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工作中一些有所启发和触动的见闻。
▲苏泊罕大草原
前段日子去鄂尔多斯呆了一周,一开始以为自己去的是一座城市,毕竟鄂尔多斯不是省会,应该不会很大。
去了以后才觉得自己仿佛在一周内跑了一个省,出行时间动辄一两个小时,各区之间最近的车程也在半小时以上。
这一行是为了录制节目,文旅类的节目时常需要挖掘地方最有特色的东西,因此接触到了不少当地有意思的人和事,虽然辛苦,却也有不少收获和感悟。
这话虽然说着冠冕堂皇,但也确实是实话。
一周时间里,从没有晚上十点前回酒店的,同行的同事从抵达之日起,再也没有在孩子睡觉前与家人视频过,以至于回京之后,一岁多的孩子竟对她有些陌生感;因为车程很长,每天早上我们也都需要很早出发赶路,有时在路上补觉。
幸运的是,鄂尔多斯没有辜负我们的奔波。
从前只知道这里水草丰美、能源储量丰富,这次深入才发现原来暖城不仅有辽阔的草原,还有水产富饶的渔村和景色壮美的峡谷。
为了凸显鄂尔多斯的多元文化,我们拍摄时还要求地方帮我们联系在这里工作的不同背景的人。
一个地方的景色和环境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改变,但人就不一样了。
就像我们常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和不同人的经历也使得每一次旅程都变得独一无二。
▲草原落日
Duncan是一位来自南非的白人,身材消瘦,在鄂尔多斯某教培机构当英文老师,见面时他右手还打着石膏,正在从一件他不愿提及的尴尬意外中恢复。
找来Duncan是为了展现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高,为了在录制中快速进入状态,我们必须在见面后用最短的时间熟络起来,找到节目中沟通的话题点,这需要密集的信息交换过程。
我本身是享受这个过程的,可以快速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和D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于文化的强烈兴趣,可以说支撑他从遥远的南半球来到北半球一座三线城市生活的动力,就是他对于异国文化的好奇。
D的一个观点我非常的认同:经历是最快的学习。
想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最快的方式、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亲身经历,这种沉浸式的融入可以让人迅速地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内核。
而作为施者,也在与受者的交流碰撞中深化自己对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一方面,他要向对方准确无误地展示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回应对方提出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讲,跨文化交流不仅能将本土的文化扩展、传播出去,也在交流中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发现异同,进而深化对自我的认知。
毫无悬念,对于D来说,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体验就是和中国人一起度过农历新年,尤其是将硬币包进饺子的吃法,将家庭聚会、祈福游戏和饮食合而为一,让这位南非客人乐此不疲。
但他也并不是对什么都照单全收,比如我们的饮食文化,就有很多他难以接受的部分。
尽管他口口声声称自己对中国的饮食抱有开放的态度,那晚餐桌上的血肠,任凭我们如何劝服,D就是一口都不吃。
比起什么都吃的中国人和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西方人在饮食方面的丰富性和包容度确实逊色很多。
席间D不断地和我咨询如何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到各地不同的文化,有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活动可以参与,我能够感受到他的渴望,而这种感受越强烈,我的无力感也越强烈。
不像上学的时候,我给留学生做tutor,时常带着他们一起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吃喝玩乐,因为更多时候,文化就这样藏匿于日常的生活中,就像餐桌上的饭菜,需要一碟一碟地品尝,一口一口地感受。
此时我来鄂尔多斯完成录制工作,除非D来北京,我恰好有时间接待,不然也只能给他一些建议,能否实施以及如何实施,全靠他自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在此次录制中能收获的东西,实在不多。
我其实也一直在思考,是什么驱动D接受我们的录制邀请,是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吗?还是他希望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
但无论如何,一定不会是食物,因为为了等我们,他首先要对着一桌子美食,虽饥肠辘辘,却必须抑制住自己享用它们的冲动。
录到最后一条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我们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但还是要对着当地的特色美食“大快朵颐”,这种时候,再美味的食物也都会沦为一种负担。
▲准格尔旗黄河大峡谷
在鄂尔多斯,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地人叫做“赵大剪”,是省级剪纸非遗传承人。
在沟通内容的时候,她的职业路径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
和很多当代职场人一样,赵大剪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干什么,就跟着家里人什么都学,剪纸、面塑、画画……
凡是自己感兴趣的,家里有人教的,她都会一些。
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日子持续到了28岁,她决定专攻剪纸,算是有了一个自己精进的目标,暂且称之为“职业方向”吧。
再后来,她像所有剪纸人一样剪团花、剪生肖,剪一些我们熟知的图案,但很快,她发现这样做很难将自己从众人中区分出来。
如何有自己的独特性呢?赵大剪开始研究叙事剪纸,她不再剪只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而是开始将剪纸和叙事结合起来,用剪纸讲故事。
一开始她想剪《清明上河图》,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复刻经典,通过经典的再创造来吸引受众眼球,换句话说,就是“蹭流量”。
但很快,赵大剪又开始自我否定与革新了,她觉得剪别人的作品不够创新,依然不能体现出她的“独一无二”。
于是,她开始构思基于自身生活经历与所见所感而创作的作品:《农民记事图》,将她从小到大在生活中的见闻,全部通过剪纸的方式呈现出来。
要说从她的剪纸作品中读到我们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与进步,也一点不为过。
先广撒网,再择一精进,然后在热爱中找到自己的个性与不可替代性,这位曾经被中国传统婚姻束缚的女性,最终还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采访的当天,说起自己对村子的贡献,赵大剪整个人都散发着骄傲的光芒。
虽然从工作立场上讲,我们并不赞同她对自己的价值定位,但看到她的成就与创造的价值,在场的每个人都无不钦佩。
同行的老师说,一个人一生能像这样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很了不起了。
我想起一位老师的个性签名:“择一事,终一生”,她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幸福的。
▲黄河落日
鄂尔多斯一行,我们还和当地很多讲解员一起合作,也碰撞出很多有趣的经历。
为了配合我们有好的录制效果,当地往往会选择最优秀的讲解员参与录制。这些讲解员往往能够将讲解词背得烂熟,对一些延伸的知识点也触类旁通。
这本是好事,但没想到居然也会成为问题。
出于节目内容的需要,一些时候我们需要将原有讲解词中的一些词句,在表达意思不变的基础上稍作调整,以另一套说辞表述原有的含义。
但因为背得太熟了,尽管事先沟通好,摄像老师一开机,讲解老师多少会有点紧张,原来的讲解词已经形成肌肉记忆,根本由不得大脑指挥,直接脱口而出。
虽然无奈,但也完全能够理解,甚至对他的敬业抱有一丝丝敬意,原来这些话术已经深深刻进了对方的身体里。
还有时候,因为讲解老师过于健谈,主持人完全压不住他的势头,原本是两个人打配合的节目,差点变成一个人的脱口秀,也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总是求好,但也常常发现,“好”有时候不如“合适”来得更适意。
就像有时候拼命地向前奔跑,锚定了一个目标,却忘了一开始为了什么而出发。
想起曾经看过一个展,展览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通过手稿的形式逐一呈现,恰逢当天有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艺术最难的是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
或许他讲的只是创作这件事情,但换一个角度,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