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济改革与发展,从《置身事内》开始

文摘   职场   2022-08-22 08:34   北京  


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置身事内

通俗、真诚、息息相关,这是《置身事内》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初读《置身事内》的时候,我有种再回大学课堂的感觉,区别在于之前老师只讲了政府可以怎么做,但并未告诉我们他们面临的现状和实际问题是什么。很多现实层面的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会被一条条假设蒙住,留给课堂的总是一个单一且理想的环境。兰小欢的书就像是实证层面的case study,实际操作过程中各方力量和利益的角逐,才最终徐徐拉开现实的面纱。

远不如理想顺滑,却也可圈可点。

再次想起翻开这本书,是看见同事的朋友圈。大家都面临同样的招商压力,从字里行间想要读出一点有关钱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的思路。

《置身事内》的框架很清晰,上篇主要讲微观机制,分条陈述了政府的运作机制,这其中不仅有地方政府如何在当地进行治理实践,也包括如何在中央政府的框架下行使职能。细分下来,也是政府如何利用手里的资源,即土地、金融、国企等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地方产业和企业更好发展,更高效地赚到更多的钱;下篇主要讲宏观现象,尤其围绕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政府债务、消费和产能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等展开,没有回避问题,但也没有尖锐的批评,给人一种平和又理性的感觉。

书里面有两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一句是说“现实世界没有黑白分明的‘市场’和‘政府’分界,只有利益关系环环相扣的各种组合。”另一句是:“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这让我有一种感受,比起政府这个title,我更加觉得地方的领导班子像是在经营一家公司,行政区划内的土地、金融、企业等等是可以调配的资本,如何盘活手里的资源,推动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创造更多资本,就要看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在上篇里,作者特别强调了地方政府官员的主动性,尤其是执行层面的主动性。因为这一层级的人往往掌握信息最全面、也最直接,对事情的走向有着最根本的控制力。这一点不仅在政府,在企业亦是如此。

最近也关注到家乡政府组织力量去到各省招商引资,自治区主席也讲出去招商,一次没有效果,就多去几次。有团队去到南方省份和当地文旅集团推介项目,寻求投资,发展产业……这些我认为都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体现,是“当家人”的作为。大到相关政策的出台,小到具体措施的执行,都能看到地方政府如何在经济发展中相互竞争,努力打赢GDP的排位赛。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中央的协调。

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这其中政府的角色不可忽视,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所造成的推高房价、增加居民债务负担和贫富差距,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重规模,重扩张”导致的企业债务负担重,出现债务和金融风险,在发展过程中“重投资和生产,轻消费”,结果必然是经济结构不平衡,居民消费不足,国际国内双循环难以均衡发展等问题的出现。

于是,作者也提出,当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政府可以作为其补充;但一旦市场机制相对成熟,政府就要适时改变其定位,由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如何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方式,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兰小欢也提醒我们,既不要高估发达国家经验的普适性,也不要高估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在未来的适用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可以从政府转变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做到以民为本开始。

毕竟让大家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大国大城

在《置身事内》里,兰小欢写到:“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其根源之一在于土地和人口等生产要素流动受限,所以近年来在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非常重要。”也提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和房价及要素市场改革有关,这让我想起来几年前读到的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恰巧上个月末,陆教授的新书《向心城市》也付梓出版。

无论是《大国大城》还是《向心城市》,陆教授一直以来都坚持城市发展的聚集,强调劳动力、土地、资本的自由流通,反对各地区间的资源平均分配;相应的,作者更看重的是像发达国家一样实现各地区间的人均GDP、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上达到相对平衡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刚毕业不久,第一印象是“理想”。几年工作下来,回过头再看书中的很多问题,更多的能够理解作者所说理想并非是要我们立即实现它,而在于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一个方向

在《大国大城》里,陆铭一直强调的观点是作为一个大国,我们的城市还是不够大。他认为上海是一个可以且应该发展为5000万人口的大城市,而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中,要素回报要实现均等化。

这涉及经济学中非常基础的原理:规模经济效应。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聚集,规模经济导致专业化,进而产生学习效应。劳动力在实际工作中相互交流提高,产生人力资本外部性,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

而对于城市聚集所产生的弊病,作者也指出,并非马路越宽越好。相反,窄马路更易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也便于路边商铺的经营,进而释放经济活力。对于快速交通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快速路来实现,另一方面提高地铁等城市交通的密集度,也能够达到很好疏散拥堵的效果。

这也让我想起了在香港的日子,常常两站地铁之间相隔很近,出行找到就近的地铁口非常方便。比如港岛线上的铜锣湾和湾仔两站只隔1公里,铜锣湾和东铁会展站也只有800多米的距离,步行百米就找到地铁口是一件无比轻松的事情。香港街边商铺的密度就自然不必提了。

另一方面,香港的小巴行驶速度之快,是不允许车上有站着的乘客的,因为一个转弯就极有可能把人甩出去。而这些快速行驶的车辆又不会出现在城市人流密集的商业道路上,将不同需求的人车分离,又不阻碍市井经济的发展,城市公共服务颗粒度之细,让人很难说不爱。

提及资本,必然都是逐利的。相对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后者缺少投资,但实际上陆铭也指出,在经济学中并不是谁的资本少谁就资本,而是说谁的投资回报高,谁才更需要资本。当资本的边际收益为零时,我们才说充分调动并利用了这部分投资。

那相应的,对于不同地区的产业,也要有所布局。不如就让城市聚集,最大限度发挥人力和资本的规模效应,在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发展规模化的机械种植业和旅游业。对于劳动力来说,大家自然会用脚投票,当一线城市的快节奏不再能够满足人口的期望时,这一部分人口自然会向下流动。

在这本书中,作者一再强调聚集是经济规律,而政府要做的,就是让人口自由流动,拆掉户籍和福利政策的藩篱

回想几年前初读这本书的市场环境,对比今天各大城市的人口和户籍制度改革,“理想”的意义尽显其中。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在《置身事内》和《大国大城》之后,我又重新找出来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从管仲的“盐铁专卖”到近些年出现的经济改革困局,围绕着财政、货币、土地和产业政策行走千年,分权与均富是两个永恒的主题,而政府也总是需要在发展是硬道理和稳定压倒一切之间适度用力

我常常惊叹管仲收税于无形中的智慧与机敏,也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感到惋惜与痛心。就像高中历史课上老师带着我们一条条分析那样,很多政策的利弊得失虽然能够条理分明,但面临的困难也真实可见。诚如兰小欢在《置身事内》中提到:成功的政策背后是成功的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机械的命令与执行,理解利益冲突,理解协调和解决机制,是理解政策的基础

▲上周五的天气很好

▲放工

雪莉居酒屋
写写画画,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