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华文艺》第145期

文摘   2023-10-07 00:08   法国  





 为海外游子创业抒情
 为欧中文化交流讴歌




随  笔





庸骏:浙江温州人。行伍出身,1991年出国在布达佩斯经商。曾创办“布达佩斯周报”,并任社长兼总编辑。













闲读心得



庸骏(匈牙利)

夜读陆游集中的《病起书怀》诗: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和《书愤》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两诗俱用典诸葛亮的《出师表》。并且两诗中均以“出师一表”遣词。

我们当然知道陆游这里的“出师一表”句,指的是三国建兴5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就北伐事向蜀后主刘禅递奏的奏表,故称《出师表》。但是我们知道诸葛亮除该道《出师表》外,后又曾向后主刘禅上过一次申请北伐的奏表。即第一次北伐遭逢失利后,转年(建兴6年,即公元228年),乘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空虚之际,诸葛亮又向后主刘禅递呈奏表,请求再次北伐。因此,留传后世的诸葛亮《出师表》应该有两道,按时间顺序被分为前后《出师表》。

如早于陆游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读前后《出师表》后,曾赋诗: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如与陆游同时代、仅稍长陆游十余岁的岳飞,在拜谒南阳武侯祠时,也曾亲笔抄录了至今仍得以保存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并附了跋文:“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两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荼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可见三国之后,此两表在中国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名篇。既然如此,陆游为何在此两首诗作中强调“出师一表”,而不是“两表”呢?带着好奇,我查阅了《三国志》有关章节,及南北朝人裴松之对《三国志》有关注解。

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为蜀汉,诸葛亮为丞相。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伐吴惨败病死,临终前,在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嗣后,诸葛亮主政,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方針,使蜀汉境内隆现兴旺景象。紧接着诸葛亮又率兵以“攻心为上”之策,永久地平息了南方少数民族叛乱。在此国势平稳向上的背景下,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为此他给后主刘禅上书奏表(被后人称为《出师表》),请求北伐。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多以四字句行文。用词朴素、自然、大气,毫无矫饰成分。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以冀还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可以断定,该文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名篇,与其说是文字上的成就,不如说是诸葛亮为信守白帝托孤向刘备许下的终身辅佐后主振兴汉室之重诺,躹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如此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奏表,再结合诸葛亮为蜀汉竭精殚虑耗尽心血的一生,这种用生命铸就的国魂级的忠诚,它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中永垂不朽的人格国格范本,将永远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效力进而效命。

但陆游在此两首诗作中,却只称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一表。其原因应是陆游并不认可诸葛亮曾写过后《出师表》。因为在陈寿撰的《三国志》这部公认的信史里,只载有前《出师表》,而没有后《出师表》。

虽然我们知道,《三国志》是距离三国归晋后晋人陈寿的私撰,而不是国家修史。并且撰史人有可能受个人条件及能力的局限,接触到的史料难免不全面或有遗缺和不准确。并且他撰史的时代,距离三国灭亡仅数十年,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很多敏感话题在当时是不便涉及的。所以,陈寿撰此书,不但行文精简,惜墨如金,而且《三国志》全文只有“纪”和“传”,而无“志”与“表”。然尽管如此,我们仍很难有理由相信,如这般重要的、庙堂皆知的、且内容仅涉及反魏的历史文献――――后《出师表》,会被陈寿漏记。

经考证,后《出师表》在正史上出现,应出于南北朝人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解。裴在其注解中增补此表时曾特意注明,“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并且说明后《出师表》,乃出自东晋人习凿齿编的《汉晋春秋》。而《汉晋春秋》中的此篇文章,又源自三国时期吴国人张俨的类似私人笔记的《默记》。而张俨又非蜀国人,就是说,早于陈寿的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就不是在蜀国而是在吴国,被一个叫张俨的吴人收进其私人撰记了。此事正恰说明此表在当时的影响范围之大之广。但为什么年代比张俨稍后、并已将前《出师表》收录在册、应该擅长于蒐集史料的陈寿,在其专著《三国志》中,反而会漏载这么重要的历史文献。如此的逻辑演绎,显而易见的不合理。

而另一方面,裴松之也是个治学严谨值得后世推崇的撰史大家。他对《三国志》的注解,“持论谨慎,不言其非,也不言其是”。功能诚如其本人所言,可“概括为补阙、备异、惩妄、论辩四类”。前两类注文补充陈寿漏载之事、存录一事的不同说法,此占裴松之注文的大多数。后两类注文是对显然的失误加以驳正、对史事或陈寿书加以评论。而且一般会在注解中冠以“臣松之案”或“臣松之以为”之谦词。后两类文牍虽然总体数量不多,却因此更凸显裴松之选注客观的史学意识。因此,裴松之的注文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陈寿《三国志》的空白。如曹操的《明志令》、《举贤无拘品行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李密的《陈情表》等,都是因裴松之的注解得以传世的。而其评论更是直面史实,如《献帝春秋》记荀彧反对曹操杀伏皇后而被杀之史事,《郭冲三事》记诸葛亮空城计之史事,都被裴松之在注解中评价为子虚乌有。并且裴松之选注之依据,俱取材于《魏略》、《汉晋春秋》、《魏氏春秋》、《江表传》、《英雄记》等大多出自距离三国年代较近的著作家之手。所以,他的注解其可信度也应该是很高的。

由此可见,由于系自裴松之对《三国志》注解问世以后,才有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之说。也唯其此,后人对诸葛亮的这道在裴松之对《三国志》注解中补进的后《出师表》之真伪,便一直存疑了。所以才有陆游在诗作中“出师一表”一说。

为解疑窦,我又一次細读了诸葛先生的前后《出师表》,不知是否是受到歧见的影响,比较两表的文风,我倒是真能读出它们行文气质有些不同。不但后《出师表》的遣字造句,明显不如前《出师表》写得洒脱、稳重和大气,而且在个别字句上,甚至能读出一些低沉和自卑。尤其是“六难解”之说,可以说是诸葛亮在自诉自己对北伐必败的悲观。好像此道奏表不是在主动请战,更像是被迫率军北伐。



















诗   歌






欧阳世全:诗歌爱好者,作品屡见报端。


 












古诗新韵 


欧阳世全(中国黄冈)





书(新韵)


书纳古今天与地,文明进步大阶梯。

三皇五帝谁谋面,四海诸洲吾末趋。

全靠丹靑知奋起,但凭地理懂漂移。

空间探秘篇章叙,量子微观写传奇。

 



02
茶 (新韵)   


东方树叶飘香气,最是茶情难舍分。

君看天宫天帝处,正烧龙井侍诸神。




 








 拍  客





刘子逸:1999年11月11日生于湖北襄樊,元视觉特邀入驻艺术家,现就读于法国EDHEC商学院金融专业。













意 外


刘子逸(法国)






我回家的火车六点零九发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在六点半到家,七点钟做好我的晚饭,我应该会把椅子搬到窗口,趁着对面山坡的屋子没有被夕阳扫进黑暗里的时候微微放空自己。我会在夜里想起白天的事,一些不及自己预期的对话,一些本来可以做的更好的事情,一些沮丧。


但是凤凰园出发去车站的电车晚了,在它放我下车时,那辆本该带我回去的火车从我头顶的轨道上呼啸而过,带着戏虐渐隐的摩擦声。


六点四十,下一班车这个时刻过来,头顶的光线开始渐渐倾斜被一些屋顶挡住。六点四十的列车将我带去了一个夕阳下的奇妙时刻,这个极度奇妙的时刻让我意识到了六点四十的列车和晚点的电车可能是共犯,它们私下沟通过。不过,原谅它们了。


我第一次在天亮的时候坐火车回去,所以我开始想一些本来应该放在晚上想的东西,一些意料之外的对话,一些争取到的帮助,一些还不错的瞬间。我今天与Citi,UBS,HSBC和BOA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聊了,HSBC的人听了我的想法以后肯定了我的职业规划。BOA的姐姐让我准备好三分钟能打动她的自我介绍,Citi和UBS说的都是官网上有的东西,但也给我灌了一些鸡汤。跟这些公司的人聊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火车进了一个长隧道,快到家了。如果我今天准备更好一点,我应该能问出更多的东西,但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明天还有一天,有时候错过一点东西不是坏事,那些想法抢在隧道出口的光线之前钻进我的脑子,我知道明天应该怎么跟他们聊了,我也知道今天晚上应该准备哪些东西了,我应该有九个小时来准备这些东西,听起来不错。


我下车时天很暗了,我本来应该已经吃完晚饭的,应该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感到一点沮丧,但是我现在刚刚踏过火车站门口的台阶,从来没有对明天的招聘会感到这么有信心。今天这场闹剧由我,凤凰园的电车以及六点四十的火车联合出演,地中海的太阳贡献了自己一点点的暖意,所以我把它加到致谢名单里。我在窗前的椅子上敲出了这些文字,风从对面黑暗的山谷向海面吹来,我感觉明天会很好,今天也不赖。








焦  点

















挪威作家JON FOSSE获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



“ 我不知所措,还有点害怕。我认为这是对文学的奖励,首先是文学,没有其他考虑。”

                               ——乔恩·福斯



瑞典文学院5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挪威作家乔恩·福斯(Jon Fosse)。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当天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揭晓获奖者时说,福瑟获奖是“因为他的创新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喻的事物发出了声音”。


乔恩·福斯出生于1959年,写作生涯始于12岁,以超过12部小说、约55部剧作品和大量诗歌、散文跻身挪威最多产的作家之列,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代表作包括《名字》《一个夏日》《死亡变奏曲》《有人将至》等。



 据悉,乔恩·福斯(Jon Fosse)在接获获奖的消息后说,“我感到不知所措,充满感激。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学奖项,首要目标是奖励文学创作……”


乔恩·福瑟用挪威尼诺斯克语写成的作品涵盖多种体裁,包括戏剧、小说、诗集、散文、儿童读物和翻译作品,是当今世界上演出最广泛的剧作家之一,剧作《有人将至》已被翻译为中文,与此同时他的散文也越来越被认可。

挪威尼诺斯克语又称新挪威语,只有该国约 10% 的人口使用,乔恩·福瑟认为得奖也与对语言的推广有关。


1999年,福斯凭借克洛德·雷吉在巴黎执导的戏剧《有人将至》而在欧洲舞台上崭露头角。他的小说《船库》(1989)为他赢得了评论界的尊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马茨·马尔姆宣奖后表示,当乔恩·福斯获之消息时,“他正开车穿过乡村,前往挪威卑尔根北部的峡湾……”












《欧华文艺》第144期
《欧华文艺》第143期
《欧华文艺》第142期
《欧华文艺》第141期
《欧华文艺》第140期
《欧华文艺》第130期
《欧华文艺》第129期
《欧华文艺》第128期
《欧华文艺》第127期
《欧华文艺》第126期
《欧华文艺》第125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指挥 赵元 演奏 日内瓦州立管乐团
巴黎 《蜀宗•三味老火锅》  “麻、辣、香”三味一锅鲜
《欧华文艺》资讯 :  “巴黎艺术时空画廊举办艺术展”
交响乐《红旗颂》 指挥赵元 作曲吕其明 演奏亚美尼亚交响乐团
巴黎大区《涂鸦》 手机街拍 安伯
《蓝铃花开》  摄影 刘军
《惊鸿掠影 布拉格》    摄影 唐汉
消闲音话 《故乡一枝春》
在灿烂的阳光下-指挥赵元-贺慈航词-印青曲
旅法华侨企业家顾心晖女士
《贝多芬 C小调合唱幻想曲》   指挥  赵梅笛
《欧华文艺》百期回首


欧华文艺
“法华作家协会”官方公众号。 为海外游子创业抒情,为法中文化交流讴歌。
 最新文章