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些年从自己跑过的无数三甲医院和中医大夫那里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没有一位医生比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属于夏天的绿意
某知名医学头部账号的销声成了这几天的热点话题,想起前些年他们发布征稿启事的时候,还动过投稿的念头,讲讲自己24岁腰椎间盘突出的故事。后来稿子一直拖着没写,腰椎间盘也还在康复的路上,这账号却说凉就凉。
关注他们也有好几年了,不少医学知识确实是从这一系列矩阵里获取的,前段时间还复习了“矿泉水”“饮用水”“天然水”的区别,学会分辨什么是“运动饮料”。一些内容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是有的,但对于很多极度“科学”的生活方式,还是要搬出那句老话:尽信医不如不信医。这一点,从我开始治疗自己的腰椎间盘的时候,就有了深刻的体会。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有,那就是膨突。
第一次拿到自己的核磁诊断报告和大夫咨询的时候,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居然一步跃到了微创手术,大概意思就是把突出的部分直接削掉,所谓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问大夫风险如何?他的意思是只要是做手术,就一定是有风险的。
这个治疗方案对于24岁的我来说还是有点震惊,一年半前拍片子还只是腰肌劳损,一年半以后就告诉我要上手术台。于是我拿着自己的诊断报告又去了另一家三甲医院,然后又去了中医院……
那个夏天最当紧的一件事就是跑医院看病,做过牵引、试过推拿、贴过膏药、也扎过针灸,除了做手术,所有能尝试的治疗手段都试了一遍,发现每个医生都有一套自己的思路,还都不太一样。
我的阶段性治疗始于牵引,终于推拿,在缓解了持续性的疼痛之后也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求医路,开始自主康复训练,那时候我也已经25岁了。
索性上学时候学会了在水里打滚翻腾,一直到新冠疫情以前,我都坚持每周至少游泳一次。小燕飞一直是所有中西医大夫都推荐的运动,我却一直难以坚持,好在每周的游泳量也能够保证自己的腰椎不再发病。直到疫情开始,暂停下水,我才开始持续做。
今年春天,我拿着最早的核磁片子又跑去301医院复查的时候,大夫指着两张片子,告诉我腰椎弧度比四年前有了很大改善。
回望整个诊疗过程,对我个人来说,西医起了相当大的震慑作用。包括和现在一样有腰椎间盘突出困扰的同事一起交流时,我们也常说如果自己不保养好,手术台就是归宿。而推拿、膏药和针灸虽然在症状缓解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脊椎弧度的恢复上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日常训练。
我也有很多次因为偷懒或者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而腰疼复发的时候,有时候去医院简单按一下。但去医院还是要花时间和精力,最省时省力而且最能保持效果的方法还是自己在家好好做康复训练。
和腰椎间盘斗争完没多久后,我又开始在激素方面和身体作斗争,还差点被大夫吓唬的住进了医院。索性最后换了一家医院,开始了药物治疗,大夫说起来头头是道,我心想这次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直接吃总是没有问题了吧?
但最后还是被自己的身体狠狠上了一课,也从一次近两年的失败诊疗周期中,认识到人的身体其实很难割裂来看,常常按了葫芦起了瓢,如果不巧葫芦和瓢都不乐意,最坏的结果就是直接整个翻车。
并不是说西医治不好病。同事有相同问题的,靠缺啥补啥的原则很多年了,也一直都没有问题,只是这种治疗手段并不适合我。
吃西药翻车了,病总还是要看,转向中医总没有问题吧。抱着中药罐的我发现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
大夫给开了几味昂贵的中医,但贵不等于无害,吃了没几天,原本消化道就比较孱弱的我发现刚刚养好的肠胃又被打回了解放前,原来这草药虽好,但也并非没有副作用。于是又开始换药调理。接下来又变得易困,继续换药……
▲吃好喝好、开心最重要
遇见过很多医生,有认真的,也有敷衍的,但大体感觉他们都有自己的“手册”,把病人的情况和手册里的条目相对应,一条条去验证,然后诊疗,病人反馈,大夫继续验证,做进一步诊疗……看得多了就发现,你所相信的每一位医生,其实都是在相信自己。因为自己身体怎么样,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最清楚。
一开始做腰椎间盘突出诊疗时,没有任何一个大夫敢告诉我可以做瑜伽,因为很多体式发力不当挤压到腰椎,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我只能自己一边研究,一边试验。两年前头倒立之后还会有腰疼的症状,瑜伽轮式也很少尝试,现在这两个动作已经完全没有压力,每周也都会做一两次。
在北医三院运动康复门诊看膝关节,大夫让我每隔两天靠墙蹲半个小时。我可太了解自己了,这样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只有一次,再无然后。于是自己调整频率和强度,每天十分钟,三天下来也能蹲半个小时,偶尔偷个懒影响也不大,重要的是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状态,然后坚持下来。
所以很多时候也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大夫提供的是科学的诊疗建议和方案,但接收身体第一手信息反馈的是自己,只有自己最清楚身体的感受。
有一次和同事讨论,为什么我的第一个大夫会一上来就提议手术,后面的大夫有建议保守治疗的,也有把我直接指向中医门诊的。其实我所接触到的医生们,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和擅长的治疗手法,非常有可能的事那位大夫最擅长的就是腰椎间盘微创手术,甚至有的大夫主攻某一种手术类型,其他手术他根本就已经不再做了,那从他的角度来讲,一定会给你他最有把握、最希望执行的诊疗方案。医生如此,平台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身体,还是自己的。对于一些不着急的慢性病来说,有时候合适的诊疗方案,也像想要的生活一样,需要一点点试出来。
就像【某某医生】告诉你几点睡觉都可以,只要总时长睡够,健康就不会受到影响。但最终几点睡觉自己身体最舒服,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所以任何时候,尽信医不如不信医,你对面的医生有他的立场和利益,但对自己身体负责的永远是你自己,医生可以换,你的责任是终身制。
还有一点在中西医方面都很关键的是:做人要快乐,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记录一次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