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发布了:CEO数字分身,让CEO分身有术,有意者联系。
前段时间为粉丝做了一次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中简历以及面试的部分比较通用,于是抽离了出来。各位正在找工作的同学可以读读看,应该会有一些帮助。
俗话说:简历写得好,工作随便找,那我只能说你真的是想多了:
简历这个事情是一点都不重要...
一个人工龄到一定阶段后,简历重要就不太成立了,甚至简历变得毫无意义,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每个人都有包装的能力,简历所带来的信息会变得失真严重,所以我们只会相信其中客观的信息,什么是客观信息,也要分级:
第一层级,造假成本极高。
学历信息; 公司信息; 薪酬信息; 专业技能类证书;
职位信息;
项目信息; 项目所处角色;
自我评价;
而我们最为看重的项目信息以及技能信息会是面试的重点,所以只要能说清楚就行。
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什么是好的简历。
好的简历
一份完整的简历,由5大块构成: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项目经历、自我评价。
第一份简历
精炼后的简历
如果需要进一步优化,他长这样:
姓名:随意; 专业技能/特长:
新媒体领域从业者,全网粉丝20W; 某平台热门课程讲师; 教育信息:北京师范大学本科; 公司信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2年新媒体运营经历,主要负责内容策划与推广; 项目信息:
主导短视频账号从0到20W粉丝的增长; 参与直播项目的策划与执行,提高订单转化率;
最后我还有一定被疯抢的简历:
姓名:随意; 专业技能/特长:
AI领域专家,全网粉丝50W; 《XXX》书籍作者; 教育信息:清华大学本硕连读; 公司信息:OpenAI 3年工作经历,负责代码开发; 项目信息:ChatGPT模型调优;
所以,字多的简历未必优秀;字少的简历未必平凡。
五大原则
个人觉得,简历可以遵循五大原则:
1.目标清晰原则
所谓目标清晰,就是你要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岗位;
这里需要结合你实际的专业能力、行业知识、过往履历综合分析;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但想转型做管理,那么后续简历内容就应该突出团队管理与项目管理;如果想转型做产品,那么就应该突出业务思考与数据分析能力;
2.简洁原则
所谓简洁原则,就是一页能干完的简历,别凑二页,越是精华越好;
不是必须的内容、对达成目标没帮助的内容,全部去掉,少造成干扰信息;
3.优势原则
简洁当然不是随意,字少就更需要突出重点,放大优势;
围绕目标写优势,比如找的是个文案编辑类工作,就突出自己自己公众号玩得溜;比如找的是AI产品的工作,就突出自己对AI生态的了解;
4. 基本真实原则
可以包装,可以吹牛,但别太过;
参与某项目改成负责;管理5个人改成20人;看见Leader处理过某紧急事故,非要说成是自己在处理;
这些都是风险点,碰到严格的面试官容易露馅,如果非要搏一搏,需要前置对练准备,力求通畅合理;
5. 引导面试原则
简历服务于最终面试,简历是面试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所以,你面试时候要讲的,就是你简历里面重点突出的。
举个例子,你如果面的是一个经理岗位,简历里面完全可以写一个失败项目,比如这样:
带领8个小伙伴连续加班4周完成XX项目,最后因个人项目管理经验不足,导致项目出现重大延期风险。
最后在总监跨级协助下,最终将项目成功推上线,在过程中深刻了解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积累了大量经验。
因为项目管理是一线Leader最重要技能,你在简历有这么一笔,人家一定会好奇,面试节奏就会到你手上,你自然可以很好的讲这次故事。
这里可以直接使用:SCR 框架
Situation(情景):先描述当前的情况或背景。通常用来让听众理解问题的起点,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 Complication(冲突/问题):接着引入问题或冲突,指出现有情境中的不理想之处。这里可以包括具体的挑战、瓶颈、或导致问题的原因。 Resolution(解决方案):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或应对策略,展示如何通过某种方式解决上述的冲突或问题。这个部分通常也会包括解释为什么这个方案是最优的,以及它将如何改善现有的情况
在面试场景只要用到该框架,一般都是要上刀子了,他往往是你需要以真实案例去说服对方了,所以对案例和解法要求较高,最好是亲身经历。
举个例子,之前有些同学,想说服对方的时候,喜欢用一些著名事件,比如三国里面的三顾茅庐,或者当代雷军的案例。
其实这是很不好的方法,因为你又不了解,你又没看到,对于这种你不熟悉的经典案例,一般不适合出现在SCR框架,他适合在双方观点比较一致的情况,而不是你需要说服对方的情况。
以上述小伙伴为例他的案例可以这样写:
当时,我一度认为:那是我人生至暗的一个星期,但时过境迁,我认为一切都是财富....
Situation(情景):
首先绘声绘色的描述下这个项目如何如何重要与困难; 其次开始描述你因为太想成功,如何如何鼓励并压迫团队加班;
然后开始引出问题,因为压力太过导致关键组员离职,一时间项目进度受到不小影响; 虽然关键组员离职,但你总想证明自己,依旧选择死扛,最后因为其他组员工作量进一步增加而引起了团队不满; 项目爆发出极大风险;
最终,你评估自己不能完成项目,开始上报风险; Leader进一步上抛风险; 总监下场亲自指导你项目管理知识,并协调资源; 你重新激励团队,最终完成任务;
在这个故事框架下,还可以有很多思考和发散,比如:
自我思考,项目负责人的心得; 团队应该有什么样的机制; ...;
这里看点项目管理的文章,随便扯就行,总之一定要亲身经历,深刻参与并且确实反思的案例,否则几个问题就容易被识破。
在这个基础下写出的简历,作为一块敲门砖,还是绰绰有余了,但这里大家需要回答一个问题:简历重要吗?
简历不过一张废纸
简历不过一张废纸,它只是你职业道路上的一个小环节。
真正决定你职业高度的,从来不是这张纸上多么华丽的词句,而是你背后积累的实力和实践。
与其过分在意简历的每一个字眼,不如更多地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当你有足够的经验和成就时,简历自然会成为你成功的附属品,而非决定因素。
简历终究只是职业旅途中的一个起点而已,如果真的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继续看后面的内容吧。
明灯指路
简历写得好,不如平时基础打牢固点;在基本面没问题的情况下,有贵人提携是最优路径!
换句话来说:在今天,投简历是一件很蠢的行为,职位越高越蠢。
如图所示,在你平时的工作里面一定要去结识一些大佬:
第一,大佬们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岗位; 第二,只要是大佬推荐的简历,那么初筛通过率高达90%; 第三,如果能够能够得到大佬背书,那么面试通过率至少会提升20%个点;
看上去似乎很夸张,但大佬本身是具有品牌效应的,他们也许会帮你推个简历,但不会随意为人背书,因为背书的人有问题是一件非常砸招牌的事情。
至于,如何获得大佬的青睐,这个我们在CEO成长模型·外化能力篇章中有详细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接下来说一下BOSS关卡:面试环节。
如何面试
面试技巧的话,整体来说回归三个原则:
主动原则; 优势优先原则; 态度优先原则;
所谓主动就是引导话题,这个伏笔应该在简历阶段就埋下引子,这里具体要求是:掌握主动权:需要有4/5的时间是你在做表达。
这里的关键点是:你要引导面试官的问题。
关于你主动回答这件事,多数面试官是个无所谓的状态,因为面试本来就应该面试者多说,他需要倾听去了解你。
但要注意第二个点:主动并不意味着急躁,你依旧需要回答面试官合理的质疑,而不是回避。
所谓优势优先,就是要将项目过程中你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行业知识甚至人脉关系全部体现出来。
所以,你需要预判面试官可能质疑的点,将他的质疑变成你的完美回答。
至于如何预判,这点比较简单,找个大哥去对练,模拟面试就好,或者在去心仪公司面试前,随便找几家公司面试。
态度优先原则的话,主打一个耐操,真诚一点就好。
方法论方面多往:SCR 框架靠,其次述职汇报时候用的案例,也可以用于面试。
接下来,我们开始升维,大家抓紧扶手,跟上车速。
面试的本质
面试的本质是梯队建设,一般来说是团队某个位置缺人,就要招人。
特殊情况:完全新建团队,是面试者最大的福音,赶紧去!
但这里马上就有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什么位置缺人,缺什么人?
就个人经历来说,缺三种人:
第一梯队干部; 第二梯队干部; 第三梯队干活的;
第一圈层
首先说第一梯队,这批人除了能力本身没有大问题以外,对忠诚度要求极高。
他们会从事团队中最核心的工作,这种人很难直接招;如果将资源给到了不合适的人手里,极可能能力越大,伤害越大;
除非私交很好,否则一般不会直接外招,但私交好都是绿色通道了,也不存在面试问题。
第二圈层
其次是第二梯队,从这个部分开始,一定会外招,而且必须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进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一梯队一般有多年战斗情谊,但能力未必最优,因为私交甚至可能会有所放纵,团队需要在两个方面帮助他们:
新的能力输入,可能是管理理念,可能是技术能力,这些是外招第二梯队的主要目的; 放进一些鲶鱼,引导团队做良性竞争,毕竟作为Leader要让自己有的选;
第三圈层
然后就是一线同学招聘了,对于这些同学,如果职级不是太高,都是将权限下放给其他Leader就好。
综上,团队第一梯队很少外招,第二梯队会有不小的比例外招,招进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层干部了,团队对他们的期待有三:
为团队带来新的能力,可以是拉高上限,也可以是让团队能力更加全面; 增加团队良性竞争氛围,让有些想躺平的同学不敢躺; 外招中层还有个重要工作就是完成本质那部分工作;
小公司第二梯队一般为市面上的P7、P8,大公司职级往上挪一两级即可。
可以看出,从招聘目的来说,第二梯队这批同学日子就是不好过,需要使劲卷...
而基层员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反而没什么好说的,下面是不同梯队员工掌握的资源和权限:
价值观模型
综上,就是团队角度对面试的看法,了解这些后,面试者来可以对自己未来工作有个初步的预期,不要想一步登天。
因为招聘的本质其实是做梯队建设(上升通道的一环),所以就一定会有人才画像:
价值观模型; 通用能力模型;
价值观模型的话,当前企业比较喜欢的组合是两个:
YSP模型:Young Smart Poor,年轻的、聪明的、穷的; SHD模型:Senior Hard-pressed Diligent,年级大的、压力大的、经验丰富的;
YSP模型,是跨代培育的结果,他们:
高潜力与低成本:YSP人群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能力,他们思维敏捷、创新力强,能为团队注入新活力。由于处于职业初期,薪酬要求较低,有助于控制人力成本。 冲劲十足,敢于突破:年轻人不怕挑战,敢于尝试高风险的项目和策略,有助于推动团队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 发展空间大:YSP人员可塑性强,易于培养为未来的中坚力量,能够在企业的上升通道中逐步成长,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
SHD模型,是行业精华的沉淀,他们:
丰富的经验与专业性:SHD人群在行业内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能为企业提供稳健的战术支持,帮助规避潜在风险。 责任感强,稳定性高:他们通常处于职业中后期,面对更大的家庭和经济压力,追求稳定的职业发展,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更投入、责任感更强。 传承与指导作用:SHD不仅能提供具体的执行力,还能充当年轻员工的导师,将经验和知识传授给YSP,从而提升团队整体能力。
选择YSP和SHD这两类人,是为了在团队中实现“年轻冲劲与老练稳健”的平衡,既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又能确保战略执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这种组合在提升创新力的同时,也确保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你属于什么模型,要不要伪装下,这是一个问题。
能力模型
面试就是去评价一个人,一旦涉及评价,就会有方法论,最终的面试内容都大同小异。
我一直用的都是五维模型及Leader的五件事,这里对一线经理、总监、高管会有不一样的要求:
所以,你如果面试的是:
一线员工,重点突出专业能力; 一线经理,重点突出项目管理能力; 总监,重点突出管理和机制推进能力; 高管,突出品牌与业务理解及创新能力;
要注意,专业能力是及格分,必须优先达到。
然后,我使用的面试结构是这样的:
请求职者自我介绍。考察表达能力; 你处理过最难的三件事是什么,再来一次会如何。综合考察,重点聊天部分; 工作中,你最讨厌的一个人。观察人际交往; 工作中,你最认可的一个人。观察短期志向; 你的待遇期待。考察ROI; 你期望自己在新团队是什么样的角色。双方预期拉齐; 你为什么离职。考察持之以恒和忠诚度; 你未来两年的工作规划是什么。考察忠诚度和潜力;
我会优先从案例看是不是战略级人才,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这里的核心是选题,是如何帮助团队找到接下来要以什么为目标,并且说清楚为什么是这个目标。
交流过程中,一旦碰到以下信息,我会进一步深挖:
是否作为产品一号位完成了项目,项目的规模是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数据佐证; 是否有骚操作获取资源的案例,在什么难度下,获取了什么样的资源,如果是部门负责人,怎么做预算的,如何做资源分配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是否有管理经验,怎么做的梯队建设,案例是什么; 如何做人才辅导,项目辅导,下面同学遇到问题怎么处理的,是补位还是漠不关心,怎么看待补位的; ...
重要内容都是围绕最难三件事展开,如果你自己有预期有节奏,我就跟着你的节奏走;如果你没节奏,那么作为面试官我就带节奏。
但是对于中高阶人才,如果没有带节奏的意识,那是态度问题还是平时不总结或者表达不佳?
相信我,无论什么原因,都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结语
这篇文章是我为粉丝做的一次职业生涯规划的裁剪版本,所以他不只是一篇跳槽面试的攻略,更是一份系统的职业生涯指南。
从简历的撰写到面试的过程,再到背后的本质解读,力求帮助求职者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往往把目光过多地集中在简历和面试的技巧上,但工作的本质在平时。
无论是职业能力的积累,还是职场网络的拓展,都是面试成功的真正基础。简历的包装只是临时的准备,而真正决定胜负的,是长期积累的实力与见识。
我从公司角度出发,解析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面试官的考察逻辑。
通过揭示企业的人才模型和具体的面试策略,求职者不仅能在面试中更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还能在日常工作中逐步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那种人。
一定要注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大佬的内推可以为职业发展带来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资源。
所以,与其在简历上费尽心思,不如在日常中多结识行业大佬。
记住,真正的高阶机会往往在这些贵人的推荐下产生,他们不仅是资源的提供者,也是你职业生涯中的引路人。
总而言之,简历是基础,面试是桥梁,而持续的积累和人脉拓展才是决定职业高度的关键因素。
愿你在每一次准备和提升中,不仅能赢得面试,也能在职业生涯中持续突破,实现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