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财神有缘吗

文化   文化   2024-10-09 06:31   河北  

用到老鼠身上的,大多不是什么好词,“贼眉鼠眼”、“胆小如鼠”、“鼠肚鸡肠”、“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谁又想到,遭人讨厌的老鼠,竟然和赐予财富的黄财神关系密切呢?

老鼠口碑差,与它穿墙打洞、偷吃粮食、啮咬衣物,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有关。

当然,这是人站在维护自己利益的角度来说的。老鼠哪知道自己做的这些都是坏事呢?它不过是顺其本能、谋求个生存而已。老鼠活得心惊胆战,它或许真不知道,人类为什么要用尽手段,对它围追堵截、灌水烟熏、毒捕剿杀!

恨,是人们对老鼠的基本态度。然而,也有例外。

《清稗类抄》中有个故事:“盐城有何姓,主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在恨与爱之外,人对老鼠还有一种态度,那就是“怜”。

苏东坡写给定慧长老的诗中道:“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定慧长老为方便燕子飞进飞出,用钩子把僧房的门帘挂了起来;看到苍蝇在窗纸上乱撞,找不到出口,长老把窗纸捅了个洞;长老怜悯老鼠,经常在它出入的洞口放点食物;夏日里,又是飞蛾扑火时,长老索性夜不燃灯。

说到怜悯老鼠,宋代有定慧长老“为鼠常留饭”,近代有弘一法师“饲鼠免鼠患之经验谈”。

有人问弘一法师:佛子如何面对鼠患?

弘一法师说:“昔贤谓饲猫之饭饲鼠,则可无鼠患。常人闻者,罕能注意,而不知其言之确实有据也。”

“余近独居桃源山中甚久,山鼠扰害,昼夜不宁,毁坏衣物等无论矣,甚至啮佛像手足,并于像上落粪。因阅旧籍,载饲鼠之法,姑试为之,鼠遂渐能循驯,不复毁坏衣物,亦不随处落粪,自是以后,即得彼此相安。”

“现有鼠六七头,所饲之饭不多,备供一猫之食量,彼六七鼠即可满足矣。或谓鼠类生殖太繁,未来可虑,今就余年余之经验,虽见屡生小鼠甚多,然大半殇亡,存者无几,不足虑也。”

“余每日饲鼠两次,饲时并为发愿回向,冀彼等早得人身,乃至速证菩提。云云。”

以饲鼠来免鼠患,弘一法师的这一经验,虽未必可推而广之,但却体现了佛门高僧慈悲护生之心。

老鼠与人是伴生关系。人间吉祥富足之家,往往也是老鼠经常出没之地。然而,听老人讲,天逢荒年,人们也会“反其道而行之”。

饥荒中,人们没饭吃饿急了眼,想到老鼠平时偷粮食吃,就拿着铁锹去挖老鼠洞,还真在洞底找到了不少粮食,解了急。

这段旧闻中的老鼠,让人想到藏传佛教中的黄财神手中紧的“吐宝鼠”。

黄财神是财宝天王(毗沙门天王)的眷属;毗沙门天王是掌管财宝、护持佛法的善神。“吐宝鼠”被视为吉祥富足的代表,是各路财神的誓言物。

据说,吐宝鼠原生活在海中,是八大龙王的眷属,天、人、龙三界所有摩尼宝都是吐宝鼠吐出来的,它不会排泄,不管吃什么都会化为摩尼宝珠从口中吐出来。

佛门讲“冤亲平等”、“众生平等”,佛门高僧所做的,世间能有几人做得到?鼠多为患,人又总不能天天跟老鼠过不去呀,于是想到了猫。猫是老鼠的天敌,养猫捕鼠,比人逮老鼠省劲。

然而,从护生的角度讲,养猫捕鼠也有种种过患。就像清代佛门居士周安士在《万善先资》中讲的——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以畜猫论,自世俗观之,不过造业一端。若明眼观之,则能长养无量恶业。”

“今试略陈一二:盖鼠本无害于人,而吾忽兴恶意以害之,是名无缘杀;吾不能害,而假手于猫,是名教他杀;见捕鼠而悦之,是名随喜杀;见捕鼠而称之,是名赞叹杀;纵猫于有鼠之所,是名方便杀;欲其日日捕鼠,是名誓愿杀;本欲养猫以食吾家之鼠,而猫正食吾家之鼠,是名正杀,亦名通心杀;本欲养猫以食吾家之鼠,而猫反食邻家之鼠,是名盗杀,亦名隔心杀;畜猫止欲杀鼠,而至烹鱼以啖之,是名增益杀;使亲邻效之,子弟效之,是名辗转无尽杀。”

“如是无量恶业,皆从畜猫一念基之也,可不严戒乎?”

以护生为出发点,定慧长老、弘一法师之为,尚可称许;若不深味佛法,仅知道“以人为本”,读到周安士之说,定会以为迂腐,哈哈大笑啦!

以文弘法,写作不易,读若受益,请赞1.0元。

行愿者之歌
分享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喜。——马明博(作家、文人画家、禅文化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