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终整理照片,都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这些定格的瞬间不但给我带来满满的充盈感,还让我在复盘分享时,收获来自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进而获得更多能量,对新一年的生活也充满期待。
周末的一个早上,我骑着单车去瑜伽馆,清晨的阳光洒在身上,虽不炙热,却传递着冬天最朴素的温暖。有什么比沐浴在阳光下,奔赴自己热爱的事情更令人感到幸福的呢?
当时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想要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高能量”的文章,和大家分享自己过去一年生活实践的心得。
非常巧的是,没过两天,就收到一位老朋友,也是一位我非常喜欢的老师的留言,建议我写一写如何做时间管理,以及做高能量的人。
于是,我快马加鞭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养成的习惯和正在改进的清单,希望能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在新的一年做高能量的人。
回归自然
提升能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走出房间,到室外去晒太阳、和自然接触。
阳光被称为“自然的抗抑郁剂”,能促进大脑释放血清素,这是一种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的神经递质。血清素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整体幸福感。除此之外,太阳光还能调节人体的生物钟,帮助身体更好地识别昼夜节律,改善睡眠质量,提升人体的能量水平。
当代打工人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通勤时也藏在靠日光灯照明的地铁里,北半球冬季日照时长本来就短,再加上很多女士都有防晒抗老的诉求,很多时候我们一天中所接受的日照时长是远远不够的。
前段时间我偶然间发现iOS系统健康监测里有一项关于每天日照时间的检测(用苹果手机的朋友们可以在【健康-浏览-其他数据】中找到它),我发现自己过去一年里平均每天的日照时长居然达到了80分钟,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应在15~30分钟之间,或者最多1个小时,这也解释了我的美白大业为什么从来没有成功过,但是晒太阳确实能够让我快速恢复能量,收获好的状态和心情。
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是为了晒太阳而去晒太阳,只是正好要出门去运动或者去逛公园,顺便在路上享受一下阳光,而运动和接触自然也是我提高自己能量的法宝。
印象很深是,有一次我在下班后去游泳,本来被工作折磨得头脑发昏,游了1000米上岸后,顿觉神清气爽,七窍都通畅了,整个晚上都感觉思绪轻盈,入睡状态也非常好。
其实,我更惯常的运动时间是在早上,随着太阳的升起,开始我的阿斯汤加拜日式,然后完成一序列。每天晨起的锻炼让我打开筋骨和肌肉,提升身体能量循环,结束练习后,伴着上午的阳光抵达单位,元气满满地开启一天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高管也都会选择在清晨进行运动,如果你在清晨探访香港中环的健身房,会发现这里聚集了很多追求健康和自律的人,这个时间大家都还没起床,能够拥有一段完整的属于自己的运动时光,而早起也会倒逼形成早睡的习惯,从而更好地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天繁忙的工作
到了周末,如果有时间,我也会去公园或者郊外溜溜自己,感受自然的包容和开放,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温柔平和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向植物学习的,他们伫立于天地之间,无论阳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它们既没有洋洋得意,也不会怨声载道,而是安静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形态。
前段时间,网络上很流行“抱树”,就是去拥抱那些长得很粗很壮的大树,感受它们带来的生命能量,我试过几次,除了力量,更多地感受到一种平和与敬畏,像与一位拥有智慧的长者见面,哪怕他只是静静地坐着,一句话不说,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们强大生命能量的滋养。
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少刷手机。
和很多人一样,手机现在也几乎成了我的一个身体器官,不但随身携带,还经常需要对工作消息迅速作出反馈,这些都是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再加上很多人经常沉迷于刷短视频,身体与精神常常陷入双重疲劳。我虽然不怎么刷短视频,朋友圈也鲜少逐一浏览,但偶尔沉迷一次,发现不仅眼睛干涩肢体僵硬,还有一种虚空感,刷完之后,除了疲惫,脑子里常常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父亲有时候会发一些视频在我们家的小群里,有一次,他说:朋友圈视频号中的东西大部分对我们来说是无用的,有的甚至是赚取流量,但有很少一部分的确有用,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去看,辨别好懒,找出有用的东西,增进我们的社会知识。
只这一句,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愈发伟岸了,所以,也把它分享给大家。
守住自己的能量场
我们的能量是会受到外界能量的影响和干扰的,可能是杂乱的房间,也可能是一件恼人的事情,或者是一个你不怎么喜欢的人,我们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在时刻为我们身处的环境所塑造。
先从一点小的改变开始吧,比如从今天起,每天扔掉至少一件家里长期闲置的东西,从扔掉第一件东西起,你已经开始走向轻盈,持续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看着日渐整齐的房间,自己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好。
过去一年,我的差旅相对比较频繁,在一次次打包与收纳过程中,我发现我们每天生活所必须的东西其实很少,常常一个旅行箱就能装下,可是家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杂物呢?
舍不得算是一个原因,很多东西明明已经不喜欢了,或者不需要了,可还是舍不得丢弃,害怕将来还会再用到,就找个角落安置起来,时间长了,舍不得的东西越来越多,用不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东西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积满了灰尘,它们身上其实也聚积着负能量,而这些能量也会影响到同一空间里居住的你,所以,如果有不用的东西,如果舍不得丢弃,不如把它们拿到二手市场卖掉,将能量传递给更需要它的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贪欲,和很多女孩子一样,我的柜子里也塞满了各种新买的护肤品,常常上一瓶刚开瓶,或者因为商家促销,或者因为出国路过免税店,囤了很多短时间内用不掉的瓶瓶罐罐,最夸张的时候,我家里存着四支全新的防晒霜和三支没有开包装的隔离霜。
但提前购入东西真的帮我买省了很多钱吗?抛开商家接连不断的促销活动不谈,我们现在买的东西,多半是基于目前现实环境对未来需求的预判,还是以护肤品为例,现在喜欢的品牌、适合的产品,到了将来还适合自己吗?
我们总喜欢购买大房子,不喜欢逼仄的空间和混乱的环境,因为身体在相对宽敞明亮的环境里面也会更加通畅自然,城市的居住空间并不便宜,既然都已经斥重金购买了大的空间,就不要再多花冤枉钱挤占身体和灵魂的居所了。
放轻松,少即是多,当你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相信我,未来的你会赚得更多!
处理好了和东西的能量场,接下来我们开始处理人际交往间的能量场。
几点重要的原则是:成年人的社交,只筛选,不改变,少评价,不争论。
千万不要妄图通过一场对话,甚至是一场激烈的对话去改变一个人,那只会让你消耗巨大的能量。每个人由于出身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接触到的人和经历过的事情也会迥异,我们很难要求第二个人拥有和我们一样的价值观,对事情有一样的看法和判断,所以成年人的社交,更多的是求同存异,多观察,少评价。
我们可以去思考他人为什么会有和我们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丰富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但千万不要妄图改变一个人,假如现在有人告诉我太阳绕着地球转,我不会去反驳他,告诉他哥白尼如何提出了日心说。尊重他人命运,也是守住自己能量的一个好办法。
我们也要学会去独处,每周选一段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独处能够养神、养气。我们每天都接触了太多的人和事,接收到太多没有用的杂乱信息,这些能量很大程度上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所以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疗愈自己,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如果能达到心流状态,就更好了。
在心流状态下,大脑会释放内啡肽、大麻素、多巴胺等奖励物质,带来愉悦感,激发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能量;另一方面,处在心流状态下的我们会忘记自我和时间感,减少焦虑和紧张,从而降低能量消耗,让我们的能量达到一种开源节流的状态。
我记得很久以前,一位非常喜欢做手工的朋友和我分享,有一次他从傍晚回到家开始在书房做手工,等到再次“醒来”时,发现外面天已经亮了,但是他丝毫没有觉得疲惫,反而为自己的作品感到开心,这不仅因为心流状态帮助他维持了稳定的高能量,还让他获得了掌控感和自信心,减少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从而拓展了自己的能量边界。
大家都喜欢和能量高的人交朋友,这些人积极、乐观、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和他们在一起,我们自身也被这种能量所感染、带动,变得更有活力。
有的时候也会遇见一些满满负能量的人,身体接触到这些低能量的人,也会给我们反馈,变得丧头丧脑,甚至生病,这时候我们千万要听从身体的信号,遇见不喜欢的人,不要逼迫自己和他建立联系,在你的人生剧本里,自己才是主角,就像《被讨厌的勇气》中所说的那样:真正的自我价值无需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此外,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你真正想做的,或者是你需要去做的,不要纠结,不要内耗自己,去做就好了!世界其实就是个草台班子,犹豫就会败北,拥有勇气的人才会拥有舞台。
去年中秋节和J一起去了江西,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考虑到节前可能会出差,出现连轴转没有时间休息的情况,犹豫了很久要不要确定出游行程。
J一句“犹豫就会败北”打动了我,思前想后的时间,对最终的结果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想清楚可能承担的后果,去做就好了,与其花费时间和心力反复内耗,不如着手推动事情的发展,无论是推动工作尽快收尾,还是合理安排行程降低旅行的疲劳程度,都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生活中如此,工作中更是如此,很多时候给领导编辑好一段消息,放在对话框里反复琢磨,就是不敢按下发送键,相信这样的场景对每个打工人来说都不陌生。我又想起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书里说:人生的束缚往往源于内心的恐惧和对他人的过度关注。有时候我们过于关注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并且对未来对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才会思前想后,不断内耗自己。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内耗时,不妨勇敢地向前迈一步,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你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一切。或者去读一读我推荐给你的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那个更强大的自己。
建立内心的秩序
最后,再分享几个我日常用来提升自己能量的小方法,他们不仅可以提升我对生活的掌控感,还可以帮助我建立内心的秩序。
首先就是深度阅读,我自己是微信读书的重度用户,虽然电子书在深度阅读体验方面不如纸质书,但是胜在可触达性高、使用成本低。无论是在通勤路上,还是上班摸鱼,只要打开软件就可以快速进入阅读,还可以将手机调整至免打扰模式,屏蔽外界的干扰。
我自己则购买了文石阅读器,墨水屏可以缓解长时间使用对眼部造成的不适,轻便的设备也比较好携带,它就像我随身携带的一个避风港,随时随地可以为我补给精神养料,让我在前人的思考中获得能量。
阅读书目方面我认为只要肯读,就都是好的,而在这之中我又更推荐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类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其次,我也建议大家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列成一个个待办事项或目标清单,完成一个就打一个勾,别看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动作,却能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收获积极的反馈,进而推动下一个目标的实现。打得对勾越多,距离你想要成为的自己也就越近。
如果你没有按时完成自己的目标,也不用过分自责,人们总是会低估自己想做成的事的难度,及时复盘找到问题的症结,下次有所改进,这就是进步,你也同样会收获成就感与满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确立优先级来保证自己生命能量的通道长期畅通,也就是说找到自己认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率先完成它。
对我来说,保持健康的身心是比工作挣钱更重要的事情,那么我每天早上醒来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瑜伽,一个多小时的练习之后,身心舒畅,这一天工作再忙再累,我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其他也就可以看淡看开了。拥有好的心态和心情,比什么都重要。
保持高能量,最最重要的就是爱自己,爱惜自己,爱护自己,保持对身体的觉知,给她最喜欢的事物,她自然会对你报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