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茶

文摘   职场   2024-05-21 07:14   北京  


不知不觉,生活中已少有不喝茶的日子。

▲照片考古:20年在家喝茶

我是爱喝茶的。

最开始喝茶,是上大学的时候,小舅给了两包金骏眉,拿回学校,发现这东西在期末备考的时候效用尤其突出。

那时候喝得不多,两三年也才喝完一包,剩下那一包,在后来上研究生每天玩命读reading写paper的日子里,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那以后,少有不喝茶的日子了。

▲照片考古:20年和朋友们去茶室喝茶

工作那几年每天早上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泡茶玻璃杯茶汤逐渐变淡窗外日头慢慢西斜这一也就过完了

那时候还不爱睡午觉,早上一杯茶,正好撑到下班。

后来没了青春,爱眯个午觉,茶便改在下午喝。午后的第一口茶,是为当日最极致的享受。常和同事说,每天在单位,最快乐的就是午睡时光,但要是睡醒没有那一口茶,快乐可能会减半。

偶尔也用咖啡调调口,但最喜欢的还是茶。

▲在798的台湾人那里喝茶

我喝茶很是专一,十多年了,喝的最多的总是金骏眉。

朋友送的生普放成了熟普,新鲜猴魁放成了草,眼瞅着白茶也快成了老白茶,我杯里泡的依旧是红茶。

倒不是不爱喝,实在是脾胃寒凉虚弱,铁观音固然爽口,连喝几天就引得胃痛,只能偶尔泡来解馋。

还有段时间,天天早上给自己做一杯咖啡,咖啡豆香,咖啡也香,很快就能成瘾。等戒断之后,最迷恋的还是茶香。

▲望云轩

前几日单位旁新开的茶室有品茗活动,下了班欣然前往。也不管落日的单枞茶是否会影响睡眠,只贪图那几口的享受。

当日同往的都是女孩子,有的茶龄长,知识储备丰富;有的是新的茶友,提问时还稍显拘谨。我倒毫不客气,把最近挤压的好些问题,全部倒给老师。

喝茶这件事情,和很多事情一样,走得越深,越妙趣横生。

一个人喝茶,品的是自己,与朋友相邀品茗,分享的就是故事和人生了。

以前跑出去喝茶,在798的茶室里碰见北漂的台湾人,在贵州的苗寨遇见安家雷山的广东人,世间那么多相遇和重逢,都能在几泡茶叶里静静流淌。

我总是觉得,品茶就像品人生,一杯好茶,头几泡还没有泡出味道,到了1/4处,方能显现其真正的品性,进而达到巅峰;到了末几泡,又慢慢淡了下来,好似黄昏时淡淡的晚风。

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性格,红茶浓郁,白茶温和,绿茶清冽;也像不同时候的人,年少如绿茶,清爽、跳跃;中年似红茶,热情、灿烂;老年似白茶,变得温和、从容。

也因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性,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对于不同体质的人,都有不同的茶可以选择。再讲究些,冲泡的时间、冲煮的工具都有说法。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天、地、人互通合作的奥秘,我也说不清,只知道真的玩起来,可以没完没了。

不是不喜欢咖啡,只是不论是何种处理方法,日晒也好、水洗也罢、酒桶发酵,亦或是蜜处理,还有像“炼金术士”等等这几年层出不穷的花样处理方法,最终烘焙出的豆子,冲煮出的咖啡,对于肠胃不好的人都不够友好,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终是无福消受。

茶就不一样了,不同的身体适合不同的茶,不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茶来匹配,比如提神效果最好的,轻发酵的绿茶,解腻刮油最常选的乌龙茶,还有降脂养颜常选的普洱。

一杯现冲的热美式,不同温度下能生发出细微的味道差别,但总体来说,气和味都相对一致。

后来衍生出口感丰富的dirty,但又叫人三口饮毕,难免有些着急。

而几克茶叶,用热水冲泡,每一泡都有不同的风味,品出无穷乐趣。

再者,对于咖啡来说,总是要新鲜的。一包豆子最佳赏味期限在烘焙后的7至30天,过后则风味大减,叫人每次购买时都要“计较”一番。

茶叶的容忍度则更高些,除了像绿茶这类未经发酵的茶,多数都能存放些时日。对于好的白茶,更是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茶会合影

那天品茗活动,老师最后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款老白茶。

浅浅一口,满嘴木香,神奇的是,这香气久久停留于唇齿之间,任由时间流逝也丝毫不减。

12年的老白茶,意味着它已经经历了12个寒暑易节的沉淀了。

我问老师:究竟是白茶赋予了其如此秉性,还是12年的沉淀给了它丰厚的底蕴。

老师说:之所以能12年愈发醇厚,和茶叶本身的性质密不可分;而时间的沉淀无疑为茶香的孕育提供了丰厚的沃土,让其潜质能够充分发挥。

所谓老茶,首先需要有好料,底子好,才能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醇厚。

我想:茶是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于光华路茶室


雪莉居酒屋
写写画画,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