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太多了,有危险么?

文摘   2024-06-02 00:47   日本  

题图:摄于2023年10月,于早稻田大学大隈庭园

作者:李雪,诺姐亲送笔名“无料案内所”,掌握一诺大量一手爆料,屡次险遭诺姐灭口,幸存至今。曾发表《我给一诺当地陪》,《一诺“假不正经”的地陪,还有个“一本正经”的工作》。

作者写在前面

2023 年 6 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给一诺当地陪》,发表在奴隶社会上,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无论是编辑部、还是笔者本人,都收到热心读者催更的信息,希望续集尽快出来。而作为笔者收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一诺本人。她屡次威胁道:你知道的料太多了,再不写出来,就得杀你灭口了。
诚然,自去年 3 月底一诺姐携孩子们来东京,时至今日,已经一年有余。我有幸以资深诺友的身份,成为了一诺的“地陪”。有许多次在“一米之内”近距离接触、观察一诺以及她和孩子们沟通模式的机会。
上一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眼中的一诺,并在文末预告要写一篇关于她与孩子们的文章。但是承载着读者们的期待,以至于身负包袱,迟迟未能动笔。这次借一诺姐新书《笑得出来的养育》出版之际,籍以此文复更兑现去年的承诺。

曾记得第一次听她提起《笑得出来的养育》这本书时,她兴奋地说:“我那本难产的书,终于有了进展。我改了写作风格,会非常好看!”据说原计划是将她的一套在线课程的讲稿稍加整理了出版。但是一诺姐并不满意,于是搁置了不少时日,这就是她说的“难产”的原因。至于不满意的理由,书里有提到,我在此不剧透了。但是这个理由,真的很“一诺”,不端不装!


接下来说说,书名中的“笑”吧。


去年 11 月的一天早晨还不到 8 点,我在去大学上课的路上,收到一诺姐发来的短信,她说前一天终于把《笑得出来的养育》书稿写完了,要找我征稿一篇。她之所以找我征稿,大概是因为她觉得我是个很搞笑的人,至少是她所欣赏的那种“笑得出来”的人。受到她的青睐,我当然觉得很荣幸。于是借题发挥了一下,说道——


“所谓搞笑,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侃对方时,既能令人发笑,又不会损伤关系。需要拿捏分寸,确保对方接得住”。


她回复道:“大学老师讲搞笑理论了,赶紧跑。”


我则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反唇相讥:“如同看你的视频,你一讲底层认知,我就开始手滑,一抖就刷到别的视频去了。”


一诺姐更是不甘示弱:“哈哈,此之谓不可救药。“


好吧,败给你了。


无论是在生活里接触过她本人,还是在直播视频里见过她,每个认识一诺的人,对她印象最深的当数她的笑声。那爽朗、高亢、富有穿透力、能够感染到她身边人的笑声。


▲ 摄于2023年6月,一诺参加孩子们学校的演讲


回想一年之前,第一次在东京与一诺姐相见的场景。我略带兴奋、紧张、拘谨地在跟一诺姐打了十个电话后,终于在一家 7-11 便利店门口见到了“偶像”。我还在琢磨该怎么与她打招呼,应该点头还是握手,伸左手还是右手时,已经措不及防地被她大大的拥抱搂入了怀中。不知是因为打了十个电话的慌张、还是被意外的拥抱、抑或是东京持续多日阴雨后终于放晴的回暖,在料峭的三月,我感到额头上和颈后微微地潮湿。


不得不承认,那个时候的我,在她面前并不自在。其中原因,不言自明。恐怕不仅我,读者中不少人,如果第一次见到一诺的话,也难免被自己的“心魔”所束缚,无法以平等的心态与她相处。心里冒出来很多声音:


人家是李一诺,有名、有能力、有地位,你有啥;


人家英语说的跟母语似的,你说个英语单词,都得在心里默念三遍才敢开口;


人家有三个娃,你才有一个;


人家在国内开了个学校,你还在发愁自己娃去哪儿念书;


人家有马甲线,你只有救生圈……


▲ 23年5月摄于早稻田大学,彼时的笔者还是个严谨的大学老师


但是随着与一诺姐相处的深入,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她的真诚所感染。逐渐放下戒备与不安,能够坦然地以真实的状态与她交往。甚至于从妄自菲薄,发展到妄自尊大的程度。


比如,跟刘德华比年轻,跟赵本山比长相,跟李一诺比日语。


去年 3 月她刚来日本时,我陪她去行政大厅办理外国人“常驻居民”手续,9 月份,她第二次再来日本时,我又陪她去了一次。


她“肉麻”地跟我说:“今天咱俩办手续,想到 3 月份,觉得现在你像变了个人一样,从里到外不一样了。”


我反问:“更贫了?”


她说:“轻松了好多。从一个特别严谨的大学老师,变成了野蛮女友。严谨的野蛮女友。”


我说:“我把你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她说:“我本来也不在神坛上,你把我放上去的,跟我无关。”


这就是一诺,宁可伤害别人,绝不委屈自己。


她说:“我很有洞察,时时都在观察,紧张不?”


我说:“我有时候很担心。唯恐真实的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但是面对你,好像没有这种负担。”


她反问:“因为本来也不咋地?”          


这也是一诺,时常在一本正经的时候,穿插着不正经。


关键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她什么时候正经,什么时候不正经。


但是问题的关键,她自己也常常弄不清楚。


▲ 摄于23年11月11日一诺生日会结束,此时的笔者已经是一诺的野蛮女友了


不过由此可见,心魔也是自己内心的折射。放下这些内心的石头,让状态变得松弛,也才有可能更多地笑出来。


我俩都是博士,时常发现聚会中不乏来的都是博士。春天商量孩子们春假的安排,掐指一算,假期里出去玩儿大抵避不开“人多、钱贵、体验差”。于是我们另辟蹊径,策划自己带着孩子们花一周在东京 city walk。她家三个娃,我家一个娃,还有一位教授妈妈和她家的孩子。我于是提议,咱们这个春令营,得开放几个收费的名额。主打“中日美三国博士妈妈春假研学营”为卖点,肯定叫好又叫座。一诺姐也表示赞同:“有这样的卖点八万八,上架后马上就得售罄了”。不过,后来又有两三家朋友加入到春令营中,“混入”了非博士家长,拉低了我们的学历水平。于是主打博士妈妈的卖点,也就不了了之了。


▲ 2024年3月的春令营,摄于东京昭和公园内


在斗嘴方面,大部分时候我的确是处于下风的,因为文科生总也猜不到理科生的脑回路,她常常剑走偏锋,出其不意。不过偶尔,我也有怼得她哑口无言的时候。


她的那篇关于日本教育现状的文章《乞力马扎罗山上的日本人》,在日本知名杂志上发表后颇受好评。这篇文章是她去年春天应国际交流基金邀请,通过走访十余所学校,访谈了几十位教育专家和教育从业者之后整理出来的。为了表示对接受采访者的感谢,她想把杂志寄给他们,于是打算从出版社购买一批杂志。


我从网上查找到了文章的电子版,又对比了一下杂志的价格。如把文章打印出来,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但购买杂志每本至少需要 800 日元,几十本的杂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我建议把文章打印出来,附上当时与相关人的合影以及她的亲笔感谢信,在表达真诚的同时,还控制了成本。


她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但又不忘揶揄两句,说:“这个建议鸡贼加抠门,翻白眼!”


刚好她拜托我帮她约了牙医洗牙,我顺势而为,建议道:“是否还得再帮你约个眼科,看完牙之后,再看看眼睛。


一诺姐无论和谁在一起时,的确都会大笑,有些是莫名其妙地笑、有些是旁若无人地笑、有些是有恃无恐地笑、还有些是得意忘形地笑……凑在一块儿的时候笑,常常会引来旁人的侧目;发短信的时候笑,被彼此所发的内容触及笑点,以至于笑到全身颤抖,导致拥挤的车厢里我座位两侧的座位则空着。我知道这样很不得体,但是实在是太好笑了。可是具体因为啥事这么好笑,也许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般,没法给别人解释清楚。





这样的笑声,充满了魔力。每当遇到开心美好的事情,总想要与她一起分享;即使是平淡无奇的事情,说给她听,也让人觉得这是独一无二的体验;纵然是不尽人意的境遇,也像是镶着金边的乌云,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到它的美好。


很多次我们外出的时候,由于行程紧张,没空吃午饭。然而一旦有空的时候,我们就会慢下来,看看这个城市的细节。逛个街边的小店,买一两件心仪的小物件,或者喝杯咖啡,吃个冰淇淋。在忙碌琐碎的生活里,营造一个留白的空间给自己,在这里稍加休整后,再回归日常的烦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蝇营狗苟。


某日,我们去银行和政府的行政大厅,处理一些行政手续,但却接二连三碰壁。不是带的东西不全,就是制度上不能通融,总之很不顺利,想办的三件事最终一件也没办成。我颇感气馁,这股情绪里,有对准备不充分的懊恼,也有对日本人办事的一板一眼、不讲变通的怨气。当我忍不住抱怨今天效率好低,一事无成时,一诺姐说:“我们至少吃了两顿饭!”之后又接着一串她招牌式的大笑,把我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 去表参道逛街,后面的笑脸提示很贴心


提到一诺,大家会觉得她是个效率极高,又无比自律的人。写书、采访、直播、讲课、育儿、家务、健身,仿佛有三头六臂的能力,和用之不竭的精力。但是却鲜看到她躺平、摆烂的时候。


前些日子,一诺姐要搬家,还要抽时间录诺言 5.0 的课。然而,那几天我正值能量很低,手头的论文进展缓慢,要处理的杂事摊了一堆,没有头绪,破罐破摔,在焦躁中熬夜看小说到后半夜。一想到一诺姐要处理的事儿不仅比我更多更复杂,还要照顾三个孩子,刷的碗也是我的三倍,我就更加自责了。


就在此时,一诺姐的助理小麦姐给我发短信,让我提醒一下她老板今天务必把课录了,否则就要开天窗了。当我听到这个结果时,我一下子就不焦虑了。原本还自我批判,自我怀疑,想到一诺姐也会拖延和偷懒,我也就释怀了。


无奈小麦姐说,本想让你监督一诺,结果你跟她一起摆烂。这样的人才真实嘛。就像有能力笑得出来一样,理直气壮地摆烂,也需要力量。


▲ 摄于笔者39岁生日之际,在神保町的内山书店前,有一诺姐和小麦姐陪伴左右


作为天津人,我从小听着侯宝林、马三立的相声长大,即便现在,每天刷碗时也得听一段郭德纲。因此自认为笑点是很高的,但是自从受一诺姐影响以来,笑点降得很快,已经快变为负了。


有一段时间,我们频繁地尝试使用“虽然……但是……”的句型。如——


虽然你能力差,但是态度也差啊;

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

虽然你花得多,但是你赚得少啊;

虽然你干得少,但是你借口多啊;

……


诸如此类,费心劳神。但是的确很有“笑”果。


记得在去年 7 月一诺姐回美国之前,在依依惜别之际,我一改搞笑风格,发了一段煽情的小作文。


“我总是虚张声势,在你面前显得不甘示弱。但真实的我其实是,既不优秀也没自信。但是即使普通如我,在一诺姐面前,也不会感到自卑。谢谢你,爱你。”


谁料,8 月底她竟先于回国探亲的我,早了一周返回了东京。地陪还要继续当下去。


一诺“反击”

为了“反击” 爆料,我也回一个。


最近《笑得出来的养育》“难产”出来了封面很漂亮,预售也很受欢迎。但真相是,为了写这本育儿书,我最后需要从日常育儿中暂停,才有时间。而帮我带娃的,就是上文作者。


我知道这挺可笑,但又让人笑不出来。这种灰头土脸、一地鸡毛的生活,才是做父母的最真实一面。我们需要面对生活的难题,社会的压力,对未来的恐惧……要想笑出来,谈何容易。


所以我在书的一开始就说,笑什么笑?哪里笑得出来。


但是,不管多人生只有一次孩子是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童年也只有一次。如果笑不出来,那这一遭,图什么呢?图“苦尽甘来”么?苦啥时候尽?能尽么?所以再难,也得笑。而且“笑”是有方法的,每个人都学得会。 


而且对孩子,有“笑”,教育才能真有效。




写在后面:

2024 年 7 月 19 日-23日,在跨越千年的熊野古道,一诺将举办第四期“寻回生命活力”线下工作坊。您将有机会一诺一起寺院餐宿,古道徒步,在天然泉、晨钟暮鼓和千年古道的自然中放松身心,邀请生命中的困境为入口,理解支配自我的内在世界,移除障碍,与充满能量的自己久别重逢。

线下工作坊的席位有限,限额 50 人。

这个夏天,希望有缘相见。

工作坊详情和报名信息见以下海报,费用包含食宿,享早鸟优惠中▼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做一个专业的“局外人”

把心态放缓一点,为后天做准备


各位读者朋友,感谢关注。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与你的交集🌟

李一诺Yinuo
一些生活和思考的碎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