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作为食物,对于普通人,根本不是个问题。
对于提倡食素的佛教徒,鸡蛋能不能作食物呢?
这个问题,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有所争论。
早在东晋时,高僧支道林为弄清这一问题,就曾颇费了一番周折。
不过,支道林更为人称道的是,在玄学流行,名士崇尚清谈的魏晋时代,他以僧人的身份,成为这一潮流的代表。
支遁(314—366),字道林,以字行世,东晋名士又尊称他为“支公”“林公”。他俗姓关,系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也有一说是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幼年时,他随父母迁居江南。由于家人世代奉佛,他从小就对佛理有深刻的解悟。
25岁出家后,支道林精研《道行般若经》和《慧印三昧经》。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成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在当时的般若学诸家之中,支道林的思想最接近于般若空观(般若学认为世界万物为因缘和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性空。“般若”即“空观”)。
支道林主张顿悟,他对佛学的研究,使他成为当时的名僧;而用般若学解释《老子》《庄子》,又使他成为当世的名士。
支道林尤其对《庄子》首篇《逍遥游》卓然揭新,独抒己见。《庄子•逍遥游》一向被认为难解,名士们钻研体味,总不能超出向秀、郭象的水平。这两人以为,万物各任其性,各当其分,便是逍遥。
支道林则独辟蹊径,以佛理来解释,他认为只有对外物不起执着之心,顺应外物而又超然物外,“物物而不物于物”,悠然无待,畅游于无穷放浪之境,才能求得至上的满足,才能叫做逍遥。
此说标新立异,被称为“支理”,为王羲之等人所钦敬。
后来的玄学者解释《逍遥游》,都采用了支道林阐明的义理。因此,当时的人评价支道林为“身披袈裟的名士”,又说他“理趣符老庄,风神类谈客”。
据《释门自镜录》记载,支道林年轻时,曾与师父就“佛教徒吃不吃鸡蛋”的问题进行过辩论。
支道林认为吃鸡蛋并非杀生。师父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也未能说服他。过了几年,师父去世。有一天,支道林在梦中见到了师父,师父先是拿出一只鸡蛋给他看,然后把鸡蛋摔到地上,一只小雏鸡从里面跳了出来。
虽然做过这样的梦,但支道林还是吃鸡蛋。
后来,他在梦中见到夫妇二人,给他下跪说:“我们有30个孩子,明日要成为食物,乞请法师慈悲,给予一条生路。”说着,这对夫妇拿来一些鸡蛋,在他面前轻轻磕破,一个穿白衣的小孩子从蛋壳中走出。
次日,恰巧有人送来30个鸡蛋。支道林联想到昨夜之梦,深自悔责,从此弃食鸡蛋,蔬食终身。
佛门不提倡吃鸡蛋,主要是因为鸡蛋可以孵化出小鸡,吃鸡蛋,等于杀生;而杀生为佛门所禁止,所以提倡不吃鸡蛋,可以更多地呵护生命。
当然,古代没有像今天这样开设的专门饲育蛋鸡的养鸡场。古人这样认知,也有其合理性。如今,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鸡蛋,都不是受精卵,这样的鸡蛋是无法孵出小鸡的。
生活在21世纪,居家信佛的人,如果吃的是来自养鸡场的鸡蛋,也就不必像古人那样纠结啦。当然,出家为僧的人从持严精严的角度说,为防讥避嫌,坚持不吃鸡蛋,更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