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为何我们对新关系感到疲惫?;
其中一个理论在粉丝群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150定律由罗宾·邓巴提出,指出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限制了社交网络的规模,使得人们只能与大约150个人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这被称为邓巴数字。
我们真正深入交流和维持亲密关系的核心网络仍然很小。邓巴数字还做了进一步分成:
最亲密的5人:情感上最依赖的人,可能包括配偶、最好的朋友或亲密的家人; 亲密好友15人:信任并经常互动的好友; 一般好友50人: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会在社交活动中经常遇到; 熟面孔,勉强叫得出名字:能认出并有一定联系的人; 所以,这里核心问题就出现了:超出这个问题会怎么样?
答案很简单,会有人出局!因为这是个排序游戏。
这里被大家额外关注的是两个字关系,其中一个粉丝开始表达观点:
项目管理,市场,招投标都很中台。但是给我的直觉是强大的关系最重要。
当年某学校要上教学网,生意不大,我同学开了个电脑公司,当然很多公司都去抢这单生意,我和学校领导是铁哥们儿,我同学找到我,我一句话就给我同学抢到了,纯粹是关系。
......
下面开始有不一样的声音:
我觉得关系很重要,但产品也有很大关系,这两个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现在做产品对于企业来说是核心,产品没有核心优势,关系再好也很难融入进去。产品的优势,运营是基础,很大程度上要符合企业的发现路径才是产品推广突破口。
......
看着大家讨论挺激烈,我也忍不住参与了进去,随后一看12.00了,于是开始休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关系两个字不断的敲击着我脑门,随后索性爬起来,打开了笔记本...
我认为:关系是一把双刃剑。
固化
我今年38,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好的人际关系带给了我莫大的便利,按说我属于受益者,但这些年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正如那位CEO所言:
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对于接触新的员工感到疲惫!
我觉得要跟一个新员工在语言上达成一致、在认知上达成一致、在行动上达成一致真的好费劲。
特别是有时候刚跟一个员工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或合作,却因为之前没有在信任、或利益这方面达成一致。
于是他流失了,于是公司资源培养他的资源浪费了,于是又得收拾烂摊子,所以还得重来一次?
其实在我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我更愿意相信身边的人,那些与我一起摸爬滚打走上来的人。
这导致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我去哪都倾向于带着他们:
有好的资源优先给他们; 有好的机会优先给他们;
于是,获得资源的他们总是容易成为成长的最快的一批人。
但问题也出现了:在我的体系里面,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新人很难成长起来。
这令我感到悲哀,我的体系可能开始固化了。而任何事情的衰败都是从固化开始的。
进一步,发生在我身上的并非个案,他同时在其他大佬们身上不停上演:
某P9空降到某公司做部门一号位,一段时间后,他身边的人都换光了,重要职位全部被“自己人”所占据; 某大公司派系斗争特别厉害,两大巨头一个是AL系、一个是BD系,两边隐有水火不容之势。而这种内耗浪费了大量资源; ...
不一样的是斗争结果,相同的是:这些大佬拿下关键角色后,好的项目,重要的资源都会首先分到自己信任的小伙伴手里,由他们进行进一步分配,而他们也会有自己想要照顾的人...
所以,无依无靠的小年轻,想要生存或者提升,要做的第一件事不再是充实自己,而是学着去抱大腿,这种论资排辈,会极大的降低公司的活性。
因为抱大腿能赚钱,更容易的赚钱,就没人愿意吃苦去专精业务了。可怕的是,随着行业年限的增加,这种需要论资排辈的公司反而变成了多数。
想想那些小年轻将要面对的工作环境,我是十分焦虑的。但又因为我是直接受益者,我们很难主动去改变这一切,似乎一切朝着一种不可逆的方向在发展。
回到一号位视角,其实也并非是完全想要依赖关系,因为关系这种东西不可控性还挺高的!
亲密关系是双刃剑
关系是一柄双刃剑,也是一把回旋镖,稍有不慎就会砸到自己,特别是“亲密关系”,这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
在之前的一家公司里面,我发现大Leader有些刻意的保持和下属的距离,在他身上有一种疏离感。
对于我这种喜欢“拉帮结派”的类型来说,一时间还有些不太适应,总觉得他有些“端着”。
但随着工作经验的加深,我突然能更好的理解他了:与下属关系太好,确实是一柄双刃剑。
嫡系
每个Leader都会有几个嫡系下属,与其说是上下级关系,更像是“朋友关系”、“师徒关系”甚至“兄弟关系”。
这种关系是长时间战斗下结出的“革命友谊”,他的作用也很明显:我如果有什么事,他们一定尽量会帮我撑住。
但缺点也很明显: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这种关系面前是失灵的。
也就是说,团队里面会有一批“特殊人员”,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脱于考核体系的,而这可能导致很麻烦的情况:团队公平评价的基础被打破了。
与下属关系过于亲密,模糊了上下级之间的界限,导致难以公正客观地做出决策。
亲密关系失效
另一方面,亲密关系其实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他是一个正反馈模型:你顶我,我给你好处,你再顶我,我给你更多好处。
在这种良性发展下,上下级关系会越发紧密,相应的团队战斗力也会更强,但这有个前提是:一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全局环境变差了,导致“你顶我,我没办法给你好处”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变化:管理者迫于业务压力,需要团队“加班加点”的付出,而最终结果却不好,然后团队小伙伴“颗粒无收”。
那事情就会变得麻烦起来。面对一般的下属,管理者完全可以“穿上裤子不认人”来一句:非常不好意思,但我也没办法,你如果确实不满意,可以选择离开。
但面对嫡系员工,“请走”自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告诉他们自己的困难,并且寻求理解,是真实在发生的事情。
但,凡是可一而不可再,如果接二连三的“辛勤付出”但依旧“颗粒无收”,这些同学就会开始“反向PUA”了:
哥,我确实干不下去了; 哥,下个月我就走了哦? 哥,这个事情要不你找别人吧; 哥,...
至此开始,亲密关系开始逐渐失效,而依赖“亲密关系”的管理者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对上无法履约,因为“能干活的人”越来越少了,战斗力受限,上层下来的任务越来越难以交付; 对下无法安排,因为几次画大饼都无法实现,导致下属开始磨洋工,各种挑活捡活; 对兄弟无法交代,因为多次“透支”团队的精力,而没有合适的激励,管理者会感到对下属难以交代,而更加不愿意下放任务;
在没有情感的情况下,换一粒人就好;在有情感的情况下,自己离职似乎就变成一个不错的选择了。这里来探讨一个案例:
案例
某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关系非常紧密,平时经常一起加班,项目推进速度很快,他们经常一起探讨技术问题,并在工作之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连续几个项目出现目标变更,项目经理不得不要求团队成员更多的加班以完成紧急任务。
上层对项目经理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而项目经理面对团队成员时却难以发火,只能不断安抚和鼓励。
最终,项目未能按时交付,项目经理因无法履行对上层的承诺而受到严重的打击,团队成员也因项目失败士气低落。
团队成员逐渐失去了对项目经理的信任,尽管项目经理尽力解释困难并寻求理解,但团队成员开始消极怠工,甚至有几名核心成员明确表示要离职。
在巨大压力下,项目经理开始思考自己要不要离职
先看案例,再说结论:离职当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在这里我也犯过错...
这里的项目经理被反向PUA了,因为多数成员根本不会离职....
这里有一底层逻辑,一个人离职与否,是有一个决策模型的,如果离职收益高,那么他一定会离职,在这种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他们会有比较全面的考量,比如:
显性待遇,在这个公司的总体基本待遇,主要由月薪组成; 隐形待遇,如与Leader的关系,Leader可以帮我拿到的资源,而因为这些资源我可以更好的拿到结果,从而升职加薪拿奖金;
显性成本很好衡量,隐形成本难以计算,因为一个人到一个新环境,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证明自己,从而与团队建立信任关系,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而很多口头上很是嘴硬的同学,往往就真的只是嘴硬而已,因为离职的选择根本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他们抱怨的原因可能很简单:少干点活,提升自身工作ROI...
而,项目经理在这里却发生了明显的错判!这一切错判,多数都是由于“亲密关系”导致的。
其实这里很简单,想象一下,如果你空降到一个新的环境,碰到这种挑活捡活的会怎么处理就好了...
有些时候手脚被束缚,一切都是债,人情债!
老兵的意义
之前我问了一位CEO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团队中的老员工的?
CEO的回答显得很无奈:
还能怎么看,又爱又恨呗...
我不知道其他公司是什么情况,就我的周围,大家情况都差不多。
最初一批老员工,可以说就是如今的天花板,说难听点,他们就是瓶颈。
如果他们不继续成长,公司可能也就这个样了...
现在我不担心公司会发展的很差,因为无论多差,他们都会与我与公司并肩作战,不离不弃。
但我很担心公司维持现状,让这批老战友已经在舒适区太久了。
他们看不到即将面临的挑战,也没有做前置的准备,我很担心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抓不住。而就当前团队的执行力来说,我不认为我们会赢。
哎,现有团队的素质,也就堪堪维持现状了!
中途也有几次外部高管引入,但都不太成功。
优秀的人才得陇望蜀,三心两意,心思活得很;一般的人才也得至少3个月才能看得出来。
不给权限,他们施展不开;给权限,他们就一顿乱整...
这些外来的和尚,要么争权夺利,要么紧盯利益,真的只有最初的老员工,才容易有相似的梦想,才能与公司共存亡。
而且一个人是不是逐利,时间少了很难辨别,但几次外招,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我们现在关键岗位,更倾向于内部培养...
该CEO对老员工的感受很无奈,于是我问道:所以,你认为老员工拖累了现在的公司吗?
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我和他们一起成就了现在的公司,只不过我们暂时没有走得更远。换句话说,我不认为和其他团队能走到如今...
对于老员工来说,他们在环境里是有各种buffer加成的,比如:
熟悉历史,有些特定的业务信息就他们懂; 熟悉人头,在多数场景下,其他部门会卖他一份人情; 机会优先,好的机会容易先到他们头上;做错事,团队对他们也会比较包容;
所以,一个60分能力值的老员工,实际战斗力相当于80分,这也是所谓的平台赋能。
这里作为有远见的管理层,就会很担心老员工变得傲慢且固执:我那些老兄弟,别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吧?
作为公司管理层,很希望看到:一直陪伴公司的老员工,成长起来了!因为他们与公司有长久的战斗情谊,他们的忠诚度特别高。
但抛开情感层面,他们的buffer是有代价的,buffer越多往往意味着员工与公司绑定越深,从经济学角度,也更难脱离公司。
数字的游戏
公司管理的本质是资源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管理是个数字游戏。
公司当然不能期待老员工一定会自己进步,所以他需要做进一步的动作,这个动作的前提是做资源上的规划:
拿一部分出来引入外部力量,再拿一部分出来培养新兴势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公司一定会不停的外招一些专家。
磨刀石
管理层一定不会坐视团队员工处于舒适区,会想方设法放入一些鲢鱼进来,迫使他们成长。
外部专家流入,首先就要充当磨刀石、鲢鱼的角色:
带来新的管理理念; 带来新的业务认知; 带来新的处事风格; 带来新的创新线索; 带来新的人脉链接; 甚至带来新的文化; ...
公司的老将军们一定要知道公司的良苦用心,及时刷新认知。
但新来的专家也不必伤心,虽然确实在充当“干电池”为团队输血,但这也是证明自己的过程,证明成功便是融入成功。
因为,变革很难从内部发起,外部专家要承担变革推动者的角色。
真新鲜血液·跨代培养
在培养值得信赖的老员工这个点上,除了对最初一批老员工进行栽培以外,还有一个理论最优解:培养年轻的老员工
因为,年龄大了确实是容易固执,一号位如果有很强的防御机制,那其团队就会倾向于闭塞。
我们很难去改变一个固执且有权利的人。
但有个场景不一样,固执的团队,新来了一个充满灵性的应届毕业生,一号位看他就像曾经的自己。
该毕业生也不负所望,在接下来几年时间很快的成长到一个很难突破的瓶颈点了,他发现了团队很多问题,但他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时候让他们进入另一个体系,接触一些外部专家,再予以重任,会更容易得到突破,所谓玉汝于成也不过如此。
而突破后的曾经的小年轻,已经成为企业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了,而变革对于他们来说,会来得更为容易:
第一“老古董”们看着他们长大的,愿意帮他们; 其次,他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结语
在职场中,“关系”无疑是一种力量,但它的双刃性决定了它既能成就我们,也能限制我们。
每个在组织中成长的人,都曾或多或少地依赖过这种关系网,去获得资源和机会。然而,正如我们在本文中看到的,当关系开始固化,它带来的便利可能转瞬之间成为我们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这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过度依赖关系,不仅会让新人失去成长的机会,也会让组织失去灵活性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老员工的忠诚与经验固然珍贵,但若没有不断追求自我突破的动力,他们的优势可能会演变成桎梏,最终成为组织前行的阻碍。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摒弃关系,而是要学会如何与之相处,如何在情感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领导者必须有意识地打破固有的关系网,鼓励新人进入,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支柱,同时也要引入外部的新鲜血液,作为团队成长的磨刀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组织不断进化,适应时代的变化。
正如每一柄双刃剑一样,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它。
当我们能够超越对关系的单纯依赖,转而以更加开放和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它时,真正的成长与创新才会随之而来。
在关系之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保持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这才是一个组织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本。
方便各位思考,这里提出一亲密关系警戒三原则供大家参考:
依赖度过高
信号:反复依赖同一批人,决策开始失去客观性。进一步,除他们之外你无人可用! 警示:确保多元参与,避免过度依赖少数人。
信号:某些人长期获得高评价,而其他人被忽视。进一步,你不敢去真的惩罚他们! 警示:定期审视考核标准,确保公平。
信号:新人难以融入,士气降低。进一步,他们会肆无忌惮打压其他员工 警示:打破固化关系,激发团队创新。
最后提出几个问题,等待各位回答:
我是否过于依赖固定的几个人来完成关键任务? 我是否给予了某些人过多的资源和机会,而忽视了其他人的成长? 我是否注意到团队中新人融入困难的迹象? 我是否经常因为情感因素而偏袒某些下属? 团队中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是否真正公平和透明? 我是否及时审视过我的亲密关系对团队整体氛围的影响? 我是否存在下属肆无忌惮,不怕我惩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