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最后一篇了,出发时还是初春,我穿着大衣,在东京的细雨里瑟缩着;提笔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写着写着,居然就迎来了盛夏……
▲大阪城的樱花
从心斋桥回梅田酒店的路上,我一边和朋友聊微信,一边出站。梅田站本就像迷宫一样,如此,又给自己增添了寻路的难度。
首先是刷卡出了闸机以后,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一边回微信一边走路,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已经刷过闸机了,不知道走到哪里又遇见一个新的闸机,顺手刷了一道。刷完以后才发现又把自己刷进站了。
在国内遇到这种情况,再次刷出站即可,顶多扣三块钱的事情。但在日本我试了好几次,闸机门丝毫没有要开的意思,最终还是找了information窗口的工作人员,说明原因,请他们帮忙出站,也没有扣费。
再次出站后,新的挑战又接踵而来,到底要怎么回到地面层,找到地铁站的出口呢?
几番思索下决定先找到地面层,至少出了商场,走到马路上,怎么都能回到酒店。
一开始我企图寻找出站的人流,随后发现大概因为梅田真的是大阪的交通枢纽,上上下下的扶梯上,根本分不清这些人是离开商场准备搭乘地铁回家,还是和我一样刚刚从地铁上出来。
于是开始回忆早上进来是坐电梯上行还是下行,最终凭借着对青灰色柏油马路的期盼和热爱,几番上下之后回到了地面层。
早上来地铁站的时候,路过了一串某某三番街的地方(后来Ryan帮忙确认叫做“阪急三番街”)。凭借着脑海中微弱的记忆,我又开始找这一串商业街铺,清早出门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彼时不经意间映入大脑的画面,此时承担着宛如灯塔般的重要作用。
我是擅长用画面构建记忆的,不多时,便顺利回到了酒店,为浴缸注满水,开启今日最后的快乐。
▲在大阪街头偶遇自由女神像🗽
每天citywalk之后,回到酒店的浴缸里泡澡,是我在日本新培养的习惯,我将其称为“入乡随俗”。
泡澡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最早据说始于6世纪,当时为了让传道佛教的僧侣们能洗净脏污,而在寺庙内修建澡堂,同时也开放给民众使用。在江户时期(1603~1868年)后,公共澡堂“钱汤”彻底发展并融入平民日常生活。
据日本行业协会资料统计,在钱汤的全盛期时,日本全国共有18325家,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文化。
最初发现这一文化的显著性,是在东京的朋友家里。一间一室一厅的公寓里,洗手间不但做到干湿分离,还分别设有淋浴和浴缸,这无疑彰显了浴缸在日本房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出发之前,就对日本人爱干净讲卫生的习性有所耳闻,比如大部分酒店都会提供干净的睡衣,所有公共卫生间也都打扫得一尘不染,甚至还有很多地方都是具有冲洗功能的电动马桶,让人不禁想起电影《完美的日子》里主人公趴在马桶上悉心清洁的样子。
这样清洁舒适的公共卫生环境,让人有种被尊重的感觉,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会成为很多人去了还会不断再去的旅游目的地了。
尤其是此刻,连日的奔波已经让身体极度疲惫,没有什么能比晚上回到酒店,躺在注满热水的洁白的浴缸里更能解乏的了。
于是,在日本的最后几日,每天回到酒店第一件事都是给浴缸注水,每晚支撑自己回到酒店的动力,也是那一口刚刚可以装下一个人的小浴缸了。
▲大阪城的樱花
在日本的最后一日,只剩下一件未尽事宜:打卡大阪的柯南取景地。当时约了一个来自重庆的山东妹子J,一起走【心斋桥——大阪警署——天守阁——33Cafe】这条线。
在心斋桥的时候,她因为行程变动没有同行,我便请周围的游客帮忙拍照。
清晨的心斋桥人流量较前一晚要少很多,但我也面临一个极大的困难:如何向不是柯南迷的游客们解释我需要一张怎样的照片。
复刻画面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对于脑海中完全没有这种sense的人来说,把“所有元素拍进画面”和“把所有元素按照应该出现的位置排列在画面里面”,是毫无分别的一件事。总之就是面对同一张模板,不同的人拍出的照片让你觉得自己给他们看得是不是同一张母片。
▲心斋桥巡礼照
除了迥然不同的照片,我还收获了两位来自宝岛台湾的朋友。起初只是请他们帮我拍一张格力高人广告牌的照片,没想到拍完之后他们主动邀请和我一起合影,大喜,而且一起合影的姿势也非常新奇有趣。
他们是一对来自台南的游客,是一座我从未去过的城市,但因为脑海中曾经留下过海风拂面的垦丁与文艺气息浓厚的高雄的记忆,对台湾南部也生出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更何况他们如此热情洋溢地邀请我一起同框合影,还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更为感动的是,如今一位小哥也成为了这个公众号的一位读者,偶尔还在后台和我留言。
旅行的乐趣,莫过于看见更大的世界,遇见更多的人,走进更深刻的自己。
▲互相搞怪的两位台南小哥
十点多的时候,离开心斋桥抵达大阪城公园,和J汇合,一起巡礼最后的柯南取景地,其实心斋桥之后,也就只剩下一个主要的机位了,即大阪城天守阁。
在日本的历史和文化中,天守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日本城堡的中心建筑,不仅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还是城主权力象征和居住之地。
天守阁的名称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守城建筑物“楼橹”,最初为军事用途而建,具有瞭望、指挥的功能。在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末期,它逐渐演变为封建领主的权力象征。
▲大阪城天守阁
天守阁通常建筑在城堡的中心,多为大名的居城,是城下町发展的核心。其外观通常为层塔状,拥有复数层宽广的楼层,下层是兵库、粮仓等,最上层是城主起居室,但那里一般只是形式上的居室,城主并不真的住在那里。
天守阁的构造与寺院的宝塔相同,为木造结构,通常分为五到七层,有的层数甚至达九层。
据说日本现存12座天守阁,大阪城这一座是在日本战国时期(1583年)由丰臣秀吉所修建,后又在昭和年间(1931年)以钢骨钢筋混凝土重建,外观五层内部八层,高54.8米。其中,七层以下为资料馆,八层为瞭望台。
作为大阪的象征,其设计也可圈可点,一层到四层采用了德川时代(1603年-1867年)的白漆墙壁,五层则采用了丰臣时代(1585年-1615年)的黑漆墙壁,以凸显这两个时代的不同特色。屋顶呈墨绿色,建筑立面采用金色装饰,显得雄伟气派、金碧辉煌。
彼时大阪城公园的樱花也已经全部盛开,虽未到落樱时节,但樱树下已经挤满了前来野餐和休闲的人们,若不是傍晚要赶飞机,自己也好想在这里闲坐。
▲大阪城天守阁
离开天守阁,我和J又去了旁边的33Cafe,大厦门口设有《名侦探柯南》里少年侦探队的雕像,室内也设有沉睡的小五郎和怪盗基德的塑像。不得不说,日本人将动漫文化玩儿明白了。
午后,J要去梅田蓝天大厦坐摩天轮,我本来跟着她神魂颠倒地坐回了梅田站,但心里其实一直记挂着大阪城公园的柯南限定商品店。
快闪店从3月8日起,持续到8月31日,虽说每年都会有,但不一定每年都会被自己恰好碰到。
行至当日,巡礼成为我在大阪之旅最大的乐趣,人至中年,没有什么能比做回小孩更快乐了,如此,折返回去需要多花的一小时往返车程便显得微不足道。
这一切,都在我心满意足地携战利品再次回到梅田时得到化解,这些东西无论最终命运如何,在那一天、那一刻为我带来满足的时候,便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就了一个孩子回到童年的梦想。
尤其当我看到APTX4869的周边时,突然觉得,这个在动画片里将工藤新一和宫野志保身体恢复成儿童时期模样的药物,对于如今穿梭在钢筋水泥格子间的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逆转时间、返老还童的解药呢?
从前,我很难理解去游乐园的欢乐,直到工作后和中学时代就一起玩耍的朋友们去了迪士尼,才真切地体会到能够在大人的世界里做一天孩子,有多么幸福。
▲少年侦探队雕塑
▲J的拍照创意
▲战利品
为了不在大阪留遗憾,我又冒着误机的风险在梅田附近吃了据称“连续五年获赏大阪评分最高的乌冬”Tabelog,有两点感受:
一、在吃够国内日本面店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去日本,回来之后你会发现中国没有日本面,任何一种都没有;
二、我为自己冒险所做的决定感到无比值得,没有这一口面,我的大阪之行大概要失色不少。
离开面店,我返回酒店取了行李,走到机场大巴的乘车点,手中剩下的纸币刚刚好够买一张去往机场的车票。
大家排队等候机场大巴时,工作人员会给每位乘客分发行李签,像在酒店寄存行李一样,一件绑在箱子上,一件留给乘客。
等到了机场,乘客才刚刚下车,就有数位工作人员将全部行李搬下大巴车,一次摆放在地面上。
乘客将行李签交与工作人员,他便会依照上面的编号将你的行李递与你。既省去了自己翻找行李的混乱,也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了被误拿或是丢失的风险。
在日本旅游,你说不上它到底哪里好,但总是在这些细小的环节里感受到在社会通往文明的进程中,人应该享有的尊严和体面。
▲乌冬面
终于,我为期9天的日本一行要画上句号了。
写到大阪的时候,不少朋友都私信我,三月的行程,写到六月还没收尾,好像去一次日本可以写一年一样。
上一次出国,还是19年和锤一起去俄罗斯,那时候我们还畅想,第二年五一一起去西班牙,那时也和身在美国的青青规划,十一的时候飞去西海岸找她玩。
没想到,一转眼再次出国,已经又过了将近五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一度怀疑自己已经习惯了两点一线的平淡,直到再次将护照交与海关,以一句“玩儿”轻描淡写地回应他的盘问时,才再度发现内心对世界的渴望。
面对生命,我不是个慷慨的人,总是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make the most of it,我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下至海底深潜,上至高空蹦极,远至35公里的徒步山路,近至家门口的公路骑行……在所有的这些经历里,逐渐发现我看见的不仅仅是这个世界,更是自己。
▲✈️
弘一法师说:“见天地——知敬畏,所以谦和,进而无私。见众生——懂悲悯,所以包容,进而无欲。见自己——明归途,所以豁达,最终无为。”
行走于天地之间,当我们真正感受到宇宙的浩渺和自然的伟大时,才会明白自己的渺小,进而对天地、自然和宇宙产生一种敬畏和尊重,变得谦和,懂得倾听与为他人着想,从此,眼中有了他者;
而当我们观察和理解别人和其他生物,看到他们的苦乐和无奈时,也会产生悲悯之心,不再冷漠,而变得包容,愿意理解和接纳他们的不同,进而学会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不再只追求自己的满足和欲望;
在与他者的相互对比与观照中,我们最终深入了解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和本性,认清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逐渐明白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进而变得更加豁达,有所取舍,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最终无为。
我觉得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顺应自然和宇宙的规律去做事。不再强求和执着于某些事情,而是能够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学会悦纳,进而能够真正地放松和享受生活。
如此,大概能够不负此生吧。
▲回程飞机上遇到一位在北语读书的🌸妹
【后记】
回国的飞机上,提供了两种两种餐食,一种是我熟悉的鸡肉米饭,另一种听空姐说了两次都没听清是什么,于是,我选了后者。
如果人生总是吃熟悉的食物,看熟悉的风景,走熟悉的路,该有多无趣。
而我,想给它更多种可能。
▲到现在都不知道那天自己吃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