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陀、佛教的那些事
文化
文学
2024-11-10 06:30
河北
午餐有荤有素,一桌两制,各随其意。虽然无人刻意问,话题还是聊到了“佛陀是否吃素”上。栩闵与丽芬,纯素食;强子、亚玲夫妇和我,平日以蔬菜为主,偶尔吃“三净肉”。这个问题,其实不用争论。如果说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事实,在佛陀时代,僧人托钵乞食,信众供养什么就吃什么。延续着这一生活习惯的南传佛教地区,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信众供养肉食,僧众也可以吃。吃纯素,要说起来,倒是中国古人的习俗。如《论语》记载的孔子“斋必变食”。斋戒前,要沐浴,换干净衣服;斋戒中,不食荤菜,不食肉腥,不饮酒,不行房事。汉传佛教僧人完全吃素,据说始于梁武帝。他以行政命令强制推行《断酒肉文》,僧人素食首先在梁朝统治疆域内实施。汉传佛教僧人是否由此开始全部食素?似乎没有。梁武帝之后两百余年,唐代僧人怀素,这位有“草圣”之名的书法家,在长安写《食鱼帖》时坦陈“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餐后,茶桌成为围坐的中心。强子泡茶,他熟练地煮水、温盏、投茶……我印象中,那天先后喝了三种茶:红茶、古树生茶、老白茶。亚玲问我近来读什么书。近两年,我读书比较杂,一是有关印度文化的著作,如德国马克斯·韦伯的《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美国休斯顿·史密斯的《人的宗教》、罗马尼亚的米尔恰·伊利亚德的《不死与自由:瑜伽实践的西方阐释》、英国韩德的《瑜伽之路》、英国休·汉密尔顿的《印度哲学袪魅》、金克木《梵佛探》等;一是佛教史学著作,如英国亚瑟·凯思的《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日本平川彰的《印度佛教史》等。比如说,很多人以为今天能够见到的佛经,都是佛陀涅槃后不久、迦叶尊者召集500阿罗汉在七叶窟结集完成的。从历史真实的角度说,这是一个明显的臆断。那时,结集只是合诵,并没有记录成文字。出现文字版的佛经,是在阿育王时代、第三次结集后。此时距离佛陀入灭,已过两百多年。在阿育王诏令刻在石柱或摩崖的文字中,提到了当时流行的七部佛经:《毘奈耶最胜法说》《圣种经》《当来怖畏经》《牟尼偈》《寂默行经》《优波帝沙门经》《说罗睺罗经》,而非如今广为人知的《心经》《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华严经》《维摩诘经》《四十二章经》等。近年,克什米尔地区发现了公元三四世纪时当地人抄在白桦树皮上的《修身经》梵本的多个抄本。同一部经,抄本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与现存南传藏经中所对应的经文有所不同。这说明在历史发展中,佛教经典一直在不断补充、扩大、完善。亚玲、丽芬、栩闵听得津津有味,忘记了喝茶。在强子提醒下,他们端起茶杯。古印度“吠陀”经典记载,人是梵天创造的。婆罗门出生于梵天口中,刹帝利出生于梵天腋下,吠舍出生于梵天的腿,首陀罗出生于梵天的足。由于出生部位有尊有卑,形成了种姓制度。古印度人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求知阶段,从出生后到结婚前;二是家庭责任阶段,结婚后,追求财富,对家庭、家人负责任;三是社会责任阶段,参与社会活动,服务大众,获得知名度与影响力;四是隐居修行阶段,男人在有了长孙之后,离开家庭,到森林中生活,修行身心,实践解脱之道。好了,了解了这些,再来看看净饭王与儿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冲突吧。悉达多的儿子罗睺罗出生后,应该是净饭王去隐居修行。可就在这时,他儿子悉达多打破了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提前跑掉了。这就使得本应“退休”的净饭王,只好继续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净饭王反对的不是儿子出家,而是反对他打破社会习俗。金克木先生在《梵佛探》中讲,与古代中国人追求“忠、孝、节、义”不同,古代印度人的四大追求是“享乐”(欲)、“财富”(利)、“知识”(世间的法)、解脱(出世间的法)。追求解脱,出家修行,是婆罗门乃至所有印度人的生命目标。婆罗门种姓的出家者,名为“梵志”;而其他种姓的出家者,包括耆那教和佛教,则统称“沙门”。佛教出现之前,印度人的主流信仰是婆罗门教(古代印度教)。释迦成佛之前,他依止的六位老师是婆罗门教的大师。从这个角度说,婆罗门教是佛教的文化“母体”。佛教中的很多护法,就是婆罗门教的神祇。比如,印度教的湿婆,又名“摩醯首罗天”,在佛经中被称作“大自在天”;印度教的梵天,就是佛经中提到的护法“大梵天王”;天帝释,在佛经中被称作“因陀罗、㤭尸迦”,也是护法;梵天之妻妙音天女,在佛教中称作“辩才天女”,是护法的女性。说完相同的地方,再说不同之处。比如印度教认为世界是梵天创造的,佛教认为世界是缘起的,不存在独立的创造者;再如印度教的最高追求是作为个体的人与原人梵天“合二为一”(梵志,就是以回归梵天为志向),佛教的最高追求是出离生死轮回。说到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在印度“吠陀”经典中,没有提及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转这件事,这一点,或许可称作佛陀观察生命存在时的甚深发现。佛陀获得这一洞见,所依靠的修行方式和印度教也一样,是禅修。“说到修行,不是说吃素、放生、念经、诵咒、持名、供僧、建寺、印经……都是修行吗?”如果离开禅修,做这些,不过是“相似佛法”。佛法的根本是获得觉悟。据《贤愚经》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获得觉悟后,谛观世间,他发现众生迷惑颠倒,难以教化,觉得自己久住世间,实无益处,他便想进入无余涅槃。这时,大梵天王感知到佛陀的心念,即刻现身。他劝请佛陀慈悲住世,演说佛法,利益众生。在大梵天王的再三劝请下,佛陀前往鹿野苑演说“四谛”法,教化五位比丘。于是,佛(佛陀)、法(“四谛”法)、僧(五比丘)“三宝”,出现于世。从这段故事看,佛法的核心是觉悟;觉悟如同燃烧的火放出光明,慈悲则是火燃烧产生的温暖。光明和温暖是火的特点,因此佛法在世间传播时,一直是“智悲双运”。离开禅定的修行,不一定能获得觉悟,但可以积累福报。就像梁武帝问达摩:“我度僧、建寺,有多大的功德?”达摩说:“无。”梁武帝不悦,问:“若无功德,那又是什么?”达摩说:“福报。”边喝茶,边谈古话今,不知不觉,窗外已是夜色深沉。亚玲送丽芬、栩闵和我离开上山间小区返回市区。雨也有雨的性格。疾风骤雨是脾气急的,和风细雨是性子柔的,有的像孩子一样黏人跟脚,也有任性的,想下就下、想停就停。今天这场雨,大清早就开始了,一直下个不停。上午,还以为亚玲要通知我改期呢。没想到,11时,手机准时响了。她风雨无阻,如约而至。空气有些凉。坐进车里,亚玲说:“咱们开点暖风吧。”我、丽芬和栩闵不约而同地“嗯”了一声。亚玲姓褚。褚,本指“丝绵”,也指“在衣服里铺丝绵”;无论本意还是引申意,她都能给人带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