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书单

文摘   职场   2022-06-22 18:17   北京  


Reading·log 2022

Jun 22nd 2022

五月的北京,读书成为我最好的消遣。

五月还是读完了四本书,但一直没有做reflection。有一本专业书没想好从何处着手,一直卡在那里,希望有一天可以顺利解开。

想起读书的时候每周做reading reflection,有时候遇到读不懂的,或者写在reflection里告诉老师,或者直接skip过去,避重就轻。那时候是为了交作业,现在就真的理解了什么叫做People are always stuck in their own choices.

和四月那四本主题完全一致的书不同,这个月的几本书完全互不沾边:


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或许是几本书里最适合在当下读的,这本书是茨威格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完成于作者临终前被迫流亡的日子里,和年少时经历的繁荣与兴盛不同,命运留给作者最后的记忆仍旧是战争笼罩下的灰霾。

之后不久,茨维格就和妻子双双服药自杀。朋友说自己接受不了那么温情的作者为什么自杀,他选择逃避。也许自杀也是逃避的一种呢?

之所以觉得这本书适合当下阅读,是因为在书里找到了很多可以和现实环境相呼应匹配的段落。

比如作者少年时代所处的维也纳,是艺术的沃土,思想和文学突飞猛进,一切看起来都欣欣向荣,一如几年前的我们,生活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硕果之中,浸润在当下的主流舆论里,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不久的未来,事情会变得糟糕,世界会变得很不一样。

再比如战争之后,社会面临通胀压力,早上还足以支付一张报纸的钱,到了晚上需要两倍,当时买一根鞋带的钱,数月前可以买一间拥有2000双鞋子的豪华鞋店……

回顾这一段的时候,正巧听到英国人不满高通胀,爆发大游行,喜提30年来最大铁路罢工,想起2月底爆发的俄乌冲突,和现在不断演进的俄乌局势。偶然和山哥聊起这事儿,他又和我引申,说“trade war才是杀人不计亿万千”。

短短几十年,欧洲要被撕毁两次,或许这也是作者选择留下昨日的世界而不去面对明天的原因,毕竟彼时的未来,也依旧没有什么好转。

生活对茨维格是残酷的。

他的剧本仿佛中了魔咒一般接二连三地“杀”死演员,这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痛苦,非但没有成就感,反而充满了内疚与自责;

他说“人终究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住所,以便漫游时有出发点和归宿之处”,却一生颠沛流离不得所归;他热爱文学与艺术,却也无力在战争中保全人类精神的杰作……

“只有经历了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才算是真正活过。”

茨维格试图在流亡的岁月里与命运和解,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偏执。突然想起《活着》里的福贵,那种为了活着竭尽全力,却又被苦难打击到麻木的状态。

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释怀的。

“地球像飞轮一样始终按自己的节奏在旋转,从不停顿,从不关心个人的命运。”

这样一句话放在当下来看,似乎比几年前更能让人理解。

微积分的力量

《微积分的力量》几乎是这个月读得最快的一本书,虽然谈不上相见恨晚,但将数学写得如此优美的书,我还不曾读过。早几年被推荐过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一直没来得及翻开。

在我的认知里,世界可以被归为三类,一类是它原有的物质,一类是人类用于认识这些宇宙原住民的工具,最后一类就是人类创造的它类物质。而数学,大概就是第二种了。

在这本书里,数学不再是公式和定律,而是用于解开宇宙奥秘的密码。

我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作者如何解释圆与矩形的关系,如何论证∞对于构建整个宇宙、将一切变完美的非凡意义,那会使一切变得枯燥。我只能说任何一个尚在攻克数学作业的孩子,如果能读到这本书,那真的太幸运了。

它让我觉得所有曾经取得的高分,解开的难题,获得的嘉奖都变得微不足道,因为在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数学已然变成通向宇宙运转的密码。

“宇宙是高度数学化的,但原因尚无人知晓。这或许是包含我们在内的宇宙的唯一可行的存在方式,因为非数学化的宇宙无法庇护能够提出这个问题的智慧生命。”

可以说从最古老的水火土木,到身边的电磁、夸克、黑洞,都遵从微积分方程的原则。而诸如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牛顿、伽利略、开普勒这些鼎鼎有名的称呼,不再是神坛上供奉的天才,而是带领世人探秘的开拓者。他们的害怕与怀疑,笃定与执着,都被付诸于领会上帝的语言,寻找宇宙的奥秘的过程中。

即使一个人对于这些过于宏观的问题丝毫不感兴趣,他也能从这本书里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也就是 “微积分思维”教给我们的:切分和重组。

将一切繁复的难题无限拆分再重组,用微分量化局部,用积分量化整体。很多事情都能够豁然开朗。

斯托加茨在结尾说:我是在一个晴朗的冬夜写下这篇结语的。走出家门抬头仰望,遥远的星星和漆黑的太空让我不由地心生敬畏。

北半球的六月没有冬夜,而无论天气或是环境也都谈不上晴朗,即使世间真的还有那么多烦心的事情,也不要忘了抽空去看看,去遥想,在自然面前,人类是何等渺小,又是何等执着与“不自量力”,不断突破认知的束缚,探索未知的奥秘。

 把自己作为方法

上研究生的时候发现了人类学这个宝库,除了自己中心的人类学课程,还专门跑去旁边系里蹭课,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似的,深陷课堂上大家不同观点的交锋。对田野调查和师生之间的思辨性讨论更是乐此不疲,甚至于毕业以后,依然对这门学科兴趣盎然。

《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样一个书名本身就很“人类学”,但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原文中给出的解释是:通过对“自我”的分析,来“揭示出原本就附着其上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关系”。

我的理解是先盘根自己,再回到整个社会和时代中去,先拆解再建构,最后还是要落在实践上。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构建,只有将你的经历、你的背景、你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拆解出来,才能做到有益的反思。

这本书里其实讲了很多我一直感兴趣且关注的话题,比如全球化、阶层流动、民族与民粹、80年代、非虚构写作、乡绅,有很多问题就是身边的问题,也是自己实际发生的困惑。

但在整体阅读过程中,不得不说的是前半本那些离当下比较远的话题会读得更带劲儿一些,越到距离自己很近的话题,项飙老师讲得愈发含糊,以至于很多章节读完他的回答甚至都忘记了对话的问题是什么,回过头去找问题,又发现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很多问题确实没有答案,但也确实不会没有观点。只能说站在出版人和作者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甚至于这种话语方式,本身就可以作为一次人类学的实践,放在当下这样的环境中来观察和调研。

▲雨后


雪莉居酒屋
写写画画,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