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欺,不放弃——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盘

文摘   2024-08-15 08:03   日本  

 Photo from Pixabay
立秋已过, 秋招还远吗?
对于广大莘莘学子来说, 这既是一场略带伤感的告别, 也是新征程的开始——你所要面对的问题, 或许会与以往截然不同。
别紧张,没遇到过Bug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诚实面对自己感受到的困难,从接受自己的“不会”“不能”“不行”开始,不要试图装作云淡风轻。一旦我们直面问题,应对挑战就不难。
前人的经验之谈总是会收获一堆后来者的不服与吐槽(这已经被历史无数次检验过),但我还是想分享一些自己初入职场时的感悟,万一有点用呢? 当然,我也很想听听小伙伴们的新故事,欢迎大家积极留言, 来炸裂我吧。 
最后, 提前祝要上“战场”的各位 , goodluck!


不适应环境,没有共鸣,怎么办?

2005年夏,我入职麦肯锡。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我入职后的大半年里的状态,就是战战兢兢。后来回顾这段时光,之所以如此不适应,是因为我在同时跨越三道鸿沟。
鸿沟一,从科研到商界的格格不入。我从周围都是穷研究生和瓶瓶罐罐的环境,转场到每天西装革履,商业词汇铺天盖地的写字楼和会议室,一时之间觉得自己根本不属于这里。

鸿沟二,语言和文化差异。虽然我读了博士,也在美国待了几年,但是每天在实验室和学术圈,离美国社会还是差着十万八千里。我每说一个词都得想想发音是不是标准。同事们讨论美国最流行的体育赛事—棒球和橄榄球—我却完全没概念;他们说的很多笑话我都听不懂,还得勉强跟着笑。

鸿沟三,大家的成长背景非常不同。和我年纪相仿的美国同事们,3岁就和父母滑雪,小时候就有过周游世界的经历。而我是典型的在中国长大的70后,小时候的记忆是拿粮票打酱油、冬天家里的蜂窝煤炉子和脚上的冻疮。我是到了美国之后,才真正开始了解美国的历史,知道西方世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解放和反思。所以,虽然我们年龄相仿,但其实是不同时代的人,对很多生活经历是没有共鸣的。
因为这三道鸿沟,我刚进麦肯锡工作时真是很不适应,怎么办?其实还是那条路,从最基础的事情开始。做PPT(演示文稿)、列Excel、写工作邮件、做会议记录。自己水平不行,就付出200%的努力
2005年左右美国的企业工作文化里,留voicemail(语音信箱)的做法非常普遍。每天工作后给领导的汇报工作,给客户的工作进展报告等都通过语音留言。每次留完言,都可以先听一遍,觉得不满意就可以删掉重新录。记得那时候看我的美国经理留语音,真是行云流水,几分钟的语音,结构完整、清晰,用词恰当,有工作进展的整理总结,还有清晰的下一步计划,让人感觉无比惊艳。但到自己留语音时,磕磕巴巴,不知所云。那时候我为了能留一条还算满意的语音留言,反复录五遍、十遍,是家常便饭。
但慢慢地,因为努力付出,我的语音留言有了改善,邮件会写了,PPT和Excel也开始做得有模有样。那时候公司在内网上有各种培训的视频,几乎所有相关的课程我都上了一遍,很多周末的时间都搭进去了。但我对公司非常感恩,因为只要你愿意,很多方面都有资料供你从零学起。这种文化里对人的尊重和接纳,令我之后多年一直受益。
一年后,我得到机会, 被安排在一个在日本开展的项目,该项目的客户是药企。我们小团队一共有三个人,项目经理是韩国人,咨询师是日本人,还有一个就是我。项目上的副董事是个在日本工作很久的德国人,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工作挑剔闻名。
我负责的项目线是一个复杂的病患模型,由于是罕见病,加上亚洲有好几个市场,数据模型特别复杂,有很多可能的情形。一次开内部会,我向领导们汇报数据模型的进展。领导们问了几个问题,我都可以回答,但在整个过程非常紧张,生怕那个模型的结构或者我预想的假设有问题。
等到终于汇报完,我终于可以起身去上厕所。在往厕所小跑的路上,我突然被那位德国领导从后面叫住。我心里一紧,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停下脚步,回头看他。他从我们刚才的会议室探出头来,对着我喊:一诺,我就是想告诉你,你的工作非常出色!
我现在还记得在通往厕所的窄道上,那一刻,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那一句认可给我带来了当时急需的自信。这虽然看上去是再小不过的一件事,但是对职场第一年的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转折点。

这件事对我的另一个影响是,认识到一个好领导的特质就是给人赞许。我后来也做了领导,会时常提醒自己,看到别人做了优秀的工作,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它对给予的人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可能会成为职场新人获得认可和自信的重要转折点。

 Photo from Pixabay

从乘客到驾驶员,做那个握紧方向盘的人

走过职场起步阶段,我逐渐敢于为自己的想法发声,也有了自信。但我很快发现,这远远不够。

职业生涯的头两年,有两个场景是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

第一个场景是我第二年做咨询师的时候出现的。我们的项目经理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美国人,很聪明,也很随和。我那时候因为经过了第一年的坎,有点儿“资深”咨询师的小自信了。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大家提了几个不同的思路,我都觉得有问题,每个人提出思路之后,我都发表意见说为什么这个不行。

我们的工作间有一块白板,项目经理拿着白板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我坐在白板对面的桌子上,晃着腿,提意见。在我又提了一个反对意见后,项目经理径直走到我面前,把白板笔给我,说:一诺,你别光提意见,去写写你的建议吧。

我现在还记得那支笔在我面前的场景。几秒后,我才反应过来,从桌子上跳下来,整理了一下思路,去写我的想法。

我们之后做反馈时,他说:一诺,你很聪明,但真正的聪明人并不是会挑毛病,而是会找解决方案。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重要的一课。

第二个场景是我与一个印度裔的咨询师一起和客户做工作坊。他仅仅比我早入职半年多。而我们面对的客户是十几个中层管理者。工作坊的内容是大家看一轮数据,然后讨论。客户里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一直叉着双手站在外围,很不屑的样子,并不积极参与讨论。但是大家讨论激烈的时候,他总会评论几句,基本意思就是你们不懂、不靠谱。

这种情况发生几次之后,大家都有些尴尬。我就想硬着头皮赶紧把这个工作坊做完,你不合作,我们就找愿意合作的人。就在这时候,让大家都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我那个印度裔同事从外面拉了一把转椅,推到那个客户的后面,把他按到椅子上,又推向房间中央,对他说:现在你不是乘客,你在驾驶座上(You are in the driver’s seat.),说说你的建议吧!

大家都震惊了,当然包括这个客户,他半天说不出话来,等回过神来,工作坊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他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欢迎会后和我讨论。

那个场景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我被这个同事的勇气、智慧和当机立断的行动折服,这样一个动作再明确不过地传递了他的意图,也被当事人完全领会了。

这把转椅教给我的一课是,做事时,你不是乘客,也不是副驾驶,你要做那个坐在驾驶座上的人。

快与慢, 怎么看?
我在麦肯锡的第二年,工作有了些自信,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回中国工作。因为我毕竟是中国人,过去在国内的那些年接触的只是学校和家庭,如今希望通过工作,能有机会了解中国社会。

没想到,这件看起来理所应当的事,实施起来却无比困难,原因有几个。
第一,麦肯锡虽然是全球公司,但是跨办公室做项目还是有很多现实挑战的,得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有没有匹配的时间。这一等,就是几个月到半年。
第二,在美国的时候,我中国人的的身份标签很明显。但是回国后,大家都是中国人,中文和我一样好,而且人家都有在中国工作的经验,从这个角度看,我什么优势都没有,中国办公室为什么要找我做项目呢?

第三,是一个前辈的善意提醒:就算真的成行,换办公室是会减缓升职速度的。在“别人”的办公室里是不会有人为你说话的。别人升项目经理,你升不了,就得等下一轮。如果因为这个变数错过升职节奏,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个提醒对我是很有杀伤力的,竟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职场的环境似乎是天天在快车道上,每天都在竞争。自己折腾,不但困难重重还要承担风险,最后还可能减缓升职的速度,那我图什么呢?

我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想要的是在中国工作的经验。
如果这种经验会让我放慢升职速度,我能接受吗?

我一开始觉得不能接受,但是后来想,不能接受是因为我被挟持在一场比赛里,这场比赛是我小环境里的全部吗?并不是。如果我因为想要经历、经验而在这场比赛里“落后”,我可以接受吗?经过一番思考,我觉得可以接受。做了这个可以“慢”和“落后”的心理调整,我就开始认真去找机会。
终于,在做了决定的一年半之后,我接到了一通来自上海的电话。这次的机会是个大家都不愿意接的4周尽职调查项目。这种项目一般短且超级累,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且做完了对职业生涯没有连续性的支持,所以大家都躲着走。而我看中的是可以去上海做项目,可以认识中国办公室的人,而且仍然在医药领域,没有偏离我的主线。

知道自己看中什么,项目内容就不重要了。

从这个项目开始,我认识了中国办公室做医疗项目的团队,也交了很多朋友。做完一个项目,又有了第二个时间更长的项目,而且我有了做项目经理见习工作的机会。第三年,我顺利升职为项目经理。虽然当时升职的确慢了半年,但几年之后我发现,那次决定反而成了我的加分项。评选合伙人的时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敢于面对风险的创业精神。我当时面对风险的勇气、寻找机会的态度和不走寻常路的选择,成了最好的证明之一。
所以回头来看,那“慢”半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重要。

首先,这半年的“延误”换来的是花钱买不来的经历,是财富而不是缺憾。其次,长远来看,这对我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件大好事。我反而因为在那个阶段的选择,有了不一样的视野和积累。我做到合伙人位置的时候,不过是进公司的第六年,所以就算用原有的标准,我也没有耽误什么。

这种对“慢下来”的恐惧,其实源于我们误以为每一段经历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时间表。其实真实的人生,以及职业和事业的发展,都不是线性的。它们有停顿,有曲折,也有跃迁。在这下面其实有一条隐形的道路,这条隐形道路的主线,是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文章节选整理自《力量从哪里来》,全文共4000字)

李一诺Yinuo
一些生活和思考的碎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