说话是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五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理解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具象化,让爱国主义教育言之有物、有血有肉。三要以制度教育促进国家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从制度层面认识自己的国家。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又要讲清这一制度的先进性,培育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与自信。这是《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的逻辑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党的领导是发挥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应重点突出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根本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同时,要讲明白制度自信不是故步自封,讲清楚深化改革不是制度不好,而是“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坚持和完善各项制度正是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和生动写照。 在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将国家意志转化为具体教育内容的实践过程中,要针对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法定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应性创新和延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立法不可能列举穷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6条第9项以“其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作为该条的兜底条款,为新时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延展提供了依据。依法延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一要“古今贯通”。新时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一本质的基础上,既要从现实回望历史,又要从历史观照现实。一方面要在“五史”基础上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另一方面要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中外关联”。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处理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树立开放包容、胸怀天下之格局,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简单排斥外来文化,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体实践有机融合,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法》第9条“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三要“刚柔并济”。习近平指出:“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以学校教育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观念的模式已从“柔性”的道德培育层面上升至“刚性”的法律规范层面。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要结合各学段及其所在区域的现实情况,兼顾需要与可能,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则性要求科学、合理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规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统筹考虑全局性、针对性及地方特色,通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拓展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强制性、规范性的外在法律保障,而且要结合个体的认知方式将其置于法律与道德“双重互构”的逻辑中。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第15条规定“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结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一体化”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及现实需要出发,在小学阶段培养道德情感,在初中阶段打牢思想基础,在高中阶段提升政治素养,在大学阶段增强使命担当,从而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的纵向有机衔接和全程贯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飞跃至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飞跃至实践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怎么教’要根据‘教什么’来选择,并决定于‘为何教’”。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意趣,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等定位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进一步明确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侧重,完成教育中“情感—习惯—知识—理论”的进阶与跃升,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序列承接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分工协作体系。 小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实践中已建立起一些基本的道德情感,但其爱国意识主要来自日常生活经验,是相对零散和模糊的。“小学阶段属于启蒙性学习”,小学教育重在通过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从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基础认知。因此,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启蒙,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爱党爱国的质朴情感。为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党和国家的感性认识,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及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侧重于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更是《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的法律义务。对于国家象征和标志,小学要充分运用相关节日开展爱国教育,重视日常升旗仪式、国家公祭仪式等,向小学生介绍仪式符号的表征意义,借助仪式操演来规范学生行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等课程均可采用图像叙事、艺术鉴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比如,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讲授相关课程内容时,要科学合理、生动形象地进行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激发小学生对国家、国土的热爱。对于英烈、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及其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借助国家表彰仪式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及其获得者等,要以讲述故事和启迪想象力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小学生们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初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承上启下,是夯实爱国的思想基础、强化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意识及志向的重要时期,“知”与“行”相辅相成。一方面要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为主渠道,依托相关教学单元讲授宪法和有关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课外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融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把党、祖国、人民时刻装在心中,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等课程要分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任务,并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师风师德、校风校纪、班风学风、文娱体育等活动之中。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第16条“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的要求,就要建设爱国主义主题的校园景观、校园雕塑、文化墙、文化走廊等,让学生沉浸式地体悟爱国情怀;通过举办爱国主义主题的书画展、开展传统艺术工作坊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组织研学旅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打牢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让学生逐步将爱国情感转化为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日常行为习惯。 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逻辑思维总体上呈现不断成长的趋势,高中阶段是提升政治素养的关键时期,要做好其与初中阶段的衔接教育。要以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为基本遵循,通过相关课程单元的教学,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教育。其次要注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观念的培育,以此为基础形成政治认同。“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因此,要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中系统地介绍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民族团结的意义,以及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相关知识,各科教学要适当交叉、相互补充,通过教材预习、课程学习、考试评价等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化对相关概念、相关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历史学者、军事专家等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借助文字、图像、仪式及物质等载体来实现记忆的激活、再现和刻写,发挥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期望。三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定期举行军事训练及组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围绕相关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报告,通过深入探究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四)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重在增强使命担当
大学的育人方向始终带有明确的价值指向,“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品质”。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及其个人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认识和实践、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增强使命担当。由于大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逐步养成,他们不再满足于“是什么”的认知,常有“为什么”的追问和“怎么办”的困惑。因此,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带领他们思考“从何而来”“走向何方”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将自身价值根植于社会需求和人民需求中,为民族复兴释放能量。为此,一要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理性。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对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体系化阐释,引导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教育学生,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事物本质,确保爱国主义情怀扎根于本国实际的深厚土壤,并在观察世界中不断生长;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爱国主义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明白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仅是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义务。二要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要依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规定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大思政课”的建设方案,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物古迹、红色资源等文化场馆,适时运用各类纪念活动、民俗文化活动、入党宣誓等仪式,科学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平台载体、新闻媒体等各类媒介,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合力,不断优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话语表达、传播渠道等,增强大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立法精神和所规定的主要内容要贯彻在全社会各领域的教育实践中。就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建设而言,在各学段各有侧重的同时,还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有机衔接与科学融合,在各学段大体分工的前提下,要优化内容衔接、内容互补及内容协同,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不断完善。(一)注重各学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衔接
“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在校生2.93亿人。”习近平指出:“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在学校思政课体系中,必须正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简单重复、内容倒挂、断层脱节等问题,注重各学段的教育内容衔接。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各学段的爱国主义教育要递进式处理相同或相似内容,辐射式处理核心内容,聚合式处理本质内容。从实践层面上考察,一要加强思政课一体化教材建设。主管部门要制定教材发展规划,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通过公开遴选程序组建由学科专家、各学段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具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意识和教研能力的编写团队,建立健全稳定的沟通协调机制,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确定为大纲制定、内容撰写、审稿修订等过程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及时发现和处理衔接不畅之处,对同一主题或相似度过高的内容,要科学整合、优化布局,而对脱节或倒挂的重要内容,则要适当调整或重新设计,进而实现以教材内容的有机衔接牵引教学内容的整体贯通。二要加强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要充分调动高校、各级教研机构和教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参与教研活动,深入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要整合资源并建立跨学段的教学研究平台和合作机制,综合选取多种研究方法,吸收借鉴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研究范式。具体而言,要深化理论研究,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要加强实证研究,严谨设计、严格调查、科学分析,持续跟踪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要重视比较研究,回溯我国优秀的育人传统和经验,归纳国外教育研究方法,借鉴国际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三要加强思政课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注重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基地的作用,推广跨学段的集体备课,着眼各学段中主题相近的内容,开展相邻学段教学内容的衔接研究,关注小学和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段间衔接,做好经验总结与推广工作,同时,还要遴选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名师及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集体备课的牵头人,邀请教材编写团队讲解大纲逻辑及授课思路,帮助一线教师在领悟教材基本精神基础上知己知彼,从整体上把握各学段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二)协调各课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关系
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学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中的子系统,需要高位推动、各方配合、协同并进。《爱国主义教育法》第15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就某一学段的爱国主义教育而言,要协调好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容关系,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各门课程的横向补充功能,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一要转变理念,培养能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与育人责任培育,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要以讲座、会议、研讨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重要会议精神,又要带领教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还要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和各学段各科的教师交流平台,让各科教师相互交流如何在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如何保障融入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形成“教研相长”的共同体。二要建立机制,重视评价。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需要人人协同,各课程负责教师要发挥各自专长,协同备课;要实现课与课的协同,即思政课程、其他课程要发挥各自的效能和优势,有机统一理论的高度、专业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实践的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学校等要统筹各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协同配合以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理论深厚、案例翔实、类型多元为基本原则,联合开发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资源库,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通过实名注册登录后方可免费使用,教师们由此可以便捷检索、获取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这有助于跳出各门课程知识的“信息孤岛”,从方向、理论、转化和服务等维度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对教师爱国主义教学能力、育人情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促进师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三要经常激励,厚植情怀。从完善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等构成的精神激励体系出发,塑造一批擅长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典型,加大荣誉表彰的力度和强度。同时要完善物质激励体系,设置覆盖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专项教改项目、专项科研课题;设立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名师、特聘教授、优秀人才等岗位,并将之充分体现在关涉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职务评聘、年度工作总结考评、绩效考核等方面,激发各门课程教师协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动力。(三)强化家庭、学校、社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协同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是一项实践跨度大、辐射空间广、要素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聚合国家统筹之“势”、筑牢学校教育之“本”、厚植家庭教育之“基”,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的教育工作体系及运行机制。强化家庭、学校、社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协同,一方面要完善制度,以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坚持党对各学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领导,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落地见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律法规。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要担起责任,凝聚家庭、学校、社区的育人合力,统筹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监督等工作,树立爱国主义教育的共育目标,将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确定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贯穿于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工作的细则中,在定期理论学习、工作研讨、素质培训等方面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同时,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第17条关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定,履行家长的主体责任,提升家长进行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素养,并且要有效发挥社区的支持作用,以制度规定强化社会组织机构的协同配合,推动家庭、学校、社区的融通与合作。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以共享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资源。社区作为家庭和学校的所在地,拥有丰富的资源供教育使用,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资源共享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协同的必然要求。一是家庭、学校、社区三者活动资源的共建共享,三方可以联合举办爱国主题的各类活动,通过学校负责策划、社区提供场地、家庭积极参与的基本模式,依法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协同发展。二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三方文化资源的互通共享,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校风校纪、家风家训等的文化宣传,在学校、街道、社区等地建设反映爱国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景观、雕塑、文化墙、文化走廊等,通过宣传展示、精品陈列等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家庭、学校、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爱国主义教育法》第24条规定“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平台载体”。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应协调统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平台建设,搭建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云平台,协调各地方教育服务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的互联互通,避免平台闲置。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互通等方式,运用讲座、社区活动、家庭教育研讨等形式,将家庭与学校、社会连接起来。建立基于云平台的爱国主义信息资源调度与协调机制,合理调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及时共享爱国主义教育最新项目成果,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家庭、学校、社区的融通与合作,整体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为方便阅读,参考文献及注释从略,图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