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兜售复杂概念!用故事赢得认可

职场   2024-09-28 08:32   四川  

AI效能助手是一套降本增效的框架,在推广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

当我祭出整体产品架构图的时候(有点小复杂),一分钟之内CEO们会陆续打哈欠,这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场景,你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一次汇报,但当你刚讲几句的时候,汇报对象便有走神的表现,或者眼神游历,要么低头玩手机,那么这次汇报效果肯定就不太好了...

比如以下案例:

一次分享

去年ChatGPT兴起,公司陷入了AI焦虑,于是CEO委托技术负责人去做下调研,回头准备一次分享。

万事俱备,10多个高管一字排开,技术负责人信心满满,拿出了一份50页的PPT,随后第一句话就给大家干懵了:

ChatGPT的核心在于 Pre-trained Transformer,其中Transformer是一个基于attention机制并且可以并行处理的神经网络架构,他的核心的功能是通过编码器,将人类语音解析成机器可以理解的数字,并且根据存储的参数,通过解码器生成我们符合预期的结果,参数量越大,这个结果越准确。

HR负责人给我的反馈是,当他说出注意力机制的时候,她确实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随后她瞄了一眼财务负责人,她眼泪也止不住的在往下流......

随着讲解逐渐深入,NLP、BERT、数据集、数值运算、思维链等词语不停的崩出,HR小姐姐注意到CEO的眼神逐渐变得失焦,而其他高管则开始频繁查看手机,甚至开始直接摆弄自己的笔记本了...

随着30分钟的“煎熬时间”结束,CEO问了句:所以,GPT模型,他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反而把技术负责人干懵了(他可能在想,刚刚不是一直在解释吗),于是他不厌其烦的回答道:模型就是参数+架构:

  1. 架构是控制数据流向和处理方式的基本过程;
  2. 参数是人工干预+强化学习后的组合可能;

好的架构+足够的参数,就形成了无数的猴子+无数的尝试,最终暴力解锁形成了李白的篇章,随后他发出了一张网上的图(大家不用勉强了,以各位的智商绝无可能短时间看懂,而且也不是本文重点):

CEO不想表现得智商不足,随后沉默了起来,场面一时陷入尴尬......

所以,你信心满满准备的知识盛宴,结果却引来一阵沉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知识诅咒

知识诅咒是一种认知偏见,指当人们对某个主题有了深入了解后,很难设身处地地理解那些对该主题缺乏了解的人。

他们往往会假设他人具备与自己相同的知识背景,从而在沟通中忽略了必要的细节或解释。这可能导致信息传达不清晰,听众感到困惑或无法理解。

举个例子:

  1. 一位专业的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时,可能使用大量医学术语,导致患者无法明白实际情况。
  2. 教师在课堂上跳过基础概念,直接讲解高级内容,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

上述技术负责人“精彩”分享遇冷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知识诅咒,他认为理所当然的背景与词汇,对于其他部门负责人来说犹如噩梦。

这时候再将话题回到自身,在为各位CEO或者高管介绍AI效能助手过程中,有一个名词出现频率是很高的:SOP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标准作业程序,指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很多时候SOP是机制、流程具象化的结果,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在这个点上不会有任何歧义,但真实情况下是60%的团队没听过这个词,20%的企业听过但理解不深......

设想一次交流,每当我提到SOP,对面心里就会咯噔一下,类似于SOP这种陌生的词多了,那不打哈欠就怪了...

不相信?那么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翻一下这段话:

ChatGPT的核心在于 Pre-trained Transformer,其中Transformer是一个基于attention机制并且可以并行处理的神经网络架构,他的核心的功能是通过编码器,将人类语音解析成机器可以理解的数字,并且根据存储的参数,通过解码器生成我们符合预期的结果,参数量越大,这个结果越准确。

讲故事而不是讲概念

综上,我认为一次好的交流,有两个前提:

  1. 第一是同频对话,大家对同一个词同样的话题要有足够的认识,这里的意思是,不要去用那些“显得高大上”的名词;
  2. 第二是有趣且有用,好的交流一定是观点的互换,最高级的观点就是产品本身,但我们要停止不停兜售复杂的概念,而要以趣味性的语言传递信息;

在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的观察交流对象的反馈,以我失败的推广经验为例,以下三点需要重点考虑:

话题有兴趣;

比如我之前的介绍方式:

你好老板,我的产品是AI效能助手,他包含两大核心模块、三个辅助小模块

其中流程引擎的意义是,我们将如何使用他......

CEO驾驶舱包含了以下模块......

这就是一种主动兜售的模式,上来就是一套组合拳,就是硬怼,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受得了,这种方式有明显的弊端:节奏混乱、没有主线

你讲到3分钟时,对方的思维可能还停留在第1分钟。就算在同频对话的情况下,对方也很难抓住你到底主旨是什么。

交流有反馈;

其次,上述那种平铺直叙而又宏大的模块介绍,会带给聆听者两个问题:

  1. 因为是完整的介绍,不好打断,插不上嘴,出于礼貌只能听完;
  2. 进一步,因为信息接受度不高,聆听者很难问出有效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介绍方式要有两个注意:

  1. 需要有整有零,最好分段叙述;
  2. 需要主动埋入钩子,增强互动,但互动的问题要对方接得住,而不是回答不了的问题;

答案有共识;

在最终交流后,双方在观点或产品部分达成某种一致,这种一致可以是:

  1. 完全认同,非常愉快;
  2. 部分认同,有所收获;
  3. 完全反对,观点碰撞;

以上都算好的结果,比较差的结果是:自说自话,毫无收获

讲故事的方式

综上,在解决方案类汇报,或者产品介绍,或者观点表达的场景里面,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事实:

大脑与大模型很类似,他只能记住短暂的对话,多了消耗不了、复杂了容易找不到主旨

所以,传统三段式的交流方式其实是很友好的:

  1. 首先讲一个大家能共情的故事,或者大家都很痛的问题;
  2. 其次交流大家对这个故事的看法,这个问题的定义及见解;
  3. 最后抛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拿出相关的成功案例;
  4. 最后基于案例以及解决方案与客户进行进一步交流;

这里一定要注意:对方没聊到的细节,可能都是干扰因素,不是必须就别展示。

我之前总是想秀肌肉,会一股脑倾倒很多概率,丢出很多“独具匠心”的细节,其实都是干扰项,会加重理解成本,不被理解的“巧妙”,纯自嗨罢了。

卖的不只是产品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你兜售的很差,对方依旧会买单,原因很简单:你销售的不只是观点和产品,你销售的是自身

认真的态度,较劲的执拗,莫名的自信,都是非常能打动人的特点。

最初我去向一位CEO兜售产品,因为案例还没做出来,那次介绍的表现其实是很糟糕的:

  1. 不是很自信;
  2. 逻辑有些混乱,没讲清楚;
  3. 最后的交流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也回答的不好;

本以为完全失败,结果对面老板却给出了较为肯定的反馈,原因在我看来也很:他认为我很认真,确实也在做一件很难的事情,他在介绍过程中看到了产品的雏形,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我的决心...

让客户看到你的态度,看到你的自信,看到你的决心,这可能是他是否愿意花钱的关键:产品售卖失败,个人售卖成功,你至少获得了一份offer嘛

在《霹雳布袋戏》中,也有一个复杂概念解释的经典案例,正好用来做结语:

只手之声

叶小钗在学艺的最后阶段,恩师半陀废抛出了终极问题:什么是只手之声,需要叶小钗做回答,如果回答不了就不能出师,这段剧情由此而始:

思考、思考,叶小钗尽心思考,他为了体会出只手之声的意思,致使他犹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伍子胥,一夜染白头了。

白发后的少年叶小钗沮丧的说:「我没办法,我没能力,我永远也没办法了解什麼是只手之声‧‧‧」

这时,欧阳上智路过看见,他便说:「朋友,你好像是心事重重!」

欧阳上智:「到底是什麼难题,使你如此的困扰呢?」

叶小钗无礼的说:「什麼难题?哈!永远也无法破解的难题啦?」

欧阳上智说:「哦!说出来做参考吧。」

叶小钗说:「我劝你还是不要自惹麻烦!」

欧阳上智说:「不麻烦、不麻烦,越困难的问题,我是越愿意接受!」

叶小钗说:「好,什麼是只手之声?题目就是这样!」

欧阳上智说:「只手之声,是什麼人出这种的题目考你?」

叶小钗说:「说出来你又不认识他!」

欧阳上智说:「以后我就会认识他,能出这种题目的人,是人中之龙,他到底是谁?」

叶小钗说:「半驼废!」

欧阳上智说:「住在哪里?」

叶小钗说:「天南山下的草茅」

欧阳上智哈哈大笑说:「闭目云山深处卧,始知其人是高僧!」

叶小钗:「他不是出家人!」

欧阳上智:「虽然不是出家人,但却有百年高僧的造诣,只手之声乃是一种禅学。

禅的目的,就是将我们由发疯或残废的危机之中,挽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或是解脱的意思,让所有一切本来存在我们心中的创造与动力,发挥在无碍的作用之中。

我们每一个人,莫不拥有可使我们幸福快乐,和互相敬爱的必要能力,但一般而言,我们对於这个事实,都是盲无所见,职是之故。

禅要咱们打开第三眼或是顶门眼,以便见到自始,就被无明障蔽,而没梦想到的境域,无明的云翳一旦消除之后,无限的天空朗行呈现,於是我们便打从无始以来,第一次看到我们的自性,如此我们便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我们就会知道这既不是盲目的努力,也不是纯粹暴力的展示。

而是,尽管我们尚未确知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麼,但是我们已经明白这里面有东西,即可使我们在它里面,活著的时候,感到无限的快乐,同时又使我们在它的发展当中,对它感到十分的满足,既不会提出任何问题,更不致遇到可悲的疑惑,为什麼你不能明白只手之声的意思?

这是因为你的第三眼尚未打开,使得原本非常简单的问题,变成隐隐蔽蔽、似疑多疑,如果你本著无心的意境,去体会只手之声的意思,那你会发觉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叶小钗:「什麼是无心呢?虽然半驼废有提起无心二字,但我只能知其皮毛,而不能深入其髓。」

欧阳上智:「无心简单的解释,就是不用意识思维,推理时的心灵状态,无心的境界,乃是一种极其明白,没有自我意识的状态,所以说,你别用意识思维,推理时的心灵,去体会只手之声的意思,那你就会明白,原来只手之声就是无声之声,因为只手是一个单独的东西,单独的东西,本来就不可能发出声响。」

叶小钗:「啊!只手之声就是无声之声,为什麼我没想到呢?」

......

过了一段时间,叶小钗来到屋内,半驼废看见的说:「哼!你又来了,这次你的答案是什麼?马在跑的声,或是鸟在叫的声呢?」

叶小钗走过去,将一包东西放在半驼废面前。

半驼废:「这是什麼?哼!」,将东西打开,然后看见了舌头,惊讶说:「舌头!你的舌头!你稍等一下」

然后抽出桌上的宝剑,双手握剑,剑身发出光芒,然后再插入剑鞘,将刀剑拿在手中说「你的舌头,换到这副的刀剑,有价值,一切尽在不言中,刀剑背著,去找寻你的目标!」

叶小钗点头,转身背对半驼废。

半驼废:「让我替你挂剑吧。」

替叶小钗挂上刀剑,一边说:「一流刀剑在一流人的身上,要做出一流的事情,免去一切粗俗的礼节,步出这个矮门,你就是一个无心的人,去吧,叶小钗!」

结语

所以,欧阳上智是如何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概念,值得你我深思。

叶小钗学艺是我10多年前看的剧情,我当时认为他是了解了什么是只手之声,得到了半陀废的认可。

多年以后,翻看剧情,我认为:叶小钗当时并不能理解什么是只手之声,但他拔掉了自己的舌头,以此明志,让半陀废看到了他的决心

综上,如何表达好复杂的概念,我们需要学习欧阳上智,用深刻的经历理论、高操表达技巧,去讲述自己知道的道理;

但当我们确实不能完全表达清楚复杂的概念时,就需要学习叶小钗了,让对方看到我们的决心,我们总会回答这个问题!


叶小钗
原为鹅厂、ctrip、baidu、一线开发,B站技术专家,某独角兽技术负责人,AI产品项目负责人,CEO数字分身负责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