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高管:一不小心,空降变空难……

职场   2024-10-15 08:18   四川  

我的产品发布了:CEO数字分身,让CEO分身有术,有意者联系。

此篇文章介绍了空降领导会遇到的一些情况,建议收藏

老员工承载着企业的历史和文化,是公司早期成功的奠基石。

所以站在老板角度,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刻意伤害”这些老员工的,但有两个情况老员工要特别注意:

  1. 高速发展,老板预估公司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明年规模可能翻5倍以上;
  2. 明显掉队,当前老员工扮演着“阻碍公司进步”的角色;

在以上两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各单位要注意:空降领导可能要出现了

个人经历

如前所述,空降Leader的出现,一定是当前团队有一些问题,管理层为更好的适应当前或未来战略落地,不得不采取的一些策略。这里得原因可能是:

  1. 当前团队拉胯;
  2. 当前团队没问题,但业务发展过快需要做下一代梯队部署;
  3. 更上层人事变化,需要更匹配自己的老部下...

不同的场景应对的策略不一样,回顾历史,我的经历那是相当丰富:

  1. 四次空降。两次作为技术负责人空降,一次作为大公司中层空降,最后一次是由于公司合并作为技术负责人空降;
  2. 两次被空降。一次作为技术负责人,一次作为技术副班长;

所以,我在这块的认识比较深刻,会以三个视角为大家介绍:

  1. 被空降群众应该如何自处;
  2. 空降Leader如何快速推进工作;
  3. 公司应该如何处理空降;

这里先给大家补补课。

一朝天子一朝臣

能做到一号位,一定会有一只自己的嫡系,所以与其说空降了一位Leader,不如说空降了一个团队

这对公司是把双刃剑:

  1. 一方面,公司可以马上涌入一大批人才,形成战斗力;
  2. 另一方面,如果新老冲突过大,或者外招团队不适岗,那其破坏力也不小;

所以,公司层面往往会在观察期刻意的保护老员工,但要注意是这里的保护很有限,千万别蹦上蹦下,容易摔着...

综上,对于被动接受的老同事,其指导思想是:

  1. 迎接变化;
  2. 融入体系;
  3. 自称体系;

当然这很难,所以我们先来说下心态问题

被空降者·忍狠滚

新Leader的出现,极可能导致格局洗牌,这会带来新体系、新梯队,而新梯队的建设会引起之前同学的各种质疑无力感,因为话语权不在他们身上,所以第一步需要调整角色调整心态

处于顺境的时候,自然意气风发,处于逆境中的时候,也未必要自暴自弃、消沉不已

只要心态摆正,不带情绪,问题就解决一大半。

如果确实过不了自己这关,具体到操作层面,三字真言可以作为指导思想:

忍、狠、滚,要么忍耐,忍不了就狠下心改变局势证明自己,否则就好好离职

如果心态没问题。对于被空降群体的具体方案,又要分层级:

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是团队真正干活的人,多是辅助类型,这些人可能是一些对管理没兴趣的技术专家,也有厌倦争夺的业务骨干

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参与到核心变更中,但却可能是上层重点保护的对象,会透露一些额外的消息,让他们别慌,别站队之类的。

因为哪里都缺踏实干活的人才,组织结构的变革,首先应该保护这批同学。而这批同学更多的是变革与我何干,事情还不是得继续的态度,看似可有可无,实则稳如泰山,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业务瓶颈,具有不可替代性。

时势造英雄,新局面的出现对于一些有准备的一线Leader未必是坏事,老体系的分解、新结构的形成会产生很多机会,怎么选择要看后面Leader是谁,踏实干活的人谁都爱,保证自己在业务侧的不可替代性,调整心态,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层干部

中层干部是团队骨干力量,因为与原管理体系绑定较深,信息量会比较充足,对局势如何演变,架构如何变化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在原Leader的指导下,他们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些决策可能是:

  1. 厉兵秣马,充当先锋;
  2. 销声匿迹,明哲保身;
  3. 胡搅蛮缠,拒不接受;

一般来说,组织结构变革是中层干部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并不是白来的,他来源于:

  1. 势能&影响力,平时的积累;
  2. 专业力,业务的深入了解导致的不可或缺;

所以,平时工作做的好的同学,在组织结构变化的时候,一般会有人主动伸出橄榄枝的,你只需要决策要接哪个橄榄枝即可。

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进退有据,如果平时口碑不好,业务专精不足,在这种变化时候也不建议搞太多事情,因为最终可能都是没有意义的,谨记:

得之易则失之易

因为一定会有一些Leader,由于一些因素,比如长时间得不到升迁,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一些“站队”的行为,而多数情况下这种站队是赌博,这里的最大原因是信息量不足:

  1. 他不知道更上层PK后正在形成的组织结构是什么;
  2. 他也不知道后面的Leader是谁,甚至Leader的特质是什么,是否喜欢这种站队行为,是否会「卸磨杀驴」;

信息量导致视野局限,乱中取利的心态导致汲汲营营,鱼见饵而不见钩,人见利而不见害,最终可能进退失据,得不偿失...

当然,也有人在一些变局中获取了不错的结果,好坏的案例都有,只不过风险较大罢了。

原负责人

对于部门一号位来说,这无疑是给自己空降了一位老大,但也有一个核心差异点:你的老板到底是谁

  1. 表面换了个Leader,但你的老板依旧是你老板;
  2. 真正换了个老板;

老板是谁直接影响决策、影响姿态,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就个人操作来说,空降Leader大概率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团队,你甚至不会是二号位,首先你的尊严要受得住!最重要依旧是「稳住心态」并且「改变心态」。

举个例子,一个小公司如果被刚成立两年的字节跳动收购了,那么可能会不服气、不甘心,一直反问自己凭什么;但如果是被现在的字节收购了,反而会觉得运气怎么这么好。

如果心态不好,其他团队的同学稍微说两句,你就会认为在针对你,而预设立场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加速崩溃。

稳住心态只是第一步,并不是心态好了后面就好过,因为团队里面有好人,也会有「坏人」,还真的会有「就是针对你的案例」!这里有很强的亲疏关系,不要让小事引发对立、引发雪崩:

在团队内,各个小伙伴性格各异,彼此较劲;然后团队之间又有分别,产品与研发彼此对立,就算一个公司,内部也有派系之分,小至一个家族也会兄弟拆墙。

讲到底,分的是彼此,争的是权利,除了自己人就不是自己人,不是自己人就算别人,「人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和自己不同的族群作为敌人」,所以纷争很难停止...

所以,亲疏一定会存在,是否要调整心态参与磨合对于原一号位其实是一个抉择,无非一句话: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选择忍,就不要乱出头,最差的情况可能是汇报给原来的下属;选择狠,那就要拳头足够硬,兄弟特别多,这很考验人性。

如果天花板尚可其实可以忍耐下,踏实做事,后面可能还会有机会的;确实没机会的话,善始善终,换个地方依旧是英雄!

这里有一个点一定要提一下是:高高兴兴的走就好,最好少搞事情,带一些人走无可厚非,千万不要有「把团队搞垮」的心态。

一方面是团队很难被搞死,另一方面人生路很长,不要自己把自己的后路走死了,「长期维护的口碑」总有一天会发光发热。

空降者·梯队建设

空降Leader最重要的工作是快速维稳,让公司放心。保下限、拉上限,处理团队事项注意几个点:

注意节奏,心慈刀快

心慈是指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这里倒不是说虚情假意,客客气气,能做高层干部,基本认知都是足够的,直接诚恳的说明情况即可。

如果合作我们如何如何,如果不想合作我们又怎么办,如果想要离开,可以不可以给点赔偿,这些都摊开了讲。

很多时候,两个人客客气气在那里来回拉扯,一天说不清楚,两天说不清楚,整个事情就一直推动不下去。

刀快是指,如果上面有明确指标、指令,团队就是要优化多少,就是要如何如何,那么也诚恳的交流,要裁员就说赔偿、要降职就说安排,处理得益也未必不能善了。

确定结构,以安人心

空降多半会导致新体系,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要完成新组织架构的确定!

这里不用不好意思,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确定后一定要走正式途径宣发,不要遮遮掩掩,遮掩反而会引起人心浮动。

这也不是为了宣誓主权,组织结构确立是为了下面的同学工作好开展,知道自己新的Leader是谁,知道接下来负责的业务是什么,下面同学知道这些就能安心;

Leader知道自己的职责和公司层面的背书才好push下面的同学做事,没有组织结构的做事是很没保障,很难展开工作。

新梯队,提拔核优

基本架构确定后的核心工作就出来了,就是维稳

做一做人才九宫格,打探一些情况,知道谁是团队的中坚力量,伸出橄榄枝,问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诉求,如果不是很过分就一并满足了吧,反正又不是你发工资...

有些业务或者技术单点可能会在这个节点狮子大开口,以过来人的经历建议是可以满足,但是不能过度,过度就要鸡飞蛋打!

打破亲疏,尽量公正

沉淀出来的梯队,都是公司资源,都很宝贵,不要有之前跟着我的兄弟就是要亲些,要多给点机会的想法,或者有想法可以,但做法上别太过分。

同时,也不要有新团队要多照顾,不然人家说我偏心,于是考核上开后门,偏向新团队,以证明自己屁股没歪。

这个大可不必,并且很没必要,甚至造成伤害,大家走一条考核体系即可: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 bi。

捣乱者,迅速清空

不可避免,依旧会出现很多搞事情的人,唯恐天下不乱,以伤害团队的行为发泄心中不满,也有可能找好下家恨不得掏空上家的存在。

这种要走的,留不住,不用置气,也不要拉扯,给钱走人即可,不要让一些烂事消耗团队的精力,也不要让这批人产生负能量影响团队。

打硬仗,证明自己

上述动作只能说可以暂时稳住团队,但想长治久安、欣欣向荣,还是得证明自己的实力。

其实一般来说,空降一定会选能力更强的人,所以逻辑上你应该要对团队进行降维打击,如果做不到的在体系与专业上绝对的压制,那么就要在实操上足够的惊艳。

所以,空降Leader需要找出团队最重要、最难啃的骨头,要么亲自带队,要么安排突击小组,以最快的速度攻克这个堡垒。

这个时候,成本不是考虑的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速度、解决问题的效果才是关键。

如果既不能降维打击,又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你可能会证明一句话:原来,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

既然谁做这个Leader都不能解决问题,那还不如用我的老兄弟...

公司角度·一地鸡毛

适配度低

怎么说呢,其实重要岗位外招是对公司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因为:能力(权利)越大、伤害越大

很多老板创业成功后,都有些“喜新厌旧”的迹象,喜欢外招大公司高P过来做高管,但他们的一套组合拳打下去,是既浪费钱又不解决问题,比如:

  1. 有个P10大佬给CEO的建议是:公司需要适当冗余,就是需要一些人无所事事,思考未来;
  2. 另一个P9大佬的策略也很类似:我们要做额外人才储备,为明年打仗做好准备;
  3. 另一个市场大佬也很夸张:我要在3个月内烧完一个亿,快速占领市场;
  4. ...

这些大佬们说的应该都没有错,但真的未必适合中小型团队,特别是一个亿烧完了万一没效果,那个公司可怎么向投资人交代啊...

所以,这几年市场的反馈上,空降领导的存活率一直很低

于是很多公司退而求此次,开始将目标放到P8这个层级。但大公司的P8多是在其领域内很专业,进了中小公司,往往难以适应。

他们享受了大量成熟的体系,高效的工具,进小公司就像回到了农村,最后结果就是,他们心高气傲,但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落得个互相嫌弃的结果。

忠诚度问题

当然,也会有一些空降高管是真有水平,能够快速适应团队,并且其专业能力很快的赢得了团队的信赖。

“半路的夫妻、搭伙的生意”,如果公司一直蒸蒸日上还好,发展能解决很多矛盾。但若是公司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迹象。

那么,这一批得到市场验证的高管,可能是最先走的一批人。

而且这很符合预期,我出卖我的专业与名声,你带我发财,你如果不能带我发财,我就去其他地方发财。

公司是难以要求他们与团队共存亡的,这是另一个问题。但其造成的结果却不容小视。

因为公司面临的不是一个人的流失,他要面对的是一个部门核心人才的流失,他们既然是打包来,很有可能就要打包走。

而公司几年时间、大量资源培养的人才,也会跟着流失,这才是真正致命的地方

还有运气更差的公司,直接吸引了一批别有居心的高管,这批人直接奔着搞破坏来的,而很多时候他们确实也会造成很大的灾难。

各留一手

综上,空降高管难以存活,一方面是自身适配性问题,另一方面还有忠诚度问题,而这无疑会导致公司与空降高管各留一手的结果:公司会逐渐释放权利、高管会慢慢释放能力,而这种行为会加长其证明自己的时间...

历史上,出现过老板过分信任空降高管,而导致的血泪事件;也出现过信任不足导致的优秀人才离职问题。

但与伤害相比,损失一个可能的人才,公司显然更能承受。

所以,高管的低存活率常常源于组织习惯性防卫和对新领导的高度审视。为了解决这一困局,组织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首先,

在新高管上任前,组织应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团队成员对变革有一定的理解与接受度。

其次,建立信任机制,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透明的沟通来缓解紧张关系,让新高管与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此外,给予新高管合理的适应期与支持,允许其在初期犯错,并通过反馈机制逐步完善领导风格。

通过这些方法,组织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管与团队的融合,提升高管的生存率。

最坏的结果

历史上,我见过外招Leader最坏的结果是:最终公司老油条成为了部门一号位

造成这个结果的链条是:

  1. 公司外招高管,高管开始整顿团队;
  2. 新老体系冲突,原部门负责人离职,随后一批老骨干离职;
  3. 空降高管不能适应公司文化,与CEO之间产生信任危机,最终离职;
  4. 公司再次外招,不久后外招高管再次离职;
  5. 公司开始厌倦外招Leader,开始内部提拔,于是之前团队中老油条上位一号位;
  6.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整个部门开启1.59问题,新Leader嫉贤妒能,团队一片哀嚎,部门战斗力急剧下降,问题频发;
  7. 公司外招Leader,但由于团队离心离德,新Leader表示无能为力,遂选择离职;
  8. ...

顾问

对于有些公司,他其实不一定要外招一号位,他们真实的需求是让现有团队快速升级、或者切实解决团队当前瓶颈,对于这种公司,顾问无疑是最优的解法。

有几个场景下可以选择顾问服务:

  1. 有问题内部不好解决,需要外部力量;
  2. 项目有核心专业瓶颈,需要外部专业力量;
  3. 项目需要某类资源,需要具有这类资源的人;

综上说白了,公司就是为了花钱买资源或者买方案

如果选择顾问,有两个问题要注意:切忌半灌水响叮当,既然选择服务,要更多的学习、更多的聆听,你认为顾问不行可以换,但不要与乙方吵架。

因为有概率是他们不行,更大可能是你们不懂,你们对专业不尊重的话,换了任何专家都不行...

第二个问题,企业要注意分寸,顾问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彼此的预期错位

对顾问的要求要合理: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有些时候并非顾问,顾得上才问,而是做事都要讲究个ROI。

最后,顾问是对公司非常好的高端人才引入方式,因为在合作的过程中对于彼此的能力与品质都有清晰的认识。

如果公司觉得这个顾问不错,可以给与合适的条件拿下,其风险比随意外招低多了。

结语

空降很正常,注意心态即可。

老员工

对于老员工,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空降,特别是原来的管理层。

这个时候建议大家更多的去感受,去体验,去观察,团队是怎么变化的的,新体系是怎么建立的,是比之前好了还是差了,为什么变好了,为什么变差了,怎么让一切变得更好,修炼总是在进行嘛!

空降Leader

对于空降Leader,要注意节奏,切忌操之过急,过程中要注意:

  1. 可以适当吹嘘自己过往功绩,但要适度;
  2. 不要完全的否定现有团队,任何人都不是一口饭就长大的;
  3. 要接受新团队在制度或工具上的落后性,并提出有效而符合情况的建议;
  4. 一线的同学很容易被环境影响而产生负能量,这里首先要要尽快确定新的组织结构,帮大家尽快由老环境过渡到新环境;

总之,要心慈刀快,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开诚布公即可。

公司

对于公司,之前问了某CEO一个问题,很有指导意义:你是如何看待空降Leader的

还能怎么看,又爱又恨呗...

我不知道其他公司是什么情况,就我的周围,大家情况都差不多。

最初一批老员工,可以说就是如今的天花板,说难听点:他们就是瓶颈

如果他们不继续成长,公司可能也就这个样了...

现在我不担心公司会发展的很差,因为无论多差,他们都会与我与公司并肩作战,不离不弃。

但我很担心公司维持现状,让这批老战友已经在舒适区太久了

他们看不到即将面临的挑战,也没有做前置的准备,我很担心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抓不住。而就当前团队的执行力来说,我不认为我们会赢。

哎,现有团队的素质,也就堪堪维持现状了!中途也有几次外部高管引入,但都不太成功。

不给权限吧,他们施展不开;给权限,他们就一顿乱整...

优秀的人才得陇望蜀,三心两意,心思活得很。这些外来的和尚,要么争权夺利,要么紧盯利益。

而且一个人是不是逐利,时间少了很难辨别,但几次外招,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我们现在关键岗位,更倾向于内部培养。真的只有最初的老员工,才容易有相似的梦想,才能与公司共存亡。

我和这批老员工一起成就了现在的公司,只不过我们暂时没有走得更远。换句话说,我不认为和其他团队能走到如今...

这里回到最初:老员工承载着企业的历史和文化,是公司早期成功的奠基石。

但老员工由于各种历史Buffer加成,很容易故步自封,公司一定不能坐视团队员工处于舒适区,要设法放入一些鲢鱼进来,迫使他们成长。

外部专家流入会充当磨刀石、鲢鱼的角色:

  1. 带来新的管理理念;
  2. 带来新的业务认知;
  3. 带来新的处事风格;
  4. 带来新的创新线索;
  5. 带来新的人脉链接;
  6. 甚至带来新的文化;
  7. ...

这里公司的老将军们一定要知道公司的良苦用心,及时刷新认知,少抵抗,多看多学

但新来的专家也不必伤心,虽然确实在充当“干电池”为团队输血,但这也是证明自己的过程,证明成功便是融入成功。

因为,变革很难从内部发起,外部专家要承担变革推动者的角色。


叶小钗
原为鹅厂、ctrip、baidu、一线开发,B站技术专家,某独角兽技术负责人,AI产品项目负责人,CEO数字分身负责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