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钢和他的《悲喜同源》

文摘   职场   2024-11-19 07:02   北京  


人们常说“命是弱者借口,运乃强者谦辞”,当陈其钢,2008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欧洲现代音乐核心区作曲家在采访中提到“生命不由自己掌控”的时候,我不禁思考,他想表达的深层含义究竟为何?

总觉得没有一定生活经历的人,是很难理解“悲喜同源”这四个字的,它是一个很深刻的心理学或哲学观念,既是情感的转化,也情感的交织与共存。

你可能因为一件事情的实现而感到喜悦,却也为这过程中的所失而悲伤,或者你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岁月,却因为在其中有所得而欣慰欢喜。

亦或如陈其钢在书中写的那样:痛苦的过程是漫长的,而当成功到来的时候,幸福转瞬即逝,新的痛苦又会降临。

他一生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这种痛苦长、幸福短的过程,但是遇到梅西安却是个例外。

1984年,33岁的陈其钢享受法国政府助学金资助,前往法国留学,在波尔多街头偶遇的老海员帮他意外地敲开了梅西安家的大门,成为他的关门弟子。

陈其钢说:“那天晚上及以后发生的事情带个我的幸福感,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与梅西安是否伟大无关,它更多关系到的是做人和做事的方法、态度以及努力与成就之间的逻辑关系带给我的精神遗产。它大大地改变了我过去30多年对己、对人、对专业、对世界的眼光和态度,这是最为重要的财富。”

他总是说从梅西安那里吸收到的养分,影响着他,帮助他改变自己的一生,说黎耘比自己聪明,自己只是个性独特,他坦言家庭环境和老师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却没有着过多笔墨在个人如何努力上。

我是在看完《悲喜同源》之后,才找来他的采访视频看的,惊讶于能够写出如此有力量一部书的灵魂,其身体竟被疾病与命运折磨得如此羸弱。

陈其钢是很真诚的,他真诚地做自己,做中国的作曲家,他不因为师从西方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而抛弃自己的文化,在他的很多部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单以他的作品名来说,《蝶恋花》《江城子》《水调歌头》《万年欢》,都是我们自己的词牌名。

有的人纯学习西方,越学越觉得自己很牛,但有的人学习西方,越学习越能发现东西方文化其实各有千秋。就像“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身处局外,才能看到事物的本真面貌。

留学让陈其钢离开中国,以远距离的视角观望中国,才看到中国、知道中国,进而回归中国。拥有了足够开阔的眼界,依然能够不失中国风骨,这是他在我心中最为可贵的地方。

我想,如果他学成了西方而忘了自己,大概会成为欧洲乐坛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却不一定能够有机会在90年代被外国机构提议、出资、组织、宣传和推广,成为“中国文化被引出去”的典范,我们或许也不会看到属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陈其钢。

他说:“中国文化只有放在世界大环境中,才更显现出它的特色和不同。”

“只有了解不同,接受不同,理解对方,坚持自我,才能在不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陈其钢是一个极度要求坚持自我的人。

何为坚持自我?他在采访中说,多数人不愿做”你“,他们要成功,而流量和成功会让质量下降,迎合市场、适应市场,势必要让你成为另一个人。他不但不迎合和顺应市场,即使面对权威,也依然我行我素。

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音乐制作中,和张艺谋直言领导是不懂音乐的人。

在我的理解中,他从商经商,其实也是为了坚持自我,他希望经商带给他自由,时间的自由、思考和决定的自由,特别是拒绝的自由。

某种程度上讲,陈其钢对自我的要求让他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纯粹的作曲家,但或许,他的纯粹也让雨黎失去了凭借自己努力与才华,挣得参与奥运会音乐制作的权利,而对儿子的影响,也成为了他无可弥补的遗憾。

悲喜之中,命运就是这样无情。

人总是无法完全属于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夹起尾巴做人,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身边的人,一个人的部分自我,是属于社会的。

这世界有多种逻辑,理性逻辑、世俗逻辑、市场逻辑、人情逻辑、强弱大小逻辑等,我们生活于此,是没有办法只依附于一种逻辑而脱离其他逻辑存在的。

其实在提笔之前,我很忐忑,不知道自己对这部书的理解是否足够深入,足够全面,但某种程度上,我又在梳理笔记的过程中获得了开解,陈老师说,“相由心生”这个词,不但指内心的变化引起自身的不同,也是说外部世界会随着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而变化,她/他/它从来不是客观事实,而是地地道道的“相由心生”。

突然间,我也理解了为什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一千个人眼中,其实映射出的是一千个自己,而我笔下的《悲喜同源》,也是我的悲喜。

它有很多打动我的地方,比如陈老师说“人生中如果没见过钱,会有一个盲点,如果没出过名,也会有一个盲点,难免会对金钱和名誉有一种神往”,我想,这不是说要让我们对金钱和名誉祛魅么?

我愿意看到他站在西方视角阅读中国的思路,是因为自己曾经有在西方教育体系下学习的经历;作为新世纪的女性,也很赞同他所说夫妻之间独立自主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写作这篇读书笔记时,又时常想起陈老师在书中所说“创作的过程就是让结果接近想象的过程”,还有在无数个片段里,读出的一丝丝禅意。

或许我可以将这篇笔记写得更全面些,再参考一些网友的发言和意见,别的书或许可以,但写陈其钢老师,一个才教过我们要坚持自我的人的书,我觉得还是做自己更酷一些。

毕竟这些,就是我此时此刻,最有共鸣,也最愿意拿出来分享的。

“人生没有哪件事是不可以放弃的,在可上可下时选择下,可进可退时选择退,可要可不要时选择不要,可说可不说时选择不说,可做可不做时选择不做,等等,应当是每一个人经常可以择取的态度,其结果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反而常常会感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愉悦。”

希望此刻屏幕前的你我,会因为这一句话而放下紧绷的神经,享受生命的松弛与喜悦。

“人生的每个阶段,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都是残缺的,扭曲的。完善的自我认知必须要经过时间,只有时间过去之后,才能对自己渐渐看得清楚,且越远越清楚。40岁时看自己40岁,以为自己是美的。50岁时回看40岁,还是美的。60岁看40岁,已经不那么美。70岁在看40岁,觉得太幼稚。80岁看40岁,羡慕当年的无知与无畏。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在自己眼中会变化,可能变得不美,也可能越来越美。”

我还没到40岁,但却能看到自己20岁时候的美,便不由得对40岁,50岁,甚至80岁的美有了些许期待。

最后,再分享一段陈老师对人事的看法,他说:

“从人身上能感受到和学习到的,对我来说比旅游要多很多,旅游看到的东西只是一点点,可是人身上蕴藏的东西,可以是浩瀚的海洋。他们或是优秀,或是怪异,或是精灵,或是性感,或是博学,或是上进,或是幽雅,或是愚蠢……我对博物馆没有感觉,我更爱从人和书中寻找感觉,读书是直接读人,读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人都有表象和内心,多数把自己好的一面放在外面,内心世界则是要去读的。”

如此,我便祝愿大家能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

▲向日葵

雪莉居酒屋
写写画画,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