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发布了:CEO数字分身,让CEO分身有术,有意者联系。
此篇文章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关注的点,建议收藏
提供文化建设全案设计,有意者联系
很多同学都有一个疑问:管理到底是什么?
比较常见的回答是管理就是管人和管事。
它在逻辑上是对的。因为在理想模型中,就是一个人去完成一件事。
因为是自己管自己,所以也不会有那么多信息耗损和利益内耗,效率是最高的。
而后随着事情复杂了,人员也变得复杂,才会有管理岗的出现,最后形成了能力模型的要求,比如总监能力模型,会要求这类Leader只能做五件事去引导团队:
选题; 梯队建设; 资源; 辅导; 机制;
而管理层面为保证人员的效率总是最优,也会同步建设公司级的:信息通道与上升通道,以保证信息的流转效率以及人员的稳定性。
但,无论公司制度多么的完善,总有不能覆盖的地方,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就派上用场了。
要理解企业文化,可以映射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法律”对应公司的绩效,其背后是流程、机制,是必须遵守的底线,触犯就要受罚; “道德”对应企业文化价值观,是倡导拥有的品质,遵守会被赞扬。
所以,文化驱动主要整的是那些绩效还照顾不到,但是又想要的东西。
比如我们不能用绩效去要求人纯粹,但是文化建设可以。
所以,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
什么是文化价值观
文化有很深的内涵,在公司场景下,他主要与梯队建设有关,核心是帮我们管人的。
「文化」是一个比较虚的词,不止“虚”还有点绕口(读不懂就别死撑):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有点晦涩、有点虚,所以在团队中真实使用的往往不是文化而是价值观,因为他很实,价值观是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关系是:
反映群体状态,反映一个群体的整体特征和背景,包括其历史、传统、习俗、语言、艺术等; 具体到行为规范,指一个群体或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核心信念和原则;
可以认为:因为我遵守有这样的价值观,所以我所属团队具有这样的文化氛围。举个例子:
因为我遵守诚信的价值观,所以我所属的团队具有互相信任的文化氛围; 因为刘备遵守仁义的价值观,所以蜀汉团队具有忠诚和团结的文化氛围; 因为任正非遵守艰苦奋斗和创新的价值观,所以华为团队具有拼搏和创新的文化氛围;
所以,价值观是因,文化氛围是果;文化是虚,价值观是实,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
什么是价值观
要深刻理解什么是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为达到某一目标,所维护的一些虚拟规则,他的作用是分类;
公司文化用于将员工做分类,一个类型的人更容易彼此理解,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以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文化的作用是减少冲突、提升效率。
所以,文化建设由两点组成:
创造多数人认可的规则; 宣导这套规则让更多人接受;
这里,多数人认可的规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观。
而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价值观呢?价值观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绩效管不了,但又想很要的东西。举个例子:
我不想给加班工资,但我又想加班,所以我推奉献的价值观; 我不想给员工安排具体任务,但我又希望他们主动工作,所以我推行自驱力的价值观; 我不想设置绩效奖励,但我又希望员工努力工作,所以我强调团队荣誉的价值观; 我不想给员工安排度假,但我又希望他们保持活力,所以我推崇在工作中寻找乐趣的价值观; 我不想给员工升职机会,但我又希望他们有动力,所以我提倡内在成就感的价值观; 我不想对每个项目都进行严格审核,但我又希望结果完美无瑕,所以我推崇纯粹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
这也是为什么说,在公司场景下,文化主要与梯队建设有关,核心是帮管人的。
如果公司遭遇困境,给不到应有的福利,那上升通道就会失灵,这时因为缺少管理工具,只有两种方式激发团队:
第一是靠Leader的个人魅力,多半是各种远期承诺,俗称画大饼; 第二是靠公司价值观,倡导奉献;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价值观的真相主打的是一个“白嫖”的原因...
综上:文化在做分类,价值观在做规则,最终的结果就是用价值观去筛选符合团队文化要求的员工。
那么,对应的文化建设需要怎么做,也比较清晰了:思考清楚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反复问为什么,然后上方法。
接下来以案例加深对文化分类的理解。
正负面价值观
之前有一个关于事故的Case,可以重新拉出来看看:
某天,测试环境有个BUG,前端可以写代码解决,于是后端认为是前端的问题;后端也可以写代码解决,于是前端认为是后端的问题。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有趣的一幕:
两个同学一步不让,10分钟代码的事,扯了一个小时,甚至后端同学已经把前端的代码写出来,贴在了群里,让前端同学发上去即可。
前端同学气不过就是不上传代码,让后端同学自己去上传,于是10分钟的事情两个人拉扯了一天...
因为BUG迟迟没得到解决,线上BUG演化成严重事故,Leader开始介入,两个团队6个人扯了半天有余,都怕这次事故算到自己头上...
10分钟的事情扯了一天!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问题,因为谁解决问题,谁容易变成锅的拥有者。
这时候就算推行正面价值观勇于担当,都是无效的!因为:正面价值观规则小于绩效规则,这里的绩效规则很清晰:背事故要扣钱!
为解决这个问题,便可以提出负面价值观规则,比如:浪费可耻,那么情况又会发生变化。
因为正面价值观只是提倡,而负面价值观就是红线,红线优于绩效。
之前在做团队事故惩罚策略时,就涉及了部分基本法和文化建设:
主责对齐根因,惩罚方案设计看价值导向。前一句是法理,后一句是引导,赏罚要站得住,必须首先群众认同你的道理,前者看历史,后者顾未来。
以红线制定军规,一定不可犯;工程师文化,期待做得更好,一个兜底,一个提升上限。
再举个例子:人家让你遵循爱国主义,你可以不理他;但人家骂你是汉奸,你马上就不能忍了,因为那是要口诛笔伐的啊!
经过之前的讨论,我们对文化价值观有了基础的认识,接下来回答一个问题:文化价值观有用吗?
文化价值观有用吗
如上所述,文化是在做分类、价值观是在做筛选,对于管理层,可能是有用的。
但对多数员工,多他们其实是不相信文化的,也不会去刻意遵守正面价值观的。
其原因也很简单:管理层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做一个规则只是来约束员工。
价值观失灵的本质原因是:奖惩出问题了,符合价值观不会被激励,违反价值观不会被惩罚。
因为价值观的本质是规则,规则的遵守离不开奖惩,如果奖惩失灵,那么价值观一定会失灵,进一步文化的分类目标肯定难以达成。比如:
合作共赢
管理层说:我们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
实际情况:那些独自完成任务、不与团队协作的员工依然获得了高额奖金和晋升机会,而积极协作的员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
公平公正价
管理层说:我们提倡公平公正,所有人都应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绩效评估。
实际情况:某员工绩效表现优秀,但因为没有与管理层建立私交关系,绩效评分被压低;而管理层亲近的员工绩效一般,却获得了高分和奖励。
透明
管理层说:我们重视信息透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都应公开透明,便于沟通。
实际情况:关键决策和重要信息只在管理层内部流通,普通员工难以获取;一次公司重大战略变更,员工们在公开会议上才得知消息,感到被蒙在鼓里。
其实,当婊子不重要,但你不能还要求立牌坊。
文化价值观到底有没有用,端看你要不要用、如何用
如果你要设立奖惩去支持价值观,那么就要保证不出现特权阶级。
什么是特权阶级,聊聊近期比较出名的渣男文化。
聊聊渣男文化
近期,感觉身边的“渣男”变多了,这是为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渣男,通常指男性中一类对待异性之间感情不认真、玩弄对方感情(尤指恋情)的男人。
工作中的渣男更好理解,就是既让你干活又让你背锅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两种关系:
上下游关系
下游容易变成天然受害者,特别对于交互物比较模糊的行业,比如研发领域:
上游业务不清,产品需求就模糊,技术细节就乱来,最后带伤上阵出问题,遭殃的是测试。
不公平,但不可避免,下游天生弱势,而且交接标准很难统一,非要较劲就是内耗。
不对等合作
还会有一些身份对等但角色不对等的场景也一直在上演:
这个活(脏乱差)你们组做吧,反正之前也是你们在做;随便你们做不做,反正我们不做; 这个事故(锅)是你们团队的责任,如果你们乱甩锅,那么我们以后也就不能合作了;
故事的结果往往都是渣男更加肆无忌惮、老实人活该吃亏。所以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渣男文化?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甩锅没有成本,没有人实际制裁他们,其结果就是渣男的真相:渣男的本质是转移风险,并且ROI极高!
很多价值观,是上者逼使下者更加屈服的心理枷锁,因为违背价值观将招致惩罚,所以下者对上者更加敬畏,但上者自己是万万不会遵守的。
毕竟,信用是将自己利益无条件交给他人掌控,弱者遵守信用,因为他们必须依靠规则存活,敢背信的人,是拥有对方不敢报复的自信。
这个自信是什么,这个自信是:
不可或缺;能力出众,在某个时间段团队离不开他; 背后有人;由于历史功绩,赢得大Leader信任,偶尔被“惯坏了”; 其他团队跟渣男翻脸,事情有可能做不下去,成本较高;
比如,你的老婆每次稍不如意就要离婚,她这个离婚是直接绑架了多年感情和小孩,这个成本巨大,由不得你不就范;
比如,一些强势团队的行事逻辑是,没有你我照样玩,没有我你就玩不动,因为他才是掌握核心资源的人;
谁掌握核心资源,谁就拥有不可替换性,谁就可以强势,就算闹到老板那里,老板也一定会帮他,因为老板离不开他啊,老实人想要鱼死网破,结果鸡飞蛋打,那还不如再忍忍。
真闹起来,人家给你说,我们遵守的是“强者文化”,你们遵守的是“合作共赢”,在我们团队强者是大于共赢的!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难道“我弱我有理”吗,当然不是,如果我欺负不了你,难道还欺负不了他吗?于是渣男文化会呈现链条状发展,总有更“弱小”者受到伤害。
渣一下就可以转移风险,并且也不怕被人报复,ROI极高,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公司层面是否发现这个问题,或者是否管理层就贯彻的“渣男文化”,这就不得而知了,但要注意一个事:老实人是会愤怒的,脏活累活也是需要代价的。
总结一下
渣男文化也是文化,是文化就有导致他发生的价值观,所以在渣男文化盛行的公司,可能会有几条隐形的价值观:
任人唯亲,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帮我的嫡系,至少是倾向于帮他; 弱者活该,做技术的就该帮产品补足“繁琐细节”,因为产品是做创新的;做测试就该帮技术擦屁股,因为测试本就没技术含量; 功劳是领导的,任何成功都归功于自己,而失败则归咎于他人,特别是下属或协作部门; 下属无能,一旦出锅,都是下属执行不行,下属无能,我领导依旧精明; ...
在这些隐形价值观的交错作用下,必定导致自私自利、责任推卸、缺乏尊重、操控与操纵、虚伪与双面的渣男文化。
可以认为渣男文化是团队默许的结果,默许的是负面的,建设的当然就是正面的了。
文化建设的意义
如前所述,可以认为文化建设对梯队建设的一种补充或扩展。初期可以将文化建设理解为了一种「管理工具」。
虽然文化的内涵更多在管人这块,但文化的实施却与信息通道息息相关,因为文化的本质是在做宣传。
举个例子:每个重要项目的启动,我们都会开一个隆重的项目会议,除了强调本次项目的信息,还会列举过往一些正面或反面的案例,说白了就三个作用:
第一让外部门团队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第二是借此给团队小伙伴打打气; 第三是倡导大家遵守公司价值观;
文化建设得宜会达到「上下同欲」的效果,公司凝聚力会很强,原因是:
他是对上升通道可信度的增强; 他是对信息通道建设健壮性的结果;
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位,也有合理的上升空间,并且知道通过什么从当前定位进入到下一个定位,就如我们之前「人才运营框架」所描述的。
有事做,有期待;有目标,能达到;知所为,知不可,这是文化建设期待能到达的一个状态
管理层对于文化建设想要达成的一个结果是:
首先可以辅助重要的决策,成为认知对齐、认知调度甚至是资源调度、资金调度的管理工具!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他不是管理手段,却胜似管理手段,他是管理的延伸,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降低员工冲突,提升管理效率。
所以,到底该如何做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框架
很多公司的文化建设其实比较差,从表面上看,公司对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不多,产出的文化内容太少,宣传力度也不够。
但实际原因是:公司员工对公司营造的文化价值观不信任,是因为大家实际的行为和公司价值观大相径庭——说一套,做一套,特权阶级太多...
《组织行为学》一书提到,决定组织文化的是三点:
第一是创始人的人格特性; 第二是高级管理者们的真实行为; 第三是员工的社会化,即日常向员工宣贯,以及通过制度和日常工作等让员工融入组织文化。
因此创始人和高管群体的人格特性和真实行为,才是建设好企业文化的关键。
具体到文化建设如何进行,可以参考以下路径:
建立信任; 引导参与; 帮助表达; 做案例; 加强信任;
框架大图如下:
建立信任
如何建立信任,这里举个例子:
很多公司都非常推崇复盘文化,如果想要推进就要有正面案例,而最好的正面案例一定来源于公司一号位,复盘文化更是如此。
如果CEO喜欢甩锅,那么公司一定会衍生浓厚的渣男文化,渣男文化天生克制复盘文化。
在渣男文化盛行的公司,复盘会沦为彻底的工具,被复盘的对象一般都是底层或者“憨憨”,复盘变成彻底的笑料与谈资。
反之,如果CEO本身就是很有担当,并不在乎自己的脸面,总是喜欢血淋淋的将自己的错误展示给大家,那么员工就不会认为复盘是整人,而是一种公司向上发展必要的步骤。
员工其实也很聪明,他不不会看你怎么说,他会相信你实际怎么做。
有些Leader会担心一个事情,如果自我评判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权威,进而影响后续自己的指令,这点上来说可能是多虑了,这里再来个经典案例:李世民与魏征。
其实在这段历史佳话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魏征敢连续怼李世民?
原因很简单啊:人家二凤是真的无所谓啊!因为黑得最厉害的是他自己。
摘抄一段玄武门事变的记录:
元吉善射,射中太宗马。太宗以弓射建成,杀之,追元吉,至宜秋门,元吉将反击,尉迟敬德驰至,格杀之。
事变之后,太宗即刻令追杀建成、元吉之诸子及党羽,满门诛灭。宗室子弟及心腹皆尽夷灭,朝中人人自危。
这里写了两点,史书里面尤为详细:
李世民在射杀李建成之后,遇到了齐王李元吉的反扑,差点失利。李元吉善于骑射,迅速回击,将李世民逼入困境。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救下了几乎陷入绝境的李世民,最终稳定了局势; 在玄武门事变后,不仅杀掉了自己的兄弟,还追杀他们的后代及亲信,几乎彻底铲除异己,以保证自己的皇位稳固;
一般来说,弑兄夺位,总要有点包装吧,我们二凤偏不:就是老子干的,并且老子还差点打输了,虽然有点丢人,但这是事实,史书好好写,写清楚!
所以,魏征一看这架势,他都自己说自己丧心病狂了,我怼他一句不够努力,不过毛毛雨一般般嘛?
皇帝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大臣,所以整个贞观年间的吏治是很不错的。
实操
因此文化建设第一步是在解决员工信任问题。只有大家先认可,才能指导实际行动。建立信任的整体路径是:
真实呈现; 积极引导; 以身作则; 扭转印象;
如果大家都觉得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实际行为和公司的文化价值观背道相驰,反面案例很多。
实际上我们也不缺乏积极正面的文化价值观案例,只不过首先是容易被淹没,坏事总比好事传播得快;其次是不够大,大家没什么感觉。
因此我们首先要“顺应民意”,力求真实,将日常工作产生的负面案例呈现出来,特别是高管群体的负面案例和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案例。
让大家看到公司的态度,我们能够真正的直面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和美化。同时,可以降低大家对组织文化价值观的预期,以便后续更容易产生效果。
在大家对公司和文化平台有了初步的可信赖的感觉后,再发布一些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正面文化价值观案例,逐步引导舆论向着积极的方向上前进。
同时创始人和高管群体的以身作则,给全体员工建立起积极正面的形象,再辅以公司在行业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的宣导,进一步提升大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充分建立起员工对公司的信任。
文化载体
不同公司的文化产物不一样,可以使用的有:
文化墙; 文化图册; 文化类会议; 公司级复盘会; 线上工具; ...;
这里简单介绍两类:图册与复盘。
文化类图册是承载组织文化的最直接的形式。可以用漫画的形式,真实的将工作中发生的文化价值观相关的案例呈现出来。
漫画有很好的传播性和趣味性,很容易引发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
复盘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形式。
很多公司都缺少复盘机制,通过建立复盘机制,鼓励大家主动暴露问题,不仅能及时调整公司目标和运营手段,加强自我纠错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加速组织的自我进化。
宣传渠道
宣导是文化建设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公司级信息通道建设的重要一环,很多公司宣传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以工作群和圈子类为主,这显然是不够的。
群聊IM虽然作为内部沟通协作工具,但传播能力稍弱,因为纯线上的形式有一种不真实感,互动太少,大家的触感比较弱。
因此在后面的文化建设中建议多组织线下活动,加强员工与管理层的互动交流。当然还要辅以线上直播等方式,全方位触达。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组织文化建设,可以建立文化积分机制,对于积极参与组织文化建设活动的员工,给予积分奖励。
积分可作为升职加薪的考核内容,对于管理侧层可下达文化积分考核KPI。
具体实施
组织文化实施过程分三个大的阶段:信任建立、全民参与、实现自运转。
信任建立
在信任建立阶段,让一线员工重拾对公司组织文化的信心,相信让目前公司文化价值观是有用的,引导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做到知行合一。
在此阶段以完善和丰富文化小册为主,将文化小册建设成为“文化手册”,为全体员工提供行为指引。
同时开始小范围实践复盘,打造复盘经典案例,用于进一步推广。
全民参与
此阶段将复盘机制推广到全体员工,组织复盘大赛,打造公司“复盘”文化。将“复盘”文化深入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建立公司案例库,同时为文化小册提供更丰富的案例支持。
为达到良好推广效果,在此阶段建立并实现文化积分机制,对积极参与组织文化建设的员工给予奖励,同时对管理层下达文化积分考核KPI。
实现自运转
经过大半年摸索,组织文化机制初步成型,但还不完善,需要人为驱动。
因此该阶段,需要继续完善组织文化机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化虚拟规则,将组织文化与人才运营、业务经营和公司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把业务经营、人才运营和日常公司管理做成公司组织文化最大的实践。
最后将视野再拉近,举一个具体文化建设小案例。
独立案例:文化宣导活动
之前我做文化建设时,做了一次线下活动,使用的主题是「挑战权威,创新部分高低」,翻译一下就是:
敢于以「开玩笑」的方式挑战老板,并且让老板乐于被挑战
挑战权威是我们刻意营造的一种文化,今天可以挑战老板,明天才能面对真实的市场。
对于不同视野有不一样的感受:
一线:艹,原来有好点子可以直接挑战CEO; 中层:公司接下来的重点也许是创新; 高层:创新的基因应该根植到公司,这次就牺牲下CEO吧...
通过这个活动传递出来的信息是:
只要有好的点子,那么都会被接纳; 谁能落地这个点子,那么谁就是公司的人才; 所有人都可以被挑战,所有人都有机会出头;
气氛组·大字报
类似这种海报配上有趣的文字,可以很好的调动大家的兴趣,这里的点是「跟CEO一起飙垃圾话」,拉CEO下水...
比赛会场
即以一个命题让几组同学比赛,只不过这次是跟CEO比赛就被命名为了「CEO挑战赛」,比较有噱头。
比赛结束后,再加以宣传即可。内部比赛由于敏感性,这里不展开。
结语
企业文化,作为组织的灵魂与发展的驱动力,其作用不仅仅是管理的延伸,更是战略性的核心要素。
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管理实践的深度探析,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本质与方法。
首先,文化的核心在于减少组织内的冲突,提升整体效率。
这不仅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更是通过价值观的具象化: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员工的行为树立明确的标杆。
我们发现,文化的基础是信任,只有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和管理层行为的信任,才能让文化真正在企业中扎根并发挥作用。
其次,文化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管理层必须以身作则,确保奖惩机制的透明和公正,杜绝特权的存在。
只有这样,员工才会真正相信并遵循公司的价值观,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这一氛围不仅能推动团队的凝聚力,还能在面对市场挑战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与适应力。
渣男文化的盛行告诉我们,企业文化的导向会深刻影响员工的行为模式。
如果公司内部的规则与实际运行存在重大偏差,那么无论多么高尚的价值观,最终都可能沦为形式。因此,文化建设不仅要有明确的价值观,更要通过真实的行为示范,使之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
展望未来,企业文化建设将是一个持续优化、不断进化的过程。
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管理层的持之以恒与身体力行。通过建立完善的文化载体、积极的宣导渠道和有效的复盘机制,我们希望能在组织中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反省和进步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宣言,而是渗透在每一次决策、每一个行动中的真实体现。
以文化为帆,以价值观为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